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指期貨和股票市場現狀概述

股指期貨和股票市場現狀概述

發布時間: 2021-08-09 11:38:37

Ⅰ 我國股指期貨的現狀是什麼

意義:我國證券市場迎來了做空時代.
現狀:大機構和大戶的套期保值,套利工具,普通的散戶還要傻傻的做多才能賺點小錢.

Ⅱ 股指期貨的走勢與股票市場的走勢的關系

正是因為股指期貨的走勢與股票指數走勢 一致,才是可以避險的基礎。
因為股指期貨可以雙向交易。
我這里有用滬深300指數代替股票說明。
譬如在2800買入100萬,漲到2950時,我擔心漲不上去;我在股票期貨,譬如2970賣出,
這樣即使後邊跌回2800,我股票利潤為0,但股指期貨利潤,因為是先賣出,所以在差不多170的利潤(譬如股指期貨此時報價也2800利潤)
一般大資金有持有的好股票,不想賣出,來回交手續費,可以這樣套期保值,
但我想多數人也還是用不到股指期貨這種功能,更多的是賺股指的價差交易吧,像炒股一樣。
而期貨的杠桿性、期限性,風險還是比炒股大一些的。

Ⅲ 股指期貨與股票的主要區別

股指期貨(Stock Index Futures,即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資產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的時間,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股指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股票價格指數。

Ⅳ 我國股指期貨發展的現狀

股指期貨是從股市交易中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交易方式,它是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屬於金融衍生產品的范疇。盡管股指期貨是金融期貨中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但它的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縱觀股指期貨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初生期、成長期、停滯期和繁榮期四個階段,這期我們先介紹頭兩個階段: 1.初生期(1982—1985年) 20世紀70年代,西方各國受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十分不穩定,利率波動頻繁,通貨膨脹加劇,股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股票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金融工具。於是,股票指數期貨應運而生。 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開辦了價值線指數期貨合約,宣告了股指期貨的誕生。隨後,許多交易所都開始了股指期貨的嘗試和探索。同年4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開辦標准普爾500指數期貨合約,1984年,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金融時報100指數期貨合約。這一時期,無論交易所還是投資者,都對股指期貨特性不甚了解,處於「邊干邊學」的狀態之中,市場走勢還不太平穩。

Ⅳ 股指期貨與股票市場的關系

1.股指期貨是全球金融衍生產品市場中最具活力的品種之一。雖然自1982年開始在美國首先交易股指期貨,但是從此引發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貨熱潮。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將股指期貨作為開展期貨交易的突破口。
2.從亞洲地區的實踐可以看出,股指期貨市場通常領先於現貨市場價格,股指期貨市場與股票現貨市場具有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關系,股指期貨並不會增大現貨市場的波動性,反而會增強現貨市場的穩定性。
3.股指期貨的價格發現、套期保值、風險轉移、資產配置功能和作用的發揮,是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結構和功能所必需的。股指期貨市場不但可以使資本市場更加有效率和更加完善,而且可以提高總的社會效率,增強金融系統抵禦總體金融風險的能力。

Ⅵ 股指期貨對股票市場影響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股指期貨將使得中國股市在層次結構、投資者結構、動力結構等方面發生重大變革:
1:A股首次確立「完整市場」
4月8日,股指期貨啟動儀式牽引著市場人士的目光。金鵬期貨董事長常青對記者表示,「從啟動儀式的高規格看,股指期貨的推出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預示著這一嶄新產品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北京一些券商和期貨機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認為,「由於股指期貨的推出,A股將首次確立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股市。」
環視全球成熟的資本市場,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股票市場,應包括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風險管理市場,一級市場也就是股票發行市場,以實現籌資;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交易市場,以實現資產定價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風險管理市場也就是股指期貨市場,以實現股市風險的分割、轉移和再分配。這三個市場有機協調、相伴共生、功能互補,全球大多數股票市場都是由這三個市場組成。股指期貨市場以期貨交易方式復制了現貨交易,猶如給原本單軌運行的股票市場又鋪了另一條軌道,對維護股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只有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市場單邊運行,交易手段單一,缺乏股指期貨等對沖平衡機制,各類投資者只能通過高拋低吸、追漲殺跌來盈利,波段操作盛行,「投資策略同質化、長期資金短期化、機構操作散戶化」的傾向明顯,導致股市頻繁換手、估值不穩、寬幅震盪、超漲超跌。
中信證券在最新的專題研究中指出,A股市場發展到現階段推出股指期貨顯得相當必要。這有助於改變目前的「單邊市」,抑制市場的非理性上漲和下跌。在股市非理性上漲時,投資者的看空預期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實現,起到平抑股價的作用;在股市下跌時,將原本直接拋售股票、用腳投票的被動避險,變為買入期貨、積極保值的主動避險,降低對股市的沖擊影響;到了股市超跌時,又能通過期貨市場做多給予市場支撐。這種內在制衡機制有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提高市場彈性,使市場能夠在日常波動中,釋放和化解風險,實現大盤均衡穩定。
「推出股指期貨,有助於一系列的金融產品創新,這使我國資本市場的產品結構趨於完善和豐富。」長城偉業期貨總經理袁小文表示,作為基礎性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的上市將加速金融創新步伐,以後將有很多基於股指期貨的投資產品陸續推出,如保本型產品、絕對收益型產品、合成指數基金、收益掛鉤產品等風格各異的不同產品系列,不斷推動金融產品創新,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
股指期貨的推出,也引起國際業界對中國股市未來功能的預期。
德意志銀行全球分析師高登表示,「從今年開始,中國股市的功能會從單一和單向的企業融資,向全方位優化配置社會金融資源的方向復歸,向調節社會資金流向、平衡投資與消費關系的方向復歸,向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利用市場化方式調節財富分配的方向復歸。」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目前規模巨大,有效賬戶已超過1.2億戶,影響人口很廣,加上老百姓的「養命錢」社保基金也早已入市,這需要一個風險管理工具規避可能產生的市場風險。有鑒於此,股指期貨在目前推出,才有了其標志性意義。
2:投資者結構將快速分化
市場預期,股指期貨的推出還將意味著投資者結構將快速分化。東證期貨總經理黨劍表示,「按照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目前只有少數有條件的人能夠遊走於現貨與期貨兩個市場,大部分人只能參考股指期貨的動向在現貨市場進行操作。」
據了解,美國在1982年推出股指期貨後,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呈現加速度。機構投資者逐步代替個人投資者成為主導,其佔美國總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2年的63%。而香港市場更是機構獨大,個人投資者比例較低。近20年來,由於機構投資者的壯大,美國和香港市場的共同點是市場、個股的波動相對小,個股交易活躍性低。
國內A股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4年之前,個人投資者絕對主導。第二階段,2004—2007年,機構投資者迅速壯大,2005年基金一度占流通市值比重高達43%,價值投資大行其道。第三階段,2007年至今,2009年流通市值在指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突然暴漲,根據測算,當年新增的流通市值就高達5.96萬億,佔到流通市值的40%。
國際市場的歷程表明,機構投資者的機會就在於股指期貨出來之後,有一個對沖系統性風險的工具,另外一個股指期貨的高風險性也使得一些個人投資者規避三舍,這就給了機構投資者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機構投資者在初期肯定也有一個市場流動性是逐步參與的過程。
「機構投資者也可能會因為流動性不太好,參與的力度可能開始不夠大,但是隨著過程的逐漸深入,應該會有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所以這個過程不會很長。」野村證券分析師劉聰表示。
機構表示,股指期貨推出後,會讓各類機構投資者陸續加入這個市場。未來三年,中國股市的機構投資者份額會上升到50%。
對於投資者結構的未來變化,市場人士同時表示,股指期貨有兩面性,有為促進社會財富合理分配的一面。尤其當社保基金之類的機構通過合適途徑參與其間,有為一般老百姓增加社會保障財富的一面。也有在制度不完備的情況下,被金融大鱷用於高杠桿投機、掠奪社會財富的一面。為此,完善制度,從嚴執法,就不只是市場問題了,更與社會公平、公正高度相關。
3:股市驅動力將有結構性變化
「中國股市將逐步由政策主導轉向市場力和政策力並驅的動力結構,股指期貨將在其中發揮重大作用。」德意志銀行全球分析師高登表示。
近20年A股的發展軌跡表明,政策調控歷來與中國股市相伴而行,政策因素明顯影響了國內股市的運行規律。同時,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我國股市自建立以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94年以前和1994年以後。以上海市場為例,在1994年以前,股市設立之初波動幅度相當大,而且不規則。
1994年以後,股市明顯呈一個上升通道,1994年以後的幾次政策集中出台期造成了股指一直在這一上升通道內運行。而且「519行情」的啟動也正處於上證指數的關鍵點位1044點和上升通道的下軌線附近的交匯處。總體來看,諸多政策的出台使得大盤得以沿一個特定范圍穩定、持續地上揚,而不是超越預期的暴漲暴跌。
雖然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一直都在淡化A股市場是政策市的形象,甚至在涉及各方利益得失的新股發行環節取消了「窗口指導」,而實行新股市場化發行,但政策市的身影一直在投資者腦中:每一輪政策利好的釋放,往往能點燃市場熱情、引發投資的熱潮。
「目前,當上證指數始終在3000點附近徘徊不前時,投資者對貨幣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也變得異常敏感,股市也往往會來個急轉直下。而股指期貨的正式登場,有望改變這種現狀。」國貿期貨總經理董曉亮表示。
目前,全球股指期貨發展已走過1/4世紀的歷程。美歐、日本、新加坡、韓國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地區目前都有股指期貨交易。從世界各個資本市場運行來看,股指期貨推出後股市政策干預性將有所降低。此外,作為配置和化解風險的市場,股指期貨還將成為資本市場的「均衡力量」。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股指期貨的推出完善了做空機制,看空、做空與看多、做多的機構對決將鮮明體現,而政策干預的減少,將使得A股市場最終向其合理估值運行。

熱點內容
山東國有金融資本有哪些 發布:2025-05-20 02:51:50 瀏覽:388
晉中市金融業空調板塊股票有哪些 發布:2025-05-20 02:37:40 瀏覽:847
歷年315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20 02:34:47 瀏覽:520
軍工要起飛配置哪個軍工基金 發布:2025-05-20 02:25:10 瀏覽:783
股票交易收入要交增值稅嗎 發布:2025-05-20 02:12:55 瀏覽:693
社保卡金融賬戶怎麼在網上查詢 發布:2025-05-20 01:49:17 瀏覽:163
為什麼美國政府提升貨幣供給量能 發布:2025-05-20 01:11:38 瀏覽:801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沒了怎麼理財 發布:2025-05-20 00:33:39 瀏覽:978
三星堆怎麼看貨幣 發布:2025-05-20 00:16:03 瀏覽:149
上海理財保險工資怎麼樣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