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AB股價差大的股票
① AB股為什麼會出現差價
中國的AB股,AH股之間都有差價,而且往往是A比B、H貴很多,簡單的價格對比,有些投資者認為投資B股H股要比投資A股有價值,這種觀點對嗎?
網上的討論很熱烈,有說差價合理的,也有說差價不合理的。我見過一個解釋AB股差價問題的比喻,非常有趣:AB股就好比是同一個蘋果在不同的市場交易,A股是城裡超市裡的蘋果,B股則是農村農貿市場里的蘋果,你說城裡蘋果的價格能賣得和農村一樣嗎?
這個比喻很形象地說明了AB股的本質區別。AB股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參與者不同,交易成本不一樣,但它們之間出現差價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市場活躍性不同。農村的蘋果賣得便宜,但是品種少,人氣低;超市的蘋果雖然賣得貴,但是品種多,人氣旺,皇帝女兒不愁嫁。類似的,B股相對A股的劣勢在於:第一,上市公司少,可選擇的投資標的少,第二,也是最關鍵的原因,設立B股本來是為了吸引外資,現在外資吸引不到(主要是質量和價格的問題),內地投資者又以散戶為主,到這個市場投資有障礙(普通消費者不會為一兩斤便宜的蘋果跑到農村去買吧),市場流動性差,對散戶來說A股比B股更方便交易,所以A股貴點也賣得出去,B股再便宜也沒人買。「流動性溢價」,這就是產生AB差價根本原因。
關於「流動性溢價」的問題我們還可以拓展開來。比如說二級市場的股票為什麼賣得比一級市場貴?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同一地段的商鋪公告轉讓,本來建造商鋪的成本差不多,交易的價格也應該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溢價交易,有的折價交易,價格取決於鋪面的人氣(這跟朝向,位置,忠實客戶人數相關);同樣一個公司如果不上市,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就是它的分紅,而要轉讓這家公司,參考價格也是這家公司的凈資產,如果分紅高,可能會有所溢價,但是溢價不會太高(也就是說PB約等於1);但是這家公司上市了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關注這家公司,所以就算這家公司不賺錢,沒有分紅,它因為不會退市(神奇啊,為什麼不會呢?)也有「殼價值」,絕對不會低於1PB出售,為何?因為變現簡單,交易方便,有「流動性溢價」嘛。
老問題,中國A股市場以散戶居多,機構當然可以在一級市場低價投資,散戶不行。一級市場是公司多,投資者少;二級市場則是公司少,投資者多;所以一級市場的股票拿到二級市場,就產生了流動性溢價,這跟批發價和零售價有差異是一個道理。
再拓展一下,A股有個老是被投資者詬病的問題就是整個市場估值比國外的成熟市場要高,別人平均PE是個位數,我們的平均PE是三四十,這合理嘛?
我認為這就是「流動性溢價」的體現,有一定的合理性。
A股IPO上市是審核制,上市公司股權以前還不是全流通的,這相當於人為地限制了股票的供應,造成「供不應求」。且這個「供不應求」跟上市公司的質地無關,而只跟股票和炒作資金的數量有關。所以每次市場資金流動性泛濫的時候,股票的價格就被炒上天去,久而久之,A股市場的投資者就養成了「炒股」的習慣,樂於打聽資金面,政策面的消息,樂於跟庄,樂於做趨勢,而不去關註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所以本世紀初吳敬璉就說A股市場就是一個賭場,參與者都是不研究「價值」只考慮「投機」的賭客,賭客在賭場應該願賭服輸,虧錢活該。「願賭服輸,虧錢活該」,話糙道理明,證券市場制度設計缺陷是有的,不應把板子都打到投資者身上,但是投資者既然選擇進入這個市場就要反思,承認市場有「流動性溢價」,而且認識到這個「流動性溢價」有時靠譜有時不靠譜(主要看市場資金是否願意進入這個市場),那麼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會理智很多。
當然,A股市場的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股改後整個市場也慢慢地向全流通市場轉變,按照「流動性溢價」原則,目前的A股市場就不應該享受比以前更高的平均估值;而且「流動性溢價」原則支持「資金去炒熱門股」的結論,也就是換手率越高的熱門股票理應價格越高,但我們也看到一種現象,有些股票沒什麼換手,價格也老漲,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好解釋,沒有換手說明有人囤貨居奇,等待一個更高的價格出售,這時股票是供不應求的(主要是供應量少),等到一個合適價格出現,換手率高起來的時候(供需平衡),這只股票的漲幅也就到頭了。這實際上是被監管者嚴厲打擊的「做莊模式」,而且只在炒作小股本公司的股票管用,不過中國一向是監管什麼,什麼就越泛濫,所以以前股本沒有全流通的時候炒國企重組,現在股本全流通的就炒股本相對較小的創業板,……那麼,將來呢?
有一個現象可以作為將來的參考。在成熟市場,流動性強,基本面好的大藍籌更吸引投資者關注,價格很高(例如蘋果),而一些基本面差的小公司就算價格再低也沒人關注(因為成熟證券市場的股票是放開供應的,上市門檻低,什麼公司都可以上市,只要有人買)。成熟市場的投資者五花八門,主要以機構為主,向全世界資金開放;不象A股,以散戶為主,圈起來自己玩(只向國內投資者開放);所以國外股市只有好公司的股票能吸引投資者,國內股市是只有小股本公司的股票能吸引投機者,國外股市的「流動性溢價」體現在大藍籌上面,國內股市的「流動性溢價」體現在小股本公司上面。(要炒大公司除非到市場資金整體泛濫「豬都會飛的時候」)
不過物極必反,A股市場小盤股高估,大藍籌地板(估值甚至比國外的藍籌還低)的現象已經持續了很久(連監管層都看不下去了,呼籲要價值投資),中國改革一直在進行(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每次改革似乎都會帶來流動性泛濫),中國證券市場一定會與國際逐漸接軌的。
② 滬市A B跟深市AB股各自有什麼差別
滬市A B用人民幣,美元買賣。深市AB股用人民幣,港元買賣。
③ A股、B股、AB股、中小企業有什麼區別
A股股票和B股股票都是中國股票市場中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或者有些上市公司 同時發行了A、B兩種股票,甚至A、H兩種股票)。他們之間的分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上市公司發行的不同類別的股票:
A股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支付的股票;
B股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以美元(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簡稱上交所股票)或者港幣(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簡稱深交所股票)支付的股票;
2、交易市場不同:
A股交易市場是上交所和深交所;而用美元交易的B股只在上交所,港幣交易的B股只在深交所;
3、投資者或者交易對象不同:
1)A股是國內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投資和交易的股票,另外,一些外資投資者/個人和機構可以通過QFII(合資格的外國機構投資者)進行A股交易,而且其交易使用的外匯有額度限制,並且在一定時期內,投資時兌換成人民幣的外匯只能按一定比例換回外匯;
2)而B股投資/交易可以是兩類人/機構:第一,可以是一些擁有外匯現鈔或者現匯的國內個人或者機構,他們投資的外匯/外鈔不能(如果沒有國家外管部門的特別批准)匯出境外;第二,可以是外國個人和機構,或者中國國內擁有境外外匯的個人和機構,這類人/機構的外匯可以自由匯入和匯出境外,沒有額度限制問題;
4、交易費用不同:
A股交易的有關費用包括交易傭金、印花稅和交易特別基金等;B股也包括以上各項,但是費率不同,比如交易傭金方面,國內的A股一般由證券公司收取0.2-0.3%不等的交易傭金,而B股將會支付1%左右的交易傭金;
5、收取股票紅利的計算方式和支付貨幣不同:
A股股票一般分紅將按照國內會計准則計算公司獲利和分配股息的多少,用人民幣支付;而B股則一般按照國際會計准則計算公司獲利水平,並用一定的匯率折算成外匯(美元或者港幣)支付給股東/一定時間段內持有股票的投資者。
中小板塊即中小企業板,是指流通盤1億以下的創業板塊,是相對於主板市場而言的,有些企業的條件達不到主板市場的要求,所以只能在中小板市場上市。中小企業板的建立是構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創業板的前奏,雖然 2004年6月25日終於揭幕的中小企業板在現階段並沒有滿足市場的若干預期,比如全流通等,而過高的新股定位更是在短時期內影響了指數的穩定,但中小企業板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必然使得這個板塊在未來的制度創新中顯示出越來越蓬勃的生命力。 中小板塊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為了鼓勵自主創新,而專門設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塊。板塊內公司普遍具有收入增長快、盈利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特點,而且股票流動性好,交易活躍,被視為中國未來的「納斯達克」。 中小板市場也叫創業板,在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就是典型的創業板。 在中國的中小板的市場代碼是002開頭的。 根據2004年5月17日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中小企業板塊實施方案》,中「兩個不變」和「四個獨立」。 「兩個不變」,即中小企業板塊運行所遵循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與主板市場相同;中小企業板塊的上市公司符合主板市場的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四個獨立」,即中小企業板塊是主板市場的組成部分,同時實行運行獨立、監察獨立、代碼獨立、指數獨立。
④ 上市公司ab股同時上市,由於ab股價格不一樣,公司總市值怎麼算的
總市值=A股總市值+B股總市值。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持有美金或港幣的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⑤ 什麼是AB股有什麼區別購買有什麼要求
A股股票是用人民幣交易的,上海的B股是用美元交易的,深圳的B股是用港幣交易的·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持有美金或港幣的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滬市AB股五不同
B股市場對內開放後,吸引了眾多境內投資者參與。然而,B股與A股究竟有何不同,恐怕新加盟的投資者未必都了解。概括起來講,滬市A、B股主要有如下區別:
1、參與投資的對象不盡相同。A股目前由境內居民(自然人)和機構(法人)投資,暫不對境外投資者開放。而B股原只供境外投資者(非居民)投資,而本次B股「對內開放」僅限於境內居民個人,機構投資者(法人)尚不允許進入
2、開戶條件不同。A股開戶,個人投資者憑本人身份證和40元/戶開戶費(機構投資者須憑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和復印件、法人授權委託書、經辦人身份證及400元/戶開戶費)即可到證交所設在各地的開戶代辦點開戶。而境內居民要開立B股帳戶,須憑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如身份證或護照)、1000美元以上的銀行進帳憑證及19美元/戶手續費,向具有經營B股業務資格的證交所會員(證券公司及其營業部)申請。
3、存取款「路徑」不同。已開立A股股東帳戶和在證券營業部開設了資金帳戶的投資者,可直接在證券營業部辦理存、取款手續,數額大的須預約或開具轉帳支票;而境內B股投資者須追加或提取投資款,則須通過商業銀行劃轉(即投資者———商業銀行———證券公司),而不能直接在證券公司存取現金。也就是說,證券公司不直接經手外幣現金。
4、交易與交收制度不同。滬市A股目前的交易和交收均實行T+1制度,而B股交易實行T+0回轉交易制度,並實行T+3交收制度。
5、收費標准不同。A股的單向交易成本為0.75%,B股的單向交易成本為0.78%(均含印花稅和傭金等);A股的買入是以100股為一個交易單位,滬市B股的買入是以1000股為一個交易單位(賣出則無此下限);A股的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為0.01元人民幣;滬市B股的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為0.001美元。
⑥ AB股票的區別
1、概念不同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資股。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
2、投資者和交易對象不同
A股是國內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投資和交易的股票,另外,一些外資投資者、個人和機構可以通過QFII進行A股交易,而且其交易使用的外匯有額度限制,並且在一定時期內,投資時兌換成人民幣的外匯只能按一定比例換回外匯。
B股投資、交易可以是兩類人、機構:第一,可以是一些擁有外匯現鈔或者現匯的國內個人或者機構,他們投資的外匯/外鈔不能匯出境外;第二,可以是外國個人和機構,或者中國國內擁有境外外匯的個人和機構,這類人/機構的外匯可以自由匯入和匯出境外,沒有額度限制問題。
3、交易費用不同
A股交易的有關費用包括交易傭金、印花稅和交易特別基金等;B股也包括以上各項,但是費率不同,比如交易傭金方面,國內的A股一般由證券公司收取0.2-0.3%不等的交易傭金,而B股將會支付1%左右的交易傭金。
⑦ 有消息說AB股會合並,B股將有大升,是嗎
當年推出B股的初衷就是吸引外資來投資中國的上市公司。而現在的引資渠道遠比當年豐富。可以到香港上H股,甚至直接到紐約上市。 B股事實上已經被邊沿化,而且人民幣國際化必然以自由兌換為發展方向,B股的改革是大勢所趨。 而因為當初股權是對等的,同一公司的B股要改革自然就是向A股看齊。所以現在買入B股長期持有等待確實勝算很大。
⑧ 為什麼有的股票的A股和B股價差很大,而有的則很小
任何股票都有高值和低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