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的牛熊

股票市場的牛熊

發布時間: 2021-08-13 16:30:50

① 中國股市的熊牛歷程

第一次大牛市:

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96——1429)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底正式開業,最初掛牌股票僅有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

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1429——386)

1992年8月發生在深圳的「8·10風波」,加大了市場回調力度。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兩個半月內跌幅達到45%。

第二次大牛市:

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386——1558)

不過,當時市場投機氣氛很濃,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

第二次大熊市:

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1558——325)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1992年深滬兩地市場的A、B股上市公司僅有54家,1993年快速增至177家,到1994年已經有287家上市。

第三次大牛市:

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1052)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新股上市,同時還建議建立共同基金和中外合資基金公司。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

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1052——577)

不過,「三大政策」治標不治本,不久兩地市場再度暴跌。另外,當時國債市場火爆,分流了大量投機資金。到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

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582——926)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引發一輪短暫的大反彈行情。三個交易日內股指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第四次熊市:

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926——512)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

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512——1464)

炒作績優股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成為深市的龍頭,之後,四川長虹在上海市場上也扮演了類似的角色,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市場再度活躍。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但這時證監會坐不住了,連續吹冷風,被稱為連下「十二道金牌」,警告市場方方面面不要從事融資,嚴禁操縱市場,查處機構違規事件,人民日報社更在1996年12月16日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指出,「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引發市場大跌。不過,上升趨勢直到1997年5月才真正發生逆轉。

第五次大熊市:

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1510——1047)

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市場自身展開調整。1997年6月13日,《人民日報》又發表文章,嚴查券商操縱股價及銀行向券商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機氣氛。再加上融資再融資的擴容節奏很快,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到1999年5月18日,上證綜指已經從1510點跌至1047點。

第六次大牛市:

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1999年5月8日,美國導彈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5月10日深滬兩市跳空下挫,形成了較大的「導彈缺口」。但1999年5月19日起,在網路概念股的強勁推動下,市場出現強勁反彈。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上證指數被進一步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

第六次大熊市:

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2245——998)

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原來不能流通的國有股將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時,股市終於暴跌。到2001年的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2005年6月上證指數一度下跌到998點。

第七次大牛市:

2005年6月6日——(998——4335——)

在股市持續四年大熊市期間,中國的實體經濟欣欣向榮,GDP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長。股權分置改革成為扭轉股市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離的契機。2005年4月底,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破1000點的重要心理底限後,市場終於開始一輪基於價值回歸的反轉行情,至今年5月29日上證綜指最高已升至4335點。從998點上升到4335點用了400多個交易日。

第八次大熊市:

希望不要來.呵呵......................................

② 股市中的牛熊證是什麼

股市中通常有牛熊分割線(144均線)指數在此均線上方三日,後續市場趨勢為牛市。

③ 大盤的七大牛熊特點

牛熊特徵 牛市三期的特徵(股市小知識之一)

牛市第一期的基本特徵

牛市第一期,就是熊市第三期完結之後,即時誕生的市勢。因為牛市和熊市是不斷的循環交替的,所以,在熊市第三期完結之後,就會由牛市取代,而牛市開始,就是由第一期開始。

牛市第一期是從熊市三期剛剛回復過來。熊市第三期是一個大跌市,市勢極度恐慌。但物極必反,大跌市完結之後,一切壞消息已經出盡,投資者在這之前也已作出了過度的拋售。在牛市第一期之時,這些過度的拋售情況已經完全收斂。這時投資者對壞消息開始麻木,即使有壞消息,也不能再使股市下跌。人心已經逐漸對前景有一些信心,雖然在經過熊市大跌市的洗禮之後,這種信心仍然是比較脆弱的,但最少,大盤已經不再下跌。

牛市和熊市是互換的,熊市肯定會有完結的一日。牛市的第一期從大盤的谷底中走出,開始嶄露出曙光。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也已經開始回升,不再像以前那樣對前景毫無信心了,股市谷底已經出現。黑暗已成過去。 股市在跌無可跌之下,遇到一些利好的消息之時,就會作出回升。這時的回升,卻不是大踏步的,因為投資者對剛過去的熊市,還心有餘悸,恐懼的心態未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就一掃而清,所以,即使利好消息慢慢浮現,但股市卻只是緩緩回升。這總比在熊市時期,不斷下跌,反復下跌,好不知千百倍。

牛市第一期維持的時間,可長可短,半年或是一兩年至三四年不等。

牛市第二期的特徵

牛市第二期是在牛市第一期的基礎上,經過谷底回升,作出鞏固的一個階段。

在牛市經過了第一期之後,投資者的信心大致上已經恢復了,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投資者都慶幸這一段黑暗的日子真的結束了,未來的日子會是好日子。

由於大家對股市都看好,大盤從底部回升了不少。牛市的第一期,股市雖然升得慢,但仍然因為逐步攀升,累積的升幅其實已經很可觀,通常最少已經追回熊市的一半,甚至更多,經過這些升幅之後,股市其實也需要抖抖氣,所以,在牛市第二期,股票市場就演變成一個牛皮市,大盤雖然不會大跌,,但這個時期也不是大升時期。股市有時像橫行一樣,一段時間內,譬如三五個月之間,好象是原地踏步一樣,有波幅,卻沒有明顯的升幅,這個時期,其實是一個鞏固期。

牛市第二期所維持的時間,短者可以是三五個月,長者甚至是兩三年,在這段時間之內,股市不會大跌大升,波幅對比整個牛市而言,算是最少的,當然在整個走勢過程中,仍然有幾天大升大跌,但高低的幅度仍然未能打開一個新局面。

牛市第三期的特徵

當股市鞏固了好一段日子之後,這時百業興旺,消費狂熱,投資也一樣出現了狂熱,股市在多種利好的帶動下,就突破了牛市第二期的鞏固期,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升狂升的局面。這時就到了牛市第三期。

當然,牛市第三期也會維持好一段日子,所以,在牛市第三期剛起步之時,,大盤一路攀升,但仍然人心向好,指數總是升得多,跌得少。

股市一路上升,在牛市第三期,初時是反反復復地上升。但當股市越升之時,人心越向好,越認為在股票市場賺錢太容易了,於是,投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就越多。什麼錢都拿出來投到股市去。股市在牛市第三期運行越久,大盤就越升得厲害。最後,股市天天升,投資者天天都見到自己的財富天天在增長,好高興啊,此時大盤升到一個不合理的地步,一個位高勢危的地步,但仍然天天狂升,這時的升勢就稱為「消耗性上升」,就是將投入的資金不斷消耗掉。這時的股票價格,高得離譜,也大大超出了股票的內在價值,也遠離了每股應有的資產值。

通常牛市第三期可以是一個很長的日子,有時會有三五年的時間,但最後的天天飆升,作消耗性的上升,卻不會過長,最多維持三數個月左右,或是半年左右。 熊市三期的特徵(股市小知識之二)

熊市第一期的基本特徵

牛市第三期完結後,都是股市突然之間暴跌,突然之間有一天,股市就可能跌去1/10甚至更多,然後再連續三數日,或一兩個星期,股市狂跌,有時跌了指數的1/3甚至1/2,這種情況就被稱為「股災」。股災一出現,就象牛市已經壽終正寢,熊市第一期來臨,取代了上升的大趨勢,之後而來的就是長期的跌勢。

熊市第一期是突如其來的,很多投資者都會防不勝防,當時措手不及,不知怎樣應付,只見到股市突然天天大跌,連跌十天八天,而指數和之前的天天狂升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這時的狂跌,在技術上稱之為恐慌性拋售,,是割肉式的賣出。

熊市第一期可以很快就結束,有時只須四五天就完成了熊市第一期,有時第一期會維持三兩個月。這段時間,股市跌的多,升的少。

熊市第二期的基本特徵

熊市第一期是突如其來的大跌市,使絕大部分的投資者都不知所措,他們在之前根本就沒有想過,原來股市可以作出這樣的跌勢的。熊市第一期的跌幅可以說很厲害,當恐慌性拋售告一段落之後,熊市第二期就會來臨。

大部分股民,在熊市第一期來臨之時,都沒有心理准備。他們本來是身處於大牛市的,所以也不相信股市會如此暴跌,於是,這時就會出現中期性的反彈。這個反彈更加會令很多投資者相信,牛市仍然未死,之前的大跌,只是意外或是一個調整而已。反彈令他們認為股市仍然會創出新高,牛市會繼續。於是很多投資者在股市大跌之後,就認為要逢低吸納。

熊市第二期,可以是一段較長的時間,有時甚至是一二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熊市第二期,而這個時期的反彈市,通常可以反彈跌幅的1/3,甚至最多是2/3,但卻不會將所有跌幅完全收復。

熊市第三期的基本特徵

熊市第二期,因為經過了第一期的大跌市,所以作出反彈,但這只不過是一個反彈,股市並沒有像一些投資者的期待,再創出新高。

股市反彈了一段較長的時間之後,就因為經濟疲弱,而出現另一個跌潮。這一次跌潮是投資者已經慢慢看清楚經濟的情況,大盤的走勢是仍未有所改變。於是一些投資者就拋出手中的股票,於是慢慢會引發一種羊群心理,他們慢慢將手中的股票拋出,這種心理會維持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年,甚至一年半。在這段時間內,股市會跌的多,升的少。

當越來越多人拋出手中股票之時,也會引發羊群心理,。可能突然之間,有一二個極壞的消息,投資者再也忍受不住這種煎熬,之前說死也不賣股票的投資者,也開始動搖,有朝一日,終於也不問價格就將股票拋出。有的是憤憤離場。熊市第三期最後演變出另一次恐慌性的拋售潮,股價天天大跌,不但跌去了熊市第二期的反彈幅度,更比之前跌的更多,比熊市第一期所創出的低位還低。這是另一次的股災。

經過了熊市第三期的股災之後,股市又會走向牛市,熊市會完結,會再被牛市取代,牛市剛取代熊市之時,就會是牛市第一期。這樣,股市又會如上述的情況,一個循環之後又另一個循環,如此永不休止。 現在應屬熊市第一期的末期,此理論對做長線的是很管用的,試想,熊市第三期的末期,牛市第一期的初期買入股票,再到牛市第三期的末期賣出,少則賺5倍10倍 ,多則賺20倍,甚至30倍都有,去年本人有很多客戶,5.30後開始逃的貨,應該是成功的。今天這個牛熊各三期的帖子推出,主要讓投資者知道做股票,選時比選股重要百倍,另則讓投資者自己去對照每個階段,大盤處於那一期,然後可採取措施,避險獲利。

④ 中國股市的牛熊周期是幾年

你好,具體的年數是沒有的,這必須根據到時具體情況來判斷,大致介紹如下:
曾經在94年
97年
2001年
2005到2007年
09年出現過牛市。其中05到07年的牛市是最大的,原因是股票市場進行改革,使得所有股票有步驟的全部流通化,並且大基金開始真正入市。
一般牛胸周期在3到6年不等,具體要到時具體看的。
再會。順便說下,現在市場還沒見底,大家普遍還懷著希望,那肯定還會再震盪下挫,一直到絕望。

⑤ 股票市場上牛市和熊市的區別是什麼

股市中牛市和熊市的區別是能否賺到錢。牛市的定義是當這個市場它整體的漲幅來到20%以上就可以稱之為牛市了,而熊市則是反著來,在往下跌20%的時候就可以稱之為熊市。之所以這樣去命名是根據牛與熊的這種攻擊方式來確定的,因為牛在攻擊人的時候會用它的觸角去頂撞,因此會是一個向上的趨勢,這也就代表了股票中這種上漲的趨勢。而熊在攻擊人的時候會是一個擊打人的姿勢,也就是把爪子往下擊打,這就是一個下降的動作,這也就符合股票下跌的這種趨勢。

⑥ 牛市和熊市各有什麼特徵,在股市上如何分辨牛熊市

股票市場行情可能出現的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牛市主要特徵有:
①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
②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
③企業大量買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場上的股票總量減少;
④大企業股票加入貶值者行列,預示著股票市場價格逼近谷底;
⑤近期大量的賣空標志著遠期的牛市;
⑥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
⑦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
⑧內線人物(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熊市主要特徵有:
①股票價格上升幅度趨緩;
②債券價格猛降,吸引許多股票投資者;
③由於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證券交易生手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預示著熊市到來已為期不遠;
④投資者由風險較大的股票轉向較安全的債券,意味著對股票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
⑤企業因急需短期資金而大量借債,導致短期利率等於甚至高於長期利率,造成企業利潤減少,使股票價格下降;
⑥公用事業公司的資金需求量很大,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常領先於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價格的跌落可視為整個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⑦ 如何看中國股市的牛熊

你應該多了解點市場信息.不能憑空分析
國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俗稱QFⅡ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簡稱。 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對其有一定的資金限制

⑧ 股市牛熊是什麼意思

這個是從趨勢角度說的。一個以上升趨勢為主的市場為牛市。反之為熊。

⑨ 為什麼用牛熊來代表股市的強弱

「牛市」、「熊市」、「鹿市」英國股票市場的術語。「 牛市」指股市行情全面看漲
,前景樂觀,交易活躍;「熊市」指股市行情全面看躍,前途不妙,交易沉悶;「鹿」
指股市行情將要出現變化的前兆。「鹿」是指那些只打算短期內買進或賣出賺了錢就走
的投機者,「鹿」要是多了,股市的正常行市就要被打亂。

就目前所有的資料來看,在1785年的英國,一本叫做《小街交易所指引》的書上,已經出現牛和熊這兩個名詞。但是,當時牛、熊的意義跟現在不同,當時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叫做小街交易所,簡稱小街。

從這本書作者的說法,可以看出200多年前牛跟熊的意義比現在明確多了。牛不是指希望股市上漲的人,而是等於今天靠保證金買進股票卻遭到虧損的人。

荷蘭的鬱金香交易所早在17世紀中葉,就已經發明了保證金制度,但是1785年的倫敦,買股票似乎不用保證金,「牛」可以身無分文,就買進股票,希望在必須繳款前賣出獲利。根據當時的作法,一個人即使全部財產不到10英鎊,也可以在倫敦的證券交易所大買股票,例如,這個人可以在3月時購買價值4萬英鎊、在5月交割股款的股票,融資倍數高達四、五千倍。

這個人在結算前,可以想盡辦法,把自己買進的股票賣出去,解脫肩上超級沉重的負擔。如果整個市場牛群聚集,他就找不到接手的人,就會遭到重大虧損,因此在付款之前,他必須跑遍整個交易所,從一家號子逛到另一家號子,找人接手,他心中充滿希望和恐懼,表情陰晴不定,情緒低落、滿臉不高興、脾氣不好,跟牛的行為差不多,因此這種作手被人稱為「牛」。

在200多年前熊不只是抱持悲觀看法的作手,還是實際放空的人,也就是賣出一批股票或公債,同意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交出他實際上沒有的東西,因此他不斷的要找人,希望低價買進他未來必須交出來的證券,因此對所有不幸的新聞、壞消息、能夠壓低證券價格的謠言等等,他都會很高興,十足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樣子。

因此,當時要分辨牛和熊很容易,表情沉重、憂郁的人一定是牛,不斷東張西望,拿壞消息嚇人的人一定是熊。牛希望股價上漲,熊希望股價下跌。後來的人可能因此把上漲的股市叫做牛市,下跌的股市叫做熊市。

後來有人說因為牛是往上攻擊 (牛角往上頂),所以代表多頭市場,代表利多和股價往上走;熊是往下攻擊 (熊掌向下揮)代表空頭市場,代表利空和股價下跌。看來跟蘇東坡說的一樣是「想當然爾」。

熱點內容
炒股不適合什麼東西 發布:2025-05-14 04:00:38 瀏覽:62
原始基金怎麼來得快 發布:2025-05-14 03:59:54 瀏覽:996
基金經理虧多少清倉 發布:2025-05-14 03:57:41 瀏覽:373
雙一科技股票指數 發布:2025-05-14 03:38:48 瀏覽:123
在民國如何跟國外貨幣流通 發布:2025-05-14 03:38:16 瀏覽:592
買入股票交易密碼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03:38:11 瀏覽:472
南朝的貨幣長什麼樣 發布:2025-05-14 03:36:15 瀏覽:816
2019年4月29日股票交易嗎 發布:2025-05-14 03:36:13 瀏覽:59
長城貨幣a怎麼轉到銀行卡 發布:2025-05-14 03:35:23 瀏覽:838
郵政投的基金賠了怎麼辦 發布:2025-05-14 03:31:00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