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每日股票市場獲得最大利益之戰略

每日股票市場獲得最大利益之戰略

發布時間: 2021-08-15 20:14:27

① 如何把握股票市場

1991年以來,美國經濟連續強勁擴張,使富人的數量急劇增長。據紐約大學的一項統計,從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間,美國擁有百萬財產的家庭數量沒有多少變化,保持在300萬左右,而『從1995年到1998年的3年間,卻新增了百萬富翁大約100萬名,億元富翁的隊伍也迅速壯大。

值得注意的是,數量巨大的新百萬富翁很少來自傳統產業。他們的致富方式也與老一代百萬富翁不一樣。

首先是股市淘金成功。僅從1995年11月至1999年,在不到4年時間,道·瓊斯工業指數已漲了7000點,連續4年都上漲20%以上。

連續牛市形成的財富效應使許多股民每年得到兩位數的回報率,邁入了富人行列。一些人看準了有前途的企業股票做長線,幾年前每股幾美元、幾十美元買進的股票,現在漲到每股上百美元甚至更多,像戴爾電腦公司的股票5年間漲了100多倍;而如果10年前花1萬美元投資希思科公司的股票,現在財產可達320萬美元。

還有人投資原始股發了財,在股票市場高漲時上市的公司,股票一般第一天就增值數倍,投資者也成倍獲益。

近年來,投資網路服務行業的人們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雖然他們開業資本可能只有幾萬元,但經過短短的幾年經營,一旦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購,身價常達百萬以上。

克利澤曼和帕特諾特1994年在康乃爾大學讀三年級時,一天在宿舍閑聊時異想天開,決定開設一個可以供人們收發電子郵件、聊天、設網頁的網站。他們借了1.5萬美元辦起了「地球村」網站,秋天他們的公司上市成功,這兩名25歲的小夥子一夜之間成了擁有財產3500萬美元的富翁。1999年,有一家大公司准備以8000萬美元收購20歲剛出頭的馬科威茲創辦的「我的點數」公司。

如果成交,他個人可得400萬美元,但被他拒絕。馬科威茲說,幾年前只要有人出一二百萬我就會賣,但現在8000萬也算不了什麼。他准備將公司上市,這樣可賺更多的錢。

發「網財」的不光是年輕人,82歲的前美國公共衛生署署長庫普博士設立的「庫普醫生」網站,不久前公司上市,價值達到6.25億美元,庫普占的股價值4000萬美元,這位年逾80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富翁。

創業者總是少數,更多的在新產業領域致富者靠的是「認購股票特權」。購股特權是一些公司將高層主管的收益同公司股票聯系起來,目的是鼓勵他們傾力搞好公司。許多高科技公司因創業之初收益有限,員工工作條件艱苦,工資不高,便將此特權從高層主管擴大至一般員工。據統計,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司有給員工購股特權的計劃,約600萬人有認購股票特權。

許多企業近年股票大幅升值,擁有認購股票特權者也就水漲船高,財富猛增。微軟公司的購股特權在公司內造就了數以千計的百萬甚至千萬富翁,這已成為美談。其實,成功的信息產業大公司差不多都有通過購股特權成為百萬富翁的員工,連通用、福特這樣的傳統行業里都有這樣形成的百萬富翁。

由於股票市場能夠產生快速的致富效應,許多公司都把上市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雖然許多公司在上市前都有良好的盈利紀錄,例如微軟在上市之前,盈利能力高達34%。從這一點上說,股票不上市更能為公司保守利益,但對個人來說,上市可立即兌現財富。

② 怎樣操作才能在股票市場中短期獲取最大利潤

及時關注股票的各種信息.掌握一定的相關經驗和技巧.准確的了解這個股票.做到高拋低吸.這樣就可以獲取相對最大的利潤

③ 怎樣操作才能在股票市場中短期獲取最大利潤

要想短期獲取最大利潤,對於一般散戶來說:不可能的任務。。
從1萬變成100萬莊家都做不到,就算做到,也不是幾次就能完成的。。哈哈。。。
負責任的說:股市中短期內無法讓從1萬變成100萬。
你想發,不如用這1萬每天花2元買體彩,夢想也有,希望也有。

④ 關於股票問題

要通通講清楚,只能去復制!

我只告訴你方法:

1、買最簡單的書或是營業大廳去"實習"----要下問!

2、到BBS.GUPZS.CN有個欄目(最基礎都有)
http://bbs.gupzs.cn/school/gszd.aspx

3、所有股件,你如不會用,一個方法解決:按F1看幫助說明

4、剩下就是你要付的努力!

祝你早日發財!

對了,關於指數的說明,你到上交所或深交所網站去看,有具體演算法和股本等

⑤ 對於葛蘭威爾法則,為什麼有的說是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的關系,有的說是股價線和均線的關系,這是什麼意思

物經歷 聽語音
葛蘭碧於1960年所著的《每日股票市場獲最大利益之戰略》一書中,他發表了八種法則(即格蘭威爾八大法則)以判定股價買賣的時機。這些法則根據艾略特波浪理論的「股價循環法則」,通過觀察美國股價的結構,以200日為周期,預測股價未來的走勢,作為買賣的參考。
葛蘭碧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量價理論」的人。他在《股票市場指標》一書中提出,在股票市場中,「量是價的先行指標」,成交量值是股市的一面鏡子。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氣與動力,成交量的變動,直接表現股市交易是否活躍,人氣是否旺盛,而且體現了市場運作過程中供給與需求間的動態實況,沒有成交量的發生,市場價格就不可能變動,也就無股價趨勢可言,成交量的增加或萎縮都表現出一定的股價趨勢。在長期寂靜的行情中突然出現大成交量,表示大戶、作手因炒作材料已經形成,先行進場買進,但是股價不一定立即上漲。這也許是試探買進的多頭先鋒部隊,成交量穩定擴大而萎縮時不明顯。股價不斷向上躥,換手積極,就如同接力賽跑一樣。
當他發展這套理論時,葛蘭碧是在華爾街的某大證券商工作,根據他在自傳中的說法,這個靈感是來自於廁所磁磚上的花紋,他當時正坐在馬桶上。葛蘭碧把洗手間的靈感帶回研究室,但市場拒絕遵從他的預測,他一度破產、離婚、睡在朋友辦公室的地板上。在1970 年代末期,市場終於回心轉意而全力配合他的劇本賣力演出,他的理論也逐漸吸引人們的注意。
葛蘭碧在美國各地旅行演講,他乘著馬車上舞台,散發預測報告,斥責那些不認同他理論的人。他彈奏鋼琴、唱歌、甚至曾經脫掉褲子來說明他的觀點。他的預測准確性令人嘆為觀止:他曉得如何包裝自己,成為大眾媒體最受歡迎的人物。葛蘭碧的聲望甚至足以撼動股市,當他宣稱看空行情時,「道瓊斯指數」在一天之內應聲暴跌40 點----就當時的標准來說,這是很大的跌幅。可是,他逐漸被自己的成功所迷惑。股票市場在1982 年開始翻升,但他繼續看空行情,不斷鼓勵逐漸流失的信徒大膽放空。然而,市場一路攀升而進入1983 年。最後,葛蘭碧被迫認輸,開始建議買進。但當時「道瓊斯指數」已經上漲一倍,他繼續發行市場的分析報告,但他叱吒風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⑥ 百度絕無僅有的問題

我電腦里的論文
希望能幫到你
時間長了
出處不明

企業重組的關鍵在於選擇合理的企業重組模式和重組方式。企業重組模式與方式的選擇標准在於企業價值創造。財務分析對於明確企業重組價值來源渠道、確定企業重組價值創造水平、搞清企業重組的受益者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業重組是指企業以資本保值增值為目標 ,運用資產重組、負債重組和產權重組方式 ,優化企業資產結構、負債結構和產權結構 ,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企業重組 ,根據企業改制和資本營運總戰略及企業自身特點 ,可採取原續型企業重組模式、合並型企業重組模式和分立型企業重組模式等。企業重組的關鍵在於選擇合理的企業重組模式和重組方式。而合理的重組模式和重組方式選擇標准在於創造企業價值 ,實現資本增值。財務分析對於明確企業重組價值來源渠道、確定企業重組價值創造水平、搞清企業重組的受益者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一、企業重組方式與價值來源分析

(一 )企業重組方式

企業重組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目前我國企業重組實踐中通常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片面理解企業重組為企業兼並或企業擴張 ,而忽視其售賣、剝離等企業資本收縮經營方式 ;二是混淆合並與兼並、剝離與分立等方式。進行企業重組價值來源分析 ,首先界定企業重組方式內涵是必要的。

1 合並 (Consolidation)。指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 ,原有所有企業都不以法律實體形式存在 ,而建立一個新的公司。如將A公司與B公司合並成為C公司。但根據 1 994年 7月 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 ,公司合並可分為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兩種形式。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 ,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 ,合並各方解散。吸收合並類似於「Merger」 ,而新設合並則類似於「Consolidation」。因此 ,從廣義上說 ,合並包括兼並。

2 兼並 (Merger)。指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 ,其中一個企業保持其原有名稱 ,而其他企業不再以法律實體形式存在。如財政部1 996年 8月 2 4日頒發《企業兼並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中指出 ,兼並是指一個企業通過購買等有償方式取得其他企業的產權 ,使其失去法人資格或雖保留法人資格但變更投資主體的一種行為。

3 收購 (Acquisition)。指一個企業以購買全部或部分股票 (或稱為股份收購 )的方式購買了另一企業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權 ,或者以購買全部或部分資產 (或稱資產收購 )的方式購買另一企業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權。股票收購可通過兼並 (Merger)或標購 (Tenderoffer)來實現。兼並特點是與目標企業管理者直接談判 ,或以交換股票的方式進行購買 ;目標企業董事會的認可通常發生在兼並出價獲得目標企業所有者認同之前。使用標購方式 ,購買股票的出價直接面向目標企業所有者。收購其他企業部分與全部資產 ,通常是直接與目標企業管理者談判。收購的目標是獲得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 ,目標企業的法人地位並不消失。

4 接管或接收 (Takeover)。它是指某公司原具有控股地位的股東 (通常是該公司最大的股東 )由於出售或轉讓股權 ,或者股權持有量被他人超過而控股地位旁落的情況。

5 標購 (Tenderoff)。是指一個企業直接向另一個企業的股東提出購買他們所持有的該企業股份的要約 ,達到控制該企業目的行為。這發生在該企業為上市公司的情況。

6 剝離。「剝離」一詞的理論定義目前主要來自於對英文「Divestiture」的翻譯 ,指一個企業出售它的下屬部門 (獨立部門或生產線 )資產給另一企業的交易。具體說是指企業將其部分閑置的不良資產、無利可圖的資產或產品生產線、子公司或部門出售給其他企業以獲得現金或有價證券。剝離的這一定義與我國目前的企業或資產售賣的含義基本相同。筆者認為將「Divestiture」翻譯為售賣更准確。那麼 ,剝離是否等於售賣呢 ?不完全相同。剝離是指企業根據資本經營的要求 ,將企業的部分資產、子公司、生產線等 ,以出售或分立的方式 ,將其與企業分離的過程。因此 ,剝離應含有售賣和分立兩種方式。

7 售賣。根據上述剝離含義 ,售賣是剝離的一種方式。售賣是指企業將其所屬的資產
(包括子公司、生產線等 )出售給其他企業 ,以獲取現金和有價證券的交易。在國有企業改
制中 ,國有資本所有者根據資本經營總體目標要求 ,將小型國有企業整體出售 ,也屬於售賣
范疇。

8 分立。分立從英文「Spin offs」本義看 ,是指公司將其在子公司中擁有的全部股份按比例分配給公司的股東 ,從而形成兩家相互獨立的股權結構相同的公司。這一定義實質上與我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中的資產剝離含義基本相同。我國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資產剝離往往是指將國有企業非經營資產或非主營資產 ,以無償劃撥的方式 ,與企業經營資產或主營資產分離的過程。通過資產剝離 ,可分立出不同的法人實體 ,而國家擁有這些法人實體的股權。分立是剝離的形式之一。

9 破產。破產簡單地說是無力償付到期債務。具體地說 ,指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不能扭虧為盈 ,並逐漸發展為無力償付到期債務的一種企業失敗。企業失敗可分為經營失敗和財務失敗兩種類型。財務失敗又分為技術上無力償債和破產。破產是財務失敗的極端形式。企業改制中的破產 ,實際上是企業改組的法律程序 ,也是社會資產重組的形式。

(二 )企業重組的價值來源分析

企業重組的直接動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最大化現有股東持有股權的市場價值 ;二是最大化現有管理者的財富。這二者可能是一致的 ,也可能發生沖突。無論如何 ,增加企業價值是實現這兩個目的的根本。企業重組的價值來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1 獲取戰略機會。兼並者的動機之一是要購買未來的發展機會。當一個企業決定擴大其在某一特定行業的經營時 ,一個重要戰略是兼並在那個行業中的現有企業 ,而不是依靠自身內部發展。原因在於 :第一 ,直接獲得正在經營的發展研究部門 ;第二 ,獲得時間優勢 ,避免了工廠建設延誤的時間 ;第三 ,減少一個競爭者並直接獲得其在行業中的位置。企業重組的另一戰略機會是市場力的運用。兩個企業採用同一價格政策 ,可使它們得到的收益高於競爭時收益。大量信息資源可能用於披露戰略機會。財會信息可能起到關鍵作用。如會計收益數據可被用於評價行業內各個企業的盈利能力 ;可被用於評價行業盈利能力的變化等。這對企業重組是十分有意義的。

2 發揮協同效應。企業重組的協同效應是指重組可產生 1 +1 >2或 5-2 >3的效果。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領域 :(1 )在生產領域 ,通過重組 :第一 ,可產生規模經濟性 ;第二 ,可接受新的技術 ;第三 ,可減少供給短缺的可能性 ;第四 ,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生產能力。(2 )在市場及分配領域 ,通過重組 :第一 ,可產生規模經濟性 ;第二 ,是進入新市場
的捷徑 ;第三 ,擴展現存分布網 ;第四 ,增加產品市場的控制力。(3)在財務領域 ,通過重組 :第一 ,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稅收利益 ;第二 ,開發未使用的債務能力 ;第三 ,擴展現存分布網 ;第四 ,增加產品市場的控制力。(4)在人事領域 ,通過重組 :第一 ,吸收關鍵的管理技能 ;第二 ,使多種研究與開發部門融合。在各個領域中要通過各種方式實現重組效果 ,都離不開財務分析。例如 ,當要估計更好地利用生產能力的收益時 ,分析師要檢驗行業中其他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生產能力利用率之間的關系 ;要估計融合各研究與開發部門的收益 ,則應包括對復制這些部門的成本分析。

3 提高管理效率。企業重組的另一價值來源是增加管理效率。一種情況是 ,現在的管理者以非標准方式經營 ,因此 ,當其被更有效率的企業收購後

,現在的管理者將被替換 ,從而使管理效率提高。要做到這一點 ,財務分析有著重要作用。分析中要觀察 :第一 ,兼並對象的預期會計收益率在行業分布中所處的位置 ;第二 ,分布的發散程度。企業在分布中的位置越低 ,分布越發散 ,對新的管理者的收益越大。企業重組增加管理效率的另一情況是 ,當管理者的自身利益與現有股東的利益更好地協調時 ,則可增加管理效率。如採用杠桿購買後 ,現有管理者的財富構成取決於企業的財務成功。這時管理者可能高度集中其注意力於使公司市場價值最大化。

4 發現資本市場錯誤定價。如果一個個體能發現資本市場證券的錯誤定價 ,他將可從中獲益。財務出版物經常刊登一些報道 ,介紹某單位兼並一個公司 ,然後出售部分資產就收回其全部購買價格 ,結果以零成本取得剩餘資產。投資銀行家在這個領域活動很活躍。投資銀行家在咨詢管理與依據管理者的重組決策收取費用之間存在沖突。重要的問題是投資銀行家的咨詢被認為是值得懷疑的。企業重組影響還涉及許多方面 ,如所有者、債權人、工人和消費者。在所有企業重組中 ,各方面的談判能力強弱將影響公司價值增加的分配 ,既使企業重組不增加價值 ,也會產生價值分配問題。重新分配財富可能是企業重組的明顯動機。

二、企業重組財務分析

(一 )企業重組的基本分析

1 企業重組價值創造分析

企業重組通常涉及買賣雙方。企業重組的價值創造也涉及對重組雙方的價值評估。為了評估重組對購買公司股東的價值創造潛力 ,必須評估賣方價值 ,收購獲益價值 ,以及控制賣方所要求的價格。各個部分的作用可從以下等式中反映 :

第一個等式反映的收購價值創造 ,是兼並後公司價值與兼並前買賣雙方獨立價值之和之間的差異。這個差異代表了通過經營、籌資和稅金等所得到的收購利益。應當強調 ,這是合並兩個公司的總價值 ,而不是買者創造的價值。賣方公司的獨立價值是賣方的最低接受價格或底價 ,因為它存在持續經營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 ,賣方期望以高於其持續經營的現值出售是合理的。在大多數案例中 ,賣方所得大於其獨立價值。收購價值創造更多地流向賣方所有者。因此 ,有兩個問題需要回答 :第一 ,用什麼樣的計量方法去估計賣方獨立價值 ?第二 ,在什麼情況下 ,賣方放棄獨立價值作為底價 ?當賣方是上市公司時 ,市場價值是最好的獨立價值評估基礎。但是 ,對於有些公司 ,市場價值可能不是替代獨立價值的最好方法。如有些公司其股票價值已經被兼並投標所抬高 ,因此 ,估計獨立價值時應將這部分兼並利益從現行市場價中扣除。對於第二個問題 ,賣方的底價是由它可供選擇的機會決定的。如果賣方已得到一個出價高於其市價 ,這個出價就是它的底價。相反 ,如果賣者對其實現公司未來經營前景的潛力不樂觀 ,底價可能低於市價。要有效談判 ,買者應認識到 ,底價取決於賣者的感覺 ,而不是買者。第二個等式定義支付給賣方最大可接受價為賣方獨立價值加上收購價值創造。最大價格也可看作是合並企業的兼並後價值與兼並前買方獨立價值之差。如果最大價格被實際支付 ,那麼,所有的兼並價值創造都歸屬於賣方。因此,從買方購點看,最大價值是其損益平衡價格。通常這個價格真實反映其最大出價。然而 ,在一些情況下 ,買者可能願意支付更多 ,而在另一些情況下 ,買方將最大可接受價定在一個較低水平。

有些時候 ,收購可能僅僅是作為全球長期戰略投資的一部分。重要的是總體戰略創造價值。在這種情況下 ,一項收購可能不滿足通常的折現控制率 ,而只是實施長期戰略。這樣的收購並不以其本身結束而結束 ,而要看它提供了參與未來不確定機會的作用。在有些情況下 ,買方公司的最大可接受價格可能低於賣方獨立價值和收購價值創造。所有這些涉及低成本選擇的應用。另外 ,管理者還要在內部發展與外部發展之間做出選擇。目前 ,對收購 (外部發展 )的傾向性 ,反映了收購較之內部發展的幾個重要優點 :第一 ,通過收購進入產品市場需要幾周或幾個月 ,而通過內部發展則需要幾年 ;第二 ,兼並一個擁有較強市場位置的企業比通過市場競爭戰取得市場 ,使用的成本要低 ;第三 ,戰略資產 ,如商標、分配渠道、專有技術、專利等 ,通過內部發展是困難的 ;第四 ,一個現存的並被驗證了的企業顯然比發展新企業風險低。第三個等式將買者的價值創造定義為最大可接受價格與取得賣方企業要求的實際價格之間的差異。考慮公司控制市場的競爭性質 ,只有買者有特殊能力通過組合去創造明顯經濟效益 ,收購才可能為買方創造價值。證明公司控制市場的價值往往高於每日股票市場價值是重要的。證據是支付給賣方股票所有者的高收益。如果一個公司的股票價值在信息充分情況下為 5元 ,為什麼在出現兼時突然上升為 7元呢 ?一種可能是公司買者高估賣者的價值 ,現實中有很多這種情況。另一種解釋是 ,每股 5元反映投資者不控制公司的價值 ,而 7元是以未來控制公司經營為依據的。每股 2元的額外費用被支付 ,是因為買者要尋求多數股權。當一個投資者購買小部分股票時 ,他對公司股票供求平衡不產生多少影響。相反 ,當所有股票或大量股票被需求 ,人們就將增加股票價格。只要收購創造價值高於支付的額外費用 ,買方可能願意支付市場超額費用。

既使兼並沒創造價值 ,對買者是否有價值呢 ?可能有價值 ,條件是買者確信 ,市場低估了賣者的獨立價值。例如 :買方公司每股獨立價值為 6 0元 ;賣方公司每股獨立價值為 2 5元 ;合並公司每股價值 85元。買方如以最大可接受價格 2 5元購買 ,這個兼並沒創造價值。如果買方成功地以 2 3元購買 ,盡管兼並本身沒創造價值 ,但它將創造每股 2元價值。

2 公司收購分析與評價

公司收購評價可使用股東價值法進行。這種方法在過去十多年中一直廣泛使用。財務評價程序涉及兼並企業的自我評價和對收購候選人的評價。財務自我評價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 :一是我的公司值多少錢 ?二是公司價值如何被各種情況影響 ?
公司自我評價預示著對所有公司的潛在利益。在收購市場中 ,自我評價有特殊意見 :
(1 )當一個公司將自己作為兼並者時 ,很少的公司能完全排除在可能的收購之外。自我評估是管理者和董事會對兼購迅速反映的基礎。

(2 )自我評估程序可引起對戰略收購或其他重組機會的注意。 (3)財務自我評估 ,提供給收購公司評估現金和股票交換可比優勢的基礎。買方公司通常以股票交換的市場價值 ,評估收購的購買價格。這種實踐並不經濟 ,可能誤導 ,並加大買賣雙方公司的成本。股票交換收購分析要求對買賣雙方進行評估。如果買方管理者確信市場低估了其股票價格 ,那麼以市場為基礎評價購買價格 ,將使公司為購買支付過多 ,使收益率低於最低可接接受水平。相反 ,如果管理者認為市場高估其股票價值 ,從而最低可接受收益水平被高估 ,以市場為基礎評價購買價格將可能使其失去增值機會。

例如 ,買方公司管理者評估其公司價值1 5億元 ,買者的價值是擁有 1 0 0 0萬股每股1 5元的股票。買者評估目標公司價值 450 0萬元。買者將發行多少股份去交換賣者的股票呢 ?答案顯然是 30 0萬股 (30 0萬× 1 5=450 0萬 )。如下:
兼並前 1 0 0 0 0 0 0 0
發行新股 30 0 0 0 0 0
兼並後 1 30 0 0 0 0 0
買者的股東權益為總權益
價值 195億元的 1 0 / 1 3$ 1 50 0 0 0 0 0 0
減 :兼並前買者價值$ 1 50 0 0 0 0 0 0
買者的價值創造$ 0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 ,只是買者的市場價值
變為每股 9元 ,即總的市場價值為 90 0 0萬
元。此時 ,買者最大股票發行量是多少呢 ?仍
然是 30 0萬股 ,因為買方公司管理者認為其公
司的價值仍是每股 1 5元 ,而市場將其低估了
6元。如果股份按市場價值每股 9元交換 ,買
者將需要發行 50 0萬股去交換賣者的 450 0萬
股份。這將使買者
為此多支付 2 0 0 0萬元。計
算如下 :
流通股票
兼並前 1 0 0 0 0 0 0 0
發行新股 50 0 0 0 0 0
兼並後 1 50 0 0 0 0 0
買者的股東權益為總權益
價值 1 95億元的 1 0 / 1 5$ 1 30 0 0 0 0 0 0
減 :兼並前買者價值$ 1 50 0 0 0 0 0 0
買者的價值創造 -$ 2 0 0 0 0 0 0 0
(二 )公司兼並實證分析
1 兼並前分析 :被兼並與沒被兼並企業特點

對被兼並和沒被兼並企業的特徵研究一直在兩個相關領域 :事後分類分析和事前預測分析。前者主要強調被兼並和沒被兼並公司的財務特徵 ;預測分析則強調預測哪些企業將成為兼並目標 ,從而根據預測發展交易戰略。

(1 )分類分析

分類分析實際上是一種通過實證分析的方法 ,來揭示被兼並企業和沒被兼並企業的特徵。其基本步驟是 :第一 ,選擇在過去幾年中已被兼並和沒被兼並的企業 ;第二 ,運用財務指標體系 ,對兩類企業進行比較 ;第三 ,根據比較得出被兼並和沒被兼並企業的特徵。例如 ,帕樂普 (Palepu ,1 985)的研究是分類分析的很好案例。他的研究在於要找出企業的財務特徵與其被兼並可能之間的關系。他選擇了 1 971_ 1 979年間 1 6 3個被兼並企業和2 56個被控制但沒被兼並企業。他採用的指標有 :前四年平均每天證券收益 ;前四年平均市場調節證券收益 ;前三年平均銷售增長率 ;前三年凈流動資產與總資產比率 ;前三年長期資產與所有者權益比率 ;企業帳面凈資產 ;前一年普通股市場價與帳面價之比 ;前一年企業價格與收益比等。通過兩類企業對比 ,他得出的基本結論是 :第一 ,被兼並企業在被兼並前四年有較低的股票收益率 ;第二 ,被兼並企業表現出高增長及與資源的不協調 ;第三 ,被兼並企業在被兼並前在行業中沒有優勢位置 ;第四 ,被兼並企業平均規模相對較小 ;第五 ,無論是市價與帳面價值比 ,還是價格收益比 ,這兩類企業無明顯差異。

(2 )預測分析

我們研究並購候選對象的動機一直是要開發一種投資戰略 ,以預測候選對象的可能性或並購的可能性。這種預測信息既可用於尋找一個要使現存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兼並公司 ,又可用於針對性地防備不願接受的兼並者。通常可通過檢驗超正常收益預測並購的可能性。2 兼並後分析 :兼並企業績效早在 70年代初 ,大量的實證研究在利用會計信息檢驗兼並企業兼並後的業績。評價績效的標准通常是用兼並前企業的績效。據對1 3個研究結果匯總 ,有 9個研究結果表明兼並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3個表明盈利能力提高 ,1個沒有確定結果。

⑦ 如何讓股票投資收益最大化

最低點買入和最高點賣出,從而達到收益最大化,是每一個交易者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實際交易中,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如何讓股票投資收益最大化:
首先必須對整個股票的走勢有一個明確的思維,對於最高點賣出的行為,多數表現在短線交易,走勢凌厲的交易品種上。

其次在交易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交易紀律操作。交易者需要有鋼鐵般的紀律:炒股失敗者必違背以下戒律這對技術分析交易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沒有這個交易技能,千萬不要試水。
對於交易的具體方法,和之前海木先生講到的紅綠線交易法是一樣的。老交易員嘔心一生的心得分享,看懂紅綠線,買賣股票方法一目瞭然。

在交易之前,要做好交易計劃,這一點在每一次交易之前,都要做好功課。
當有一天突破的時候,要果斷買入。注意應對洗盤的交易模型機構常用的洗盤模式 80%散戶就這樣被洗出來 海木先生分享正常來說,一個股票突破後,都會有洗盤。但也有特別的股票,直接拉起。對於這樣走勢兇悍的股票,只有第一時間才是最佳買入點。
趨勢一旦形成了,要堅持順勢而為,不要因為恐高而賣出,一切要遵守市場的走勢,直到有一天趨勢發生逆轉,在逆轉的第一時間賣出。

現在我們要確定,如何在最高點賣出,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里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只能說相對的高位,而不能在具體的價格上。
在股票連續拉升以後,價格進入不穩定狀態,隨時准備開跑。把日線改為30分鍾線走勢,這樣會更敏銳。當價格突然下跌,跌破趨勢線的時候,第一時間賣出。

這里要求交易者,在交易時間必須盯盤操作,而不能把股票扔那裡偶爾看一下。作為專業交易者,一定要嚴格遵守交易時間,尊重交易市場的每一秒的變化發展。30分鍾交易法,是對趨勢交易法的細化,交易的最終,依舊是趨勢為王。它的優點就是使收益最大化,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如何提高股票市場里資金使用效率,從而提高收益。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在股市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戰術,只有合理的分析。每個方法技巧都有應用的環境,也有失敗的可能。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跟我一樣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⑧ 股市交易戰略是指什麼 股市交易戰略有哪些

股市交易戰略有:
1、股票投資者必須具有堅強的信心和耐心。如果經過分析判斷後,認准了某種股票上漲或下跌的總趨勢,作了買賣委託後,就要有充分的自信心,不能因股價漲跌的一些小波折而影響情緒,喪失信心。要知道股價上漲不可能一直漲到頂,股價下跌也不可能一直跌到底,在漲跌的趨勢中都會有小的反差波動。投資者只要自己認准最先的決策無大的貽誤時,就耐心等待自己預定目標的實現,這是必不可少的股市交易戰略。

2、投資人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股市上,有幾十種甚至幾千種股票,投資人要想徹底了解每種股票的內情,是絕對不可能的。投資者思想要高度集中,開動腦筋,在這五花八門的股海中選擇出幾種勝利高、前景通性大的股票。然後著手收集這些股票的資料,深入研究,探索出這幾種股票股價走勢趨向,心中有數,最後下決心投入股票買賣。

3、不貪求最高利潤,見好就收。股價的漲跌變動是極其錯綜復雜的。股票買賣者要想每次均高峰賣出、低谷買入,無疑是極不現實的白日做夢。一個有頭腦的投資人,看到股價到達自己預想的價位時,就會即刻買賣成交,只要達到一定的獲利目標即可,這是極明智、最穩妥的股市交易戰略。

4、投資人不要存在僥幸心理。投資人想在股市買賣中獲得成功,必須依靠自己豐富的知識,長期的經驗,高度的智慧,熟練的技巧和當機立斷的決心,絕不可存僥幸心理,更不可下賭注、憑借運氣貿然行事。如果這樣,那將是極其危險的。

5、不輕信流言。股票市場是流言最集中的地方,時而流傳某種股票要漲,時而流傳某種股票要下跌,眾說紛紜,沸沸揚揚。如果投資人頭腦簡單,整天泡在股市中東探聽,西窺測,跟著流言指揮捧做買賣,別人買進他買進,別人賣出他賣出,如此必會弄得頭暈眼花,失去方向和目標,最後必然導致失敗,這是要特別注意的股市交易戰略。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在股市中保持盈利,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他們都是經過多次選拔賽精選出來的高手,跟著他們炒股要穩妥得多,願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⑨ 《每日股票市場獲最大利益之戰略》哪裡有

亞馬遜上有
作者Joseph Granville
書名
New Strategy of Daily Stock Market Timing for Maximum Profit
二手書,目前價格30美元

熱點內容
新湖期貨有上交多少股期權 發布:2025-05-10 08:13:01 瀏覽:637
淘寶網股權拍賣後如何過戶 發布:2025-05-10 08:12:31 瀏覽:968
杭州華僑貨幣兌換有限公司怎麼樣 發布:2025-05-10 08:08:08 瀏覽:708
財達證券股票交易電話 發布:2025-05-10 08:06:02 瀏覽:818
稀釋股份如何提升股權價值 發布:2025-05-10 08:05:27 瀏覽:642
股市地圖怎麼取消 發布:2025-05-10 07:49:33 瀏覽:539
查股票600656退市 發布:2025-05-10 06:58:39 瀏覽:481
各地股權交易所如何交易 發布:2025-05-10 06:45:47 瀏覽:370
理財這個專業為什麼好 發布:2025-05-10 06:38:07 瀏覽:690
股票型基金標准差多少好 發布:2025-05-10 06:35:24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