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值增加增長率
⑴ 股票總市值增加和股價增加成正比嗎
首先不知道樓主是怎麼算的 如果自己手工加權計算出兩市外加B股4000隻股票 那麼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 先膜拜 、
%>_<%
下面解答:嚴格而言是成正比關系的 股價升高 股價乘以股本 得到市值 自然也是正比關系
但是問題是樓主你這價格你怎麼算啊?
你要是看新聞 通過新聞公布的兩市股票均價變動 與市值變動比值不符的話 那麼就正確了 我們現在新聞中公布的總市值是含AB股的 AB股加起來4000隻股票
但是問題是均價變動的比值 肯定不與市值變動的比值相等
因為股票兩市的均價:只是所有股票價格加權平均計算 例如:建行股4塊錢 跟200茅台它倆均價是102 這倆股本不同 是沒法平均股本的
市值變動可不是均價乘以總股本 而是每支股票價格乘以該股總股本 將所有股票總市值相加後 進行加權平均
所以樓主明白了吧?均價變動不可能跟市值變動完全一樣 均價只是計算價格 而市值變動需要用價格乘以股本後 進行加權平均
⑵ 股票總市值的增加說明什麼問題
1、如果股票數量不變,則股價上漲了。
2、如果股價不變,則說明股票增發啦。
股票總市值是指所有上市公司在 股票市場上的價值總和,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價格乘以發行 總股數即為這家公司的市值,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⑶ 股票價格增長跟凈利潤有關系 那股價增長率是跟公司凈利潤增長率有關系嗎
首先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公司突然宣布解散,並且公司資產可以順利按照理想價格出售,並且負債還清。這個時候由於凈資產 = 公司總資產-負債。我們每股可以根據原先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得到相應的補償。這個就是每股凈資產的實質了。
那麼每年每股凈資產收益率是10%的話,產生的10%的利潤如果不作他用和分紅,那麼我們的股價應可以享受10%的同等漲幅才為合理。
有個演算法: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外部權益融資,所有利潤全部用於再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產生的損益全部計入利潤而不是計入資本公積,同時公司保持一個恆定的凈資產收益率,則公司凈利增長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存在如下關系:
凈利增長率=(2+ROE)/(2-ROE)
如果以年末凈資產計算ROE,則有:
凈利增長率=(1+ROE)/(1-ROE)
實際上此時的凈利增長率=股東權益增值率(即年初凈資產收益率)
以上可見,凈資產收益率越高,業績增長率也相應越高。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講,股票的預期投資收益率=業績平均年復合增長率+每年分紅折現平均值/購入時的股價。
所以凈資產收益率和業績增長率是不矛盾的,在上述條件下應為同步。
在利潤全部分紅的情況下,其實股價不變的話,你也相當於得到了10%的好處。效果是一樣的。
所以做長線的話,按照內在價值去做的話,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沒問題!
不過往往股價會受資金面、政策面有很大的波動!
⑷ 總市值、成交額、市盈率、增長率各是什麼
總市值=股價*總股本;
成交額=成交價*成交量;
市贏率=股價/每股收益;
增長率就是增長額/之前的數值;
⑸ 市值增長率是什麼意思
股票是收益(二)指的是本年度前兩季的該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是多少,PE(動)指的是動態市盈率,一般用這一個收益(二)的每股收益進行年化,即用上半年第股收益乘以2後得到一個簡單年化的每股收益,然後用現在股票的市價除以這一個年化的每股收益即為動態市盈率。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不能用以上數據來說明的,還要看這股票屬於什麼行業才能判斷其市盈率在多少范圍內才屬於正常,如果是夕陽行業,例如鋼鐵行業,10到15倍市盈率才屬於正常范圍,故此市盈率也要看行業而定的。
的確現在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上百的,說明這些股票的盈利能力不強,股票價格存在泡沫的成分。
⑹ 請問如何計算一隻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長率
每股收益增長率(%)計算公式:(本期凈利潤/本期總股本-上年同期凈利潤/上年同期總股本)/ABS(上年同期凈利潤/上年同期總股本)*100%
在判別個股的成長性方面,主要有三個指標:一是EPS增長率,二是PEG,三是銷售收入增長率,這是檢驗個股有無成長性的試金石,也是一般機構衡量個股成長性方面的三大核心指標。該指標反映中期業績增長預期,是許多估值指標如PE、PEG等的驅動力量。
(6)股票市值增加增長率擴展閱讀
該指標反映中期業績增長預期,是許多估值指標如PE、PEG等的驅動力量。通過杜邦比率分析來看,EPS增長率自身的驅動因素包括資本性開支(CAPEX)、資產周轉率、營業利潤率、凈負債比率和股息分配率,EPS若想增長前三項因素也必需增長,而後兩項因素只有下降才能驅動EPS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EPS增長率在公司扭虧為盈和由盈轉虧或起始年度EPS極低的時候會失去指導意義。
⑺ 連續3年年增長率達30%的A股股票有哪些
對具體個股的影響則不盡相同。有觀點認為,去年以來,主板市場中的中小市值股票和題材股大多漲幅可觀。創業板推出後,將大量增加中小成長股的供給,對這些高估值的中小股票和題材股可能會帶來較大沖擊。此外,對於一些具有創投概念的上市公司,創業板的推出將使這些公司直接受益,但投資者也應關注其短期漲幅過大的風險。創業板將為創新和創業提供支持平台「從全球范圍來看,包括納斯達克在內的許多創業板市場,都曾通過為創新和創業提供強大支持平台,推動了產業的升級換代。」上海天相投資咨詢公司策略分析師仇彥英說。宏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程文衛表示,長期以來,A股市場接納的大多數都是傳統製造業企業。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許多企業持續發展面臨資金困境的背景下,創業板的推出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更可為有志於投資中國的海內外風險資本營造正常、通暢的退出機制。根據剛剛公布的《辦法》,創業板發行人須在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30%。發行後股本總額不少於3000萬元。「細讀《辦法》我們不難發現,創業板企業上市規則經過精心設計,既考慮到企業規模小,從收入到盈利規模無法與主板企業相比的現實,同時也借鑒海外經驗,對收入、利潤,特別是成長性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使之更符合國內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程文衛說。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創業板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監管者為其設計了更為嚴格的監管制度,特別是強調證券交易所應當建立「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投資者准入制度」。仇彥英表示,機制創新和風險控制的同步,不僅是中國創業板,更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趨勢。「有了創業板,更多優秀的高成長企業就可以留在本土上市,而不用遠赴納斯達克」,在上海一家外資企業擔任財務總監的姚芸說,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更多像新浪和網路那樣的高成長性企業成為中國投資者的投資目標。
⑻ 知道某一股票的流通市值增長率,請問怎麼求出投資收益增長率和年投資復合收益
流通市值增長和收益沒關系。流通市值主要就是總市值解禁,還有增發的量。股票的盈利能力主要看市盈率,用100除以市盈率就是每投入100元可以得到的回報率。比如一隻股票10倍市盈率,年化回報就是10%。當然,市盈率數據大多數是靜態的,只能看到歷史,可能以前10年都是10%,突然業績下跌80%,市盈率一下就好幾百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股市投資有風險。簡單說市盈率越低越好。
另外就是看股票的分紅策略。很多股票凈利潤高,市盈率低,但是因為分紅策略不好,或者過於穩定,也不會讓人喜歡。比如銀行股市盈率就很低,所以大多數都是5年以上的長期投資者會買,買了就放著。因為銀行利潤沒有可能大幅增長。除非經濟形勢特好,那應該所有股票都特好,所以貪婪的人也不會買銀行。
股市有風險,貪婪是最大的敵人。真的長期投資,回報還是不錯的,但是往往大家看到3,5天就賺了10%就沖昏了頭腦。所以如果長期投資,一定選擇業績好分紅好,市盈率低的股票長期持有。
⑼ 怎麼查到中國股市總的數據,比如總市值,總增長比例...
沒有象年報那樣詳細的數據,看總市值之類的數據可以去兩個交易所的網站找來看。給幾個鏈接你參考:
上交所: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webapp/datapresent/BizCompPortalQuatationAct?reportName=BizCompPortalQuatationRpt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home.shtml
深交所:
http://www.szse.cn/main/marketdata/tjsj/jy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