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
㈠ 中國未來十年經濟怎麼樣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呢
中國未來經濟會穩定增長。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一片陽光。
㈡ 中國房地產與中國股市的關系
對於中國的經濟,房地產作為中國三大支柱之一,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所以政府是決不會讓這樣一個產生倒下的。另個,股市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所以每當有房地產政策出台,對推動或是抑制中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因此在股市上會很快體現出來,如果說像萬科A這樣的大盤股漲了3%,可想而知,這個對大盤的拉升起到多麼大的作用。
㈢ 中國樓市和股市將如何發展
股市短期內不可解決,推倒重來的股市已經成為定局,我看到1800點左右,才會有相關政策出台。而樓市,由於股市的下跌,居民可供消費的錢大幅縮水,減直接影響樓市成交。同時,過高的貸款利息,使居民養不起房,85-90年代的後生,其財富還沒有積累,不可能支撐過高的樓市,所以跌成為必然,但樓市中長線仍然會上漲,這是受國家長遠經濟增長影響的。
股市具體如何發展?我認為國家完全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出台,使機構投資人可以通過這種期貨套保,以減少損失。但國家卻遲遲不推?原因何在?我認為國家表面是想解決大小非問題,但真正的是想通過股市下跌,通過「休克」療法,通過犧牲一代股民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種做法,之前的股改也用過。同時,股價下跌,符合國家利益,因為國家要想做整體上市和央企整合,過高的股價是不利於控股的(我不知道你是否理解這一點,同樣增發整體上市,股價越低,定向增發的股票數量越多,這對於國家的股權控制是有利的,國資委必須喜歡這樣做)
所以我的結論是,國家表現希望股市穩定,但真實的行動,其實是希望股價下跌,而且這種下跌應該是推倒重來的性質,而真正推出期貨,才是一個實質性的利好,實質性的動作。
㈣ 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有什麼關系
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相生相剋的辯證關系,因為兩者分別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代錶行業,每當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谷時資金就會湧入股票市場,反之亦然。目前中國股市沉寂了多年,而房市價格卻節節上漲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政府、企業和民眾必須在彼此利益博弈中尋求平衡,否則就會引發泡沫破裂崩盤的危機。不過作為一個以資源換發展的農業國家,在世界競爭中沒有高端優勢行業支持的情況下,必然選擇持續大規模的城市化道路不斷激化內部市場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所以長遠看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是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只是經常會有間歇式的調整以期平衡矛盾化解社會危機。
㈤ 你覺得我國中國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存在問題嗎
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兩個市場的人都存在著想要不勞而獲的心態。這種人一旦增多,就會爆發大的問題。日本美國都有前車之鑒,美國上一次金融危機就是人們負債買房引發的金融海嘯,日本也是一樣,其實房地產市場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的貪婪心態,讓人走入了死胡同。社會的發展最終要依靠的是人的努力勞動,而不是左手換右手的戲法。
㈥ 股票市場跟房地產市場有什麼聯系嗎
肯定是有聯系的,房地產是產業鏈最長的一個產業,如果房地產投資減少,那麼會影響到很多企業的銷售,這是從正面來講。反面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話,就會吸引資金去投資房地產,那麼投入股票市場的錢就會減少,股市就不好。
㈦ 中國股市的前景和市場是怎麼樣的
一、中國股市發展情況概述
中國股票市場以上證指數為參考經歷了從2005年12月開始中國股市政策性的股改及GDP連續高速增長的大好經濟環境下造就了上證指數高達6124.04點的所謂的政策性大牛市。但是中國GDP7%以上的高速增長其中房地產拉動因素據高盛公司經濟學者測算高達4%以上,餘下的3%左右才是真實的實體經濟對GDP的貢獻,所以從2007年到2014年末中國股市一直處於下跌的熊市中,股市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雖不為國內某些經濟學家的認同,但股市具有反映經濟發展的提前效應。
中國經濟連續十幾年的高GDP增長而中間沒有出現一個有效的回調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屬於罕見的個案,各地方土地財政政策造成了中國除沿海城市以外多城市出現嚴重供過於求的「鬼城」現象,中國經濟正面臨著類似美國2008年出現的房產嚴重供大於求而引發的次貸危機。
美國從2002年到2008年經濟案例告訴我們:美國經濟的潛在增速在2002年之後再次出現中長期的下降趨勢。在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沖擊之後,美國經濟技術與設備投資均有所放緩。為了調控經濟下滑,以美聯儲為代表的美國決策機構挑選了房地產市場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配套政策包括降息,放鬆監管運用各種金融財政政策等。最終結果培育出一個很難控制的金融泡沫。由於美國前期各種經濟,財政政策的過分使用,使得最後用簡單但殺傷性大的貨幣寬松政策,希望通過一定有效的通貨膨脹來帶動經濟的復甦及改變通縮讓經濟緩慢運行的局面。主要的切入點就是刺激美國股市。優點在於:股市上漲,實體企業市值增加,股東可以套現股份獲得資金來源;股東無需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而獲得流動資金;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為再投入發展生產提供良好基礎。
美國道瓊斯從2009年的7500點一路慢牛到2015年3月的18116點,經濟已出現從下降---復甦—到增長的演變。美國接下去的財政政策當然是結束前期大量的貨幣投放對經濟的刺激政策,通過未來美元加息回籠過多的貨幣以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但是,美元的升值已經對中等發展及發達國家造成經濟沖擊,美元似乎又回到90年代美元對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匯價,唯獨少數幾個國家,包括中國。
二、對中國股市未來走向的研判
我們再來分析下中國目前的股市與未來發展方向。中國在經歷了7年多的熊市後終於在2014年底出現曙光。7年前的股改造成原非流通股股東與部分流通股股東瘋狂套現而沒有再次把套現的資金投入實體經濟而是為賺快錢效應而投入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實體經濟的低速與緩慢增長造成實體經濟在股市的表現差強人意,中國政府也清楚認識到目前及中國經濟存在的危機與機會。其實,人民幣對美元有效貶值能夠帶動出口增加外匯收入及實體企業的發展,但是,政府盡量讓人民幣緩慢貶值的努力是希望不因為貨幣貶值,資金外流而引發房地產次貸危機,畢竟房地產已從香餑餑變成了過剩的燙手山芋。從周小川行長的公開講話似乎已證實中國政府對通過股市虛擬經濟的繁榮能夠帶動實體經濟的認識轉變,畢竟2008年4萬億的強刺激已經給經濟帶來傷害,如果再次通過發行貨幣來刺激經濟必將造成更大的通貨膨脹,經濟失速,但由於實體經濟企業的技術投入,規模擴展等關鍵領域沒有實現很大的創新與發展,如果投入更多貨幣卻不能給實體企業帶來根本性的轉變那隻能讓多餘的資金又再一次被投入已經過剩的房地產領域,那累加的危機後果更難以想像。 跟隨中國政府的規劃與目前市場的實際,我們發現中國政府在模仿美國次貸危機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財政政策。主要通過刺激股票市場的發展,虛擬經濟的繁榮來解決實際貨幣投放量問題。當企業市值增長後,股東拋售股份的套利可以解決資金流問題,普通投資者通過股市的投機行為獲利從而可以有錢進入消費,房地產投資等領域,
具體政策扶植可以看到:降准降息股市制度的改革實現滬港通,深港通,放鬆QFII資金額度與投資限制,讓外資一起參與股市的投機或投資,吸引資金內流,防止資金外流對經濟的沖擊;放鬆新三板交易制度,促進新型創業企業的合理,有效成功成長,扶植新的中小企業,同時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解輕政府負擔;放鬆股票私募基金的管制,增加公私募的並軌發展以增加股市投資活力;放鬆對證券公司與期貨公司的資管業務及一對多的投資理財限制;允許證券公司可以開展有限的代客理財業務等多項實際有效的措施。 目的就是希望通過緩慢的牛市,模仿美國經濟從下降,復甦走向可控合理增長。美國道瓊斯從2009年的7500點一路慢牛到2015年3月的18116點經歷了六年時間,中國股市從2005-2007年2年的牛市到2007-2014年底7年的熊似乎告訴投資者中國股市的牛熊轉換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