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股價成負
⑴ 股票負數什麼意思
股票價格會有負數的情況出現,多次反復買賣同一個股票,但不清倉,始終持有一部份這個股票,當賣出股票回來的資金金額超過買入股票的資金金額時可能顯示成本價為負數。
⑵ 股票中常常聽到把成本做成負的,這是怎麼回事
就是賺的比股價還多,那就是吧成本做成負的了。例如你做中石油,如果新股申購中簽1000股,那麼你要交16750,因為中石油發行價是16.75,新股上市你把它賣掉,當天怎麼也能買到40元,你就收回了差不多40000,這樣你就賺了23250,等到中石油跌倒10元,你再買入1000股,那你要花10000,這是你持有這1000股中石油的成本就是(16750+10000-40000)/1000=-13.25元/股,也就是你的持股成本為每股-13.25,只要中石油還在市場上交易,那麼你就是賺的,每次分紅你都相當於白撿,對於這樣的股票,你完全可以一直持有並傳給子孫後代,即便那一天股票一分錢也不值了,對你也沒有實質的損失。
當然,這樣的做法有「機會成本」,即你失去了用這部分錢去尋求更高的收益的機會。
把成本做成負的一般是保守型投資者的信仰,他們不願意承擔風險,喜歡通過一級市場的申購先獲取可觀的收益,然後再在二級市場適時補進股票,從而達到本金不可能損失的事實,這種策略雖然效率未必很高,但是相當穩健。
當然,短線高手也可用頻繁在二級市場波段操作,或者倉位調整法(charly 說的方法)操作,達到對某隻股票的負成本持有,這個需要相當的技巧和一定的運氣,具體操作起來難度是非常高的。
所有上述的負成本都僅指資金成本而言,並沒有考慮機會成本。
⑶ 股票中成本為什麼會為負
⑷ 股票的股價怎樣變成是負價格
假如你當時1元買了100股,成本是100。現在漲到100塊錢一股了,你賣了1股,還剩99股,你所賣的那1股已經把當初的成本攤平了,剩下沒賣的99股就是負成本,當然其中在遇上個分紅,配股之類的,效果就更明顯了。不知這么說你能否明白。我就見過一個特強的大叔,他賬戶里好多股票都是負成本的,牛人啊。
⑸ 為什麼有的人股票成本是負數啊
那是長期操作這只股票的緣故。
比方說:5元買進10000股,到了10元他拋出了訂償斥鍛儷蹬籌拳船嘩5000股,他的成本就為0了,如果不拋漲到15元是拋5000股,那成本就是負數。
說白了,他在低位買入的股票,經過一段時間持股,股價上升,然後賣出部分股票把原始投入撤出,剩下的股票無論漲跌統統屬於盈利部分,也就是漲跌隻影響盈利多少而不影響他的原始投入了。
從理論上講:短線是賺最多的,但實際上由於時間跟技巧上的限制,很多人這一點是做不到的;所以如果可以將這部分利用起來,那麼收獲將會大大提高。
(5)股票中股價成負擴展閱讀:
股票成本如何變成負數的辦法:
1、穩定持股,在這樣的行情下,經常換股的人往往都是虧損的。
2、當賣掉之後,由於還有底倉,就買回來。
3、浮倉的目的是讓利潤最大化。
4、這里的成本,是復合成本,也就是將已經兌現的頭寸的利潤或虧損攤派到仍然持有的頭寸上。
5、如果已經兌現的頭寸的利潤高過現持有頭寸的買入成本,復合成本就為負數。
參考資料:
普通股成本-網路
短線操作-網路
⑹ 股票成本價怎麼成負的
我在網路第一次見有人問股票成本是負數的,所以覺得這個話挺挺有意思的哦,股票成本是負成本這是肯定有的,但要長期持有股票才會有的事,一隻股票如果你在若干年前低位買入,通過幾年來公司不斷大比例分紅,送股等,你的成本就很可能會是零或負了,我有幾個早年入市的股友他們就從來不看盤,一看他們的賬戶才知道他們是負成本,根本就在在乎股價的漲跌,下面舉例說明股票價格成為負成本的原理:
比如你2元買的股票,100股經過10送10股派1元的(暫不計稅)除權後,你的每股成本就是1元了,再給你每股派了0.1元,實際成本就是0.9元,如果再來一次10送10股派1元的話,你的每股成本就是0.35元了,如此循環四五次下來成本就會是負成本的,這種情況在05年到07年是你較多的,這些負成本的人基本就是在98年~00年,以2~3塊錢買的股票,經過五六年的熊市分紅,配送才是原來的成本成為負數了的;
還有一種是在高位賣出大部分,只留少部分在手裡,盈利較大,這些股票分攤起來也可能會是負成本的。 但按照今年的股市行情,在一到三個月專門玩一直股票,不管你怎麼弄,也不會是負成本的哦。
⑺ 股價可以是負的嗎
股價肯定不存在負數的情況,如果你在行情軟體中發現有付價格的股票,實際上是因為公司分紅送股等進行連續除權之後,將歷史成本降低到了零以下。
⑻ 什麼方式可以使股票價格成為負數
當賣出股票回來的資金金額超過買入股票的資金金額時,股票的成本就是負值。
設,您按10元一股買了1000股,當漲到20元時,您賣了900股,這時的股票的每股成本是:(10×1000-20×900)÷(1000-900)=-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