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無效
㈠ 為什麼中國股票市場總是 坑爹呢
和國情有關 新股頻發 市場資金缺乏 經濟不達預期 利益輸送嚴重 監管不力 紅利似有還無 散戶傷痕累累 都是原因
㈡ 關於中國股市無效
周五截止收盤,滬指微漲1.54,漲幅0.06%,成交650.1億;深成指下挫58.62,跌幅0.56%,成交730.5億;兩市成交量較昨日大幅減少近30%。經過一天多空的無力爭奪,收出了自2307點以來的第一根周陰線。
盤面看,多頭不斷利用前期熱點傳媒板塊、大盤股地產、兩桶油以及有色板塊發起護盤攻勢,但是市場冷眼想看,最終因量能不足而草草收兵,最終,大盤全天窄幅震盪,死氣沉沉,無量調整。滬指勉強收紅,深成指跌幅0.56%。
我在昨日的文章「內憂外患終結反彈」里已經比較詳細的分析了目前的客觀情況,今天大盤依舊延續弱勢格局。消息面來看,在A股市場仍有三個大盤股(中交股份、陝煤集團、新華保險)即將上市之際,又將有兩個大盤股(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准備上市,將從市場抽血1000億左右。見過不負責任的、見過無恥的,還沒見過這么無恥的某些某某。
我並不是反對企業的直接融資,關鍵是我們的制度是否能夠保持公平,我們的管理層到底考慮過沒有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股民的心情、股民的實際情況。部分上市公司上市-再融資-再融資-虧損,企業核心層不斷圈錢,最後很多一走了之等等亂象,每天都在創造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但是這些人不是靠良心富起來的人,是踩著股民的屍骨上去的。難道這些亂象真的不能治理嗎?還是某些人根本就沒敢或者怎麼樣而沒去治理!某些公司在中國賺中國人民的血汗錢,在美國和A股同時上市,但是在美國不斷地分紅,不斷地給投資者以回報,像是伺候自己的老子一樣,而在A股市場對待我們「偉大的股民」,就像對待孫子一樣。近期,央視曝光某公司涉嫌壟斷,以我的實際接觸,央視的報道是有道理的,但是某報紙卻大罵央視,道德底線何在?用中國人的一句話就是缺什麼也不能缺德呀!
改革,必須改革;
真理呼喚改革;
股民呼喚改革;
有良知的專家呼喚改革;
有責任心的中華兒女呼喚改革;
誰阻止改革、誰只顧自己,誰將成為股民的敵人,也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因為這個市場不是屬於某些利益集團的,而是屬於廣大股民的,屬於負責任的上市公司的,屬於全體中華兒女的。
忠心祝福祖國、忠心祝福我們可憐的股民朋友!
㈢ 為什麼有人說對現在的股票市場技術分析無效
股市這個一般是誰資金量大聽誰的,現在我國是政府控制著貸款、資金流向的大方向, 所以應該是看政策為王道
㈣ 請問中國的股票市場現在就不行了嗎
中國股市不是不行,而是適合長線(少量股票)和波段操作,尤其是近期最適合短線高手,不是賺不到錢,是方法有問題。
㈤ 中國股市現在為什麼不能漲
1股市大擴容*(含配股,發債,定向增發),毫無節制的擴容
2股市的管理問題
3違規的處罰很輕的。
4大小非的減持問題
5股市的設計初衷就是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不是解決百姓的資金增值的問題。
㈥ 中國股票市場弱式有效嗎
中國證券市場是否有效或處於何種有效狀態,學者們作了大量的研究.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股市有效性的檢驗主要集中在是否具有弱式有效,國內學者評價有效市場假說的弱式有效的方法有兩類:一是檢驗證券價格的變動模型;二是設計一個投資策略,將其所獲收益和"簡單的購買--持有"策略所獲收益相比較.在這兩類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為"隨機遊走模型"和"過濾檢驗".無論是採用隨機遊走模型或過濾檢驗,都是要證明證券價格的時間序列是否存在顯著的系統變化規律,從而證明市場是否達到弱式有效市場.
㈦ 中國股票市場是不是有效的
我可以很負責的說無效,但是會有巧合,股價的上漲全靠資金推動,看主力機構想怎麼辦事拉高還是砸盤,至於經濟環境,企業報表,貨幣利率,成長了價值啦,都是糊弄人的,是他們拉高或者砸盤的一個借口!
㈧ 中國股票市場是否有效
一、當前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一)股市功能導向存在誤差,股市和宏觀經濟之間缺乏聯系
1 、投資能力較弱,存在投機行為過度現象
目前股票市場參與者在進行投資時,往往不會考慮長期價值投資,市場上短線投資行為較普遍,主要體現在股票換手率較高,與西方國家相比, 2004 - 2007 年我國股票換手率普遍高出 5 - 10 倍。投機行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現動盪的直接原因之一,滬深股指從 2003 年開始反復漲停,上證指數在 2007 年創下了歷史最高的 6124.04 點,隨即開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點 1664.93 點。至 2008 年 12 月,上證指數較長時期在 2000 點左右徘徊。股市參與者對股市的預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關系,而是主要看參與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
2 、融資者融資能力不強,融資手段不多
相比而言,國內股市融資能力普遍不強。據統計,僅 2005 年我國 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籌資額就達 206.5 億美元,為滬深兩市 2003 年、 2004 年首發募資總額 800 多億元人民幣的約 2 倍。 2007 年 11 月以來,國內上市公司融資水平更是急劇下降。從 2008 年新股發行情況來看,新股從價格到數量都沒有達到預期籌資的目的,甚至從 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發行變得較為困難。而且,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手段不多,除了從銀行貸款和直接獲取發行資格而獲得直接融資以外,沒有更多其他的融資手段,這進一步加劇了融資能力的弱化。
3 、資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觀經濟缺乏必要的聯系
由於股權結構形式單一並缺乏流動性、上市公司產業分布不盡合理等因素,導致股市資源配置功能低效。同時,二級市場交易量和規模起伏過大,突出表現在一些 ST 股票雖然經營業績不盡如人意,但市盈率卻非常高,甚至達到 60 - 100 倍。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股市與宏觀經濟的發展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我國股市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功能卻未能充分體現,股票市場的資源被各種人為和非人為的因素消耗殆盡,股市和宏觀實體經濟出現了脫節現象。
4 、股市功能缺乏財富效應,居民財產轉移渠道存在風險
雖然 2007 年我國股市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但也未能解決股市總體回報率較低的趨勢。 2008 年以來,股票市場持續低迷更是造成居民財富較大幅度縮水。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性收入,這固然鼓勵了居民積極參與股市的發展,但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財富增值的持久能力。
㈨ 中國股票市場是否有效及其實證的方法
有效市場理論就有問題,沒有任何市場是有效的,特別在中國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