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創業板股票市場
1. 美國的谷歌.蘋果是屬於創業板股票嗎
美國的谷歌和蘋果是屬於創業板股票。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給,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2. 「創業板」是什麼「納斯達克」又是什麼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給,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創業板於2009年10月23日正式開市。
納斯達克(NASDAQ)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3. 美國股市有創業板和中小板嗎
您好
您的問題是一個比較有針對性的問題,我給您具體的說明一下吧
第一、美國的經濟情況和我們不一樣,股票市場的情況也有很大的區別,當然美國的股票市場更加的完善一些,美國股市裡有類似與我們的版塊,也就是納斯達克指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就是你說的中小型企業。
第二、我國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也是有區別的,我國的中小板的概念是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超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的一些小型的企業,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國營企業。
第三、創業板也是一些小型企業,但是這類企業只能出現在創業板這個范疇,這是因為中小板的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也就是說中小板的上市條件與主板相同,創業板上市條件相對較低,風險也比較大。
希望我的回答你可以明白,另外你也可以參考一下網路經驗的專家文章,應該對你有一定的幫助,http://jingyan..com/article/363872ecd53c406e4ba16fda.html,希望我回答你可以滿意,祝你投資順利,謝謝!
4. 美國納斯達克的創業板上市流程和上市費用。另外是納斯達克的小型資本市場和創業板是一回事嗎謝謝!
美國股票市場上市規則摘要紐約證券交易所
最低投資者數目 5000名,每名持有100股或以上股份
最低公眾持股量 250萬股(全球)
公眾股份的總市值 1億美元(全球)
最低招股價 不適用
市場莊家 不適用
營運歷史 不適用
資產狀況 不適用
稅前盈利 1億美元(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累計計算)
公司管治 需要
納斯達克全國市場
准則一(市場規則4420(a))
最低投資者數目 400名,每名持有者100股或以上股份
最低公眾持股量 110萬股
公眾股份的總市值 800萬美元
最低招股價 5美元
市場莊家 3名
營運歷史 不適用
資產狀況 股東權益達1500萬美元
稅前盈利 100萬美元
公司管治 需要
准則二(市場規則4420(b))
最低投資者數目 400名,每名持有者100股或以上股份
最低公眾持股量 110萬股
公眾股份的總市值 1800萬美元
最低招股價 5美元
市場莊家 3名
營運歷史 2年
資產狀況 股東權益達3000萬美元
稅前盈利 不適用
公司管治 需要
准則三(市場規則4420(c))
最低投資者數目 400名,每名持有者100股或以上股份
最低公眾持股量 110萬股
公眾股份的總市值 2000萬美元
最低招股價 5美元
市場莊家 4名
營運歷史 不適用
資產狀況 不適用
稅前盈利 7500萬美元(或總收入和總資產分別達到7500萬美元)
公司管治 需要
美國證券交易所
最低投資者數目 800名,若公眾持股數量超過100萬股,則為400名
最低公眾持股量 50萬股
公眾股份的總市值 300萬美元
最低招股價 3美元
市場莊家 不適用
營運歷史 不適用
資產狀況 股東權益達400萬美元
稅前盈利 75萬美元(最近1個財政年度或最近3個財政年度其中的兩年)
公司管治 需要
納斯達克小型資本市場
最低投資者數目 300名,每名持有100股或以上股份
最低公眾持股量 100萬股
公眾股份的總市值 500萬美元
最低招股價 4美元
市場莊家 3名
營運歷史 1年;若少於1年,市值至少要達到5000萬美元
資產狀況 股東權益達500萬美元;或上市股票市值達5000萬美元;或持續經營的業務利潤達75萬美元(在最近1個財政年度或最近3個財政年度中的2年)
稅前盈利 參閱上文資產狀況規定
公司管治 需要
附註:上述規定適用於非美國公司在美國作首次上市。其他證券的上市規定會有所不同。
5. 美國的高科技股票是什麼
美國市場的不斷發展,個人投資者也慢慢被淘汰,所佔的比例現在已經很少了.我看到的數據,有的說10%,有的說4%,相差比較多,但大多數都是10%左右。再加上科技的發展,單個人在這方面越來越不佔優勢,當然還是有很多比較成功的個人投資者,可以去看看相關的記錄片。
科技股上漲5倍,甚至10倍,如果沒有人買,是不可能的上漲這么多的。股票的價格受很多方面的影響,但資金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股市中,股票的價格想要上漲或維持在一個價格,是需要投資者用錢來認可的。如果投資者覺得公司的發展很好,認為股票會繼續上漲,就會願意花錢買股票,持有股票的投資者也不願意賣出股票,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都認可這只股票,都在不斷買入,這個時候供小於求,就會進一步推高股票的價格。當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例如市場上沒有更好的股票來投資,股價已經被推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再加上一些長期投資者,就只好都呆著不動,價格就會跟隨市場和經濟形勢變動。
反過來,投資者認為股票價格被高估了,價格不可持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就會考慮賣出股票,當出現大量的賣出的時候,股票價格就會動搖甚至下跌。總之,買的人多了就漲,賣的人多了就跌,但不是一定的,也有例外。
所以,股票漲了那麼多是一定有人買的。這個我們沒有生活在美國,不知道牛市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像我們一樣都在談論股票,我們中小投資者比較多,牛市的時候都喜歡談論股票。
6. 為什麼美國會有兩個股市市場,一個道瓊斯,另一個納斯達克
納斯達克可以算一個市場,但道瓊斯不算,道瓊斯只是一種指數,比如道瓊斯30種工業股價平均指數、道瓊斯20種運輸業股價平均指數,這些被選取的股票大多在紐約股票交易所( NYSE )掛牌交易(另外還有一些在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
納斯達克也是一種指數,但同時也是一個市場:全國證券商公會自動報價系統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納斯達克是科技股創業板市場,比如微軟、雅虎、戴爾就在這一市場掛牌上市
另外美國三大股指中還有一個標准普爾500指數,這個指數更加綜合,NYSE和NSDQ里的股票都會選取,更能反應普遍的市場變化
至於美國為什麼要分幾個市場,我覺得沒什麼道理可以講,我們都分滬市和深市兩個市場,那你說為什麼他們不能分幾個市場?
7. 美國的創業板指數是哪個
美國的創業板指數是指納斯達克指數。
納斯達克的設立初衷是希望讓中小企業也能依靠市場擁有專門集資渠道。主要容納一些創業初期風險高而無法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小型公司,他們的主要業務是從事電腦晶片、電腦軟體或硬體、生物工程、葯物研究等科技專案,投資者多為一些創業資金及對高科技有所認識的散戶。英代爾公司197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微軟、戴爾在80年代中期上市,思科、雅虎則在90年代上市,它們上市時都是才成立不久的小公司。
納斯達克小額資本市場
納斯達克專為成長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場,納斯達克小資本額市場有1700多隻股票掛牌。作為小型資本額等級的納斯達克上市標准中,財務指標要求沒有全國市場上市標准那樣嚴格,但他們共同管理的標準是一樣的。當小資本額公司發展穩定後,他們通常會提升至納斯達克全國市場。
納斯達克全國市場
作為納斯達克最大而且交易最活躍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全國市場有近4400隻股票掛牌。要想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折算,這家公司必須滿足嚴格的財務、資本額和共同管理等指標。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中有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知名的公司。
8. 美國創業板就是納斯達克么
1.是的,它們是同一家公司,下面是公司的詳細簡介。
2.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家電子證券交易市場。納斯達克市場實行做市商制度,同世界其他市場相比,流動性最強。一般來說,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公司以高科技公司為主,包括微軟、英特爾、戴爾和思科等,但現在的比重已經降低到30%以下。
3,我們通常說的
美國創業板指數就是
納斯達克指數。
9. 美國的納斯達克是創業板市場的典型,什麼是創業板市場
創業板市場(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 是指專門協助高成長的新興創新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籌資並進行資本運作的市場,有的也稱為二板市場、另類股票市場、增長型股票市場等。創業板市場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因此更加註重公司的信息披露。
創業板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也稱為二板市場、另類股票市場、增長型股票市場等。
建議參考網路,鏈接:http://ke..com/link?url=-5yBXcHsZMgzYbI--CkQwBtMu5-mlMfyYAiqgitKq
10. 美國的創業板什麼時候上市的,還有香港的
美國創業板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2月,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家電子證券交易市場。
微軟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公司;
它在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方面扮演著事實上的壟斷者地位;
它使得它的創立者躋身於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列;特別是掌門人比爾·蓋茨多年來位居世界首富;
任何公開買賣公司中,它有最大的公司市值;
多年來它官司不斷,和業界其他公司的明爭暗鬥已經成為IT文化的一部分。
香港創業板於1999年11月設立,香港創業板的總體走勢在經歷了成立初期的火爆之後,一直比較疲軟,因此,香港的創業板也受到許多激烈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