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靈頓百貨股票市值
❶ 巴菲特面對四次暴跌都幹了啥
巴菲特一生遇到過四次股市暴跌,其中三次S&P500指數跌幅過半。他的經驗教訓可以歸納為三個字:要淡定。
第一次,1973年1月到1974年10月暴跌50%。
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
股市暴跌,就像發生火災一樣,所有人都想趕快逃離,紛紛不計成本,低價拋售。
巴菲特卻非常淡定,從從容容出手,大膽買入。
他早在1969年9月就退出股市,然後一直抱著現金,等待估值過高的股市暴跌。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雖然一年之後的1970年5月26日股市最低跌到68點,但又迅速反彈,連續上漲兩年多,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之後才開始下跌,直到1974年10月4 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巴菲特等待暴跌,一等就是5年。
等了那麼久,終於到了出手的時機。巴菲特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這次巴菲特面對暴跌的啟示是:不要低估市場的瘋狂,高估值持續的時間可能很漫長,等待市場恢復理性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其間要淡定,有耐心,因為可能要等上幾年。
第二次,1987年8月到1987年10月暴跌36%。
這一次股市跌得快,反彈也快,結果巴菲特只能遺憾沒有時間「讓子彈飛」。面對暴跌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投資機會,巴菲特仍然非常淡定,因為他相信下一次機會還會來,只要耐心等待。
在1987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回顧大跌:
「對於伯克希爾公司來說,過去幾年股票市場上實在沒有發現什麼投資機會。1987年10月,確實有幾只股票跌到了讓我們感興趣的價位,不過還沒有買到對組合具有影響意義的數量,它們就大幅反彈了。
「到1987年底,除了作為永久性的持股與短期套利的持股之外,我們沒有其它任何大規模的股票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不過你們可以放心,市場先生將來一定會提供投資機會,而且一旦機會來臨,我們十分願意也有能力好好把握住機會。」
這次巴菲特得到的啟示是:有時暴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讓你無法抓住抄底良機,對此同樣要淡定,不要因為試圖把握住每一次機會而自責甚至投資行為失控。
暴跌後第二年機會來了,巴菲特開始大量買入可口可樂,兩年內買入可口可樂10億美元,1994年繼續增持後總投資達到13億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股票市值上漲到133億美元,10年賺了10倍。
第三次,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暴跌50%。
巴菲特早就預言,科技網路股推動的這波股市大漲後泡沫必然破裂。盡管股市三年跌了一半,巴菲特卻並不急於抄底,因為他想買的很多股票還不便宜。
2002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在暴跌之後,巴菲特依然非常淡定:
「在股票投資方面,我們仍然沒有什麼行動。查理跟我對於伯克希爾公司目前主要的持股感到越來越滿意,因為這些公司的收益在增長,而與此同時市場對其估值卻進一步降低。」
不過現在還無意增持這些股票。雖然這些公司的前景良好,但我們並不認為其內在價值被市場低估。
同樣的結論也適用於大多數的股票。盡管股市連續3年下跌,從而大大增加了股票的吸引力,但只有很少的股票能讓我們稍有興趣而已。這一令人不快的事實正好表明了在大泡沫時期股市對於股票的瘋狂高估。不幸的是,狂飲的酒越多,宿醉的夜越長。
「查理跟我現在對於股票退避三舍的態度,並非與生俱來的。我們熱愛擁有股票,如果是以具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入的話。
「在我61年的投資生涯中,其中約有50年中都有這樣的機會出現。今後也一定會有很多類似的好年份。但是,除非發現至少可以獲得10%的稅前收益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後6.5%-7%的收益率)的概率非常高時,否則我們寧可閑坐在一邊觀望。」
2003年巴菲特終於開始出手,買入中石油。2005年大量買入,投入股市資金規模從2002年底的90億猛增到160億。
巴菲特第三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後有些股票未必便宜,抄底也要淡定。
因為即使是股市大跌一半,並不代表你想買的股票也大跌一半,而且有些股票即使大跌一半也未必便宜。
第四次,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暴跌58%。
在市場恐懼氣氛最大的時候,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公開宣布:我正在買入美國股票。
在文章中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資格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他在2009年度致股東的信中說暴跌時要貪婪到用大桶接:「如此巨大的機會非常少見。當天上下金子的時候,應該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環。」
巴菲特過去兩年接金子的大桶有多大呢?「2008年初,我們擁有443億美元的現金資產,之後我們還留存了2007年度17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然而,到2009年底,我們的現金資產減少到了306億美元(其中80億指定用於收購伯靈頓鐵路公司)。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在金融危機的暴跌中如此淡定地大規模投資,關鍵在於他對於價值投資的堅定信仰:「過去兩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最理想的投資時期,恐懼氣氛反而是投資者的好朋友。那些只在根據市場分析人士做出樂觀分析評價時才買入的投資者,為了毫無意義的保證付出了嚴重過高的價格。最終在投資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價格和這個公司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盈利之間的差額,不管你是整體收購,還是只在股市上買入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
巴菲特第四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越狠抄底越狠。
巴菲特說,投資最重要的是理性。
但股票投資中,最困難的就是保持理性,尤其是在暴漲和暴跌中保持理性。
❷ 巴菲特經驗談:如何應對暴跌
閃牛分析:巴菲特的面對暴跌的經驗可以歸納為:淡定。
第一次,1973年1月到1974年10月暴跌50%
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
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
股市暴跌,就像發生火災一樣,所有人都想趕快逃離,紛紛不計成本,低價拋售。
巴菲特卻非常淡定,從從容容出手,大膽買入。
他早在1969年9月就退出股市,然後一直抱著現金,等待估值過高的股市暴跌。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雖然一年之後的1970年5月26日股市最低跌到68點,但又迅速反彈,連續上漲兩年多,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之後才開始下跌,直到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巴菲特等待暴跌,一等就是5年。
等了那麼久,終於到了出手的時機。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的記者訪問時說:「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這次巴菲特面對暴跌的啟示是:不要低估市場的瘋狂,高估值持續的時間可能很漫長,等待市場恢復理性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其間要淡定,有耐心,因為可能要等上幾年。
第二次,1987年8月到1987年10月暴跌36%
這一次股市跌得快,反彈也快,結果巴菲特只能遺憾沒有時間「讓子彈飛」。面對暴跌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投資機會,巴菲特仍然非常淡定,因為他相信下一次機會還會來,只要耐心等待。
在1987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回顧大跌:
「對於伯克希爾公司來說,過去幾年股票市場上實在沒有發現什麼投資機會。1987年10月,確實有幾只股票跌到了讓我們感興趣的價位,不過還沒有買到對組合具有影響意義的數量,它們就大幅反彈了。
「到1987年底,除了作為永久性的持股與短期套利的持股之外,我們沒有其它任何大規模的股票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不過你們可以放心,市場先生將來一定會提供投資機會,而且一旦機會來臨,我們十分願意也有能力好好把握住機會。」
這次巴菲特得到的啟示是:有時暴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讓你無法抓住抄底良機,對此同樣要淡定,不要因為試圖把握住每一次機會而自責甚至投資行為失控。
暴跌後第二年機會來了,巴菲特開始大量買入可口可樂,到1989年,兩年內買入可口可樂10億美元,1994年繼續增持後總投資達到13億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股票市值上漲到133億美元,10年賺了10倍。
第三次,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暴跌50%
巴菲特早就預言,科技網路股推動的這波股市大漲後泡沫必然破裂。盡管股市三年跌了一半,巴菲特卻並不急於抄底,因為他想買的很多股票還不便宜。
2002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在暴跌之後,巴菲特依然非常淡定:
「在股票投資方面,我們仍然沒有什麼行動。查理跟我對於伯克希爾公司目前主要的持股感到越來越滿意,因為這些公司的收益在增長,而與此同時市場對其估值卻進一步降低。」
不過現在還無意增持這些股票。雖然這些公司的前景良好,但我們並不認為其內在價值被市場低估。
同樣的結論也適用於大多數的股票。盡管股市連續3年下跌,從而大大增加了股票的吸引力,但只有很少的股票能讓我們稍有興趣而已。這一令人不快的事實正好表明了在大泡沫時期股市對於股票的瘋狂高估。不幸的是,狂飲的酒越多,宿醉的夜越長。
「查理跟我現在對於股票退避三舍的態度,並非與生俱來的。我們熱愛擁有股票,如果是以具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入的話。
「在我61年的投資生涯中,其中約有50年中都有這樣的機會出現。今後也一定會有很多類似的好年份。但是,除非發現至少可以獲得10%的稅前收益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後6.5%-7%的收益率)的概率非常高時,否則我們寧可閑坐在一邊觀望。」
2003年巴菲特終於開始出手,買入中石油。2005年大量買入,投入股市資金規模從2002年底的90億猛增到160億。
巴菲特第三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後有些股票未必便宜,抄底也要淡定。
因為即使是股市大跌一半,並不代表你想買的股票也大跌一半,而且有些股票即使大跌一半也未必便宜。
第四次,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暴跌58%
在市場恐懼氣氛最大的時候,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公開宣布:我正在買入美國股票。
在文章中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資格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他在2009年度致股東的信中說暴跌時要貪婪到用大桶接:「如此巨大的機會非常少見。當天上下金子的時候,應該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環。」
巴菲特過去兩年接金子的大桶有多大呢?「2008年初,我們擁有443億美元的現金資產,之後我們還留存了2007年度17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然而,到2009年底,我們的現金資產減少到了306億美元(其中80億指定用於收購伯靈頓鐵路公司)。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在金融危機的暴跌中如此淡定地大規模投資,關鍵在於他對於價值投資的堅定信仰:「過去兩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最理想的投資時期,恐懼氣氛反而是投資者的好朋友。那些只在根據市場分析人士做出樂觀分析評價時才買入的投資者,為了毫無意義的保證付出了嚴重過高的價格。最終在投資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價格和這個公司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盈利之間的差額,不管你是整體收購,還是只在股市上買入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
巴菲特第四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越狠抄底越狠。
巴菲特說,投資最重要的是理性。
但股票投資中,最困難的就是保持理性,尤其是在暴漲和暴跌中保持理性。
❸ 巴菲特面對四次暴跌都幹了啥
巴菲特面對四次暴跌都幹了啥
巴菲特一生遇到過四次股市暴跌,其中三次S&P500指數跌幅過半。巴菲特的經驗教訓可以歸納為三個字:要淡定。
第一次,1973年1月到1974年10月暴跌50%
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
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
股市暴跌,就像發生火災一樣,所有人都想趕快逃離,紛紛不計成本,低價拋售。
巴菲特卻非常淡定,從從容容出手,大膽買入。
他早在1969年9月就退出股市,然後一直抱著現金,等待估值過高的股市暴跌。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雖然一年之後的1970年5月26日股市最低跌到68點,但又迅速反彈,連續上漲兩年多,1973年1月 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之後才開始下跌,直到1974年10月4 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巴菲特等待暴跌,一等就是5年。
等了那麼久,終於到了出手的時機。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的記者訪問時說:「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這次巴菲特面對暴跌的啟示是:不要低估市場的瘋狂,高估值持續的時間可能很漫長,等待市場恢復理性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其間要淡定,有耐心,因為可能要等上幾年。
第二次,1987年8月到1987年10月暴跌36%
這一次股市跌得快,反彈也快,結果巴菲特只能遺憾沒有時間「讓子彈飛」。面對暴跌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投資機會,巴菲特仍然非常淡定,因為他相信下一次機會還會來,只要耐心等待。
在1987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回顧大跌:
對於伯克希爾公司來說,過去幾年股票市場上實在沒有發現什麼投資機會。1987年10月,確實有幾只股票跌到了讓我們感興趣的價位,不過還沒有買到對組合具有影響意義的數量,它們就大幅反彈了。
「到1987年底,除了作為永久性的持股與短期套利的持股之外,我們沒有其它任何大規模的股票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不過你們可以放心,市場先生將來一定會提供投資機會,而且一旦機會來臨,我們十分願意也有能力好好把握住機會。」
這次巴菲特得到的啟示是:有時暴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讓你無法抓住抄底良機,對此同樣要淡定,不要因為試圖把握住每一次機會而自責甚至投資行為失控。
暴跌後第二年機會來了,巴菲特開始大量買入可口可樂,到1989年,兩年內買入可口可樂10億美元,1994年繼續增持後總投資達到13億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股票市值上漲到133億美元,10年賺了10倍。
第三次,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暴跌50%
巴菲特早就預言,科技網路股推動的這波股市大漲後泡沫必然破裂。盡管股市三年跌了一半,巴菲特卻並不急於抄底,因為他想買的很多股票還不便宜。
2002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在暴跌之後,巴菲特依然非常淡定:
「在股票投資方面,我們仍然沒有什麼行動。查理跟我對於伯克希爾公司目前主要的持股感到越來越滿意,因為這些公司的收益在增長,而與此同時市場對其估值卻進一步降低。」
不過現在還無意增持這些股票。雖然這些公司的前景良好,但我們並不認為其內在價值被市場低估。
同樣的結論也適用於大多數的股票。盡管股市連續3年下跌,從而大大增加了股票的吸引力,但只有很少的股票能讓我們稍有興趣而已。這一令人不快的事實正好表明了在大泡沫時期股市對於股票的瘋狂高估。不幸的是,狂飲的酒越多,宿醉的夜越長。
查理跟我現在對於股票退避三舍的態度,並非與生俱來的。我們熱愛擁有股票,如果是以具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入的話。
「在我61年的投資生涯中,其中約有50年中都有這樣的機會出現。今後也一定會有很多類似的好年份。但是,除非發現至少可以獲得10%的稅前收益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後6.5%-7%的收益率)的概率非常高時,否則我們寧可閑坐在一邊觀望。」
2003年巴菲特終於開始出手,買入中石油。2005年大量買入,投入股市資金規模從2002年底的90億猛增到160億。
巴菲特第三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後有些股票未必便宜,抄底也要淡定。
因為即使是股市大跌一半,並不代表你想買的股票也大跌一半,而且有些股票即使大跌一半也未必便宜。
第四次,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暴跌58%
在市場恐懼氣氛最大的時候,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公開宣布:我正在買入美國股票。
在文章中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資格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他在2009年度致股東的信中說暴跌時要貪婪到用大桶接:「如此巨大的機會非常少見。當天上下金子的時候,應該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環。」
巴菲特過去兩年接金子的大桶有多大呢?2008年初,我們擁有443億美元的現金資產,之後我們還留存了2007年度17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然而,到2009年底,我們的現金資產減少到了306億美元(其中80億指定用於收購伯靈頓鐵路公司).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在金融危機的暴跌中如此淡定地大規模投資,關鍵在於他對於價值投資的堅定信仰:「過去兩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最理想的投資時期,恐懼氣氛反而是投資者的好朋友。那些只在根據市場分析人士做出樂觀分析評價時才買入的投資者,為了毫無意義的保證付出了嚴重過高的價格。最終在投資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價格和這個公司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盈利之間的差額,不管你是整體收購,還是只在股市上買入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
巴菲特第四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越狠抄底越狠。
巴菲特說,投資最重要的是理性。
但股票投資中,最困難的就是保持理性,尤其是在暴漲和暴跌中保持理性。
http://ik9.net/article-1522-1.html
❹ 無錫伯靈頓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無錫伯靈頓商貿有限公司是2015-03-12在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無錫市錫滬東路365-812。
無錫伯靈頓商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203331012671N,企業法人李曉陽,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無錫伯靈頓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體育用品、紡織、服裝及家庭用品、五金產品、橡塑製品、辦公用品、文具用品、電子產品的銷售;百貨零售;企業管理服務;軟體的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777747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0340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無錫伯靈頓商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