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一季度股票市場
1. 後一季度的股市回有什麼樣的變化
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在熊市中連續下跌也會有反彈階段,但是反彈結束了沒有其他利好出台的情況下會繼續探底 翻翻歷史記錄吧,沒有一次降印花稅帶來過反轉,只是減緩熊市的步伐而已,使更多的場外資金介入被套,機構順利減倉.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不解決1800也不是底. 中國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資者也不在意所謂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撐大盤的左右,近期從機構到媒體再到股評一邊倒的噴多,感覺以前的大小非、中國經濟經歷的全球性危機似乎根本沒存在過一樣,對投資者來說也再也不是威脅了,只要未來繼續出「所謂」的利好那投資者就會瘋狂的介入搏殺,而利好的真實性和水分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去驗證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匯金公司增持200萬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戶比它買得多多了),中國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萬股的消息就沒人去關心該消息的全部真實性(當天大單買入一共才4100萬股,加散戶買入的所有買入也才5100萬股,這6000萬股怎麼買的?)增持現在還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而且裡面充滿的虛假數據,只不過已經被大盤漲得沒股可買這種心態左右的散戶會去關心這些數據中存在的貓膩嗎?美國降稅在中國也成了重大利好,成了炒作理由,難到投資者沒想到美國之前承諾的7000億救市資金降稅後從哪裡來,本來還可以通過提高稅來抽取(現在是降稅)一個利空在中國成了利好。而美國最新的國會表決結果是該7000億救市提案被否決,引發了全球股市暴跌 ,這其實也是預期之內的,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救投資者的損失這從根本上引起了老百姓和很多大的勢力集團的抵制,為什麼投資者贏利的時候沒有納稅人的份,虧損時卻要納稅人去買單.這次否決該救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民意在裡面.如果無法在現在將風暴剎住車,像雷曼這類超大型巨頭破產可能也只是開始而已.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想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就算這7000億後市能夠順利通過也很難扭轉現在美國國內的資金面,首先房地美這兩個企業帶來的負債就是近2000多億,雷曼公司就是6000億,而這次宣布破產的華盛頓銀行又帶來了近3000億的負債,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TopView數據顯示,與游資的堅決做多形成鮮明對比,上周五大盤漲停當天基金買入36.832億元,賣出70.692億元,凈拋出資金33.861億元,而凈買入最多的一類投資者為散戶;周一,機構一天凈流出資金隨著大盤放巨量的同時放出天量,佔主動拋盤的絕大部分。而QFII所在席位營業部竟全部為凈賣出!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現在只能夠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了。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市場謠傳節後將推出融資融券及T+0)(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該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如果節後無法兌現那等待中小投資者只有風險)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匯金公司持有工、中、建行股票所以該公司這次在二級市場象徵性買入股票有托股價的嫌疑,因為該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銀行為例如果現在不託股價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國銀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時候可能還會被腰斬的可能,那該公司的利潤可能繼續大幅度縮水到成本價附近,那該公司的戰略投資就可以算是失敗了,以3塊為例該公司如果不託股價,任由股價跌到2元,那現在的3540億市值可能縮水為2360億,而這和該公司在股價最高時的10000億比已經損失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價是為了在解禁期到期後能夠以更高的價格拋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數人考慮的看好後市長期投資,這也是被市場逼的,而且股價也不會回到大多數人被套的位置,因為該公司就是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級大非」,散戶跑了它股票賣給誰?匯金購進股票市值回升再投放市場將又賺一筆如此循環往復!老百姓的錢繼續被吸進去填補央行對國有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天文數字注資損失,而動用國家外匯儲備用於國有企業因制度和機制的原因產生的虧損也遭到部分學者專家的質疑。)<該消息短線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後,該公司不承諾不拋售股票並長期持有,那該消息在未來可能成為重大利空,因為該公司可能給股市帶來近8000億左右的拋壓盤,股市能夠承受得起嗎?而國家鼓勵國有企業積極回購自己的股票也很不現實很多國有企業虧損繼續生存都很困難,真的有這么多錢把企業奈以生存的資金來買不知道底在那裡的股票,而放棄正式的經營?> 大小非問題不解決破1800隻是時間問題同樣也不會是最低點. 而2270是這次反彈的第一壓力位(已經突破後市能否守住是關鍵,守不住逢高減倉了),2500是第二壓力位,如果在該點位大盤就突破不了開始扭頭向下了。見好就收吧。 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足夠消滅主力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大規模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求採納
2. 18年的股市行情怎樣呢
首先,你要投資股票,先要考慮的不是如何開戶,也不是2018行情如何,而是如何學會專業的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知識。如何學會正確的選股技巧,如何設定正確的止盈止損策略,如何學會嚴格按照紀律執行操作。這些東西才是能保證你炒股大概率賺錢的工具。
最後,股票市場是風險很大的市場,如果沒有專業知識,純粹聽消息憑感覺以賭博心態操作,那麼十賭九輸。
3. 2016年股票市場會怎樣
先介紹下本人的信息:有18年的A股、大宗商品期貨、貴金屬、外匯、美股的交易經驗,15年5000點逃頂,15年12月3600點做空股指,本人在愛投顧平台、牛股王平台、新浪理財師平台中有眾多粉絲,請搜索中國股仙。
請搜索本人微信公眾號【牛股管家】,每日推薦機密內參股票和最具價值的投資策略,無論您是新手、老手,在我這里都能獲得您想要的東西
股票市場在周末消息面之密集真是讓人亢奮,一直等到快開盤前才整理完思路開始動筆,這周要去倫敦買買買,如果我沒更盤策的話,最好翻回這篇溫習,只要周內不搞出個大新聞,應該是沒差了,以下干貨請仔細閱讀.
1.十三五規劃中要推出的戰略新興板,改為要「深入研究論證」.
按照體制內一貫的宣傳發言手法,戰新八成是徹底黃了,一旦從准備實施打回研究論證,那基本上無緣面世了,這個游戲就這么大點地方,再擠擠就擠死人了,新興利益團體也要懂的妥協啊.
2.樓市調控新政
怎麼做到同時去杠桿又去庫存,基本上是個玄學問題,強勢政府用多變的政策手法向我們展示了宏觀調控的戰略意義(此處為褒義我發誓),一攬子買跌不買賬的右側交易者入場追漲接力炒高房價的情況下,就跟去年股災一樣,大家好,這次我們不查配資了,我們直接查開戶資格,一個大寫的霸道. 很多分析者認為這波接力房市的資金屬於風險保守性資金,就算擠出了房市,也會進入相對保守的債市或其他理財渠道,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在從去年深圳點燃的地產復甦火焰開始,這波接力的政策敏感者已經不再是那些保守投資者,而已經替換成了嗜血的踏空者,再盈利落地或盈利未達預期的情況下,已經點燃的投資熱情,必然要找一個地方釋放,好吧,是投機熱情,好了,有請我A開門歡迎這批回家的孩子,boom boom boom,炸的就炸高點,我也想買房.
3.證監會退市黑名單為虛假消息,報道嚴重失實.
信這個消息的就是傻,在我國特色A股市場下,殼資源已經成為了利益輸送工具的一種,設計牽扯的利益方遠不是一個證監會說了算的,真要這么個退市法,你們好,你們要的新證監會主席到了.
4.中國1-2月工業企業利潤增4.8%結束七連跌
一個正兒八經的正能量,尤其是在年度之交的數據增長,非常提振士氣,我希望A股證券市場能夠給予積極正面的回應,不要寒了實體經濟的心.
5.港交所主席周如松表示深港通籌備技術層面上准備就緒.
一個看似巨大的利好,深港通的推進技術從來都不是問題,核心問題是利益團體何時達成一致性的效應,但周主席公開的講這個話,要麼輿論捆綁某些高層,希望施壓增加實施力度,要麼就已經不只是苗頭,而是近期馬上實現的前戲,無論是什麼,一個確定性的利好解讀是必然的.
7.跨境電商新稅制實施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這里都是一個政策真空區間,雖然有涉及到一些模糊的法律問題,但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提出時,很多電商是願意鋌而走險的,因為有著巨大的市場,希望國貨在這種不遺餘力的保護下能夠展現一些不錯的實力.這個消息基本上是中性偏好.
8.天齊鋰業一季度業績暴增8倍以及多氟多預期外的10送轉15將再次引爆新能源汽車以及鋰電板塊.
這個消息里我只關心我的小汽車,亞星客車,我對這只股票真的是抱有很高的期望.
9.暴風科技回歸
別的不敢說,VR本周肯定有一波,暴風開盤不跌停的話,那基本上就是板塊上行的前兆,首屆虛擬現實峰會,一定要找新標的,一定要找新標的,一定要找新標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0 國防軍工或有大利好出台,注意幾只龍頭的異動.
4. 2018年中國出台了哪些對股市有重大影響的政策
中國央行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央行對部分金融機構降准以及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操作,其目的在於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炒股的低成本資金來源,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對於穩定經濟增長有正面作用,對於股票市場的穩定也有非常好的正面作用,屬重大利好消息。
鄧海清:降准對銀行股和債市是利好
央行貨幣政策拐點已經出現,去年嚴監管在貨幣政策上有一個去杠桿的組合,在目前的管理中確定為基本穩定,從今年開始已經調整為合理穩定,央行也在真正執行中性貨幣政策的基礎。 鄧海清認為,今年一季度季末資金市場明顯低於市場預期,第二季末明顯出現高度緊張,債券市場明顯也是債券市場利率化和炒股利率兩者收斂的情況,同時易綱行長也認為,央行存款端的市場化也認為會跟貨幣市場的利率並軌,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看到央行用降准替代MLF這些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
「可以看到反映了央行非常清晰的變化,2014年的典型特點是高存款准備金率不變,維持一個投放劑量MLF作為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控,現在央行一方面維持MLF,如果存款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並軌的話,存款准備金率本身跟MLF就打通了,原來相當於是雙軌制,和存款是兩道體系,現在如果存款准備金率放開的話,相當於會逐漸合二為一。我認為降准同時減少MLF的投放,會為存款利率市場化創造很多條件。」鄧海清表示。 對於商業銀行來講,鄧海清提到,存款的資金成本肯定會往上走,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客觀上說對銀行減輕了負擔。如果直接是降准,商業銀行是不需要對MLF有任何成本的。這樣的話降低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嚴監管情況下銀行資產端盈利能力在下降的,所以降低這個成本對商業銀行應該是利好,對債券市場利多,對銀行股應該也是利多。
5. 我國股票市場近期動向以及其原因(宏觀)
股票市場近期動向和原因分析近期消息面上,有國務院已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並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此前,深圳特區擴關申請、重慶「兩江新區」總體規劃方案以及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等相繼獲批。多個區域政策密集出台,另區域板塊有了炒作題材。還有上周六,央行宣布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我國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將是大勢所趨,但短期出現實質性升值的概率有限,以目前國內經濟現狀來看,如果此時啟動人民幣升值,將對正在調控的樓市再度形成支撐,這或許又將引發國內繼續緊縮的預期,此次央行的表態對市場構成中性偏好的消息,只能說給市場增加了一些做多的砝碼。從本周一的技術分析,滬指盡管成功突破了5日、10日均線,但是在20日均線附近的觀望情緒依舊濃重,在還末有效突破20日均線的情況下還難現繼續上漲勢頭,須謹慎看待,特別關註上漲時的成交量能否放大配合,多看少動等待趨勢的明朗。
A股市場中期上漲或下跌的拐點,往往與偏股型基金倉位的高點呈現反向相關。即基金股票平均持倉創歷史新高、或逼近歷史新高,A股結束中期上漲行情進入調整;當基金股票平均持倉大幅下降,特別是跌破70%時,A股將結束調整進入中期上漲。支持大盤進入築底階段的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基金倉位的變化。截至上周統計,基金的股票倉位基本全部有所降低,目前在2500點區域基金倉位已經回落到75.4%,這可作為一個參考。
6. 這段時間的股票市場怎麼樣
上周一上證指數創出本輪行情新高2456點,離年線僅28點,市場還未來得及興奮,周二卻現百點長陰,令市場又陷入"構築雙頭、進入中期調整"的恐懼之中。其實,大跳水並不意味著市場攻克年線的腳步停止,反而說明年線攻堅戰的條件日臻成熟。 1. 權重股砸盤意在為攻克年線洗盤蓄勢。上周攻克2402點主要是靠拉升權重股實現的,如工行4.18元已高於2月17日2402點時的4.14元,令市場恐懼。很多人對市場風格由八轉向二的期待再次落空,若權重大盤股強行沖關,必適得其反,使行情夭折。只能選擇做空權重股,後退一步,為夯實年線攻堅戰基礎蓄勢。做空權重股可以快速打壓指數,利用急挫造成的恐慌,將獲利盤洗出來,以減輕日後上行的阻力。指數大跌可以為增量資金(如新基金、中小保險資金和其他機構基金)提供逢低進場的機會。讓2月中旬以來調整充分、未能創新高、滯漲卻能帶動人氣的品種醞釀補漲行情,支持大盤股股價上台階的成果,達到輪番上漲攻克年線的目的。通過下跌,以時間換空間,等待年線的下行,為站上年線減壓。周四周五的反彈似能詮釋周二主力的砸盤用意。 2. 周邊市場持續暴漲為攻克年線提供了有利條件。 3.經濟面上的利空數據實際透露出利好信息。3月份發布的CPI和PPI發電量、進出口、一季度GDP等同比仍然為負增長,但環比降幅在不斷縮小,如企業景氣指數一季度僅比上季度回落1.4%(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回落21.6%),降幅明顯收縮,而采購經理人指數已連升四個月,達到52.4,恢復正常,汽車、房地產、民航、港口的情況更加喜人,這便是向市場給出一季度經濟已經見底、回暖,隨後一季比一季好的良好預期,這便是股市攻克年線的最重要的動力。 4.發布超級大盤指數有利於消除市場對A股估值高的恐懼,增強市場信心。10多年來,無論是報刊還是電視節目,無論是分析師還是經濟學家或是管理層,總是說國外成熟股市僅十幾倍市盈率,A股估值過高,故使市場老是犯"恐高症",20年的股市至今還是2000多點指數。其實,美國道指估值是以30個超大盤股平均市盈率為參照系,香港恆指估值是以34個超大盤股平均市盈率為參照系,而A股估值則以所有股票加權平均市盈率為參照系,怎能相提並論?本周四,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宣布,將於4月23日正式發布上證超級大盤指數,選20隻超大盤股作為樣本。這可說是20年來的最大利好。因為,從此評價A股估值就能以超級大盤指數為參照系,目前僅12倍左右市盈率,完全可與世界上任何股市媲美,加上中國經濟增長率屬全球之冠,中國股市將無愧於全球最有投資價值的股市的稱號。今後,只要不爆炒20隻超大盤股,將其市盈率與美國和中國香港股市看齊,那麼中國股市就不會再受估值的誤導和困惑,高成長、高擴張個股將迎來更大的機會
7. 2016年一季度A股票市場總市值
42萬億,一年前最高峰79萬億
8. 股票現在的趨勢是什麼走勢呢
我國和香港是世界股票市場最低的了美國和歐洲在高點 也就是我國從五年角度看肯定上漲
9. 2018年A股市場有多少只股票退市
2018年,A股市場持續非理性下行。「黑天鵝」事件一個接一個,踩雷的風險明顯大於過去兩年。其中包括*ST長生的假疫苗風波、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事件,而「黑天鵝」事件已讓三隻個股退市、五隻個股也即將退市,給資者帶來極大損失。《投資快報》特對今年以來的十大「黑天鵝」事件進行盤點,以饗大家。
TOP1:*ST長生(002680)
7月15日,國家葯監局在對*ST長生(002680)進行飛行檢查時發現,其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葯監局要求其停止狂犬疫苗生產,全面排查風險。7月16日,公司召回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干狂犬疫苗。除了狂犬疫苗造假,公司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造假,但是公司卻從未進行披露。
事件爆發後,長生生物連續跌停,股價一度從24.55元跌到2.66元,期間出現了36個「一」字跌停板,累計跌幅近九成。其後股價雖有所反抽,但最新一輪停牌價3.94元,較高位仍跌去逾八成。11月17日長生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存在退市風險,從11月19日開市起停牌。
從事件爆發到現在,長生生物已被吉林省葯監局罰沒91億元罰款,可以說已經罰到傾家盪產,而在退市新規出台之後長生生物被強制退市已經板上釘釘,這樣的公司即便退市已經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如果投資者坐上末班車仍將會血本無歸。而長生生物事件比起一般的黑天鵝事件似乎更危險,它比那些完完全全業務造假的公司更難以分辨,畢竟此前的長生生物從事不錯的生意,成長性也很不錯。
TOP2:上海萊士(002252)
12月20日,上海萊士(002252)再度跌停,報6.81元。自12月7日復牌以來,上海萊士已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間累計跌幅65.15%,市值縮水逾600億元。但近兩日上海萊士成交額有所放大,該股19日成交額約8000萬元,20日成交額已近3.44億元,但跌停板上仍有約165萬手封單。
此前停牌近9個月後,上海萊士為了自救,於12月6日推出了國內近年來最大的海外醫葯資產收購案,即作價約391億元收購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及天誠德國股東持有的天誠德國100%股權。不過市場並不買賬,上海萊士12月7日復牌後連續9個一字跌停。公司股價暴跌,不僅讓持有該股的投資者陷入困局,同時也使得控股股東萊士中國、科瑞天誠所質押的股份存被動減持的風險。
此外,持有上海萊士的基金亦「苦不堪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15家公募基金合計持有上海萊士785.68萬股股份。比如鵬華基金旗下科瑞萊士資管計劃等3隻資管計劃共計持有上海萊士14637.19萬股,市值達33億元。而隨著股價暴跌,上述3隻鵬華資管計劃合計已浮虧21.5億元。
TOP3:中興通訊(000063)
中興通訊去年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619.6億元,歸母凈利潤45.7億元。今年中興通訊一度跌至11.85元,不過,目前股價最新收報19.36元,已較低位反彈超過60%。
TOP4:中弘退(000979)
再過3個交易日,中弘退(000979)就將被深交所摘牌,公司也由此成為「面值退市」第一股。今年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11月15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最後交易日期為2018年12月27日。
12月20日,中弘退收報0.23元。而自11月18日,中弘股份改名為「中弘退」復牌起,公司股價跌幅已達71.95%。數據顯示,國新健康(000503)股價1996年5月13日報0.4元,創下A股史上最低交易紀錄。如今,這一紀錄已被中弘退刷新。
2009年借殼上市後,在缺乏業績支撐的情況下多次通過送轉擴張股本攤薄股價,在公司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仍多次以現金收購境外資產等,都是中弘股份一步步走向退市結局的內因。另一方面,股價低於面值(1元)的退市指標是滬深交易所在2012年修訂退市相關規則時,借鑒海外市場經驗新增的條款。該指標的意義在於,以市場化選擇的方式決定公司的上市地位。
TOP5:*ST龍力(002604)
在債務危機爆發之後,*ST龍力(002604)在2017年年報中爆了個大雷。然而時至今日,公司依然說不清楚錢是怎麼沒的,去了哪裡。12月5日晚間,*ST龍力發布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中稱,公司尚未能對多個會計科目存在的問題、相關前期業務的完整經過及影響形成准確的結論。
2018年5月22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ST龍力發出關於公司2017年年報的問詢函。6月22日,*ST龍力僅對部分問題進行了回復並披露。11月27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次《關注函》,要求*ST龍力對前述問詢函中涉及到但未回復的多個會計科目問題進行充分核查。
2017年底,*ST龍力債務危機爆發。在之後的2017年度報告中,公司業績變成了虧損34.83億元。對於巨變,ST龍力解釋,今年1月11日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後,公司配合證監會及審計機構的調查與審計開展了財務自查。今年4月11月復牌後,股價曾一口氣收出22個跌停板。最新收盤價2.04元,較復牌前的收盤價跌去了76.66%。
TOP6:*ST百特(002323)
7月4日晚間,*ST百特(002323)公告稱其因涉嫌犯罪案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股票自7月6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自7月6日起交易30個交易日,隨後將繼續停牌,深交所將在停牌後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數據顯示,*ST百特停牌前的3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72.40%,期間出現27家個「一」字板跌停。
數據顯示,*ST百特造假事件發酵於2017年4月,當時其因涉嫌信披違法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僅僅一個月後,證監會就發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查明*ST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份,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5.8億元,虛增利潤近2.6億元。
對*ST百特的違法行為,證監會評價稱「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惡劣,違法情節嚴重」,言辭犀利。7月5日晚間,深交所宣布已正式啟動對雅百特的強制退市機制。若*ST百特因此被強制退市,將成為深交所中小板首例強制退市股。
TOP7:金亞科技(300028)
6月27日凌晨,深交所宣布,因欺詐發行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300028)的強制退市機制,金亞科技也由此成為欣泰電氣之後,A股第二例因欺詐發行股票被強制退市的企業,公司簡稱變更為「*金亞」。公司股票6月27日得牌,遭遇連續八個交易日跌停。8月7日收盤價為0.68元,較復牌前跌去了75.48%。
由於30個交易日已滿,*金亞已於8月8日起開始停牌,股票簡稱變為金亞科技,目前正在等待深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12月18日,金亞科技發布公告提示稱,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據了解,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金亞科技在2008年、2009年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首次公開發行核准。
歷史上,金亞科技也曾有屬於自已的高光時刻。2015年2月,金亞科技計劃以溢價14.87倍,以22億元的價格收購天象互動。這條消息卻令金亞科技股價快速攀升,區間漲幅最高超過400%。而令人驚奇的是,時任金亞科技董事長周旭輝2015年2月火線入股天象互動。
TOP8:退市吉恩(600432)
退市吉恩(600432),前身是吉恩鎳業,由於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在2016年5月3日便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吉恩」;去年5月26日,因連續三年虧損被實施暫停上市。今年5月15日,由於其2017年度虧損和凈資產為負且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退市吉恩被上交所宣布終止上市。
5月22日,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對*ST吉恩作出終止其股票上市的決定,並於5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5月30日復牌後,*ST吉恩連續遭遇18個一字跌停。截至7月11日的收盤價1.38元/股,復牌以來股價區間跌幅高達79.55%。7月12日起,*ST吉恩開始停牌,等候上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股票簡稱已變更為退市吉恩。
公司為何會走上這條不歸路?悲劇皆因「抄底」。 自涉足海外項目後,公司自身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09年至2011年,凈利潤分別較上年下滑48%、6%、70%;其中,2011年公司年報還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的無保留意見。2012年,公司開始出現虧損。
TOP9:退市昆機(600806)
5月30日,此前被宣告退市的*ST昆機(600806)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證券簡稱分別變更為退市昆機。值得一提的是,30日當天退市昆機一直到10點05分才出現第一筆成交,成交量僅為1手。加上此後成交的3手和1手,公司全天僅僅成交5手,成交額僅為2900元。
此前,退市昆機因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已被暫停上市。而暫停上市公司要避免退市結局,面臨的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需滿足一攬子合規條件。但公司2017年在恢復上市方面全無突破,進入2018年的*ST昆機其實早已立在懸崖邊上。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觸及多項終止上市條件。
而對於退市昆機來說,今年一季度我國機床進口增速強勁(同比增長58%),然而國內機床生產量疲弱(同比下降43%)。因此通過產業升級,借著中國製造業結構性升級的大趨勢,實現高端機床製造,或許才是公司未來實現再度起飛的翅膀。
TOP10:烯碳退(000511)
今年4月28日,烯碳退前身*ST烯碳發布2017年年報,不過年度報告被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當日同時披露了退市風險警示。5月28日,深交所宣布對*ST烯碳作出終止上市決定,這是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同時也是滬深兩市第一例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後退市的上市公司。
7月16日,烯碳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7月17日為公司最後一個交易日。數據顯示,自從6月5日進入退市整理期後,烯碳退經歷18個跌停,累積下跌了86.5%。而在烯碳退最後的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也成為了上市以來的最低價:0.61元,而從6月5日到7月17日的30個交易日中,累計下跌了88.43%。
公開資料顯示,烯碳退早在1993年就以「遼物資A」的名字在深交所上市,之後重組更名為「銀基發展」,後又再一次重組,更名為「烯碳新材」。在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下,股價也曾大漲過。不過之後業績就持續下跌,連續虧損,被證監會調查。
10. 股市中所說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別是從幾月到幾月
第一季度是1-3月,第二季度是4-6月,第三季度是6-9月,第四季度是10-12月。
炒股四季歌:
冬炒煤來夏炒電,五一十一旅遊見,逢年過節有煙酒,兩會環保新能源;
航空造紙人民幣,通脹保值就買地,戰爭黃金和軍工,加息銀行最受益;
地震災害炒水泥,工程機械亦可取,市場商品熱追捧,上下游廠尋蹤跡;
資源長線不敗地,稀土螢石鍺鉬銻,偶爾爆炒高科技,超細纖維石墨烯;
重組向來都無敵,定增注資也給力,牛市買入大藍籌,弱市你就玩玩ST;
年報季報細分析,其中自有顏如玉,高送轉股先潛伏,每逢四月漲積極;
國際股市能提氣,我黨路線勿放棄,賺錢有道勤動腦,股友致富獻秘籍。
(10)18年一季度股票市場擴展閱讀: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周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
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有周期性變化規律。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而且與其自轉的平面有一個夾角。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一般來說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