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櫃股票市場8411
1. 股東減持後股票會漲嗎
減持股份是指股份公司股票(包括上市股票、上櫃股票、興櫃股票)的持有者對所持有的股票部分進行轉賣,減少對該公司的控股權。
溫馨提示:股票投資是隨市場變化波動的,漲或跌都是有可能的。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 台灣興櫃指的是什麼意思
興櫃市場
興櫃市場是政府為了使未上市股票交易有共同的平台及公開的報價而建立的市場。目前未上市股票主要是透過未上市盤商進行撮合買賣,最常發生的弊端就是買方買到假股票,或賣方賣了股票卻拿不到錢,諸如此類的爭議,如果要走法律程序,對一般投資人而是非常麻煩且不願意麵對的。有鑒於此,政府建立了興櫃市場,讓未上市的股票能在公平可信賴的平台上交易,以保障投資人買賣雙方的權益。再談到如何登錄興櫃,依現行法令規定,只要是公開發行公司,並且經二家以上證券承銷商申報輔導,並由這些證券承銷商推薦,就可以向櫃台買賣中心(OTC)申請登錄興櫃股票,而當這項申請案經過櫃台買賣中心核准後,就是問題中所提到的「獲准登錄興櫃」。由於主管機關只是要讓未上市股票交易檯面化,所以只要申請書件齊全,並不會有特別的審查,因此公司登錄興櫃其實和正式上市櫃沒有關系,所以投資人不應該誤認登錄興櫃就等於上櫃。
前面提到登錄興櫃的方式,在登錄興櫃的條件和一般申請上市櫃也有很大的差別。一般要申請上市櫃必須有一定的設立年限、獲利標准及股權分散程度等要求,但興櫃市場由於目的在使未上市股票交易檯面化,所以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條件(公開發行、申報輔導、二家推薦)外,並無需任何的設立年限、獲利標准等其他條件,也就是說即使剛成立、或虧損不少的公司,都可以登錄興櫃,沒有特別的限制。
再者登錄興櫃與上市、上櫃的關系,目前法令規定:公司在申請上市、上櫃前,必須登錄興櫃市場滿六個月,所以一般最快在登錄興櫃市場六個月後就可以申請上市、上櫃。但這並非絕對的,可以登錄興櫃的公司不代表一定可以上市櫃,也不代表什麼時候一定會申請上市櫃,因為申請上市櫃有前面所提到設立年限、獲利能力、股權分散等等條件,所以即使登錄興櫃,也必須等到符合上市櫃標准後才能申請
3. 請教高手:公告即將減持的股票前後幾天會漲還是會降謝謝了!
不好說。牛市大家都看漲,及時股東減持也未必下跌。
方便發一下股票代碼看看。如果股價上升過高,公司股東減持可以看做小利空,如果公司行業也不是太好,那麼大方向可能不會太好。個人看法。
4. 興櫃是什麼意思
興櫃股票指已經申報上市(櫃)輔導契約之公開發行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在還沒有上市(櫃)掛牌之前,經過櫃台中心依據相關規定核准,先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議價買賣者而言。
5. 二板市場和場外交易是一回事嗎
兩個概念是兩種不同分類,不能直接比較。但是,實際運行中存在交叉的情況。
二板市場就是一國證券主板市場(一板市場)之外的證券交易市場,它的明確定位是為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融資服務,是一條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是針對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與主板市場相比,在二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標准和上市條件相對較低,中小企業更容易上市募集發展所需資金。
場外交易是的指在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以外進行的各種證券交易活動的總稱。又稱「店頭交易」或「櫃台交易」。
美國的二板市場就是那斯達克(NASDAQ)市場,它的交易不在交易大廳進行,屬於場外交易;香港的二板市場稱為創業板市場,但是,香港創業板市場是隸屬香港聯交所的,其交易場所同香港主板一樣是香港聯交所,所以香港二板市場不是場外交易市場;我國雖然沒有明確的建立二板市場,但是類似的市場為深交所的中小企業板,當然也不能算是場外交易市場。
6. 0元購買股份有沒有權力收回
股份收購,就是一個人收購了另外一個人所擁有的某個公司的股份。一般是指不獲取目標公司控制權的股權收購行為,收購方只處於參股地位,收購股份通常是試探性的多角化經營的開始和策略性的投資,或是為了強化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關聯,如參股供應商以求保證原材料供應的及時和價格優惠,參股經銷商以求產品銷售的順暢、貸款回收的及時等。還有一些企業購買股份是為了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利潤,或通過股份的買賣交易獲利。 那麼,這里具體講解一下股份。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發給出資人作為公司資本部分所有權的憑證,成為股東以此獲得股息和紅利。 股份Shares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 發展歷史 股票制度,起源於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當時,它是經營航海事業,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資,航次終了,即將各人的出資以及該航次的利潤交還給出資者。1613年起,該公司改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潤,這就是「股東」和「派息」的前身。 中國股票證券市場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的舉貸和王侯的放債,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債券。明後清前,在一些收益高的高風險行業,採用了「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方式,參與者之間簽訂的契約,成為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19世紀40年代外國在華企業發行外資證券。1872年,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證券的出現促進了證券交易的發展。最早的證券交易也只是外商之間進行,後來才出現華商證券交易。1869年中國第一家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成立。1882年9月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成立,制定了相關章程,使證券交易無序發展變得更加規范。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這兩所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市場的形成。1992年中國開始向境外發行股票,2月,第一支B股(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6年12月,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停製度(即指漲跌幅一旦超過前日收市價的10%,該股票將於當天停止交易)。 從2005年夏天開始,中國股市開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其目標是消除各類股權分置的結構,從而解決中國股市的頑疾。 然而,相當數量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股市的弊病並不在於股權分置的問題,而在於中國股市缺乏誠信,以及監管不得力造成上市公司質地過差且投資人無法獲得合理的賠償。同時,由於此次股權分置改革以「速度」為目標,忽略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從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論。 股票的分類 中國大陸分類 按股東權力,可分為普通股、優先股和混合股。 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有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 按持股主體,可分為國家股,單位(法人)股和個人股。 按發行對象,可分為A股、B股、H股、N股、S股 台灣分類 按股東權力,可分為普通股、特別股。 按股票狀況,可分為普通股、全額交割股。 按交易方式,可分為上市股票(集中市場交易)、上櫃股票(櫃台買賣交易)、興櫃股票(未上市上櫃股票) 國際分類 按業績盈利情況,可分為藍籌股、紅籌股
7. 台灣上櫃、興櫃市場究竟是怎樣的場外交易市場
股票交易有分上市櫃,但是上市櫃到底有何差別呢?
在台灣的股票市場除了大家所常聽聞的集中市場與店頭市場外,還有興櫃市場與未上市交易市場。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的被稱為上市股票;在店頭市場進行交易的稱為上櫃股票;而在興櫃市場與未上市市場交易的股票,都稱為未上市股票。
上市股票
指已經公開發行,並於集中市場以開掛牌買賣的股票,公司申請上市須符合以下條件
設立年限:設立達三個會計年度(成立三年以上)
資本額: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六億元以上者
申請股票上市之發行公司,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出具其系屬科技事業之明確意見書,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三億元以上
獲利能力∶最近一年內不能有虧損,且符合底下其中之一的條件
最近二個會計年度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占年度決算之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均達百分之六以上者,或最近二個會計年度平均達百分之六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會計年度為佳者。
最近五個會計年度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占年度決算之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均達百分之三以上者。
股權分散:記名股東人數在一千人以上,其中持有股份一千股至五萬股之股東人數不少於五百人,且其所持股份合計占發行股份總額百分之二十以上或滿一千萬股者。
其他有關持股規定參考 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有價證券上市審查准則
第4條 申請股票上市之發行公司條件
上櫃股票
指已經公開發行,並於店頭市場以開掛牌買賣的股票,公司申請上櫃須符合以下條件
設立年限:依公司法設立登記滿二個完整會計年度
資本額: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五千萬元以上者
獲利能力∶須符合下列任一條件者
財務報表之稅前純益占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之比率最近年度達百分之四以上,且其最近一會計年度決算無累積虧損者;
或最近二年度均達百分之三以上者;
或最近二年度平均達百分之三以上,且最近一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年度為佳者。
股權分散:持有股份一千股至五萬股之記名股東人數不少於三百人,且其所持股份總額合計占發行股份總額百分之十以上或逾五百萬股。
其他有關持股規定參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台買賣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審查准則
第3條 申請股票在櫃台買賣之公開發行公司條件
因此上市公司在設立時間、資本額、獲利能力三方面的資格,皆遠比上櫃公司嚴格。
依據證券交易法第36條規定,上市公司需公布其財務報表。
年度財務報告,應於每營業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公告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財務報告。
半年報系於每半年營業年度終了後2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財務報告。
第1季及第3季財務報告系於每營業年度第1 季及第3季終了後1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核閱之財務報告。
個別月份之財務報表,采自願公告制。(一般公司大多會自行公布每個月的財務報表,以讓投資人明白公司運作狀況。)
財務報表與公開資訊詳見:台灣證券交易所 & 證券櫃台買賣中心 公開資訊觀測站
上市公司的股票,均在集中交易市場買賣,由台灣證券交易所運籌帷握,而且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其公信力早已為廣大的投資人所接受;上櫃公司由早年的店頭交易進展至目前的櫃台買賣,在歷史、規模、公信力等各方面均不如集中市場。因此,一般公司均以上櫃為第一階段的目標,第二階段才是上市。但也有直接上市的股票。
一般投資人應優先選擇在集中交易市場買賣的上市公司股票,或在櫃台交易中心買賣的上櫃股票。至於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並不在法律的保障范圍內,也沒有證交所、櫃買中心等單位維持市場秩序,股價漲跌幅度較大,公司起起落落也較為頻繁,公司財務報表也未必公開,因此還是少碰為妙。
興櫃市場
本國發行人符合下列條件者得申請其股票登錄為櫃台買賣
為公開發行公司。
已與證券商簽訂輔導契約。
經二家以上輔導推薦證券商書面推薦,惟應指定其中一家證券商系主辦輔導推薦證券商,余系協辦輔導推薦證券商,並由主辦輔導推薦證券商檢送最近一個月對該公司之「財務業務重大事件檢查表」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台買賣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興櫃股票審查准則
第六條 興櫃股票發行人申請條件
目前法令規定,自九十二年一月一日起,為使公開發行公司得預先熟悉證券市場相關規范及其運作,及透過價格發現,以協助公開發行公司與承銷商議定市場接受度較高的承銷價,並有效降低盤商非法仲介該等股票的機會。
申請上市、上櫃的股票,除了公營事業、證券業與店頭市場二類股票外,都應先在興櫃股票市場交易滿六個月。但滿六個月不代表一定可以上市櫃,必須等到符合上市櫃標准後(設立年限、獲利能力、股權分散等等條件)才能申請上市櫃。因此,興櫃不等於上櫃。
發行股票的目的
股票上市(櫃)對公司的利益
便利籌措長期資金,加速企業成長。
提高公司聲譽,帶動業績成長。
促進內部管理健全,增加經營績效。
易獲國內外各界之支持。
透過市場分散股份,以達利潤分享之均富目的。
股票上市(櫃)對股東的利益
易於流通及變現。
得為融資融券或金融機構貸款之擔保。
透過各方資料提供,了解公司財務業務動態。
經由上市,公司能取得資金作為下一步發展之動力來源,股東亦可分享此一成長收益。
股票上櫃與上市申請條件比較表
櫃台買賣市場與集中市場股票買賣制度比較表
(資料來源:證券櫃台買賣中心)
停止買賣或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被處以變更交易方法、停止買賣及終止上市之規定,參考「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細則」第49條至第51-3條。
上市公司主動申請終止上市之規定,參考「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申請有價證券終止上市處理程序」。
注意股票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有價證券集中交易市場每日收盤後,即分析股票、受益憑證、轉換公司債、附認股權公司債、附認股權特別股、存托憑證及認購 (售) 權證等有價證券之交易,發現有異常情形達一定標准時,為提醒投資人注意,即於市場公告該證券名稱及其交易資訊之內容 (漲跌幅度、成交量、周轉率、集中度、本益比、股價凈值比、券資比等)。
簡單的說,就是最近交易狀況跟以往不太相同的股票!
處置股票
有價證券之交易,連續五個營業日或最近十個營業日內有六個營業日或最近三十個營業日內有十二個營業日經公布為注意股票者,自次一營業日起五個營業日內,對該證券採行處置措施。
(一)該有價證券以人工管制之撮合終端機執行撮合作業(約每五分鍾或每十分鍾撮合一次,全額交割股票約每十分鍾撮合一次)。
(二)通知各證券經紀商於受託買賣交易異常之有價證券時,對委託買賣數量較大之委託人,應收取一定比例或全部之買進價金或賣出之證券。
(三)限制各證券商申報買進或賣出該有價證券之金額。
(四)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停止該有價證券一定期間之買賣。
8. 台灣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台灣股市有812支股票。
台灣股市簡介:
台灣證券市場最早起源於1949年的店頭市場。1962年2月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櫃台交易中心開設集中市場(主板市場),1989年12月成立櫃台交易市場(二板市場)。而興櫃股票市場的設立標志著台灣三板市場的形成,從此台灣證券交易所形成興櫃股市、上櫃股市與集中市場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小型、中型與大型企業提供不同的股票交易場所和融資渠道。興櫃股票市場的發行者必須是已經申請上市上櫃但未正式上市上櫃的、還處於輔導期的股份公司。興櫃市場類似於大陸A股的新三板市場。
台灣股市產業結構較為完整,其中以電子通訊業、能源石化塑料、工業製造業、金融業等四大產業的市值最高,占總市值比例約為50%、13%、12%、11%。
台灣證券交易所是目前台灣地區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交易所。自1962年正式開業起到目前為止,它一直是台灣地區唯一的證券集中交易場所,主要業務是提供場地設備及服務,供證券商競爭買賣上市證券,為其辦理成交、清算及交割事宜。台灣證券交易所自設立之日起即為公司制,採取典型的競價制度,並由最初的人工結算交割發展為電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