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指數波動

股票市場指數波動

發布時間: 2021-09-04 19:50:26

⑴ 股票中的指數趨勢是什麼意思

股票中的指數趨勢就是股票走勢圖。
股票走勢圖通常是叫做分時走勢圖或即時走勢圖,它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用曲線在坐標圖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坐標的橫軸是開市的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是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分時走勢圖是股市現場交易的即時資料。
白色曲線表示上證交易所對外公布的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也就是加權數。 黃色曲線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發行數量的多少,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不含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的相對位置關系,可以得到以下資訊: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假如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於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於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⑵ 影響股票指數波動有哪些因素

單純從現象上看,是供求關系不平衡的體現。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賣的人都想賣出去,競相壓價,股價就低了。相反的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買的人都想買到,競相抬價,股價就高了。
至於從本質上看,是投資者對於股價未來趨勢的看法導致當前股價的變化。

單看上市公司基本面,比如公司業績好,利潤高,增長快。或者是整個行業,整個板塊有重大提升。國家政策影響,預期利好等等,都是讓投資者看漲的因素。相反的因素會使投資者有看跌的想法。這個可以說是一個趨於絕對理性,崇尚價值投資觀念的想法。

至於從技術面來看,則有很多投資和投機的因素在裡面。比如股票超漲超跌,莊家是在低位吸籌或者高位出貨,橫盤整理等等。廣大投資者對整個市場的看法(比如前一周的大跌,上市公司基本面並沒有大跌,而是投資者的心理大跌了)。這方面可以研究的太多了。

還有一方面是炒作因素,也是我國股市的一大特色。有些消息並不會直接影響或者改變股價,但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比如莊家),會利用這樣的消息來擴大影響,借機炒作,以達到直接控制股價的目的。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⑶ 關於股票指數的問題

股指期貨的概念

股指期貨與普通的商品期貨除了在到期交割時有所不同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以某一股票指數為例,假定當前它是1000點,也就是說,這個股票指數目前現貨買賣的"價格"是1000點,現在有一個12月底到期的該指數的期貨合約,如果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看漲,可能目前該指數的期貨合約的"價格"已經達到1100點了。假如你認為到12月底時,該指數的"價格"會超過1100點,也許你就會買入這一指數的期貨合約,也就是說你承諾在12月底時,以1100點的"價格"買入該指數。這一指數的期貨合約繼續上漲到1150點,這時,你有兩個選擇,或者是繼續持有你是期貨合約,或者是以當前新的"價格",也就是1150點賣出這一期貨合約,這時,你就已經平倉,並且獲得了50點的收益。當然,在這一指數期貨合約到期前,其"價格"也有可能下跌,你同樣可以繼續持有或平倉割肉。但是,當指數期貨合約到期時,誰都不能繼續持有了,因為這時的期貨已經變成"現貨",你必須以承諾的"價格"買入或賣出這一指數。根據你期貨合約的"價格"與當前實際的"價格"之間的價差,多退少補。比如上例中,假如12月底到期時,這個市場指數實際是1130點,你就可以得到30個點的差價補償,也就是說你賺了30個點。相反,假如到期時指數實際是1050點的話,你就必須拿出50個點來補貼,也就是說虧損了50個點。
當然,所謂賺或虧的"點數"是沒有意義的,必須把這些點折算成有意義的貨幣單位。一個點具體折算成多少貨幣,在股指期貨合約中必須事先約定,稱為合約乘數,一個股指期貨合約的價值是由合約乘數乘以股價指數來計算的,即合約價值=合約乘數×股價指數。假如規定這個股指期貨合約乘數是100元,股價指數為1000點,那麼一個合約的價值就是100000元。

股指期貨以現金結算,而不是用股票進行交割。合約到期時,以股票市場的收市指數作為結算的標准,合約持有人只須交付或收取到期時的 股價指數的現金差額,即可完成交收手續.

股票指數期貨的功能與作用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分析認為指數期貨利大於弊。他們認為股票指數期貨有價格發現功能。期貨市場由於所需的保證金低和交易手續費便宜,因此流動性極好。一旦有信息影響大家對市場的預期,會很快地在期貨市場上反映出來。並且可以快速地傳遞到現貨市場,從而使現貨市場價格達到均衡。
有風險轉移功能。股指期貨的引入,為市場提供了對沖風險的途徑,期貨的風險轉移是通過套期保值來實現的。如果投資者持有與股票指數有相關關系的股票,為防止未來下跌造成損失,他可以賣出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即股票指數期貨空頭與股票多頭相配合時,投資者就避免了總頭寸的風險。
股指期貨有利於投資人合理配置資產。如果投資者只想獲得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類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現貨市場將其全部購買,無疑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購買股指期貨,則只需少量的資金,就可跟蹤大盤指數或相應的科技股指數,達到分享市場利潤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貨的期限短(一般為三個月),流動性強,這有利於投資人迅速改變其資產結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
另外,股指期貨為市場提供了新的投資和投機品種;股指期貨還有套利作用,當股票指數期貨的市場價格與其合理定價偏離很大時,就會出現股票指數期貨套利活動;股指期貨的推出還有助於國企在證券市場上直接融資;股指期貨可以減緩基金套現對股票市場造成的沖擊。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劉文紅指出,股票指數期貨為證券投資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從兩個方面改變了股票投資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投資者擁有了直接的風險管理手段,通過指數期貨可以把投資組合風險控制在浮動范圍內。另一方面,指數期貨保證了投資者可以把握入市時機,以准確實施其投資策略。以基金為例,當市場出現短暫不景氣時,基金可以藉助指數期貨,把握離場時機,而不必放棄准備長期投資的股票。同樣,當市場出現新的投資方向時,基金既可以把握時機,又可以從容選擇個別股票。正因為股票指數期貨在主動管理風險策略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日益被市場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來世界各地證券交易所紛紛推出了這一交易品種,供投資者選擇。
江蘇證券綜合研究所強瑩論及股票指數期貨的功能時指出了四點。1.規避系統風險。2.活躍股票市場。3.分散投資風險。4.可進行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的區別

1.股指期貨可以進行賣空交易。股票賣空交易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必須首先從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數量的股票。國外對於股票賣空交易的進行設有較嚴格的條件,而進行指數期貨交易則不然。實際上有半數以上的指數期貨交易中都包括擁有賣空的交易頭寸。對投資者而言,做空機制最富有魅力之處是,當預期未來股市的總體趨勢將呈下跌態勢時,投資人可以主動出擊而非被動等待股市見底,使投資人在下跌的行情中也能有所作為。

2.交易成本較低。相對現貨交易,指數期貨交易的成本是相當低的,在國外只有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指數期貨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傭金、買賣價差、用於支付保證金(也叫按金)的機會成本和可能的稅項。

3.較高的杠桿比率。較高的杠桿比率也即收取保證金的比例較低。在英國,對於一個初始保證金只有2500英鎊的期貨交易帳戶來說,它可以進行的金融時報100種(FTSE-100)指數期貨的交易量可達70000英鎊,杠桿比率為28:1。

4.市場的流動性較高。有研究表明,指數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明顯高於股票現貨市場。

5.股指期貨實行現金交割方式。期指市場雖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場基礎之上的衍生市場,但期指交割以現金形式進行,即在交割時只計算盈虧而不轉移實物,在期指合約的交割期投資者完全不必購買或者拋出相應的股票來履行合約義務,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場出現"擠市"的現象。

6.一般說來,股指期貨市場是專注於根據宏觀經濟資料進行的買賣,而現貨市場則專注於根據個別公司狀況進行的買賣。

如何買賣股票指數期貨

我們目前的股票市場,是一個單邊市場。股市漲的時候大家都賺錢,跌的時候大家都無可奈何地賠錢。股票指數期貨的出現,將使股市成為雙邊市場。無論股市上升或下跌,只要預測准確,就能賺錢。因此,對個人而言,股票指數期貨市場將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

第一、當個人投資者預測股市將上升時,可買入股票現貨增加持倉,也可以買入股票指數期貨合約。這兩種方式在預測准確時都可盈利。相比之下,買賣股票指數期貨的交易手續費比較便宜。第二、當個人投資者預測股市將下跌時,可賣出已有的股票現貨,也可賣出股指期貨合約。賣出現貨是將以前的賬面盈利變成實際盈利,是平倉行為,當股市真的下跌時,不再能盈利。而賣出股指期貨合約,是從對將來的正確預測中獲利,是開倉行為。由於有了賣空機制,當股市下跌時,即使手中沒有股票,也能通過賣出股指期貨合約獲得盈利。第三、對持有股票的長期投資者,或者出於某種原因不能拋出股票的投資者,在對短期市場前景看淡的時候,可通過出售股票指數期貨,在現貨市場繼續持倉的同時,鎖定利潤、轉移風險。

買賣股票指數期貨還有許多買賣個股所得不到的好處。個人投資者常常為選股困難而發愁,既沒有內幕消息參考,又缺乏充分全面的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與機構投資者相比,在資金上也處於絕對的劣勢。因此,能得到與大市同步的平均利潤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其具體辦法就是證券指數化。買賣股票指數期貨相當於證券指數化,與大市同步;另外,買賣股票指數期貨還分散了個股風險,真正做到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個人投資者要進行股指期貨交易,首先是選擇一家信譽好的期貨經紀公司開立個人賬戶,開戶手續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閱讀並理解《期貨交易風險說明書》後,在該說明書上簽字;第二是與期貨經紀公司簽署《期貨經紀合同》,取得客戶代碼;第三是存入開戶保證金,開戶之後即可下單交易。
與股票現貨交易不同,股指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假定股指期貨合約的保證金為10%,每點價值100元。若在1500點買入一手股指期貨合約,則合約價值為15萬元。保證金為15萬元乘以10%,等於15000元,這筆保證金是客戶作為持倉擔保的履約保證金,必須繳存。若第二天期指升至1550點,則客戶的履約保證金為15500元,同時獲利50點,價值5千元。盈虧當日結清,這5千元在當日結算後就劃至客戶的資金帳戶中,這就是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同樣地,如果有虧損,也必須當天結清。
影響個人投資者參與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主要因素是合約價值大小和期貨市場的規范程度。合約價值越大,能有實力參與的個人投資者越少。市場的規范使得非市場的風險越小,這將提高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交易的積極性。

如何運用股指期貨進行風險管理

隨著我國股指期貨 產品的漸行漸近,投資者也需要加深對這一產品的認識。許多投資者至今為止仍然認為股指期貨僅僅是一種高杠桿的投機工具而已。如果股指期貨僅僅是一種投機工具,那怎麼解釋在全球的股指期貨產品發展史上,有些產品深受投資者歡迎,交易量日漸增長,而有些產品卻在推出之後,鮮有人問津呢?

股指期貨首先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套期保值功能是股指期貨的首要功能,投機與套利只是輔助功能而已。也正是由於此,像S&P500指數期貨、Euro DJ-STOXX50指數期貨由於標的指數的成份股有大量的投資基金跟蹤,這些基金出於保值的需要,頻繁地交易相應的指數期貨,這兩個產品交易量日漸增長。

那麼普通投資者如何運用股指期貨進行股票投資的風險管理呢?首先,投資者要確認所購買的股票是股指期貨標的指數的成份股之一。在全球近160多種股指期貨產品之中,絕大多數產品的標的指數都是成份指數,只有少數幾種產品的標的指數是綜合指數,如台灣期交所的台證加權綜合指數期貨、悉尼期交所的所有普通股指數期貨等。相信我國首先推出的指數期貨是選擇成份股指數作為標的,而不會選擇上證綜指或深證綜指作為交易標的。

假如首先推出的產品是上證50指數期貨,投資者如果想運用這一產品進行股票投資的風險管理,就必須確認所購買的股票是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之一。當然,如果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不是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也可以使用上證50指數期貨進行風險管理,但效果就差多了。

其次,投資者要會使用一些股票投資軟體中的分析指標。這些指標主要有波動率、回報、相關性等。如果投資者持有多種股票組合,要計算股票組合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波動率及相應回報,計算標的指數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波動率及相應回報,計算股票組合與標的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等。只有這樣,投資者才能對股票組合與標的指數之間的關系有一個定量的掌握。

如果投資者計算出股票組合與標的指數的相關系數是0.9,這表明投資者持有的股票組合的波動與上證50指數的波動密切相關。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者預計未來上證50指數要下跌,但由於所持有的股票組合年分紅率比較高而不願賣出,那麼投資者就可以賣出適當數量的上證50指數期貨,來規避指數下跌導致股票組合同時受累的現象發生。

第三,投資者需在證券或期貨公司專業人士指導下,計算出究竟需賣出多少張指數期貨。雖然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賣出股指期貨來規避市場下跌的系統性風險,但究竟要賣出多少張指數期貨才比較適合,大多數投資者自己難以計算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向所開戶的證券或期貨公司專業人士咨詢。

最後,投資者還需了解股指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及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由於股指期貨是採用保證金交易及每日無負債結算,投資者如採用賣出股指期貨的保值策略,就必須准備適當的資金作為保證金。

一般情況下,經紀公司有最低的交易保證金要求,假設是股指期貨合約價值的10%。如果當時投資者賣出的一張股指期貨合約價值為10萬元,那麼投資者就至少需交1萬元作為交易保證金。但僅僅准備這些資金還不夠,萬一指數沒有向投資者預期的方向運行,那麼投資者持有賣出頭寸的期貨合約就會出現損失。

譬如,指數上漲了2%,投資者就損失了2000元,交易保證金只剩下8000元。經紀公司就會打電話告訴你,需要補2200元保證金,因為此時合約價值為10.2萬元了。如果不繳納保證金,經紀公司就會把持有的頭寸進行強制平倉。那麼投資者手中就沒有保單了,即使未來市場真得下跌,您只能接受股票組合損失的現實了!

股指期貨:股票投資者的保險品

目前,有關存款保險制度的研究正逐漸進入公眾視野,甚至受到了國家的重視。既然存款都需保險,那投資 股票市場要不要保險?

而據統計,我國股票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少於同期銀行的存款利率。股票的價格隨著公司業績每天都在波動,投資者一不小心便可能血本無歸。可見,投資股票市場是需要買保險的。然而,股票市場保險的機理是怎樣的?誰能提供這種險種呢?這種險種的費率為多少呢?……這些問題想必是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如何應用股指期貨進行避險

一般而言,股指期貨的避險功能可分為多頭避險與空頭避險兩種類型。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由於您手中持有股票組合,而您又擔心一些政策因素給組合帶來系統性風險,導致手中組合遭受損失。而您又不想拋出手中的股票組合,因為這些公司的現金紅利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您僅僅想躲過這一段不穩定的投資時期,在這種情況下,股指期貨可以幫您選擇一種多頭避險策略。

境外的期貨交易所一般都有不同到期期限的股指期貨合約,如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等合約可供選擇。如果您認為這段不穩定的投資時期是3個月,那麼你就根據手中股票組合的市值,賣出相應價值的3個月指數期貨合約。

您現在手中不但持有股票組合的多頭,而且還持有股指期貨的空頭。由於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時的價格會向現貨指數收斂,因此,不管股票指數價格向何方波動,您的組合都會多空相抵,保證了持有組合的無風險收益。因為,如果股票指數正如您所預期的下跌了,那麼您的股票組合遭受了損失。反之,亦是如此。總之,股指期貨幫助您選擇了多頭避險策略,買到了一份類同車險一樣的保險。

目前,股指期貨由商品期貨交易所提供。原因是:一方面,商品期貨交易所把股票指數價格波動與商品價格波動作為同一類別事物來對待,自然而然地把規避商品價格波動的期貨交易機制引入了股票市場,從而使股票市場的保險技術與產品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另一方面,商品期貨交易所一直作為商品期貨買賣雙方的對手方,在控制買賣雙方交易的信用風險上面具有悠久、豐富的經驗及成熟方法與技術,從而保證它有能力作為股指期貨買賣雙方的中央擔保方。

這類產品費用如何相對於車險費率而言,投資者用於買賣股指期貨而支出的保險費低多了,一般在萬分之二、萬分之三的水平。這與股票市場的交易費比較起來,也少得多。但有人會出來反對說,股票市場是一個投資市場,相對於投資者的長期回報而言,支付的交易費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股指期貨市場是一個風險管理市場,本質上是一個「零和」博弈市場,如果支付了費用就變成了一個「負和」博弈市場。投資者為什麼要願意支付這部分費用呢?

一個直觀的解釋是:套期保值者支付了這部分費用之後,買了一份保單,所以他願意支付這部分費用。但根據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套期保值者平均收益會高於交易費用的支出,實際上是技術不熟練的投機者為套期保值者及技術熟練的投機者支付了這部分費用。因此套期保值者獲得了一份免費的保險。

總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一種廉價的產品,即股指期貨來進行保險。有了股指期貨市場,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的投資環境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股民轉戰期貨的優勢

期貨市場是一個比較專業的投資市場,他對投資者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投資者的介入門檻比較高,但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由股市轉戰期市的投資者成功率比較高,我們通過對期貨市與股票市場的比較和分析股民在期貨市場的成功案例發現股民轉戰期貨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
一、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
股票市場在我國起步比期貨市場要早,發展較快。因此股票在我國的普及率比較高,股票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投資者認識股票也較早,對股市的研究也比較深入,對股市的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掌握的比較透徹。因此股票投資者對風險投資市場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而期貨市場的一些分析方法和股票市場大同小異,只不過是一些分析方法的具體運用而已。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都屬於資本市場,他們對國家政策的反應是基本相同的,比如說2005年年初國家出台比較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股市從4月7日1783點開始回調,同時期貨市場在4月中旬各品種也相續展開回調行情。在股市我們經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比如K線圖、KDJ、MACD等一些技術分析指標在期貨市場中同樣得到廣泛運用。因此具有一定股票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轉戰期貨市場可謂是輕車熟路。
二、期市與股市具有互補性
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雖然同屬於資本市場,但由於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的運行機制不一樣使得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具有互補性。在我國股票市場中沒有做空機制,因此股票在漲的時候股民才有行情可做。而跌的時候就沒有行情可做或者被套。但期貨市場不一樣,期貨市場中有做空機制,漲的時候有行情,跌的時候也有行情可做。作為我們股民朋友我們就可以在股票市場下跌的時候從股票市場撤出來轉戰期貨。在股票市場展開上漲行情的時候又可以從期貨市場撤出來重回股票市場。資本市場說白了也是一個概率市場只有得到的機會多獲勝的概率才大!我們作為風險投資愛好者如果兩個市場都參與就不會錯過市場給予我們的每一個機會。也許會有投資者說:「我一個市場還做不好呢,還做兩個市場!」就是因為我們在一個市場中沒有做好我們才更應該想到另一個市場,增加一個市場,增加一份機會!
三、投資期貨有助於做好股票
期貨市場目前上市的品種有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鋁、橡膠、燃料油;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棉花、白糖;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玉米、豆粕、豆油。這些商品要麼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原材料,要麼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產品,通過這些商品價格的漲跌就可以很直觀的得到上市公司業績的好壞。又因為期貨市場商品的價格具有預期性,對股票的操做更具有指導意義。比如,在今年上半年期貨市場中各商品大副上漲的過程中我們就建議我們的投資者在股票市場大膽買進江西銅業、山東鋁業、蘭州鋁業等股票。投資者具此均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因為銅、鋁是這些上市公司的主要產品,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必定會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可觀利潤,那麼這樣的股票上漲是無疑的了。據傳年底股指期貨將要在上海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改變中國內地股市缺乏賣空機制的現狀,為機構投資者規避系統性風險提供工具。
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兩兄弟,他們有很多的共同點,也具有良好的互補性。作為我們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地學習、運用這兩個市場,為我們的投資收益添光溢彩!

⑷ 股票的波動性是按什麼指標算的

股票的波動性是按波動率指數算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CBOE)的波動率指數(Volatility Index,VIX)或者稱之為「恐懼指數」,衡量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期權的隱含波動率。VIX指數每日計算,代表市場對未來30天的市場波動率的預期。
類型:
1、實際波動率
實際波動率又稱作未來波動率,它是指對期權有效期內投資回報率波動程度的度量,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隨機過程,實際波動率永遠是一個未知數。或者說,實際波動率是無法事先精確計算的,人們只能通過各種辦法得到它的估計值。
2、歷史波動率
歷史波動率是指投資回報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波動率,它由標的資產市場價格過去一段時間的歷史數據(即St的時間序列資料)反映。這就是說,可以根據{St}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出相應的波動率數據,然後運用統計推斷方法估算回報率的標准差,從而得到歷史波動率的估計值。顯然,如果實際波動率是一個常數,它不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則歷史波動率就有可能是實際波動率的一個很好的近似。
3、預測波動率
預測波動率又稱為預期波動率,它是指運用統計推斷方法對實際波動率進行預測得到的結果,並將其用於期權定價模型,確定出期權的理論價值。因此,預測波動率是人們對期權進行理論定價時實際使用的波動率。這就是說,在討論期權定價問題時所用的波動率一般均是指預測波動率。需要說明的是,預測波動率並不等於歷史波動率,因為前者是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理解和認識,當然,歷史波動率往往是這種理論和認識的基礎。除此之外,人們對實際波動率的預測還可能來自經驗判斷等其他方面。
4、隱含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是期權市場投資者在進行期權交易時對實際波動率的認識,而且這種認識已反映在期權的定價過程中。從理論上講,要獲得隱含波動率的大小並不困難。由於期權定價模型給出了期權價格與五個基本參數(St,X,r,T-t和σ)之間的定量關系,只要將其中前4個基本參數及期權的實際市場價格作為已知量代入期權定價模型,就可以從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σ,其大小就是隱含波動率。因此,隱含波動率又可以理解為市場實際波動率的預期。
期權定價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權有效期內標的資產價格的實際波動率。相對於當期時期而言,它是一個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預測波動率代替之,一般可簡單地以歷史波動率估計作為預測波動率,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歷史波動率作為初始預測值,根據定量資料和新得到的實際價格資料,不斷調整修正,確定出波動率。

⑸ 什麼是波動率指數

1987的全球股災後,為穩定股市與保護投資者,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於1990年引進了斷路器機制(Circuit-breakers),當股價發生異常變動時,暫時停止交易,試圖降低市場的波動性來恢復投資者的信心。但斷路器機制引進不久,對於如何衡量市場波動性市場產生了許多新的認識,漸漸產生了動態顯示市場波動性的需求。因此,在NYSE採用斷路器來解決市場過度波動問題不久,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從1993年開始編制市場波動率指數(Market Volatility Index,VIX),以衡量市場的波動率。
CBOE 在1973年4月開始股票期權交易後,就一直有通過期權價格來構造波動率指數的設想,以反映市場對於的未來波動程度的預期。其間有學者陸續提出各種計算方法,Whaley(1993)[1] 提出了編制市場波動率指數作為衡量未來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程度的方法。同年,CBOE開始編制VIX 指數,選擇S&P100 指數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為編制基礎,同時計算買權與賣權的隱含波動率,以考慮交易者使用買權或賣權的偏好。
VIX表達了期權投資者對未來股票市場波動性的預期,當指數越高時,顯示投資者預期未來股價指數的波動性越劇烈;當VIX指數越低時,代表投資者認為未來的股價波動將趨於緩和。由於該指數可反應投資者對未來股價波動的預期,並且可以觀察期權參與者的心理表現,也被稱為「投資者情緒指標」(The investor fear gauge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完善,VIX指數逐漸得到市場認同,CBOE於2001年推出以NASDAQ 100指數為標的的波動性指標 (NASDAQ Volatility Index ,VXN); CBOE2003年以S&P500指數為標的計算VIX指數,使指數更貼近市場實際。2004年推出了第一個波動性期貨(Volatility Index Futures)VIX Futures, 2004年推出第二個將波動性商品化的期貨,即方差期貨 (Variance Futures),標的為三個月期的S&P500指數的現實方差(Realized Variance)。2006年,VIX指數的期權開始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開始交易
計算波動率指數(VIX)需要的核心數據是隱含波動率,隱含波動率由期權市場上最新的交易價格算出,可以反映市場投資者對於未來行情的預期。其概念類似於債券的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隨著市場價格變動,利用適當的利率將債券的本金和票息貼現,當債券現值等於市場價格時的貼現率即為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也就是債券的隱含報酬率。在計算過程中利用債券評價模型,通過使用市場價格可反推出到期收益率,這一收益率即為隱含的到期收益率。

⑹ 股市波動有哪些典型特徵

轉載:巴菲特關於100年間美國股市波動的實證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國《財富》發表了《巴菲特談股市》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體表現長期來說與美國經濟整體增長性相關,長期來說,過度高估(Overpricing)或過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價肯定會回歸於其內在價值。
在該文中,股神以翔實的歷史數據解釋說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股神的實證研究證明,美國股市長期平均年復合回報率約為7%,但短期投資回報率會因為利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而不斷波動。這也就是格老所說的:「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期看,它是一台是稱重機」。
一、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
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64年—1998年間的前17年和後17年的走勢完全不同。
第一個17年:1964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4.12點,1981年年底為875.00點,17年間增長0.1個百分點,幾乎原地踏步。
第二個17年:1981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5.00點,1998年年底為9181.43點,17年間上漲超過10倍,為典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國股市在兩個17年間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原因何在呢?
專業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動導致股市的相應波動,也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教科書上通常所說的「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現象無法單純以美國宏觀經濟的波動來解釋: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股市低迷的第一個17年間,美國GNP增長率為373%,而在第二個17年的大牛市期間,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後視鏡看法一目瞭然。實際上,不僅僅是過去34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整個20世紀也是經常如此。
20世紀可以說是美國人的世紀,先後發明了汽車、飛機、收音機、電視與電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美國GNP破記錄地凈增長了702%。盡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兩次世界大戰,但以10年為一個階段來比較,人們發現每個10年的人均實際GNP都在持續增長。或許人們認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反映在股市上也應該會有股票指數的穩定增長才對。但事實遠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國人均實際GNP(以1996年美元價值計算)從4073美元增長到5444美元,增長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場卻一點動靜也沒有,1900年初道.瓊斯指數為66.08點,1920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71.95點,20年間只有0.4%的年增長率,這種反差與1964年— 1981年的情況相似。
接下來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間,股市則一飛沖天,到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一度大漲到381點,上升了430%。
隨後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間,道.瓊斯指數幾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瓊斯指數只有177點。但同期的GNP卻增長了50%。
結果,接下來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間,道.瓊斯指數大漲5倍之多。之後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兩個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後熱,令世人驚異的大牛市結束了輝煌的20世紀。
如果用一種不同的時間分段法,在過去的100年間,經歷了3個時期的大牛市,包括44個年份,期間道.瓊斯指數總計上漲11000點。同時經歷了3次熊市,包括56個年份,盡管在這56年間美國經濟大幅增長,期間道.瓊斯指數卻總計下跌了292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現與宏觀經濟如此反常呢?請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釋。

二、影響股市波動的三個關鍵因素
股神將股市如此反常的現象歸諸於利率、預期投資收益率兩個關鍵的經濟因素,以及一個與心理有關的因素。
影響股市的第一個關鍵經濟因素是利率。在經濟學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學中的地心引力一樣,不論何時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全世界所有資產的價值。假設今天市場利率是7%,那麼,未來你1美元的投資收益的價值就與市場利率為4%時的價值有很大的差別。
分析過去34年長期債券利率的變化,人們可以發現第一個17年間利率從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這對股票投資人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但在第2個17年期間利率又從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為股票投資人帶來了福音。
影響股市的第2個關鍵經濟因素是人們對未來投資收益率的預期。在第一個17年間,由於公司獲利前景不佳,投資者預期顯著下調。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經濟增長,使得企業獲利水平達到193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個17年間,兩個不利因素是使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企業獲利成績不佳,另一方面在於利率過高使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大大折扣。兩項因素綜合,導致1964年—1981年間盡管同期GNP大幅增長但美國股市卻停滯不前。
不過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個17年間完全反轉,一方面企業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斷下降使得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進一步提高。這兩個因素為一個大牛市提供了產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時股市卻猛漲的奇異現象。
第三個因素是心理因素,人們看到股市大漲,投機性交易瘋狂爆發,終於導致危險的悲劇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的定量分析指標
巴菲特認為,回顧過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現,可以看到股市整體走勢經常與宏觀經濟發展相背離,這種極端的非理性行為是周期性爆發的。人們認識這種現象對於投資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在股票市場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股市非理性行為的爆發。
巴菲特認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動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定量分析,從而能夠准確判斷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如果投資人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盡管不會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卻能夠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隨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體性瘋狂,做出非理性的錯誤決策。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熱,就可以理性地決策不再追漲,乘機高價離場。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冷,就可以理性地決策選擇合適的股票低價買入。
巴菲特向美國投資者推薦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股市整體定量分析指標「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對我國股市卻不能直接使用)。
雖然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這項指標只能告訴投資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卻可能是任何時候評判公司價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單一指標。分析80年來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以發現,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本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警告信號。如果投資人財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國宏觀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高,那麼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必須不斷提高,直到無窮大,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認為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在70%——80%之間可以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如果這個比率達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那樣,那麼購買股票簡直無疑於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動不可預測,長期波動容易預測
巴菲特認為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認為股市長期波動具有非常穩定的趨勢,非常容易預測。
1999年,巴菲特大膽預測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美國投資人股票投資預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預期2%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7%左右,這正好與沃頓奇才傑里米.席格爾教授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美國股市200年來長期平均實際收益率為7%左右的結論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五、啟示
在過去的200年間,美國股市的年復合實際收益率為7%,並顯示出驚人的穩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股票實際收益率也與美國的情況相吻合。股票投資收益率的長期穩定性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
傑里米.席格爾教授認為,股票投資收益率取決於經濟增長、生產力和風險的收益。但是,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同樣來自於卓有成效的管理、對財產權利尊重的穩定的政治體系以及在競爭的環境中象消費者提供價值的意願。政治或經濟危機可以導致股票偏離其長期發展的方向,但是市場體系的活力能讓它重新返回長期的趨勢。或許這就是股票收益為什麼能夠超越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影響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異常變化,保持穩定性的原因。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解釋股市長期內向價值回歸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說: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達到它的價值。

⑺ 股市進入三月波動異常頻繁,三大指數高開後又震盪回落,下一個避風口在哪

我認為下一個避風口在黃金標的產品當中,黃金目前雖然也處於下跌的狀態,但是我認為黃金的價格下跌已經達到了支撐位,並且黃金在下跌的過程當中肯定會受到市場的歡迎的,市場當中的情緒只要存在,那麼黃金肯定會能成為一個很好的避險資菜的。

目前股票市場出現了大幅度的波動,而且三大指數都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創業板指數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跌幅,而且在這一次調整的過程當中,很多人都在尋找積極的出路。作為最好的一種避險工具,我認為黃金肯定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的,從而在下一波能夠獲得更好的上車機會的。

一、股票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目前人們對於股票市場的悲觀情緒已經達到了冰點,人們認為目前的資本市場是不適合進行投資的,股票市場的跌幅太大了,而且沒有任何止跌的跡象,所以人們在這種情況之下完全看不到未來的希望,所以只能夠尋找其他的產品,新買的產品正好是黃金,所以我認為對於黃金的青睞肯定會越來越高的。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所以我認為黃金會成為一個最好的選擇。黃金作為全世界都認可的一種硬通貨,而且黃金的避險情緒是非常濃重的。很多人都認為黃金是全世界最好的一種避險工具,所以全世界的人都會考慮黃金的,我認為情緒能夠主導資本市場當中的價格,只要能夠擁有更多積極樂觀的人支持黃金,那麼黃金在未來的價格的上漲肯定是水到渠成的。

⑻ 股票市場的指數漲和跌是依據什麼來的!

大盤指數反映的是整個股票漲跌的綜合情況,從這個意義上講,它也就反映了或預期了整個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從而發揮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這一功能。毫無疑義,大盤指數的形成,是從個股出發的。個股的漲跌因素,實際上就決定了大盤漲跌的狀況.但是,個股在某個區域的影響力是不同的,個股在何種情況下的異動的影響力也是不同的。
個股的漲跌的原因十分簡單。即是:利多,上漲;利空,下跌,無消息,橫盤。
那麼,哪些是影響個股利多利空的因素呢?主要是以下兩類
1、行業景氣程度變化(包括需求\價格\成本\資金等)
2、公司管理運行狀況(包括業績\收購\重組\融資\技術革新改造等)
第一類因素引起的股票價格波動,其影響力是巨大的,它不僅影響同類上市公司,也會向上下游傳導,從而影響其它行業和公司的股價波動。
第二類因素根據其因素的性質,其影響力則各不相同。
比如重組,對同行業影響有限,對其它行業基本沒有影響。比如融資,對本身有利,而對整個市場有一定的利空。比如業績,如果是主業經營所致,則可能對同行業有傳導性,對上下游也有傳導性.如果與主業無關,則影響有限。

熱點內容
無錫大東方里有哪些金融公司 發布:2025-04-26 07:16:53 瀏覽:967
股票交易贈金 發布:2025-04-26 07:02:22 瀏覽:588
銀行銷售的基金是什麼 發布:2025-04-26 06:47:21 瀏覽:145
如何保持基金對基民負責 發布:2025-04-26 06:32:39 瀏覽:101
如何化解數字貨幣交易風險 發布:2025-04-26 06:17:17 瀏覽:60
家庭信託基金要花錢怎麼辦 發布:2025-04-26 06:11:25 瀏覽:794
證券公司基金最近怎麼樣 發布:2025-04-26 05:26:20 瀏覽:286
中線圖怎麼看股市 發布:2025-04-26 05:14:43 瀏覽:339
50萬資金怎麼理財 發布:2025-04-26 05:13:18 瀏覽:642
寶通科技股票千股千 發布:2025-04-26 05:13:16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