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股票市場介紹
❶ 斯德哥爾摩王宮的介紹
斯德哥爾摩王宮 (Stockholms slott),位於斯德哥爾摩老城北部的瑞典王宮。斯德哥爾摩王宮的歷史始於中世紀,雖然現時王室已經搬出到郊外的卓寧霍姆宮,但斯德哥爾摩王宮仍是瑞典國王的官方居所。除了用作王室居所的樓層外,王宮其餘部份還有其他用途,如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館、寶藏展覽廳、軍械展覽廳和位於地底的三王宮博物館。1878年之前,王宮的東北翼原為王家圖書館所在地,現時該部分是貝爾納多特圖書館,稱為「圖書館翼」。1523年,古斯塔夫·瓦薩已經派置衛兵駐守王宮,以維持整個城市(即現時的老城)的治安。
❷ 斯德哥爾摩的介紹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都所在地。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梁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斯德哥爾摩城市名稱直譯過來為木頭島,建於13世紀,1436年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斯德哥爾摩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現在共有100多座博物館和名勝,包括歷史、民族、自然、美術等各個方面。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擁有眾多大學,工業發達。斯德哥爾摩也是瑞典的金融中心,瑞典主要的銀行的總部都在這里。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從1901年開始,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隆重儀式,瑞典國王親自給獲諾貝爾獎者授獎,並在市政廳舉行晚宴。
❸ 斯德哥爾摩,誰能介紹
斯德哥爾摩,瑞典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市。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都設在此。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
❹ 瑞典詳細介紹
瑞典
自然地理: 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挪威為鄰,東瀕波羅的海,西南臨北海,領土面積為44.99萬平方公里(不包括領海面積)。海岸線長約2181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全國最高峰克布訥凱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約塔河、達爾河、翁厄曼河。湖泊眾多,約9.2萬個。最大的維納恩湖面積5585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三。約15%的土地在北極圈內,但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人口:有906萬(2006年4月)。90%為瑞典人(日耳曼族後裔),外國移民及其後裔超過100萬(其中52.6%為外籍僑民)。北部薩米族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約1萬人。官方語言為瑞典語。90%的國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簡史: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並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
政治: 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訂)和新聞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個基本法組成,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訂)。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作為國家象徵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幹預議會和政府工作。議會是國家唯一的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國王的最年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議會為一院制
經濟: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瑞典工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瑞典加大科研與發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交通、通訊、醫葯保健、信息、環保領域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度作為瑞典主要出口部門的鋼鐵,木材加工業已逐漸被機械製造,電子精密儀器和汽車等工業部門所代替。造船、紡織等工業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進行補貼,改組或收歸國有。 金屬加工和機器製造業是瑞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瑞典的機械產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
人們在斯德哥爾摩的一個聖誕市場上購物。這個聖誕市場已有數百年歷史,至今仍然保持著中世紀風格。每年聖誕節來臨之前,不僅前來購物的當地居民絡繹不絕,還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領略這個古老市場的風采。
。滾珠軸承、冷凍設備等傳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鋼鐵工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部門之一。 化學工業是瑞典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化學工業內部,尤以石油化學,石油精煉最為突出,塑料、化纖、葯品和化肥也有較大發展。汽車工業戰後發展迅速,除生產小汽車外,還生產各種卡車。小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能源工業在瑞典經濟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業發達,能源密集企業居多,加上冬季漫長和交通線很長,是一個能源高消費國家,僅電力消耗每人年均達1.3萬度左右。瑞典的農業和服務業也較為發達。瑞典經濟主要依賴對外貿易,主張市場開放和自由貿易。 瑞典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運輸設備、機械和儀器、電子產品、木漿紙張、醫葯化工和鋼鐵及金屬製品。瑞典進口貨物的60%以上為製造業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電子產品、機械和儀器、汽車和運輸設備、食品、紡織品和鞋類等。
文化: 實行9年一貫制義務免費教育。著名高校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皇家工學院、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朴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雇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閑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遊。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 據瑞典哥德堡大學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網際網路在瑞典已經超過傳統的報紙,成為更受人們歡迎的傳媒。根據抽樣調查,平均每個瑞典人每晝夜上網瀏覽的時間達23分鍾,而瑞典人用於閱讀日報的時間是21分鍾,用於閱讀晚報的時間只剩下8分鍾,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的時間分別高達2小時和45分鍾。調查顯示,女性比較喜歡收聽廣播和讀書;男性則較傾向於收看文字電視新聞,看錄像和閱讀晚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願意上網,讀書和閱讀專業雜志;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則樂意看電視,聽廣播和閱讀晚報。
名勝:諾貝爾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里。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樓房前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環境清幽。1894年阿爾費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里已成為一游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一度在這里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紀念館里保留著諾貝爾生前活動的照片、他獲得的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諾貝爾的卧室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床、桌和衣櫃等幾件最必要的傢具,而他實驗室里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則琳琅滿目。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發明銷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榮膺「炸葯大王」的名聲。1896年12月10日與世長辭。終年63歲。根據他的遺囑,把摺合為920萬美元的部分遺產,作為獎勵造福人類的科學工作者的基金。以這筆基金的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葯、文學、和平5種獎金,每年在諾貝爾的逝世日頒發一次,稱諾貝爾獎金。
瑞典皇宮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建於17世紀,是瑞典著名建鞏學家特里亞爾的作品。正門由兩只石雕獅子分立兩旁,兩名頭戴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服裝的衛土持槍而立,顯得十分威武森嚴。皇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著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著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後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著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著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吸引大批遊客
❺ 斯德哥爾摩納斯達克和美國納斯達克什麼關系
納斯達克是科技股有點象國內的創業板指數,道·瓊斯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它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且隨經濟發展而變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國整個工商業股票的價格水平,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引用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❻ 告訴我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介紹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是北歐第二大城市,位於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的交匯處,由14個島嶼組成。這些島嶼好似一顆顆晶瑩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湖與海之間。 斯德哥爾摩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登高鳥瞰全市,橫跨海面各具特色的大橋宛如一條條玉帶將城市諸島相連,蒼翠的山崗、蔚藍的海水和迂迴起伏的街道融為一體,中世紀雄偉的建築物、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大廈與碧樹紅花叢中一座座精緻的別墅相映成趣。 斯德哥爾摩始建於13世紀中期,已有700多年歷史的老城區,由於從未遭受過戰爭的破壞,至今保留完好。裝飾著木雕和石刻的中世紀建築物以及狹窄的街道使老城區突顯出一派古城的風貌,吸引著大批的遊客前往參觀游覽。附近有巍峨的王宮,古老的尼古拉教堂以及政府大廈等建築。動物園島與老城遙遙相對。著名的斯康森露天博物館、北歐博物館、「瓦薩」沉船博物館和游樂場「趣伏里」等雲集於此。 市區的國王街、王後街及附近的地下商店是斯德哥爾摩最繁華的商業區。塞爾格爾廣場是政治活動中心。廣場一側有一個大噴水池,一根近40米高,由8萬多塊玻璃組成的柱子屹立其中,在陽光和燈光的照射下發出奇異的光彩。在斯維亞大街上,坐落著有名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著名的諾貝爾獎頒發儀式每年在這里舉行。 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這里有建於17世紀初的皇家圖書館,藏書100萬冊,另外還有各種專業性和綜合性的博物館50多個。著名的斯德哥爾摩大學和瑞典皇家工程學院也都設在這里。風景如畫的皇後島和米勒斯雕刻公園是這座城市最著名的旅遊點。皇後島上有一座「中國宮」,這是18世紀歐洲推崇中國文化的產物。 位於城市以東的沙丘巴登地區曾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居住過的地方。康有為戊戌變法失敗,流亡國外,作環球之行,曾到過瑞典。1909年他購下這里的一座小島,修建起一座中國式的園林,並取名為「北海草堂」。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斯德哥爾摩周圍建起了6座衛星城,全長60多公里的地下鐵路使這些衛星城與市中心相連。衛星城一般都建在有山有水、風光秀麗、環境宜人的地方,居民大多可就近工作。衛星城的建設減少了城市的擁擠與嘈雜,使這城北歐城市更顯得寧靜、優美。 望採納!
❼ 關於斯德哥爾摩都有哪些介紹
1252年,瑞典攝政王比爾蓋爾·雅爾在一個名為霍爾米亞的小地方駐軍,從這時起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歷史就開始了。「斯德哥爾摩」的意思是「原木製的島嶼」,學者們把它和最初建在木樁上的建築聯系在一起。斯德哥爾摩還被叫做「橋間島」,因為整個城市坐落在一個叫斯塔登的小島上。
❽ 斯德哥爾摩慘案的介紹
慘案於1520年11月7日至10日發生;雖然克里斯蒂安二世曾承諾大赦,但還是下令屠殺,在11月8日甚至處死了上百人(大部分是支持斯圖爾黨的貴族和神職人員),故瑞典歷史上稱他為「暴君克里斯蒂安」。
此慘案導致瑞典人對丹麥人的長期憎恨,故兩國於之後接近300年都維持敵對狀況,互相想征服對方。盡管瑞典後來逐漸取得政治和軍事上的強勢(如成功佔領斯科訥),但瑞典人還是以大屠殺中的受害者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