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最新一周新聞

股票市場最新一周新聞

發布時間: 2022-01-19 23:08:37

⑴ 最近股票市場有些什麼重要消息和新聞

5月25日,發改委發布1043個PPP項目庫,同時在近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三部委聯合出台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對PPP項目推廣的加碼和更高層次的宏觀統一指導。不過,據21經濟報道記者分析,1043個項目存在截然不同的性質。

在發改委1043個,總投資1.97萬億的PPP項目中,部分項目已經落地,部分項目還在規劃中,甚至出現項目屬於純融資性質。不同地區對於PPP如何操作和摸索的進程也不一致。
5月25日,發改委醞釀多時的PPP項目庫上線。以各地發改部門推介,經發改委審核後建立該項目庫,以集中向社會公開推介。本次發布的PPP項目共計1043個,總投資1.97萬億元,項目涵蓋水利、市政、交通、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該1043個項目中,有些項目仍處於前期規劃設計中,有些項目正在跟相關投資者接洽,有些項目已經落地,其中也有個別純融資項目。
5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三部委聯合出台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要求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採用PPP模式,並出台了系列政策保障PPP項目的落地。未來更多PPP項目的推出或可期。
PPP項目提速,集中推廣1.97萬億
5月26日,多位項目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發改委項目庫公布之後,他們就接到很多投資人的問詢電話。
發改委此次上線的項目庫,將所有項目所在地、所屬行業、建設內容及規模、政府參與方式、擬採用的PPP模式、責任人及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都公開在案。

⑵ 本周內主要新聞

首先感謝廣大博友的支持,非常感謝,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我將繼續努力為大家服務!下面說正題:

    與以往幾周不同,本周末不是一個平靜周末,重要新聞一個接一個,看的眼花繚亂,解讀也是各不相同,讓很多人都一頭霧水,我覺得不得不來解解這個疙瘩,雖然咱一凡人很難解開,至少給散戶朋友們提個醒。

    第一條:為適應股權分置改革後證券市場發展的新形勢,規范上市公司國有股東行為,推動國有資源優化配置,保護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穩定,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證監會日前公布了《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國有單位受讓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規定》,以及《上市公司國有股東標識管理暫行辦法》三個政策性文件,對股權分置改革後國有單位轉讓和受讓上市公司的方式、定價原則、審核程序、轉讓或受讓方資格、協議簽訂、價款支付等方面作了規范性要求,並明確了相關各方的責任。

解讀:這樣的一條新聞我不懂為什麼很多人解讀為利空!國有股減持辦法的出台可以說把真正懸在中國股市頭上的那把劍給拿開了,政策預期明朗了。零八、零九年是股票解禁高峰,那麼零七年就出台了相關的減持辦法,而且這個辦法給減持設了限度。大家都知道,國有股在中國股票市場佔有整個市值得65%左右,如果無節制的減持,必然沖擊市場。可現在設定的限度在10億股以內的三年內不能超過5%,10億股以上不超過3%,超過了需要向國資委上報審批,減持價格要按照市場價,同時並要向上市公司通報,並由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這樣的規則出台,維護了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原則,有了政策預期,有了減持價格,有了信息披露,那麼這應該說是利好無疑。可部分人士將其解讀為利空,理由是,超過百分之五的只是申報,那麼國資委有審批的權利,完全可以根據市場情況來審批,在市場瘋長的時候審批的多些,造成市場沖擊。對於這個理由,我不敢苟同。首先,超過百分之五進行申報,那麼也就給大股東上了套。說在市場高漲的時候將會成為調控市場的工具,這種調控和增加新股發行發調控我認為只是方式不同,效果是一樣的,就是增加供給,這種調控是市場手段,這又有什麼不妥,一股腦沒有管理由企業亂減持才會亂套,至於有節奏的減持或者增持,都不會給市場造成沖擊。我相信國家在這個問題上會控制節奏,不可能說一下子大量出售國有股,誰會希望因為自己希望減持而讓自己資產減持啊,再者這種調控總比5.30半夜雞叫好吧。所以,政策預期明朗怎麼能不叫利好呢?未來的時代是全流通的時代,現在股改已經完成了,如果還是維持永遠都不減持,那麼中國的市場和以前的市場又有什麼區別,從根本上講,中國股市不能全流通不是一直需要解決的問題嗎?難道一直拖著不解決就是上策?我相信不是,最好的策略就是有節奏,讓時間、市場來逐漸解決這個問題。何況中國的國有企業的內在價值很高,否則國外投資公司為什麼對中國很多壟斷國有企業趨之若騖呢?所以,對於以上的擔心,我認為是杞人憂天,庸人自擾之。可以肯定的說,國有股減持絕對是利好,誰說是利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庸人自擾! 

    第二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易綱新聞,易綱說吧)7日表示,當前不能單純依靠調整匯率的手段,而是需要打政策組合拳,來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壓力,應對流動性過剩。

    這條新聞出的蹊蹺,裡面沒有什麼新內容,裡面可以說都是最近投資者耳熟能詳東西,可為什麼又被拿了出來炒起來了,真的有點莫名其妙!這種似利空非利空的東西已經被翻來覆去的炒了N遍,這些信息也被既得利益集團利用了N遍,讓市場投資者吃了很多的虧。可為什麼到了現在還有人把他拿出來做文章,我認為這裡面非常有問題。說白了,也就說有人不想股市上漲!

    最近聽說外電報道中國政界有人在為十七大而打架,咱作為小老百姓無從考證,但現在地架勢看不得不讓人心存疑慮。為什麼這個新聞偏偏是在周末國有股減持辦法的出台後而出台,為什麼又把老掉牙的新聞再拿來再炒作,給市場製造陰影,一切都顯得那麼有目的性,但由於沒有新的內容卻又顯得那麼的蹩腳。對此,我認為投資者依然要提高警惕性,畢竟在牛市之初的時候就有神仙打架的經歷。這種架打的只能讓市場投資者吃虧。有人說,十七大之後才能揭曉這種結果,在下不敢置評。

    我們小老百姓不能阻止什麼神仙打架,但我們不能不注意和留心這種打架,我們不能被這種架所傷啊。可以這么說,中國的牛市腳步是不可能停下的,國家在利用它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在利用它解決社會福利,企業發展等等重大國家問題,所以牛市無懸念。但通過以上的新聞的新聞,我們可以了解到,零七年下半年的股市之路不會平坦,這是政治、經濟大環境決定的未來半年不會平坦的,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學聰明,同時要充分利用這些不平坦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三條:證監會官員:加大A股新股發行和再融資速度。這條新聞也是老新聞,對市場我認為短期偏空,長期偏好,國有大藍籌的回歸雖然會影響短期供給,但卻能穩定牛市基礎。

    第四條:中國債券市場改革破冰 公司債年內規模破千億。這是國家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的第二步,我認為對股票市場應該是中性偏好,公司債可以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有利於企業經營,提高企業利潤。

    第五條:建設總投資將超萬億 全國電網「改天換地」。這是一條關於產業的新聞,這說明電力設備製造企業的機會在十一五是實實在在的,毫無疑問這類企業的經營預期會非常好,當然公司股票的價格也會跟著漲。

    第六條:吳曉靈:加強東亞金融合作 提高應對危機能力。無論打架也好,什麼都好,面對國家經濟的根本利益,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會袖手旁觀,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根本利益。因此,我相信,只要我們的政府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採取了對策,中國經濟應該不會重蹈東南亞金融危機的覆轍。

⑶ 兩市股票市場要聞不更新咋回事

⑷ 今天影響股市的新聞有哪些

大盤靠拉動內需的計劃走出了一波連續的反彈,從11月7日以來大盤的反彈勢頭遠遠強於前幾次靠政策帶來的反彈,而反彈再次帶來了大小非的減持動作,而基金在前期減倉板塊的減倉動作,並沒有停止,所以說這次反彈暫時定義為反彈也不為過,現在連不少媒體和股評都在宣傳機構借這次反彈繼續出貨了(這有點一反常態),前幾次機構減倉時股評和媒體說是大建倉,而現在媒體又扭轉了方向一致"看到了"機構的繼續出貨,雖然近期一直沒更新評價文章,但是仍然在關注股市的發展,關注機構在股市裡的動作,從我個人的統計數據來看,這次反彈和前幾次反彈有很大的不一樣,首先前幾次反彈機構明明是純粹的出貨(所以持續性很差),但是股評和媒體一致認為是大建倉(當然是說給散戶聽的),而這次反彈機構有很明顯的提前3個多月的布局建倉次新板塊的動作,而且在部分次新股里建倉的規模不小,這是個信號,機構已經在選擇性的建倉了,雖然現在還在熊市中但是選擇安全系數較大的業績優良的股分批建倉暫時還在繼續,和前幾次反彈持續性差比這次之所以持續性遠遠好於前幾次就和機構確實的調倉建倉有關,前期部分機構拋棄的股繼續拋棄(當然短線還是借大盤反彈在犯彈,而且有些股在游資的狙擊下短時間內漲幅可觀,但是垃圾就是垃圾,潮水褪了才知道哪些人在裸泳)! 11月19日大盤再經歷了暴跌後出現了漲幅為6%的大漲,雖然這和市場上傳出燃油稅很快開征、大幅度降息54個基點、年底完成3G牌照發放三個消息有關,但是不管真假,中線主力資金在裡面的身影無法遁行,調倉和分批建倉的動作無法掩蓋(當然現在媒體和股評又開始幫機構掩蓋了),既然機構的確有分批階段性建倉,那這次反彈為什麼和前幾次反彈持續性上好這么多就很正常了,前幾次反彈機構靠政策快速推高股市暴漲後迅速高位拋售籌碼,套牢的個人投資者資金不少,根本不給個人投資者逃跑的機會,一個暴跌後就連續的大跌迅速使套牢者套牢程度加深(這次暴跌後又拉回了),由於很多散戶有套了就不管的壞習慣,自然成了機構拋出籌碼的堅定的持有者了。而這次大盤確變得有點反常的抗跌了,和不喜歡跟隨國外股市走了,這就和機構有關(和前幾次反彈比),因為機構確實這次在部分板塊上大量投了錢進去了,既然投了錢不是只為了當股東吧,既然不是當股東,那就是有做多賺錢的慾望(在大盤跌了70%的時候),所以這次反彈和前幾次純粹游資參與的反彈性質不一樣,因為有主力機構參與,行情的穩定性明顯不一樣。 機構階段性建倉並不代表股市反轉了,因為導致股市大跌的核心問題大小非還是沒解決,而在跌了這么多的情況下 機構做超跌後較大級別反彈的慾望也更強烈(當然是為了挽回前期的損失),而從8月20日後大盤形成的這個上檔壓力下行軌道,前面已經讓兩次政策性反彈顯出了反彈的真面目(很多人當時認為是反轉),而2080和1800之間的這個區域上軌和橫軌支撐馬上要形成夾角了,一旦大盤的K線(點數)繼續被下行的上軌壓制下行必然要和橫軌支撐位重合,重合後機構就沒有選擇餘地了,是堅決做多還是繼續探底就自然見分曉了,而對安全要求高的穩健的投資者可以等待大盤突破這個上軌把上升通道打開後並站穩了再建倉也不晚,因為能夠突破這個上軌並站穩,機構就選擇了做多,而很多看多的投資者從4000點一直喊到現在的中級反彈,就有可能真的在現在出現,買得早不如買得巧,吃魚頭的人大多數都吃在半山腰,還是吃魚身就OK了,魚頭讓機構去吃!如果大盤後市被上軌壓制下行把1800的橫軌也破了收不回來,那中線投資者可以暫時把錢捂緊點了,如果機構選擇突破上軌2080並穩健的震盪上行,那中線投資者可以逢低輕倉關注這次機構大量建倉的次新板塊中的那一部分股票,這類股票介入的一般是中線甚至有長線資金。雖然有很多強庄裝得像弱庄不過中線投資者眼睛放亮點,多觀察。熊市雖然沒結束,但是能夠在熊市中抓住一個中級行情也是很多人追求的,順勢而為吧,如果機構選擇突破上軌做大的反彈,我們也跟著做多就行了,機構選擇破橫軌,我們繼續觀望拿錢保本。 而如果真的發動了中級行情我談的1500就會暫時延後了,可以階段性做多,延後不代表不會出現了,大小非這個資金面的核心問題不解決還會在未來再次使資金面出現緊張,緊盯機構的動作吧!機構做多我們就做多,機構做空他們自己做去吧,我們空倉輕倉迴避風險。 而拉動內需十項政策除了最後兩項能夠較快的帶來利好效應外,其他的現在都還只是規劃,要到起實質性作用也是大半年後的事了,宏觀政策的滯後性無法避免,而且這些政策也表明了政府的態度是救實體經濟,而沒有虛擬經濟(投資市場)的份,而股市多頭該發泄的發泄完了該怎麼走還會怎麼走.大趨勢無法改變!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問題政府一個字沒題,這基本上驗證了政府的最終態度,之前新華社曾表態,大小非的問題要市場來解決,而不是政府來解決,看來政府是說到做到了. 一、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就只有該政策帶來具體的資金利好) 二、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在不良貸款率偏高的情況下,雖然放寬了限制,但是銀行體系還是很謹慎,不會盲目的擴大信貸規模,增加經營風險) 而平準基金傳出上報國務院,希望組建救市的消息更是把前期機構配合出貨的謠言打了個遍地找牙,傳了3個月平準基金要馬上入市救市,現在終於漏出了原型,根本還沒組建的計劃.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次貸危機涉及的負債額超過3萬億美圓,後續陸續有企業破產累加負債值無法避免)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⑸ 股票新聞的最快最新消息

悟空新聞聚合軟體聚合了所有的網站資訊,實時監控,及時掌握市場第一資訊,贏得先機

⑹ 近期有什麼關於股票的新聞

期待 2 8行情的轉換
上周收盤,但願是二浪行情的止跌 三浪的開端。

⑺ 今日同花順走勢同花順股吧同花順分析討論同花順股票最新新聞

隨著注冊制的推進,以及漲跌停板幅度越來越大,中國資本市場在改革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且因為居民財富越來越多,對金融投資的需求也開始攀升,這些都為互聯網金融IT企業帶去巨大的成長空間。下面就重點分析互聯網金融IT巨頭--同花順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同花順前,我整理好的互聯網金融IT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互聯網金融IT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同花順產品及服務考慮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層次參與主體,其中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上市公司等機構的客戶佔比最高,也服務於眾多個人投資者,為各類機構客戶提供軟體產品和系統維護服務、金融數據服務等這是主營業務的內容,讓個人投資者也能享受到投資理財分析工具、理財產品的投資交易服務等,是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流量規模領跑行業


同花順在金融信息服務領域發展的比別的公司早一些,前期發展的時候,在同花順財經網站也收獲了不少的用戶,還主動安排移動互聯網。目前同花順移動端流量規模遠超東方財富等競爭對手。到2020年12月同花順移動APP活躍用戶數量高達3314.20萬人,是東方財富移動端活躍用戶數的兩倍多。


並且,同花順的流量除規模大之外,粘性優勢在行業中也相當出色。根據易觀千帆數據,2020年7月-12月同花順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分別為6.19、5.62、5.60、4.50、5.09、5.38次,遠超東方財富等同業公司。


亮點二:強大AI實力與豐富數據資源


同花順AI開放平台持續發展,為客戶們配置了智能語音、智能投顧等多項產品和服務,將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給各大銀行和證券等公司,更努力在居民生活、醫療保健等領域獲得新的發展空間。根據同花順AI開放平台的數據,總共有30個核心技術服務,使用量包括三億人,同花順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盡全力打造出一種產業生態。


同時,同花順還擁有業內領先、規模龐大、歷史數據豐富的資料庫資源,涵蓋了新聞資訊、宏觀經濟數據、行業經濟數據、企業研究報告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並且還能獲得宏觀經濟研究機構和專業行業數據公司等機構提供的授權數據。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同花順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同花順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隨著注冊制的進一步實施,使得A股全面推行注冊製成為可以展望的未來,加上某些政策的改革,比如創業板放鬆單日漲跌幅限制,打開了A股市場新篇章,互聯網金融IT企業也從中得到了很多發展空間。


同時,隨著居民財富連連攀升,居民對金融信息的需求連連攀升,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市場容量日益增長,並大規模加大金融投資及財富管理的須要,對互聯網金融IT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行業未來值得期待。


綜上可知,同花順作為業內一家走在前面的的金融IT企業,將充分受益於行業發展,同花順未來前景十分向好。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同花順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同花順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同花順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哪裡可以看到最新的 關於股票周圍的新聞,實時更新的那種。多介紹幾個

你大概是找網站資訊監控軟體吧,看你的要求應該沒問題

⑼ A股上漲引發新聞聯播關注,目前已經漲了多久

7月6日,A股大漲,滬指漲近6%,創2年半新高,6日晚間,A股市場的亮眼表現登上央視《新聞聯播》,目前已連續漲2周之久。


2、政策暖風。從國家層面,一直都有政策出台支持股市發展。我們已經從高速發展階段,晉升為高質量發展階段。而想要高質量發展,企業融資渠道一定要健全,這個非常關鍵。有句話是“想致富,先修路”,股票市場就是企業的康莊大道。像去年新開的科創板,專門給創新、科技類企業提供融資渠道。而且試行的注冊制、放寬企業要求。

熱點內容
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8 18:47:28 瀏覽:186
股權轉讓糾紛起訴怎麼舉報北京 發布:2025-07-28 18:31:09 瀏覽:266
假期過後股市怎麼辦 發布:2025-07-28 18:16:25 瀏覽:369
留學生基金有哪些機構 發布:2025-07-28 18:11:30 瀏覽:855
股東的股權被稀釋怎麼看 發布:2025-07-28 17:58:52 瀏覽:486
股市報待撤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8 17:53:01 瀏覽:695
周鴻禕如何理財 發布:2025-07-28 17:39:46 瀏覽:185
股票投資平台退款 發布:2025-07-28 17:21:30 瀏覽:443
美國是如何輸出金融危機的 發布:2025-07-28 17:19:08 瀏覽:47
華師大的金融和交大哪個好 發布:2025-07-28 16:30:48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