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的媒體效應
A. 我國股票市場上出現的羊群效應實例
6月份宣傳稱牛市來了,大量資金湧入市場,漲到5100點的時候暴跌。恐慌空拋以後跌到2200
B. 股票市場與馬太效應,什麼是股票市場中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就是兩極分化,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反映到股市裡那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市場認可的股票飛速上漲,而其他股票表現平平。投資者應踏准股市和個股的趨勢。
C. 什麼是股票的28效應
28效應:
股市常說的二八效應其實就是指有兩成股票在漲或是跌,而同時又有八成股票在跌或者漲。
簡介:
二八現象是這兩年來的不正常的股市現象,機構為了做市,猛拉大盤指標股,結果是20%的指標股漲,大盤指數漲了,80%的股票不漲還下跌。
如果二八現象要繼續走下去,就意味著牛市已經結束,熊市已經來臨,而且,這樣的"二八"現象也是暫時的,最終那些強勢的少數股票也會象當初德隆的股票一樣被市場拋棄。
D. 各位高手們,請教一個問題,什麼是股市的紅利效應呢還要以某某股票為例來分析此紅利效應,謝謝各位了
所謂紅利效應指的是某公司由於利潤積累較多、或資本公積金較多的原因,導致市場對其當年推出高比例的送轉股預期強烈,而大量買進該股票,從而推動股價不斷上漲的行為。
這種案例在股市比比皆是。每逢年末年初,高送轉都是A股市場上備受關注的話題,投資者會對具備高送轉預期的股票格外青睞。2012年12月高送轉板塊提前爆發,且快速進入高潮。例如300343聯創節能,市場預期該公司會在2012年年報之中推出高比例分紅方案。於是自2012年12月4日開始啟動行情,至2013年1月7日,連續走出19根陽線,大漲170%,從最低價26.74元一口氣漲到73.15元。這就是典型的紅利效應引發的市場炒作。
E. 什麼叫作股票市場周五效應
周五的市場表現不僅在空間位置決定周K線的收盤情況,更是不少市場主力展示實力和作盤意圖,甚至實施騙線操作的黃金時間。分析價值明顯高於其他四個交易日,值得投資者多加關注。 對周五走勢的分析研判仍舊延用概率統計和心理分析相結合,此兩種方法在周五效應的分析研判中有著顯著的作用。 筆者在短線投機和中線跟庄過程中,通過對周五效應的觀察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研判時應力求把握市場主力的短期動向,才能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通常情況下,投資者有逢周五減磅、離場觀望的操作習慣,尤其是在市場處於關鍵位置或弱市市況時表現尤為明顯。 主要是因部分投資者為避免周六、周日兩天消息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市場風險而展開減倉操作引起的,多數個股在這種群體操作取向趨同效應的作用下會走出相對疲弱的走勢。在利用周五效應進行短線分析時, 第一要關注大盤的走向和個股聯動之間的關系。 第二要注意個股所處的運行狀況。 第三是分析時多用逆向思維。
F. 股票市場的周末效應是什麼意思
一般指大家會在周五的時候預測周末兩天政策面會出現什麼變化而做出的買入或賣出股票的舉動,這個時候,在周五收盤之前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上漲(預期好)或下跌(預期不好).
G. 我國股票市場近期動向以及其原因(宏觀)
股票市場近期動向和原因分析近期消息面上,有國務院已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並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此前,深圳特區擴關申請、重慶「兩江新區」總體規劃方案以及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等相繼獲批。多個區域政策密集出台,另區域板塊有了炒作題材。還有上周六,央行宣布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我國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將是大勢所趨,但短期出現實質性升值的概率有限,以目前國內經濟現狀來看,如果此時啟動人民幣升值,將對正在調控的樓市再度形成支撐,這或許又將引發國內繼續緊縮的預期,此次央行的表態對市場構成中性偏好的消息,只能說給市場增加了一些做多的砝碼。從本周一的技術分析,滬指盡管成功突破了5日、10日均線,但是在20日均線附近的觀望情緒依舊濃重,在還末有效突破20日均線的情況下還難現繼續上漲勢頭,須謹慎看待,特別關註上漲時的成交量能否放大配合,多看少動等待趨勢的明朗。
A股市場中期上漲或下跌的拐點,往往與偏股型基金倉位的高點呈現反向相關。即基金股票平均持倉創歷史新高、或逼近歷史新高,A股結束中期上漲行情進入調整;當基金股票平均持倉大幅下降,特別是跌破70%時,A股將結束調整進入中期上漲。支持大盤進入築底階段的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基金倉位的變化。截至上周統計,基金的股票倉位基本全部有所降低,目前在2500點區域基金倉位已經回落到75.4%,這可作為一個參考。
H. 怎樣理解股票市場的消費效應
簡單地說,股票市場的消費效應來自於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這是一種虛擬經濟的產物。因為股票市場的價格上揚往往會給投資者一個財富增加的印象,但是只要投資者的股票沒有變現(全部出售變成現金),或者沒有把其中的現金轉帳出股票市場的資金帳戶,那麼這種股票市場的股價上漲帶給投資者的只是所謂「紙上富貴」。但是,因為有股票市場的上漲心理影響,投資者感覺到自己的財富已經增加(實際上暫且沒有實現),所以在衡量自己的消費能力方面有著超過現實的誇大效應。這時,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部分投資者的消費行為(實際上是提前消費行為的一種)形成了一種傾向或者潮流,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消費傾向或者現狀。
相反,如果股票市場的價格下挫,投資者的財富心理感受是負面的,現實中也會影響他們的實際消費,使得他們比正常消費,變得更加謹慎和小心。
I. 為什麼說股市有財富效應,財富效應的具體體現是什麼
財富效應又稱實際余額效應。實際上正是由於資產的價格波動引起的。本意上,財富效應是為了說明,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導致資產持有人財富的浮動和邊際消費傾向之間的關系的。意在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這一規律。
個人認為,中國股市是目前世界上最不理性的股票市場,追漲、跟風買等現象尤為特出,一漲就滿天紅!這也很好解釋,股民賺錢了,就想消費,大部分不是消費在物質市場,而是仍然迴流到股市繼續購買股票(這里也可以把股票看成商品吧),而這恰恰是反映了:資產增加--消費這一財富效應。其實本人不贊成股市財富效應這樣的說法,一是因為定義有點混淆,二是沒有實際意義。可能這樣說的人有點諷刺的含義在裡面吧!
J. 什麼是媒體效應
媒體效應有:
宣傳的功能,通過各種各樣的媒體,讓知道項目的意義和定位的人更多,傳播的范圍更廣泛,這樣有利於項目獲得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會得到各界人士的幫助,有利於打開市
場,真正的擴大受眾群體,實現項目的延續性、可復制性;
教育的功能,通過受眾對媒體信息觀念宣傳的接受,使受眾的思想觀念、看問題的態度、認識事物的價值觀發生變化,通過幫助大眾而改變人們的固有思維模式、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媒體的報道可以吸引贊助商為項目組融資以便長久運行,拓寬思路及運行的路子,而且若以此吸引到的贊助商或者合作企業的檔次要比拉贊助的高得多。
媒體的報道正是對於項目組及其成員的肯定。媒體的報道是對於項目組有推動作用,對成員有鼓勵,具有鞭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