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心理學與股票市場
1. 股票投資心理分析的目錄
第一部分心理學與證券投資
第一章導論
一、關於市場
二、投資還是投機
三、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
四、心理學與股票投資
第二章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一、概述
二、心理過程
三、個性心理
第三章群體心理
一、群體與群體心理
二、對群體心理的一些早期研究
三、流言的心理分析
四、群體心理的感染效應
五、時尚或流行心理
六、正態分布
七、集群行為與去個性化
八、群體極化與群體思維
第二部分投資者心理分析
第四章股票投資中常見的一些心理幻覺
第五章股票投資中如何保持客觀性
一、恐懼心理
二、貪婪心理
三、過度交易的市場化行為
四、希望:最精緻的心理陷阱
五、克服習慣化的投資偏好
六、克服股市心理焦慮症
第六章避免外部影響堅持獨立思考
一、大眾媒體
二、市場傳聞與小道消息
三、專家與權威的意見
四、綠色草坪效應
第七章滿招損謙受益
第八章耐心是獲利之本
第九章遵守紀律堅持原則
第十章投資人情緒的調節與控制(上)
一、焦慮過度
二、固執己見
三、杞人憂天
四、拒絕承認事實
第十一章投資人情緒的調節與控制(下)
第十二章投資人的個性問題
一、優柔寡斷
二、賭性十足
三、完美主義
四、抑鬱心理
五、得意忘形
第三部分投資大眾心理
第十三章股票投資中的社會心理效應
一、從眾效應
二、時狂現象
三、暗示流言的作用
四、感染效應
第十四章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上)
第十五章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中)
一、美國:佛羅里達地產泡沫
二、英國:南海泡沫
三、泡沫膨脹期
四、泡沫破滅期
第十六章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下)
一、變通性
二、對未來不要妄加猜測
三、未來是由事件本身決定,而不是個人所能控制
四、一致性意見如何形成
五、歷史會重復,但相反意見者卻要認真對待
六、濫用相反意見理論同樣會走向反面
第十七章突發消息獲利良機
一、一個人人皆知的消息是需要打折扣的
二、我們如何通過分析市場對消息的反應而獲利
三、投資人的獨特選擇——丑聞投資
第四部分投資者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策略
第十八章成功投資者的心理歸因
一、沃倫·巴菲特
二、約翰·坦普爾頓
第十九章投資者需具備的心理素質
一、投資前的心理准備
二、辯證的思維
三、必備的心理素質
第二十章投資交易的一些心理策略
一、確立投資目標
二、確立投資理念
三、確立投資計劃
四、確立投資評估方法
第二十一章投資交易的十九條原則
一、心理調控
二、資金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2. 如何理解群體
就個人而言,無論是誰,都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個性,理性的個人和非理性的個人。 在正常的情況下個人(即個體)都處於理性的狀態下,而每個人的理性的一面都是非常獨立的,可以理解為獨一無二的,所以每個人都處於理性的狀態下,是無法達到互相統一的。 當個人與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會由於一些共同的愛好、目的、甚至於一些想法而達成一種統一,這個時候就個人而言就處於了另外一面,非理性。也正是由於非理性的存在,才造成了個人與個人之間達成了某一種統一。此時就可以稱之為群體。 個人由於非理性,而與其他個人成為了群體,此時個人又在群體的影響下,變的更加非理性,所以才會有了書中的一句話"個人在群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文明方式忽然消失,原始沖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 《烏合之眾》此書就是對"群體心理"進行說明和分析。群體具有以下一些特徵:在領袖人物即"英雄"的主導作用下,群體中的多數人即"群眾"會變得想法簡單、易沖動、智力低下。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群行將畢業大學生在一起的時候,就很容易在吃散夥飯的時候做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情,比如抽煙、喝酒,而自身對這些在平時被看成的惡習還不會反感,甚至認為很正常,如果再被一些平時就不學好的學生慫恿一下,更會做出一些對社會產生危害的事情,比如打、砸、搶,最後為自己不理智的行為而負上法律的責任。 這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在"群體心理"的影響下,"群體"變的無所畏懼,並且發揮出了比平時還要強大很多倍的能量,而這種力量很可惜是破壞性的,而不是建設性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群體"都像勒龐所說的是"烏合之眾",還是有很多"群體"在"英雄"的主導下,產生了建設性的力量,而做出了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比如動物保護協會、綠色環保組織等。 在一定條件下組成的群體,有可能又會與其他的群體產生一種很微妙的互動,並產生一個更大范圍的能量,比如08年下半年在國內出現的一些"群體性"事件,其實在這些人當中肯定也又很多頭腦聰明和理智的人,但是最終這些人並沒有阻擋這些群體的發展,反而成為了群體中的一員。從中可以看出,個人的理性或者是很多個人的理性之和是絕對無法阻止群體的力量,相反還有被之同化的危險。 同時,我發現自己也對股票市場的認識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1、有的時候股票市場處於一種全體看空或者全體看多的狀態,此時被這些很極端的情緒影響著的投資人就是一個群體,在特殊的群體心理影響下變的盲目、瘋狂,最終迎接他們的必然是行情相反的一種走向。 2、在股票市場中,有很多個群體,散戶就是群體中的多數人即群眾或跟隨者,機構、莊家就是群體中的"英雄",在"英雄"的錯誤指導下(機構或者莊家刻意甚至於惡意的誤導),散戶就會做出很多沖動的事情,最明顯的就是追漲殺跌。
3. < 群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 這本書從哪裡能下載到電子版
我還想下載呢!
4. 為什麼人會有從眾心理去炒股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損失金錢就等於是懲罰,持有正在下跌的股票,算是殘忍的懲罰,尤其當損失最慘重的時候,還會傷害到投資者的「自我」,很少人會在剛買進股票碰到下跌就止損,大多數人會選擇繼續持有,如果損失繼續擴大,懲罰就不斷加深,投資者就開始害怕,有挫折感,例如:拒絕閱讀有關證券的報紙;迴避關於股市的話題等,並會對該種股票產生厭惡感,因為它不但代表金錢的損失,同時也等於不斷提醒自己是個笨蛋。終於有一天股價突然暴跌,該投資者決定壯士斷腕,不再接受懲罰,於是賣出股票,沒想到不久市場逐漸回暖。這樣,該投資者終於完成了一個心理循環:追漲的貪婪心理使他高價買入股票,而懲罰的作用又使他以低價賣出。
5. 社會心理學能否用在炒股票上
社會心理學可以用在炒股票上。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銀行利率的高低、股市的資金充盈率、機構的持股情況、大眾心理等。
股票投資與心理學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股票投資的主體是人,而人的任何行為都會受其心理活動的影響,因此,任何一項投資行為無疑都受到投資者心理的影響。
大眾心理就屬於社會心理學的內容。前段時間我國A股市場踩踏性暴跌,就與廣大股民的恐慌性心理有關。
6. 學心理學 玩股票有優勢嗎
相對於沒有學經濟和學社會規律的同志們來說,是相當有優勢的,股票里最重要的是大眾心理學和行為心理學,另外還要對人的本性進行深刻的認識:自私,貪婪,羨慕嫉妒等等
兄弟,股票市場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還需要學習的還很多,不是單純的因為學過心裡學的幾本書,就可以馳騁股場的。
還需要學習些基本的操作知識,漲跌規律,市場追逐追逐的熱點,和價值投資。成長型上市企業有炒作概念的總是會受到追捧。
最後祝你成功,理財順利,財運宏達!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財富機器人供稿(roboty.cn)
7.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群體
你好樓主!
群體在心理學里屬於社會心理學范疇!
群體:也稱團體。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結合在一起,彼此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並具有情感聯系的兩人以上的人群。不過,社會心理學討論較多的群體,通常為規模不超過40人的較小群體。
作為群體結合在一起的人群,與由於時間和空間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會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群體具有以下這樣三個特點:
(1)群體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標。並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群體通常會制訂一系列規范。長期存在的群體往往還發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亞文化,有自己的價值觀、態度傾向與行動方式。
(2)群體是組織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結構。群體內每一個成員,都在群體中占據一定的位置,並執行著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
(3)群體成員心理上有依存關系和共同感,並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沒有共同目標和隸屬感,沒有結構與社會角色分化的。社會心理學家萊茨曼等人稱這類人群為聚合體。例如,路口等綠燈過街的人群、電影院中的觀眾和飛機上的乘客,都屬於這種非群體性的人群聚合體。不過,聚合體也可以轉化為群體。被劫持飛機上的乘客,為了一個共同的制服罪犯、求得生存的目標,可能會很快分化成為一個結構化的群體。
在前蘇聯的社會心理學概念體系中,曾經強調集體是群體發展的最高形式。認為當群體的目標與社會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不只局限於群體內部時,群體就成了集體。嗯就這么多吧!
8. 群體心理學有哪些理論,最好有點詳細介紹的
群體心理學涉及范圍很廣,單是群體內關系就有對從眾、服從、接受、拒絕等等很多現象進行解釋的理論,可以找些社會心理學里關於群體的內容來看。
另外有一本比較偏激但是很有意思的書,是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講大眾心理的,也推薦~
9. 關於群體心理學的事情 請高人來解答下 到底是怎麼回事
成就感,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