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評估機構
Ⅰ 上市公司擬收購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提供的評估報告是否必須由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評估機構出具
一、擬上市企業整體變更時,審計評估機構必須具有證券從業資格
關於擬發行股票公司聘用審計機構等問題的通知
證監發行字[2000]131號
各擬發行股票公司:
為推進股票發行機制的市場化,規范擬發行股票公司的驗資、審計、資產評估及信息披露工作,根據《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核准程序》和《股票發行上市輔導工作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今後擬申請發行股票的公司,設立時應聘請有證券從業資格許可證的中介機構承擔驗資、資產評估、審計等業務。若設立時聘請沒有證券從業資格許可證的中介機構承擔上述業務的,應在股份公司運行滿三年後才能提出發行申請,在申請發行股票前須另聘有證券從業資格許可證的中介機構復核並出具專業報告。
二、擬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審計報告必須由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所出具?
★我們要求擬上市公司大股東提供審計報告,請問大股東的審計報告是否可以由非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
★反正我是沒找到相關規定。我做過的幾個項目中大股東的審計報告沒有由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所審計,預審員也沒有提出什麼問題。
★沒有法規要求,從經驗上沒有證券資格的審計報告都是可以接受的。
★對擬上市公司好像沒有相關規定,但是對於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必須提供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具有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告。
三、評估驗資的復核
保薦人培訓要求:
★對於評估報告、驗資報告的復核:歷史上可能有些出具評估報告和驗資報告的中介機構無證券從業資格,需有資格機構復核。
★3年內涉及資本項目變動(增資、股權轉讓等):所有驗資/評估都要復核;與日常業務相關的評估可不復核(如僅購買某些生產設備)。
★3年外原則上可以不復核:但若3年以外,有重大影響的報告也要復核(如涉及股份公司設立等資本變動)。
Ⅱ 國際債券市場信用評估機構的作用是什麼
債券市場上的發行人資質優劣不齊,投資者不可能掌握所有債券發行人的信息,而這最終將影響債券本息兌付效果。發行人也希望給予投資者債券本息最終能安全兌付的信心。信用評估機構類似於股票市場的證券研究所一樣,對債券及發行人進行評級以對債券信用風險進行區分,這樣投資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債券投資了。
Ⅲ 炒股做價值投資怎樣去評估公司當前的股價貴了還是便宜了
有些偏題,不喜勿噴。股市裡股票眾多,被低估的股票同樣也是如此之多,我之前也是研究多年,現在終於明白。下跌的票可以有很多理由,但是上漲的票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強勢。在股市裡尋找底倉足的強勢票會比一些低估值的票成功率高,同時結合一些指標軟體成功率就更高,選股相對也比較容易,對於後期走勢也會有預判(因為強勢)。
Ⅳ 股票價值評估
股票的價格受經濟周期、行業、財務狀況、庄股資金、前期套牢盤、品牌價值、渠道優勢等等,主要財務狀況的角度分析股票的內在價值;如果一隻股票的財務狀況好的話,其價格低於價值,總有一天在流動性寬泛的時候,會漲上去的。這也就是價值投資的魅力所在啊
格雷厄姆使得人們對股票回歸到「投資」這個概念,巴菲特繼承了格雷厄姆的股票價值投資方法。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應該從三個方面考慮: 資產價值 、盈利價值、成長性價值。
1、市凈率法:關鍵是要考慮行業風險
市凈率指的是股票的市價除以公司的凈資產所得比率。這種方法認為,股票的價值等於公司的賬面凈資產,挑選股票,就要選擇股價遠遠低於每股凈資產的股票。股票市場上股價低於賬面凈資產的公司越來越少,要找到這樣的股票變得很困難。但這套方法也有問題。例如,巴菲特嚴格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資理論,買進了價格低於賬面凈值的新英格蘭紡織業伯克希爾—哈撤韋公司的股票。但巴菲特很快就發現,雖然他購買的股票價格低於凈資產,看起來沒有什麼投資風險,可是正應了那句老話「便宜沒好貨」,這些公司隱藏著巨大的經營風險。道理很簡單,這些公司的股票之所以便宜,主要是因為其業務不景氣。在目前的中國股市中則體現為鋼鐵類股票,很多股票價格已經跌破凈資產價格了啊
股票價值和賬面價值之間的區別:賬面價值表明過去的累計投入,而股票價值表明的是未來預計所得;賬面價值是一個會計概念,股票價值是一個經濟概念。他用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說明了兩者的區別:如果有兩個小孩,用相同的錢讓他們都讀到大學畢業,那麼這兩個孩子的賬面價值是相等的,可是,兩個孩子都讀到大學並不意味著他們將來前途完全一樣,這表明他們的內在價值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根據公司的賬面價值來評估公司的股票價值。
2、市盈率法:判斷其成長性和速度
那什麼因素決定公司的股票價值呢?巴菲特認為,股票價值的決定因素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呢?每股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後來,人們研究出了用「市盈率」這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的盈力能力。「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就得到了公司的市盈率。
市盈率模式又稱康貝爾—席勒模型,是由哈佛大學的約翰.Y.康貝爾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羅伯特.J.席勒教授共同創立的一種價值評估模型。所反映的是公司按有關折現率折算的盈利能力的現值,它的數學表達式為P/E。其實,市盈率模式是現金紅利貼現模型的一種直觀的體現,集中於發現某個企業相對於目前市場上的其他類似企業而言是更更宜還是更昂貴。
巴菲特的選股策略是:在大盤大跌的時候,就大量購進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股票。這個方法的風險在於購買盈利不穩定的公司的股票風險更大。市盈率的高低與多種因素有關,越是業績優秀的公司,市盈率就越高。在遇到業績優秀、市盈率高的公司的時候,這時,巴菲特往往就陷入了兩難境地,不知道究競是該買還是不該買。「目標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績優的企業,而不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平庸的公司」。巴菲特。
3、未來現金流量估值法:判斷賬面真實程度
注重現金流量表階段為了抑制公司管理層的會計造假行為,用公司未來現金流量這個更准確的盈利能力指標來估計公司的股票價值。人們普遍使用扣除折舊、利息與稅收前的盈餘(EBITDA)作為公司現金流量的近似值。實際上,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防止公司管理層的會計造假行為。只能做為選股時觀察有無假賬的參考指標。但未來現金流量估值法卻將其用於評估公司股票的價值,實在勉為其難,這樣的價值評估也不可能會很准確。
現代的財務理論界和實物界都趨向於一個共識,即企業由於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自由現金流,是衡量企業財務彈性及企業內部成長能力的重要指標。雖然對現金流量分析的目的不同,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定義也可能不同,但一般認為:自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經營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的差額;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法就是認為企業的價值應該等於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
4、凈資產收益率法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來自公司損益表中的凈利潤去除以來自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賬面價值所得的比率。這個指標反映公司管理層利用股東投入的資本實現了怎樣的經營效率。巴菲特多次重申,評估公司價值的最重要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這家公司的股東投資回報率越高。
關鍵的價值促動因素是推動企業價值增長的主要因素,從經濟附加值的角度,只有當企業的投資報酬率超過資本成本時,才會產生價值(EVA)。
從經濟附加值的計算公式看:經濟附加值=稅後營業凈利潤—投資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只有投資的收益超過資本成本,投資才能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公司的市場價格有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營運價值,是對公司當前正在營運業務市場價值的一種度量;第二個是公司的未來價值,用於度量公司期望增長價值的貼現值。
5、剩餘收益估值法:以凈資產收益率為基礎的股票價值評估方法
剩餘收益估值法主要採取以下步驟來計算股票價值:
剩餘收益=(凈資產收益率一股權資本成本)×凈資產
股票價值=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剩餘收益的現值
這就是著名的剩餘收益模型。通過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共同作用,剩餘收益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歷史成本會計在價值評估方面的不足。
6、現金紅利貼現模型:主要適用於長期投資
現金紅利貼現模型是證券分析師用來測量基於持續經營假設的公司價值的定量工具,這一模型的本質是指公司股票的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該模型認為,對於時間范圍無限長的投資者或從實際考慮,即中長線投資者,決定價值的基本因素是股息流,固定股息增長率現金紅利貼現模型只能關注公司的預期紅利以及貼現率,而在中國年輕的證券市場,廣大投資者重視的往往不是上市公司股息發放的多少,而是資本利得。此種方法主要還是適用於長線投資者。
股利貼現模型,通過將未來的股利貼現計算出股票的價值。其數學公式為:D為股票的內在價值,Di為第i期的股利,r為貼現率。根據對股利增長率的不同假定,股利貼現模型可以分為零增長模型、不變增長模型、二階段增長模型和多元增長模型。
股利貼現模型實用性分析:股利貼現模型適用於經營狀況穩定、有穩定的股利發放的企業,但因為股利發放因各公司股利政策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兩個業績和規模相當的企業,也可能因為股利政策的不同,經股利貼現模型計算出的價值出現很大的差別。對於股市中很少發放股利的公司,或者出現虧損而暫時不能發放股利的公司,該模型不是很適用。
7、貼現率法:主要用於判斷經濟周期
最簡單的貼現率,一般參照長期國債利率。貼現利息=票據面額×貼現率×票據到期期限。
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通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准備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通過對貼現率的研究,來判斷經濟周期的變化,在低谷時買進股票,在高峰時賣出股票。
Ⅳ 在中國國內,做股票內在價值分析,對股票進行估值的公司有哪幾家公司請告知,多謝
估計你還不懂資產定價的原理吧。想要從絕對價值的角度分析股票和股票市場的運作,是需要多年深刻的領悟的,理論上也要和你的目的相關。
(1)如果你想明確股票的絕對價值,那麼基本上是偽命題,因為價值投資的本質含義是你的預期和市場一致性預期有一定差異性,現在的券商,投行一般是從短期視角進行相對價值統計測算,股票的絕對價值每個人的認識可以差別很大。
(2)對股票和內在價值進行跟蹤的價值,主流的賣方買方機構一直在做啊,其實已經比較成熟了,雖然和美國有一定差距,但是成長很快。但是你要明確一點,跟蹤基本面和進行估值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基本面主流機構的研發實力很強,但是估值究竟怎樣,就是見仁見智了。
(3)估值的具體方法在財務學已經很成熟,但是實踐中經濟因素要遠大於財務因素。比如,你在10年前如果預期煤炭會漲價,那麼10年前就可以認為煤炭具有較高價值。或者你在10年前認為白酒會漲價,房子會漲價等等,估值的本質是你要對經濟因素有正確的判斷,而不是僅僅靠基本面跟蹤。
(4)股票只是投資估價體系中的一環,真正的本質是投資者本人對經濟問題的理解情況。美國頂級分析師多了,為什麼巴菲特做得這么好呢?那是因為他在環境低迷的時候正確地評估了價值,這種能力不是靠專業團隊和會計師隊伍就能獲得的。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5)股票價格本來就具有較長期偏離基本面的特徵,你認為股價是亂來的,這恰恰是股票的魅力所在。
你問的問題,從博弈論的角度是不可能出現的。假設真有一家公司「很權威」地估值,那麼股票市場還有什麼;利潤空間呢?股票的流動性特徵就會喪失,會重新導致股價體系混亂,從而導致「很權威」的公司「不權威」了。
(6)估值不是很簡單的東西,系統性地學習財務會計學,公司財務理論,資產定價,金融行為學等學科,才能逐步理解價值究竟是什麼。
西方有名言,能知道事物價值的人,3年內必成商人。如果你真的能判斷事物的價值,股票又算什麼呢,不過是個工具罷了。
Ⅵ 依據股票市場價格評估的企業價值是()
依據股票市場價格評估的企業價值是()C 企業股東價值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有用請點回答下面「選擇滿意回答」支持我
Ⅶ 分析一隻股票的六個方面「行業、企業、小公司、機構、估值、風險評估」分別代表什麼,要從哪些地方分析這
行業:主要分析其在行業中的地位,對產品價格的定價能力大小。企業:是指公司的知名度與無形資產價值。小公司:其在市場上的流通市值大小,決定這個公司是不是易於炒作。機構:在公開信息中尋找機構的身影。著名機構的領頭羊效應會很明顯。估值:市場的比價效應,促使我們在這個股票的價值行業地位與業績報表等一些因素來衡量一下這個股票的真正價值,如低估則入場。風險評估:大盤的系統性風險是我們極力迴避的,個股的風險更是我們需要防範的重點,因為我們做股票就是個股,所以個股風險評估是操作的關鍵。如:市盈率,市場熱點切換,技術指標超賣超買,主力資金動向等都是風險評估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