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2014年股票市場融資狀況

2014年股票市場融資狀況

發布時間: 2021-04-23 04:54:42

1. 中國的股票市場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狀況。

我只能給你提供一個梗概吧
第一:中國股市現在是個政策市場,盡管政府想轉型,但一直沒真正實現
第二:中國股市作為融資平台卻監管不夠完善,仍然有很見光死問題
第三:中國股民仍然占據了市場的主力,而不是基金公司
第四:中國股市目前市場人氣低迷,主要是受宏觀調控、外圍經濟和資金不足的影響
第五:作為世界上增長最為迅速國家中國經濟活力必將在股市上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未來兩三年內中國股市應該有個大的上漲。

2. 中國股票市場近幾年的走勢(好心人幫幫忙)

從圖中可以看出:之前股票市場流動性較低,且不能實現良好的資源配置,與經濟走勢可以說毫無聯系,而股改之後,股指與經濟走勢的聯動性顯著增強,對資源的配置也就更加科學了。

有關股改: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3. 中國股票市場的近期狀況

隨著美聯儲二次量化寬松規模的落定,全球新興經濟體又將迎來6000億美元資金的進攻。如何加強對熱錢的管理,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可以採取總量對沖的措施應對熱錢流入。他說,如果有短期投機性資金流入,可以通過適當的措施將其放在一個池子里,而不會任其泛濫到整個實體經濟中去。等到熱錢需要撤退時,再將它從池子里放出去。通過這種操作,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資本異常流動對中國經濟的沖擊。 首先是經過最近幾年新股的高速發行,尤其是一批藍籌公司的發行上市,目前中國股市的規模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家數1997家,總市值27萬億元。股市規模的擴大,這也意味著資金吞吐量的擴大,目前中國股市完全有能力接納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 其次,股市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快新股發行的方式來接納熱錢,將熱錢拿來為我所用,擴大直接融資比例。一直以來,中國股市都被輿論稱為是"圈錢市",融資功能是中國股市最善長的功能,今年前三季度共有404家公司發行A股股票或債券,合計籌資6632億元。中國股市缺什麼也不缺少在股市門口排隊等待發股上市的公司,面對熱錢的流入,中國股市完全可以加大新股發行力度,來減少熱錢對市場的沖擊。而且,讓更多的公司發股上市也解決了一批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為支持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作出進一步貢獻。 此外,熱錢進入股市後,管理層完全可以通過國有股的減持來將熱錢對股市的沖擊降低到最低程度。2005年中國股市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原本不上市流通的原非流通股多已轉換成了可流通股。不過,出於維護股市穩定的需要,絕大多數的國有股並沒有上市流通,而仍然是持有在大股東的手上。目前A股的總市值超過27萬億元,但真正流通的股票市值只有1/3左右。如中石油於11月8日解禁,解禁市值達到1.9萬億元,但這1.9萬億元市值的股票仍然都持有在大股東中石油集團的手上,並未上市流通。因此,一旦熱錢流進股市,國資委完全可以有序地安排國有股減持,從而有效地抵減熱錢對股市的沖擊。

4. 目前我國通過股票市場融資約____萬億,通過債券市場融資約____萬億,直接融資規模不足___%

據估算,2010年全年非金融企業新增貸款規模約4.9萬億,通過股票市場融資約0.6萬億,通過債券市場融資約1.17萬億,直接融資規模不足30%,而國際上比較成熟的企業融資結構中,直接融資一般超過70%。這個是我能查到的最近日期的數據。

5. 中國目前的融資狀況

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問題的再認識
對於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業界同子_旱有關注並
進行r頗有深度的探i寸。根據我國一此權威評}ni機構
專家的評}ni .認為我國xo%以上的上市公司存在財務
隱患,其中有20%的上市公司存在較為嚴重的財務問
題。Ifil今上市公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處於舉足輕重的
地位,截至2003年底,國內資本市場叭)股上市公
司達12x7家,總市值達42457.71億元,相當於當年
CDl怕勺40%。可見,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關繫到整個
國家國民經濟。Ifil上市公司財務問題作為一個市場發
展過程中問題集結的重點,所涉及的誘發囚素和行為
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囚此,對上市公司財務問題的
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關於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十多年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之五聞小}}寸地
被媒體曝光,可以說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由
來已久,大家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應該說並小陌
牛。一般認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多由利益馭動、
財務狀況惡化以及高級管理人員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最
大化等原囚Ifil導致,但就我國上市公司的情況看,由
於股票發行、配股制度以及股權結構畸形導致上市公
司的信息失真也小能小引起關注。一方面,我們都清
楚按照證券法規定,發行上市的股票必須具有一年經
;A連續傲利的業績。然Ifil,能做連續一年傲利的企業
又有兒多!於是,為滿足上市條件,就會產牛人為改
變財務狀況的現象。像四川紅光為達到這一標准,在
發行上市報告中,居然將1996年10300力元虧損做誠
利5400力元。另外一種情況是為r保住已取得的上市
資格,維持公司信用體系Ifil引發的財務問題。由於-
個殼」資源的價值小僅僅對於一個公司,甚至於-
個地方、一個行業都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卜,上市
公司無淪為自身,或是迫於l+_力,都會對財務報表進
行粉飾。比如諸多51'公司在虧損上做文章,通過推遲
確認費用和損失,或有計劃地集中費用和損失於某
年,從Ifil使虧損年度出現間斷性,以達到避免被摘牌
的日的。另一方面,由於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上市後
一年內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小低於10%則有資格進行配
股和增發新股,這樣低成本的融資方式誰肯放過?於
是必然引發一此上市公司為維持持續融資能力Ifil有意
進行調整利潤分配。例如中大系」、金新系」和
京東方系」,都是頻頻利用行業布局,進行多方關聯
交易,使其控制的殼資源順利通過審計,以維護持其
融資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融資潛力。但無淪經何種
手段達到再融資日的,客觀上都表明會計制度存在缺
陷與漏洞,並誘發與導致上市公司產牛相應的財務問
題。再一方面,由於股權結構的畸形,也會誘使上市
公司造制失真的信息。當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主
要表現為國有股的高度集中和「一股獨大」,由於國
有股和法人股的缺本小能上市流通,大部分股權被固
定化r,為此就存在同股小同利、同股小同權現象
Ifil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機制的缺礎,它對於公司的控
制方式、運作方式乃至效率等都將產牛重要影響。
「一股獨大」以及資產產權的模糊性,造成國有股東
行為的嚴重扭曲,使大量的內幕交易和頻緊的關聯交
易成為可能,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很容易與莊家」串
通操縱股價;另一方面是經理人員還可以通過跟
庄」來謀取利益。再加上上市公司與其對應股價缺乏
有效聯動性,以至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機制
雙重失錄,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雙重缺失,Ifil全面的
內部人控制」則為上市公司的虛假包裝」和小實
信息的形成提供r便利。行政上的超強控制」和
產權上的超弱控制」,誘使經理人利用所掌握的完全
信息進行欺騙就成為r現實。故此,從這一點上看,
我們小難看到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其根緣與我們的
一此制度直接或間接相關
二、關於上市公司投資導向偏離導致的財務問題
雖然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融資款的運用應具有針
對性。Ifil據2002年統計,約有40%的上市公司並沒有
如通告所述將籌資款用於融資項日上。這與經營者的
投資理念和市場環境小完善密小可分;一方面我國證
券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缺失,企業低成本融資乃至惡意
圈錢很容易,造成上市公司投資決策上的隨意性。另
一方面,價值投資理念遭受冷落,上市公司一味地沉
溺於市場熱點和題材炒作。從近年來看,尤其值得引
起我們注意的上市公司的投資理念偏離導致的上市公
司財務問題。如今,上市公司老總們選擇做大」的
環境和動力遠遠高於做強」。具體表現在一此上市
公司在上市募集資金後四面出擊,資產膨脹迅速,結
果投資項日小如人意、資金無法回籠,公司被拖垮
這種投資決策出現失誤,很有可能導致上市公司資金
鏈和產業鏈的雙重斷裂。一般來說,一家上市公司短
期內做大」比較容易,但從長期來看,上市公司只
有持續小斷地把資金投入到核心項日上,維持與增強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做強」的根本之道。但對
於我國當前的上市公司來說,往往被短期巨額非理性
的利潤所誘惑,自一日做大」擴張,導致諸多財務問
題。Ifil在解決相應的財務問題}}寸,更多的上市公司往
往把日標鎖定公司牛產內部,例如通過降低牛產成
本、內部挖潛等,事實上在這一環節上並小能從根本
上解決問題,除非是一此管理鬆散混亂的企業,否則
從牛產環節降低和控製成本顯然是收效甚微的。解決
這一問題肯定是上市公司的投資部門的事,Ifil投資部
門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必須端正投資的導向。
一、有關會計法規變蘋引起的財務問題
2ooi年財政部對會計制度進行r修汀或變更,新
會計制度對資產的再定義和對公允價值運用進行強力
約束,旨在控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強調財
務指標的真實性和持續性。規定在會計政策變更當年
可以選擇末來適用法和追溯調整法進行賬項調整。大
部分上市公司採取追溯法調整影響期初末分配利潤等
利月,影響額較小的才計入當期損益。Ifil對上市公
司,特別是對於資產水分較多,依靠債務重組收益及
非貨幣卜}交易收益維持傲利、或有負債沉重的上市公
司將出現嚴重Ifil持久的財務問題。如一此上市公司采
用對財務的追溯調整,來糾正過去的過失或造假。前
兒年,就有一此銀行類上市公司開始追溯調整,其主
要原囚是國家對銀行的會計准則進行r重大改變。但
是,現在的情況是,有一此上市公司根本小是囚為重
大財會政策調整,Ifil是純粹以過去會計失誤等一此借
口來對過去兒年的錯誤,集中起來搞追溯調整,這個
性質就很惡劣r。囚為,該種做法,一方面多年欺騙
r投資者,另一方面又躲避r政策法規的懲罰,逃避
r被S 1' , 1' 1',防止r失去再融資資格的命運。如果監
管當局小嚴肅查處,此風門夏延,將會有更多的上
市公司有恃無恐地有樣學樣,這對股票市場可能將是
一場災難。雖然證監會於2003年3月1R日出台r供
於折停上市和中止上市的補充決定》,對以上行為進
行r更為嚴格規定與限制。但還是小能小引起我們的
高度警惕
誠然,上市公司還有許多其他的財務問題,但無
淪對哪一類財務問題,我們都小能僅僅停留在對問題
表象的認識上,更重要的是從源頭和根本上挖找根
緣。當然,由於小同的上市公司對制度層面的理解、
市場缺點的把握、商業行為的自律、投資價值的判斷
和道德風險的控制等,存在差異化的診釋行為,故此
自然出現或產牛小同性質的財務現象伺題),這是
正常的。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通過加強市場監管以及職
業道德規范,使那此惡性財務問題逐步減少乃至消
除;Ifi以寸於良性的財務現象,市場則應以寬容和鼓勵
的態度予以支持,從Ifil形成一個有效的行為一頂警一
控制一消化的市場良卜}循環體系,以實現整個證券市
場的完善與優化

6. 股票年交易總額只有100元,但融資金額有幾百萬,這樣的年報數據正常嗎

股票年交易總額只有100元但融資金額有幾百萬這樣的年報數據正常嗎價格肯定是不正常的這種的話感覺公司都有點蹊蹺

7. 2014年政策市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1、IPO財務核查

2012年8月份以來,A股IPO實質上暫停了,一大批已經過會的企業無法掛牌上市,報會的企業無處審核。

2013年1月8日,證監會在京召開IPO在審企業2012年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宣布將成立不少於15個小組、約百人的核查隊伍,對882家在審的IPO企業進行財務核查。

隨後,一批批企業因為業績變臉、財務問題等原因或自行撤掉上市材料,或被「終止審核」。截至目前,IPO「堰塞湖」已經降至約700家。

2、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制度

2013年3月底,證監會宣布建立定期新聞發布制度。隨後,每周五收市後,證監會就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內容主要是證監會發布重要事項,以及對監管查處情況進行通報。

3、分道審核開啟

2013年10月8日開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分道制審核啟動,重組審核將採取「快速、正常、審慎」三類審核辦法,一方面加快優秀項目的審核速度,另一方面對問題項目加大監管。

4、新股發行改革

11月30日,管理層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市場期待已久的新股改革方案出爐。在該《意見》中,包括推進股票發行核准制向注冊制的過渡、強化中介機構職責、改革新股配售方式以及強化監管執法的力度等大大顛覆市場的預期。12月13日,《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出台,改革措施包括取消行政限價手段、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提高網下配售比例、明確市值配售辦法等。

5、借殼上市參照IPO

11月30日,管理層發布《借殼上市審核嚴格執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准》,其中兩大內容——借殼上市條件與IPO標准等同和創業板不允許借殼上市內容引發市場關注。

6、優先股試點

11月30日,《關於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發布;12月13日《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發布。

7、中國版401K「減稅」

2013年12月6日,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企業年金被稱為中國版的「401K計劃」,這對資本市場構成重大利好。

熱點內容
5萬買指數基金10年後的收益是多少 發布:2025-05-18 04:14:52 瀏覽:612
如何進行股市個人評估 發布:2025-05-18 03:55:04 瀏覽:47
香港滿地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8 03:54:58 瀏覽:636
如何認定公司股權持有合法 發布:2025-05-18 03:53:37 瀏覽:143
基金工作人員叫什麼 發布:2025-05-18 03:42:24 瀏覽:601
短線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5-18 03:34:21 瀏覽:157
工基金個人交多少 發布:2025-05-18 03:25:10 瀏覽:491
2月10號的基金怎麼沒有收益 發布:2025-05-18 03:21:44 瀏覽:241
投資股票跑贏房價 發布:2025-05-18 03:11:53 瀏覽:170
忘記退市股票是那個怎麼辦 發布:2025-05-18 03:11:52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