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直接持有制度
❶ 簡述中國股票市場投機性的宏觀制度基礎和微觀市場基礎.求答案啊!!!急!多謝了
宏觀,1.基金制度不健全,具備基本面分析能力的投資集團佔比少。2.政府對違法行為的監管能力尚不成熟。3.新興國家市場變化大,不成熟,少有巨大的行業壟斷型企業,長線投資難以實現穩定收益。
微觀,不知道。
❷ 直接持有是什麼意思
中國股票市場實行直接持有制度,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大特色,是有效保護投資者的權益的重要基礎,在保證資本市場公開透明方面具有明確的制度優勢,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者(尤其是法人投資者)持有某上市公的股份可以有直接持股和通過其子公司,孫公司等等直接和間接持有股份。
❸ 為什麼說中國股票市場具有宏觀的制度基礎和微觀的市場基礎
書本上的東西別拿到市場上來說
❹ 中國股票市場
這種東西在專業論壇里比較多,現給你抄一份參考一下:
上海A股從2001年高點2341,跌到今年六月的998,跌幅達55%,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高達9.5%,是世界上少有,理論上一個國家在經濟高度成長的情況下,一定會出現三個現象:第一個匯率一定會升值,第二股市一定會大漲,第三房地產市場會大漲。不過對中國大陸來講,只有房地產大漲,匯率是最近終於升值二%,但是相對幅度當然不夠多。再看與中國並列金磚四國的印度股市,現在已經從2001年2574點漲到7400點,巴西股市也從八千多點漲到兩萬九千五百多點,俄羅斯股市更厲害,從130點漲到780點,漲幅超過500%。
按照過去經驗來講,大陸經濟成長力道這麼強勁,股市應該會大漲,過去也看到台灣很多投資人在2001年前後,甚至更早就到大陸去蹲點,也就是去大陸做股票。做了幾年下來,不少人財富大幅縮水甚至破產,難免感到非常冤枉,經濟成長如此亮麗的國家,股市怎麼跌成這付德性,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這幾年中國大陸股市最麻煩的是,到目前為止有64%是非流通股,其中國有股又佔了74%。非流通股不能買賣,大股東不關心股價,小股民當然只能用腳投票。所以這幾年可以看到做假帳的公司一堆,國營企業貪污腐化的現象頻傳,小股民已經對股票市場喪失信心。但是這種絕望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許反而是未來中國大陸崛起的一個好機會。
大陸政府真的害怕了,所以用各種方法來振奮股市,比如大力引進台灣QFII制度,最近外國法人加碼了60億人民幣,也使市場產生一股穩定的力量。另外股權分置已經分兩批試點進行,股權分置就是把過去不能流通的國有股,配給買到流通股並持股一段時間的股民之後,把國有股補償給持有流通股損失的股民,以這樣的方式來達到國有股釋出的目標。現在已經有新的法案規定,將來新上市的A股必須要達成完全流通的目標,2001年6月上海A股總市值1兆8800億人民幣,有1137家上市公司,到今年上半年總市值縮水一半剩下9900億人民幣,上市公司1385家,最近一段時間新增加的公司不多。
大陸股市本益比現在掉到17倍左右,相較於台股15倍本益比、香港股市19倍本益比其實不遠,具有止跌條件,而且下跌的時間夠長,不少人會在這邊搶反彈。不過最基本的包括公司治理問題,大陸到現在很難解決,所以未來有多大潛力還很難判定。不過現在有一個趨勢非常明顯,大陸比較有潛力的公司都跑去香港上市,中國企業已經有306家在香港掛牌,在香港股市的總市值超過兩兆港幣。香港股市目前總市值為六兆六千多億港幣,大陸去掛牌的企業就佔了三分之一,比重相當高。
如果觀察香港過去這一段時間集資發行IPO的公司,前十大企業都與中國大陸有關。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人壽、中國海洋石油、中銀香港、平安保險、中芯半導體、中國電信,這些在中國大陸重量級的公司,都選擇在香港上市。
另一個特殊現象就是科技股,尤其是一些網路新興產業,不是選擇在大陸上市,反而選擇NASDAQ。今年在美國掛牌的網路股就有九家,股價表現普遍也比大陸股市好,未來在很多中國企業開始有選擇市場的自由下,大陸股市可能只會留下一些在本土比較沒有競爭力的企業。
股權分置目前是大陸股市雷厲風行的重點,未來如何貫徹公司治理與國際接軌將是關鍵;如果不解決,大陸股市恐怕就會像吃人的市場,沒有任何保障。
http://bbs.ly.ha.cn/dispbbs.asp?boardID=24&ID=640841
❺ 中國股票市場對外開放的措施
措施
1 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發展出口貿易
2 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特別是有助於企業技術改造的適用的先進技術
3 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特別是更加積極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興辦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與外商獨資企業
4積極開展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
5 發展對外經濟技術援助與多種形式的互利合作
6 設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以帶動內地開放
意義
經濟特區的創建,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對吸收外資、引進技術、發展生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❻ 中國股票市場是否也有類似國外的保證金制度
股票市場都是全價交易的。外國也一樣。你買了股票,就有相應的權利。
但是用保證金交易的,並沒有這些權利,就是最基礎的分紅的沒有,更別想收購別人的公司了。
用保證金交易的有,但不是交易股票。比如,明年我國就會推出融資融券。也是交納50%的保證金。但這並不是股票交易。他是以股票作為參照標底。就像期貨的參照物一樣(銅期,參照銅價一樣....)。
你明年注意融資融券業務就是了,這就是你所要了解的東西了。
❼ 中國股票市場如何做空
可通過期貨市場做空股指期貨實現做空中國股票市場;(請採納)股指期貨交易策略 一 股指期貨的正確理解: 股指期貨是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在發達市場,股指期貨已經成為必備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為投資者廣泛運用。
股票市場的長期走勢,是由宏觀經濟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決定的。股指期貨價格是反映股票指數價格變動預期的一個外生因素,股指期貨並不改變股票市場的長期走勢。加入了股指期貨這一元素後,現貨市場包含的信息量更多,對信息的反應速度更快,因而現貨市場的運行效率更高。同時,由於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對股票市場的短期走勢會有影響。
任何衍生品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股指期貨對現貨市場的積極作用也是逐漸形成的。從成熟市場推出股指期貨的情形來看,推出初期,股指期貨的成交量通常不大。此後,隨市場規模和風險管理需要的增長,股指期貨市場逐漸壯大。
應當正確認識股指期貨的風險。任何金融衍生工具給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風險,股指期貨也不例外。但是,風險並非來自股指期貨本身,而是取決於參與者採取何種交易策略以及相關的風險控制措施。因此,投資者應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精確度量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投資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選擇合適的投資策略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說,股指期貨對投資。
從這個意義上說,股指期貨對投資。 股指期貨市場中的投資者:投資的概念:投資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投資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獲得價差利潤,但投資是有風險的。投資是期貨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主要作用如下:承擔價格風險。期貨投資者承擔了套期保值者力圖迴避和轉移的風險,使套期保值成為可能。
❽ 中國的股票市場為什麼是一個投機市場從政策制度,產權制度,風險偏好角度分析。急求答案啊!!!
1、從政策制度上來說,中國的股票相關政策制度本身的設計並不能很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給投資者帶來的效果就是股市並非一個價值投資的好地方。比如新股發行,高頻度、高市盈率的發行制度,明目張膽的圈錢,投資者想價值投資談何容易;比如我們的印花稅,完全成為了打壓投機氣氛的工具,而不是考慮取消來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再比如退市制度,很多公司為了連續3年財務不虧損,總在關鍵時刻奇跡扭轉,這種很明顯的財務造假沒人去徹查,沒人去管,給投資者都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反而大家為了什麼所謂的重組,所謂的「殼資源」,惡炒ST,所以這種退市制度重組制度的不完善和監管的不力給了股市投機的土壤。
2、從產權制度上來說,首先一個集中的不合理的地方是很多國有上市公司的產權制度不合理,國有公司當初為了融資匆匆上市被股民們投資養活之後,法人股、原始股以不合理的低廉成本成為了股市未來發展的隱患,這種股讓股民去接盤和巨額高成本再去認真投資它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公平的;還有現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制度根本就沒有,或者不合理,未考慮到持續發展,對股民也造成不了價值投資的吸引力。
3、從風險偏好來說,中國的投資者與國外的差距尤其是成熟市場的差距是巨大的,美國的個人投資者大多數(約8成以上)都是通過成熟的基金公司代為投資股市的,這種投資都是經過了比較科學和深入的調研,風險較低;而中國的個人投資者直接進入股市炒股的比例非常大,根據中登公司的數據,佔了70%以上的流通市值。由於個人投資者的投資信息來源有限,並且賭博意識較濃,導致了股市投機嚴重,追漲殺跌現象普遍。
❾ 中國股票市場實行直接持有制度是什麼樣的呢
在《證券法》實施之前,我國的股票發行制度是帶有濃厚行政色彩的審批制。自2001年3月開始,正式實行核准制,取消了由行政方法分配指標的做法,改為按市場原則由主承銷商推薦、發行審核委員會獨立表決、證監會核準的辦法。實行核准制既是對國際經驗的借鑒,也是規范發展我國資本市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