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季度的定義

股票市場季度的定義

發布時間: 2022-03-03 05:21:19

① 一般股票每季報的公布時間是多少呢

一般股票每季報的公布時間是:

  1. 一季報在4月份。

  2. 半年報在7月到8月底,即第三季度之前。

  3. 三季報在10月份。

  4. 年報一般在次年的1月-4月30日。

  5. 其中一季報和三季報有明確的「季報制」規定:在該季度結束後三十天內公布 。

季度時間的劃分:

  1. 1-3為第一季。

  2. 4-6為第二季。

  3. 7-9為第三季。

  4. 10-12為第四季 。

② 股市中4個季度的季報,還有年報分別什麼時候公布

季報是一個季度過後的一個月之內,年報是一年的頭三個月以內公布,每個公司不一樣,都都有個遲時間。

股票市場每個季度都有翻兩倍的股票幹嘛人們平均每年5 6 7倍都沒啊

股票賺錢越犀利,受傷會越嚴重。

④ 股票市場中的同比和環比是什麼意思

股份公司發布年報或季報時,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詞語。某公司業績同比上升了百分之幾十,或者環比下降了多少。同比是指與去年同一時期相比較,而環比是指與上一季度相比較,業績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⑤ 股票季報對股價有何影響

上市公司季報主要是對上市公司的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報告期末股東總數及前十名流通股股東持股數、管理層討論和分析、本報告期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等方面都做了較為具體的信息披露,市場中的上市公司通常會有明確信息、預計信息、突發信息等方式對市場公告。

對於上市公司發布的季報來說,上市公司的突發的信息比預期的信息具有影響力,股價受到影響會比較劇烈。例如:中心通訊這支股票在季報發布因罰款上市公司業績受到較大的虧損,對當時股票的價格出現了波動影響。

上市公司的預期公告會使股票在市場投資情緒逐步發酵,影響力是逐步的。例如:上市公司在季報發布前,上市公司預期季度業績翻倍,會使市場的投資情緒上漲,有概率會推進股票上漲。

投資者需要注意季報發布後不及預期,對股票價格會造成利空影響。如果與預期相符,股票價格大概率會出現小部分回調。如果發布的季報大幅高於預期,大概率會使股票價格短期快速上漲。

總體來說,股票的季報可以對股票最新基本面有效分析,投資者在參考時需要認清上市公司報表的真實性。如果報表出現修改或是漏報,那麼報表就會失真。但是,投資市場中沒有完美的投資方法和解讀方法,都是需要結合其他市場指標和市場環境以及個股情況進行參考。

(5)股票市場季度的定義擴展閱讀

成交量與股票價格、交易時間、投資者意願、市場人氣等諸多因素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成交量的變化過程就是股票投資者購買股票慾望消長變化的過程。也就是股票市場人氣聚散的過程。當人氣聚斂,成交量增大,會吸引更多投資者介入,必定刺激股價攀升;

股價升至一定高度,投資者望而卻步,成交量開始徘徊;獲利盤紛紛出手,成交量放大,又會導致人心趨散,股價會下跌;而當人心惶惶,拋盤四起,成交量的放大似乎成為人氣進一步渙散的引信;待到股價繼續下跌,成交量萎縮,投資者逃脫唯恐不及,供大於求,股價又走入低谷……

成交量的變化最能反映股市的大趨勢。上升行情中,做長線和做短線都可獲利,因此股票換手頻繁,成交量放大;在下跌行情中,人氣日趨散淡,成交量縮小。

⑥ 股票里,一季度和年度PE我會算。二季度,三季度,PE怎麼算

你會算一季度的,卻不會算二三季度的?你也太犀利把
PE不就是股票價格/每股收益嗎?

⑦ 業績的概念

業績就是每股收益。

什麼是被我們每天掛在嘴邊的業績呢?

任何一本金融教科書和金融系教授都會告訴你,唯一正確的公司價值暨股票價格的計算和確定是由公司未來經營產生的自由現金流(FCF)按照某一折現率折現後得出,因此業績就是自由現金流。但在真實世界裡,准確預測長期自由現金流難度很大(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只是理論上的完美定義,而投資者則約定俗成將公司的會計利潤,既支付所有賬單和稅單後的凈利潤視為業績。這條捷徑不完美,但很實用也好用,我們只需關注公司披露的凈利潤並預測未來1-3年的凈利潤即可得出對公司業績及股價的判斷。進一步推,由於投資者要在上千家公司股票中做出選擇,不同規模公司的凈利潤也不在一個量級上,因此無法得知孰優孰劣,但將凈利潤除以股票數量後,既同樣一股代表多少凈利潤,業績就有了可比性,於是就出現了每股收益(EPS)這個重要指標。現在可以給出在真實世界裡的業績定義了:業績就是每股收益。

在明確概念後,下一步需要了解在投資活動中業績表現如何發揮作用。在大多數股票市場,上市公司每年會有4次業績發布(在國內有時為3次,上年度年報和次年1季度財報同時披露),這就是所謂的業績披露季節,是上市公司集中交成績單的日子。由於公司股票之前的價格走勢和定價主要是由市場對未來各季度或年度業績的預期形成,如果這份成績單好於投資者的預期,既公司披露的當期EPS超過市場預期的EPS,並且有跡象會繼續向好,股價往往有進一步良好表現,大家都很滿意。但如果實際的EPS未達到市場預期,且看上去以後還會更糟,很少有投資者這時還願意繼續持有,股價應聲下跌是常事。這套有關業績表現的游戲規則過去在A股市場多少有所體現,但並不完全,主要是因為市場上沒有像成熟市場有的I/B/E/S系統,既市場平均業績預測,因此很多投資者也不知道這份業績是否達到預期,該獎勵還是該懲罰公司無處尋理。不過A股市場進步很快,這一兩年已近有一些國內機構在採集、計算和發布來自券商研究對A股公司業績預期的平均值來補上這重要一環。以後會有越來越多投資者來使用市場平均業績預測,我們也會經常聽到如「公司業績打敗市場預期」這樣的華爾街常用語了。(市場平均業績預測概念非常重要,以後會有專文講述)。

決定公司披露業績後的股價表現除了由是否達到市場預期決定外,這份成績單的質量如何也很重要。即便公司公布了高增長且超出市場預期的業績,但如果質量不高,往往也會遭致投資者質疑甚至舍棄。基本上,判斷業績質量高低主要看三點:

首先是業績表現的可持續性。比如一家公司披露了高增長的業績,但其成長性來自於變賣資產、裁員減薪或其他一次性收益,這份業績則質量不高,只有當EPS的增長是來自於銷售額的上升或營業利潤率的改善才可被視為是可持續的、有質量的業績;

其次是業績表現的可控性。如果公司業績增長來自於一些公司無法控制的因素,比如國航因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幣大幅升值帶來業績激增,雖然短期內投資者也跟著收益,但來年業績怎樣就不好說了,這不是管理層的本事,體現不出什麼核心競爭力;

最後是賬面利潤是否能順利變為現金流。有些公司銷售額和利潤都出現大幅增長,但經營性現金流很差,甚至為負數,再一看資產負債表裡應收賬款大幅增加,原來「賣」出去很多貨沒收回錢就記入銷售收入和利潤了,這樣的情況也會讓投資者很不放心。一個極端的例子是03年四川長虹(600839.SH)因「成功」開拓北美市場業績大幅增長,但應收賬款增長更快,之後發生的事大家都清楚,這些應收賬款在04年都變成壞賬,導致巨虧,公司股價也跌到歷史最低。因此,只有當業績增長有相匹配的現金流作驗證時,才是有質量的業績,現金是不會騙人的。

可以說,投資者的投資生涯就是在與公司業績共舞,在預期、驗證、再預期中經歷一個個輪回,這種模式在A股市場同樣會得到充分體現,要做第一撥了解其玄機的投資者哦!

⑧ 股票的季度報告只是對一個季度進行報告,還是對這個季度以前總體進行報告

對以前進行總結,一般的話把該季單獨列出來,同時進行總結,

熱點內容
理財啟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21:30:51 瀏覽:707
華電能源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12 21:23:23 瀏覽:152
四川有哪些金融機構是國企 發布:2025-07-12 21:23:20 瀏覽:694
數字貨幣二級市場如何兌換 發布:2025-07-12 21:18:53 瀏覽:534
炒股輸光了身家怎麼辦知乎 發布:2025-07-12 21:17:05 瀏覽:568
總支出的貨幣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21:01:29 瀏覽:814
如何提升理財業務專業性 發布:2025-07-12 20:43:42 瀏覽:80
一般股票交易費用有哪些費用 發布:2025-07-12 20:39:49 瀏覽:507
公司股票價格高低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7-12 20:35:36 瀏覽:547
5g概念科技股票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19:59:58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