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的金融異象

股票市場的金融異象

發布時間: 2022-03-15 00:58:39

Ⅰ 研究股票市場異象時選擇多少只股票為樣本最佳

這些是基金和證券公司投研部門等專業機構的業務,主要與研究的對象有關,一般要不低於總樣本的30%才有代表性。

Ⅱ 股票市場價格異象

股票市場價格異象就是股票突然股價突破支撐位,並且成交量異常放大。

Ⅲ 2008年金融危機後股票市場又是如何反映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股市都出現了大幅度下跌走勢。中國股市上證指數從最高的6100多點下跌至2008年底的1600多點。之後產生了一波持續半年的反彈行情,至2009年7月反彈至高點3400點。再之後就是延續至今的漫漫陰跌。

Ⅳ 什麼是金融市場異象

金融市場一般都是按照正規的循環規律操作的,如果超過這個范圍就叫做亦象。

Ⅳ 行為金融包括哪些主要的理論用行為金融理論解釋我國股票市場的事件與現象。

行為金融包括(A.後悔理論 B.期望理論)主要的理論。
擴展:(行為金融理論解釋如下)
1、期望理論
這個理論的表述為:人們對相同情境的反應決取於他是盈利狀態還是虧損狀態。一般而言,當盈利額與虧損額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在虧損狀態時會變得更為沮喪,而當盈利時卻沒有那麼快樂。當個體在看到等量損失時的沮喪程度會比同等獲利情況下的高興程度強烈得多。
研究還發現:投資者在虧損一美元時的痛苦的強烈程度是在獲利一美元時高興程度的兩倍。他們也發現個體對相同情境的不同反應取決於他目前是贏利還是虧損狀況。
具體來說,某隻股票現在是20元,一位投資者是22元買入的,而另一位投資者是18元買入的,當股價產生變化時,這兩位投資者的反應是極為不同的。當股價上漲時,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堅定地持有, 因為對於他來說,只是利潤的擴大化;而對於22元的投資者來說,只是意味著虧損的減少,其堅定持有的信心不強。由於厭惡虧損,他極有可能在解套之時賣出股票;而當股價下跌之時,兩者的反應恰好相反。
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急於兌現利潤, 因為他害怕利潤會化為烏有, 同時,由於厭惡虧損可能發生,會極早獲利了結。但對於22元買入的投資者來說,持股不賣或是繼續買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割肉出局意味著實現虧損,這是投資者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其反而會尋找各種有利的信息,以增強自己持股的信心。Tversky和Kahnemn在
1979年的文章中認為:投資者更願意冒風險去避免虧損, 而不願冒風險去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在有利潤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有虧損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變成了風險的承擔者。換句話說:在面臨確信有賺錢的機會時,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面臨確信要賠錢時,多數投資者成為了風險的承受者。在這里,風險是指股價未來走勢的一種不確定性。
2、後悔理論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在大牛市背景下,沒有及時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會後悔,過早賣出獲利的股票也會後悔;在熊市(bear market)背景下,沒能及時止損出局會後悔,獲點小利沒能兌現,然後又被套牢也會後悔;在平衡市場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漲不跌,別人推薦的股票上漲, 自己會因為沒有聽從別人的勸告而及時換股後悔;當下定決心,賣出手中不漲的股票,而買入專家推薦的股票, 又發現自己原來持有的股票不斷上漲,而專家推薦的股票不漲反跌時,更加後悔。Santa Clara大學的Meir 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後悔」 行為的專家。由於人們在投資判斷和決策上經常容易出現錯誤,而當出現這種失誤操作時,通常感到非常難過和悲哀。所以,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為了避免後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表現出一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賣出一隻股票時,往往受到買入時的成本比現價高或是低的情緒影響,由於害怕後悔而想方設法盡量避免後悔的發生。
有研究者認為:投資者不願賣出已下跌的股票,是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敗投資的痛苦和後悔心情,向其他人報告投資虧損的難堪也使其不願去賣出已虧損的股票。
另一些研究者認為:投資者的從眾行為和追隨常識,是為了避免由於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後悔。
許多投資者認為:買一隻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較容易,因為大家都看好它並且買了它,即使股價下跌也沒什麼。大家都錯了,所以我錯了也沒什麼!而如果自作主張買了一隻市場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買人之後它就下跌, 自己就很難合理地解釋當時買它的理由。此外,基金經理人和股評家喜歡名氣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如果這些股票下跌,他們因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僱的可能性較小。害怕後悔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自我的一種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個研究中發現: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除了避免後悔以外,還有一種追求自豪的動機在起作用。害怕後悔與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資者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太短,而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太長。他們稱這種現象為賣出效應。他們發現:當投資者持有兩只股票,股票A獲利20 ,而股票B虧損20% ,此時又有一個新的投資機會,而投資者由於沒有別的錢,必需先賣掉一隻股票時,多數投資者往往賣掉股票A 而不是股票B。因為賣出股票B會對從前的買人決策後悔,而賣出股票A會讓投資者有一種做出正確投資的自豪感。
供參考。

Ⅵ 舉例說明行為金融學如何解釋市場異象

最簡單的例子,回購股票。
經濟學上講,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理論上講,回購股票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一定會漲。
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回購股價不降反升。
主要是因為回購股票向消費者釋放了信號,消費者認為企業業績不佳進而希望通過回購股票來穩定價格。
由此,股民對企業業績的預期大幅下降,所以股價下降。

Ⅶ 舉三個例子說明證券市場的異象說明了幾個問題

藍籌不漲,垃圾股亂漲。 說明價值投資不得人心
打新熱情高漲 說明一級市場比二級市場優越,但是普通投資者無法參與
暴漲暴跌 說明操縱市場跡象明顯

Ⅷ 公司金融算金融異象嗎

算的,一般上市的公司都會出現金融異象。

這種過度的自信會使得股票交易時出現交易的頻繁,產生過度交易。其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誇大結果發生或不發生的可能性;二是縮小可能發生的范圍」。尤其在一次成功的交易以後,往往會更加的自信,傾向於再次的交易,逐步傾向於縮小投資的范圍。

而對於一般失敗的交易,不會去懷疑自己的能力,常常歸因於運氣不好。這樣把成功歸於自己和把失敗歸於運氣的心態屬於交易者的「自我認識偏差」,是由於投資者過度自信引起的。

同時,股票的持有者會將股票賣給一些過度的自信的交易者,這些交易者會持有樂觀的心態,使股票過度的交易,最終引起證券市場上的價格形成偏離,在成一種動態的循環,容易形成泡沫。

人們的從眾心理對投資的影響:

著名的「羊群效應」就是這樣引起的,社會心理學家Homan,認為「群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總和,而是超越了這一總和。群體對個體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個體在群體中會產生不同於獨處環境的行為反應,從而形成了諸如從眾,流言等心理現象」。

在投資的領域,從眾心理因素表現的更為突出,因而,經濟學家已將此作為重要的偏好選擇予以考慮。

Ⅸ 跪求各位股市和金融市場的關系如何

首先你問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一定的問題
金融市場主要分為兩大子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又主要分為兩個子市場:股票市場和長期債券市場
這樣跟你說了,不知你的問題清楚了沒有?

Ⅹ 股市異象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的進步,有很多人都想要去靠一些副業來增加自己的日常收入。那麼離我們生活最近的就是股票還有基金,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之餘都會去購買一些股票,以及研究股市的一些情況。以此讓自己來獲得比較高的利益,那麼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股市異象的相關問問題究竟有哪些。

出現空缺點

其次就是股票市場不停的出現一些空缺點,也就是股市拋盤它極度的萎靡。那麼在這樣的勢頭下,如果大幅度宣傳並且大幅度買股票做空的話,就會影響到股市的發展。進而使我們購買的股票都連連暴跌,那麼這樣的話對於我們的損失是非常大的。因此對於股市上面的一些情況,希望大家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資金有一個較好的保管。

熱點內容
如何看懂股市套值 發布:2025-07-09 13:26:49 瀏覽:468
河南融擔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7-09 13:17:46 瀏覽:800
通達信退市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9 12:56:58 瀏覽:228
如何做大財富金融 發布:2025-07-09 12:12:40 瀏覽:744
東方財富買基金前端收費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9 12:11:06 瀏覽:405
滬深大科技股票 發布:2025-07-09 12:11:04 瀏覽:723
藍思科技股票千評 發布:2025-07-09 11:56:39 瀏覽:879
期貨合約期限如何規定 發布:2025-07-09 11:42:18 瀏覽:655
如何用存單貸款理財 發布:2025-07-09 11:21:02 瀏覽:966
股票歷史成交單藍色的 發布:2025-07-09 11:20:23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