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股票市場回顧
Ⅰ 2006年到今年的股市走勢呈現什麼特點
你好,很高興幫助你
為你解答問題,疑問
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 從今天市場的表現看,下午市場出現戲劇性反轉,在市場整體震盪走低的背景下,再現銀行股絕地反擊,股價快速拉升護盤,中信銀行領漲銀行股板塊,不斷有超過千手大買單買入,
Ⅱ 2006年中國股市的走勢怎麼樣
今年的走勢,已經初露端倪,每天的成交量就很能說明問題。隨著股改的順利進行,中國股市正在健康發展。我的觀點股市今年能見到千八點。
Ⅲ 回顧06年股市
1.閑置的資金太多 無處釋放
2.企業確實盈利提高了很多 管理更規范
3.外資進入股市 進一步推動
Ⅳ 歷年過完年股票的漲勢
除了在春節前一個月存在較大的上漲概率外,在春節結束後的一個月內,A股市場同樣是漲多跌少。在2003年-2014年期間,A股市場有9次在當年春節結束後的一個月內保持持續上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後行情與春節前大盤的走勢之間存在明顯的延續性,在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春節前後的一個月內,A股市場都處於上漲狀態。 歡迎採納!
Ⅳ 1992-2006年股票市場的變化情況,並作簡要分析
基本是暴漲暴跌的循環。當然了各個方面也還是有很多進步的。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4月6日收於3300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一年多時間大盤累計漲幅超過了230%。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我認為目前4500是階段性高點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2368645.html?si=1
Ⅵ 2006年股市k線圖
2006年股市的k線圖,證券公司提供的交易軟體上都可以免費查詢到的。希望能夠幫到您。
問題補充:我想知道可以怎樣調出來……那些軟體好多選項我搞糊塗了。希望可以用一個具體的軟體說出具體的操作方法,謝謝!請把按什麼選項怎麼調出來的說清楚!答:股市的年k線圖,代表性的是上證綜合指數,按F3,F5,再按連F8鍵5次,希望能夠幫到您。
Ⅶ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多少點跌到多少點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2245點下跌到998點,從6124點下跌到1664點。
中國股市的牛市和熊市簡介: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Ⅷ 2006年中國股市牛市是怎樣形成的
八大原因註定中國股市永無牛市
1、中國股市永難改變的圈錢定位。
2、一是上市公司質量不高,造假,圈錢丑聞不斷。
3、中國股市管理者鼠目寸光,沒有駕馭市場的智慧。
4、「三公」不公,誠信缺失,導致人人自危,市場信心崩潰。
5、輿論誤導、經濟學家誤導,管理者圈錢成癮,行情總是半路夭折。
6、管理層、上市公司、券商機構、主流媒體結成利益同盟,倒霉的總是股民。
7、輿論造勢、圈錢打壓,大跌收尾。每次所謂行情均走不出這樣的怪圈,由是形成惡性循環,將股民一網打盡。
8、高速的新股發行,似乎只有把中國的企業都改革上市,中國才有出路,中國經濟的增長快速不用懷疑,問題是誰在得益?
始於去年底的本次行情,同樣屬於國企套現行情及擴容圈錢行情,什麼注重投資功能,讓廣大股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看看最近迫不及待的瘋狂擴容圈錢狂潮,ZF及管理層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Ⅸ 2005-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暴漲暴跌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暴漲原因:
1、2005年中央政府與證監會聯合出台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為股市的上漲騰出大幅空間,為暴漲提供了前提條件。
2、2008年的奧運會為人民提供了信息保障,減少了流動性風險。
3、由於有進入股市的前提條件,也有退出的保障,券商,老基金,保險基金第一波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第一步上漲。
4、人民幣升值,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可獲得巨大的人民幣升值的利益,大量外資湧入房市和當時只有1000點左右的股市,等待人民幣升值。
5、QFII持有大量國內有價證券資產,大量境外資本湧入中國推動了股市的上漲。
6、國內基金規模的擴大,大量新基金發行,基金發行募集到的資金大量投資於股市
7、民間儲蓄力量也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的上升。
暴跌原因:
1、 經濟價值規律的作用,暴漲後股票價格嚴重高於股票實際價值,股市下跌是價值規律
2、 股指期貨的推出,重大利空消息,因為股指期貨是個看空機制
3、 2007年4月起開始顯現通脹壓力,政府不斷調高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利率和存貸款利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打壓股市勢頭過猛上漲
4、 大小非解禁,緊隨其後IPO解禁開始流通,再加上新股大量發行,使市場上股票嚴重供大於求,擴容壓力之大對股市來說難以承受
5、 5.30事件後,外資紛紛撤資,轉入房市或退出中國金融市場
6、 台灣大選,外聯公投等政治因素的影響
7、 受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影響和拖累,造成持續下跌
(9)2006年股票市場回顧擴展閱讀
證券市場發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樣,但一般都要經歷5個階段。
休眠階段:
此階段了解證券市場的人並不多,股票公開上市的公司也少,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投資者發現,即便不算潛在的資本增值,獲得的股利都超過其它投資形式得到的收益,於是他們就買進股票,但開始還是小心謹慎。
操縱階段:
一些證券經紀商和交易商發現,由於股票不多,流動性有限,只要買進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價格。只要價格持續高漲,就會吸引其他人購買,這時操縱者拋售股票就能獲取暴利。因此,他們開始哄壓市價,操縱市場,獲取暴利。
投資階段:
有些人通過買賣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資本增值,不管已經實現了的或還只是帳面上的,這些暴利的示範作用都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機行列,投機階段就開始了,股價大大超過實際的價值,交易量扶搖直上。新發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額急購,吸引了許多公司都來發行股票,原來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獲利,於是擴大了上市股票的供應。
崩潰階段:
到一定時機,用來投機的資金來源會枯竭,認購新發的股票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頭腦靜下來,開始認識到股票的價格被抬得太高了,與本來的價值脫節得太厲害。這時只要外界一有風吹草動,股價就會動搖,然後價格開始下降。
成熟階段:
在股市下跌之後,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使公眾對股票市場重新恢復信心。這個時間的長短視價格跌落的幅度,購買新股票的刺激,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這些人虧了大本。他們只留著作長期投資,寄望於將來價格的回升,機構投資者的隊伍也擴大了。
這樣成熟階段就開始了這里股票供應增加,流動性更大,投資者更有經驗,交易量更穩定,雖然股價還是會波動,但不像以前那樣激烈了,而是隨著經濟和企業的發展上下波動。
Ⅹ 2006年股票到底翻了多少
大盤漲了一倍多...個股,尤其以強周期性的,券商呀,地產,有色什麼的。漲幅都在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