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伊拉克戰爭伊拉克股票市場

伊拉克戰爭伊拉克股票市場

發布時間: 2022-03-24 04:45:08

A. 伊拉克戰爭為什麼會影響到國際金融市場

打仗就是打錢,沒錢就印,越多越不值錢,為了手上的錢不貶值太多,所以就買黃金避險,買的人多了黃金價格就上去了

B. 伊拉克戰爭的最大贏家到底是哪個國家

美國。通過兩伊打擊了不聽話的政教一體的霍梅尼,消耗了可能地區老大的伊拉克,借機在沙特駐軍,由此掌控了中東石油的定價權,堅挺了美元結算石油,由此誕生了石油美元,美元一路堅挺,保證了美元經濟不受干擾的發展。
目前的石油美元估計有8000億到1萬億美元,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上一支令人矚目的巨大力量。​

C. 有關伊拉克的現狀以及伊拉克戰爭

一、關於伊拉克及現狀:
1、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該國穆斯林約占人口的95%,伊拉克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石油工業是伊拉克的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沙特和伊朗。
2、2003年薩達姆·海珊政權被推翻後,伊拉克開始政權重建工作。2005年5月3日,在美國的佔領下,伊拉克過渡政府正式宣誓就職。2011年12月18日,最後一支美軍車隊當天離開伊拉克進入科威特境內。至此,美軍已完成撤離伊拉克的整個計劃。現在伊拉克的真實現狀是:伊拉克人民對推翻薩達姆的統治是歡迎的;對推翻薩達姆的統治之後所造成的權力真空和社會秩序動盪是不滿的,這是伊拉克武裝派別林立的直接原因;對現在伊拉克的民主進程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力是基本滿意的。伊拉克的問題70%以上是外國份子所為;所謂伊拉克正處在內戰的邊緣純屬無稽之談!
二、關於伊拉克戰爭:
1、伊拉克戰爭又稱美伊戰爭,是美國因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疑似)而發動的全面戰爭,共有4國參與作戰,有評論認為其可視為第二次海灣戰爭,但具體分析可發現其不可稱為「海灣二戰」。而最後美國尚未發現傳說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0年8月3日,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表示,8月底美國部隊在伊拉克的作戰行動將如約結束。駐伊美軍8月31日結束作戰任務。美國從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戰斗部隊,歷經7年零5個月。
2、開戰理由:美國等國家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
3、戰爭代價。
美方:4471名軍人死亡 3.2萬名軍人受傷 7630億美元戰爭開支 500億美元重建
伊方:8000名士兵死亡10-100萬平民死亡480萬難民
4、伊拉克戰爭,告訴我們:世界需要和平,也要進步,落後就要挨打!伊拉克國內一天也沒有停止過戰火,關於伊拉克戰爭,很多人說美國勝利了,也有人說美國失敗了。說美國勝利的人,是從軍事角度看問題,認為美國已經打敗了薩達姆,所以,美國就勝利了。說美國失敗的人,是從戰略全局,從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綜合角度看問題,所以說美國失敗了。

D. 打伊拉克的時候股票有跌嗎 中國的誰知道!

也許你想知道的是,幾大國聯手軍事干涉利比亞對中國A股的影響 是嗎 首先,遙遠的地區的戰爭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不大,除非那些在該國有關聯(包括投資 工程 等等)的個股 其次,該國是否在戰略性的問題上,具有關鍵作用(比如利比亞石油產量在世界的份額,我認為其沒有關鍵的作用) 三 其事件的持續性和破壞程度 你可以看看新聞自己從這三個方面判斷一下 我的觀點是影響不大! 至於伊拉克戰爭時期的股市,2003年3月中旬股市在做頂,然後是漫漫熊途!但我認為這與伊拉克戰爭無關!

E. 伊拉克戰爭對伊拉克造成的影響

戰爭造成了伊拉克大量基礎設施損毀或癱瘓。戰後經濟重建也因持續動亂而難以開展。目前,包括水電供應系統等大量的基礎設施尚未完全恢復,失業、高物價、貧困等問題嚴重困擾著伊拉克民眾。 由於設施老化、技術陳舊,加上管道經常遭到襲擊,作為伊拉克經濟支柱的石油生產至今未能恢復到戰前水平。目前伊石油出口量每日僅為200萬桶。11 伊官方數據顯示,伊目前失業率為28%,全國3070萬人口中,約有23%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當地專家認為失業率可能高達50%,貧困人口達1000萬。安全局勢惡化過去7年多來,伊境內教派沖突、恐怖襲擊、反美武裝和美軍的沖突等各類暴力事件不斷。一波又一波的爆炸、襲擊、綁架、暗殺及派別爭斗,使伊拉克安全局勢持續惡化。今年年初,由於大選,伊各地爆炸襲擊事件明顯增多,僅2月就有352人在各類襲擊事件中死亡。7月,伊全國有535人死於暴力襲擊。隨著美戰斗部隊在8月底前全部撤出,新一輪的暴力活動和恐怖襲擊又起,僅8月25日一天,伊9個省就發生了14起爆炸事件,造成300多人傷亡。人道主義危機嚴重伊戰以及持續的動亂不僅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而且還使成千上萬的伊拉克人流離失所。生活環境日益惡化、日常生活必需品及水電供應嚴重不足、衛生設施嚴重缺乏等,使伊拉克人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伊拉克現有難民人數為480萬,其中200多萬主要集中在鄰國敘利亞和約旦。

F. 伊拉克戰爭美元地位有多大影響

美元不會貶值,而且有可能相對升值。美國過去總是在石油產地進行戰爭,其中就有支持美元地位的作用。因為目前國際石油市場使用美元結算的,而石油價格會因為石油產地爆發戰爭而飆升,美元也會隨之提升地位。伊拉克戰爭造成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歐元的強勢被徹底打掉。03年以前,歐元已經有要取代美元的勢頭了,但現在呢,誰還提歐元。

G. 03年的伊拉克戰爭,各國都投什麼票

俄羅斯:反對票
美英法:贊同
中國:棄權
參考這個5個國家就夠了

H. 伊拉克戰爭的真正導火索和起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
美國期望1991年海灣戰爭的好戲重演,但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決定了它的算盤可能要落空。在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長時間的增長之後,美國已經進入了生產能力過剩時代,普遍存在的消費不旺和通貨緊縮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解決。這也註定美國此次的戰爭行動不會重奏海灣戰爭的凱歌,其結果只能是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伊拉克戰爭已經進入第15天,卻絲毫沒有「速戰速決」的意思。相反,如美國總統布希所言,「這將是一場比我們預想的要更為艱難和漫長的戰爭」。據說,美英聯軍的陸戰部隊正一步步向巴格達推進,但在我們看來,美國正在離自己預想的戰爭目標越來越遠。從目前的跡象來看,美國打擊歐元、捍衛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算盤很有可能落空,伊拉克之戰將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I. 伊拉克戰爭的資料和真相

伊拉克戰爭沒有贏家

美國期望1991年海灣戰爭的好戲重演,但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決定了它的算盤可能要落空。在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長時間的增長之後,美國已經進入了生產能力過剩時代,普遍存在的消費不旺和通貨緊縮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解決。這也註定美國此次的戰爭行動不會重奏海灣戰爭的凱歌,其結果只能是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伊拉克戰爭已經進入第15天,卻絲毫沒有「速戰速決」的意思。相反,如美國總統布希所言,「這將是一場比我們預想的要更為艱難和漫長的戰爭」。據說,美英聯軍的陸戰部隊正一步步向巴格達推進,但在我們看來,美國正在離自己預想的戰爭目標越來越遠。從目前的跡象來看,美國打擊歐元、捍衛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算盤很有可能落空,伊拉克之戰將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美「石油夢」可能破滅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動因就是通過控制伊拉克及中東地區的石油來主導國際油價,從而打擊歐洲經濟對手。

美國想通過贏得戰爭來控制伊拉克的主要油田,再將油田轉包給其他國家的石油公司,獲取高額利潤。海灣戰爭以後,美國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巨大的石油利益。在戰後一年多的時間里,石油價格比戰前高出20多美元的背後是美國對石油開采牢牢的控制權,並以此拉動了美國近1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

但此次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包括法國道達爾公司和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在內的合同商都表示要緊緊抓住油田開采合同不放,宣稱:即便發生政權更迭,根據國際法,開采合同依然有效。其他合同商也已經做了大量的技術性工作,以期在與戰後新政權談判時獲得有利地位。因此,即便這次伊拉克之戰美國獲勝,美國想輕而易舉地獲得石油控制權並非易事。

退一步講,就算美國獲得了石油主宰權,由於伊拉克的油田設備在經歷10多年的經濟制裁後已相當陳舊,目前日產油量僅為200萬桶,戰後要維持目前產量更為不易,而要重新恢復正常運營則至少是兩年以後的事情。這與1991年海灣戰爭後的「現炒現賣」大不相同。

更有甚者,薩達姆在孤注一擲的形勢下,也不是沒有可能下令軍隊放火焚燒所有油田。據最新報道,伊拉克軍方已經點燃了位於伊拉克南部的幾個油田,而由於沙塵暴天氣,美方根本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撲滅油田大火。

從以上的分析看,美國要想如海灣戰爭後那樣全面控制石油已不太可能。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國際原油價格一度下跌,但隨著戰爭由「速戰速決」演變為長期戰,絕大多數的國際石油市場人士對油價看漲。美國石油學會的首席經濟學家約翰·費爾密承認,一桶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使美國未來半年或更長時間內的經濟增長率降低0.3%。美國能源部估計,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美國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5個百分點。

「要錢」策略難實現

美國還有一個保底策略,即讓歐盟國家及其他國家掏錢支持其發動戰爭,並參與伊拉克及整個中東地區的戰後重建。美國的這種「要錢」策略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十分奏效。當時美國90%的花費都是由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日本和德國等國家分擔。但這次伊拉克戰爭的情況大有不同,由於美國與法、德、俄等國的巨大分歧,美國此次繞過聯合國單方面對伊動武,在軍費問題上得到各國積極分攤的可能性大大縮小,「要錢」策略遭遇巨大阻力。在海灣戰爭中分擔戰爭費用最多的沙烏地阿拉伯以「國內百分之百反對進攻伊拉克」為由,拒絕再為戰爭出一分錢。日本政府也已表示,由於日本財政狀況惡化及輿論壓力等原因,日本不再像海灣戰爭時那樣承擔戰爭費用。一些國家甚至還要求美國給予補償或經濟援助,美國政府將為此付出300億美元的花銷,其中60億美元為無償援助。

即使美國最後如願佔領了伊拉克,戰後重建問題也會讓美國焦頭爛額。出於對科索沃戰爭的反思和教訓,歐盟已不太可能對伊拉克戰後重建慷慨解囊。歐盟官員甚至公開表示:戰爭的後果應該由戰爭的發起者負責。

如此一來,美國的「要錢」策略將會流產,從而對美國的財政狀況造成沉重負擔。開戰前,布希總統對外公開的戰爭費用預算是500億美元到610億美元之間。但這只是一個預算,隨著戰爭的拖延,國際上普遍認為,戰爭費用將超過700億美元。分析人士預測,如果將對伊戰爭開支計算在內,2003財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可能會突破4000億美元,美國的經濟增長將亮起紅燈。

海灣凱歌不會重奏

自從布希發表公開電視講話,聲稱「這場戰爭可能較一些人的預期更長、更為艱難」以來,投資者對買入美元變得謹慎,絕大多數外匯策略師預計,從更長期的角度看,戰爭結束後,美元將會在短暫上揚之後恢復下挫走勢,原因是巨額的戰後重建費用將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同時導致美國經常項目赤字進一步擴大,促使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

美國期望1991年海灣戰爭的好戲重演,但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決定了它的算盤可能要落空。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美國經濟經過上個世紀80年代的結構調整正進入結構收益和經濟周期效應顯現時期,經濟結構周期和經濟運行周期處於上行通道,而海灣戰爭只不過是給美國的經濟復甦打了一針強心劑。但時至今日,美國經濟處在衰退與復甦的邊緣,不確定性十分突出,經濟自然周期和結構周期處於下行區間,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預計不到2%恐怕還不僅僅是戰爭陰影惹的禍。經濟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美國的經濟走勢,在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長時間的增長之後,美國已經進入了生產能力過剩時代,普遍存在的消費不旺和通貨緊縮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解決。這也註定美國此次的戰爭行動不會重奏海灣戰爭的凱歌,其結果只能是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參考資料:國際戰略評論

J. 伊拉克戰爭為什麼伊拉克不堪一擊

一個國家的滅亡,都是從內部開始腐化的。當一個國家的所有當權者,都為自己謀求利益的時候,那麼這個國家就已經註定滅亡的。當薩達姆的政策是為維持自己的統治時,那麼他的國家就已經出現滅亡的徵兆。當外敵入侵時,伊拉克人民不會為這個腐化的政權服務了,而官員本來當權時的目的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當美軍入侵時,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會背叛薩達姆。當薩達姆被推翻後,整個伊拉克掀起的反抗美國的斗爭,是伊拉克民族的覺醒,是民族解放運動。其實,每個國家和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主要力量都是生活在生活底層的人民,而官僚階層和特權階層從來都不是反抗運動的主體,而是迫不及待的向侵略者投降。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