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fisker股票股價實時行情

fisker股票股價實時行情

發布時間: 2022-03-25 21:44:52

① 反向合並後 Fisker成功在紐交所上市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美國造車新勢力Fisker宣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曲線上市」成功,股票代碼為FSR。在上市當天,Fisker的股價就上漲13%,至每股10.14美元。

『Ocean』

此前,為了加快上市步伐,增加上市成功率,以及減少上市所需費用,Fisker曾與私募股權巨頭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旗下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達成「反向合並」協議。在Fisker之前,另一家美國造車新勢力Nikola也是通過這一方法「曲線上市」的。

在上市成功,新投資人加入後,Fisker預期的賬面現金流在10億美元左右,這筆錢將被用來推進該企業首款量產車型FiskerOcean的開發進程。根據此前報道,FiskerOcean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而麥格納將扮演「代工」角色。據Fisker首席執行官HenrikFisker表示,麥格納將獲得認股權證,購買最多6%的Fisker股份。在交易完成後,Fisker的市值將達到30億美元。

編輯點評:

截至發稿,特斯拉總市值已達到3678.23億美元,也許這才是Fisker、Nikola等車企紛紛謀劃「曲線上市」的根本原因。如今,這兩位新勢力已實現上市,量產車型也即將推出,不知在未來,他們有沒有可能後來居上,趕超特斯拉?(文/汽車之家陳燦)

② 戴姆勒Q3息稅前利潤達36億美元 遠超預期

?1,戴姆勒Q3息稅前利潤達36億美元遠超預期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隨著汽車銷量恢復,再加上成本削減措施,戴姆勒第三季度業績迅速回升,該公司現在預測其增長勢頭將一直持續到年底。

FiskerOcean(圖片來源:Fisker)

Fisker首席執行官HenrikFisker在電話采訪中表示:「我們正在全速前進,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我們發現,麥格納將是一個很棒的合作夥伴,此次合作意味著我們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將這款車推向市場。」

他透露,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麥格納將將獲得Fisker的認股權證,以購買至多6%的Fisker股份,這使Fisker的總估值達到約30億美元。

HenrikFisker表示,預計於2022年11月開始生產Ocean,使用麥格納的鋁密集型車輛平台將使Ocean的續航超過300英里(約483公里),也能使該公司為買家提供三排車座的選擇。新車起始價預計為37,499美元。而在此生產過程中,麥格納在Fisker的持股預計會達到三個工程和生產里程碑。

對此,麥格納總裁SwamyKotagiri認為,這些股份更像是公司得到的補償:「在汽車行業,我們想要保持中立,我們不會偏向任何一個客戶。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獨特的具有競爭力的地位,尤其是對於移動出行的新玩家和尋求擴張電動車業務的(車企)。」

更多協議條款尚未公布,但是Kotagiri表示Fisker是基於數量而定價的。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2年銷售8,000輛OceanSUV,2023年銷售51,000輛,2024年銷售175,000輛。另外,一位Fisker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和麥格納正與主流電動車電池製造商談判,尋求電池供應方面的合作。

Fisker此前表示,正就使用大眾的電動車平台進行談判。現在HenrikFisker透露,該公司仍在與大眾就使用車身和一些內飾部件進行談判。

麥格納在其奧地利格拉茨(Graz)工廠為Alphabet旗下的Waymo翻新汽車,並為寶馬、賓士、捷豹路虎等車企生產汽車;還與電動車初創企業Canoo達成了汽車生產的初步協議,Fisker和Canoo都正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反向合並借殼上市。雖然麥格納已為傳統汽車製造商代工生產汽車多年,但分析師和投資者表示,該公司可能最終會為蘋果這類科技公司生產汽車。

對投資者來說,Fisker找到可以滿足生產需求的合作平台至關重要。今年7月,Fisker未能與大眾達成合作協議,導致與其反向合並的公司SpartanEnergy股價下跌了20%。

Fisker與Spartan的合並預計於10月30日完成,合並後公司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代碼為「FSR」。(來源:蓋世汽車?谷姣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隨著特斯拉股價飆升,「老對手」菲斯克也計劃上市

隨著特斯拉股價的飆升,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菲斯克(FiskerInc.)周一宣布計劃上市。

蔚來汽車的股價並沒有比發行價高出多少,尼古拉汽車的股價雖然沒下跌,但也沒有上漲。不過這些並沒有阻止理想汽車等新勢力造車走上赴美IPO之路。理想汽車成立於2015年7月,前身為車和家,2019年6月更名為理想汽車,並於2019年11月開始量產首款車理想ONE。理想汽車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已交付超1.04萬輛理想ONE。(撰文/小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未來3年還會再漲3倍

這位在華爾街做了20多年科技分析師的風險投資人芒斯特還表示,從長遠來看,蘋果可能成為特斯拉的最大競爭對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特斯拉大漲是借了中國電動車的東風

特斯拉嘲諷做空者的「做空短褲」被一搶而空,也為電動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泡沫提供了佐證

撰文?/馬曉蕾

編輯?/黃大路

設計?/趙昊然

來源?/福布斯,作者MichaelTaylor

今年二季度起,特斯拉的股價開了掛一樣地瘋狂上漲,成為疫情期間哀鴻遍野中的一股清流。如今每股價格已經基本維持在1500美元以上,市值達到近300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所有歐美汽車製造商的市值總和。以至於特斯拉股價的每一次上下波動,分分鍾就讓你得到或失去一輛寶馬。

本周一的交易中,特斯拉的股價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漲跌,可憐了Robinhood交易平台上的四萬多散戶,又有多少被狠狠地割了一茬韭菜。著名做空者卡森·布洛克(CarsonBlock)不禁發出感嘆,感謝上帝,他沒有做空特斯拉的股票。眾所周知,特斯拉是遭遇做空最多的一支股票,2020年至今,特斯拉做空者在該股上損失了約180億美元。

此等反常且虛飄的背後,一些股票分析師們都坐不住了,看跌也好、看漲也罷,各種聲音不絕於耳。有人說是特斯拉的大漲帶動了其他電動車企業,而福布斯的一則報道認為是特斯拉在借中國電動汽車股價飆升的東風。

並不是每個分析師都認為這股熱潮是真實的。花旗研究公司分析師伊泰·邁克爾利(ItayMichaeli)將特斯拉股票的價格定為450美元,但將其維持在「賣出」評級。

他說:「如今市場上支持特斯拉股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特斯拉在汽車行業之外有著看似『無限'的需求,讓傳統與新興的競爭對手幾乎沒有了機會。它的完全自動駕駛技術是行業領先的,特斯拉應該與大型科技公司的估值相當。可在我看來,並沒有證據來支持這個說法。」

「與當前的勢頭對抗是很難的,畢竟勢不可當,大勢所趨。但要在這里構建一個有意義的基本風險/回報框架(尤其把COVID-19的風險考慮進來)就更難了,即使是對特斯拉這家公司持有建設性態度。」伊泰·邁克爾利說。

在所有實現股價飛躍的電動車製造商中,特斯拉甚至不是表現最好的。今天開盤前,特斯拉股價較3月份低點上漲了433%。中國的蔚來同期漲幅高達580%,而且入股成本更低。

另一個超越特斯拉的是由巴菲特持股的比亞迪,自3月份以來,比亞迪的市值已經大漲446%。為國產特斯拉Model3和ModelY提供底盤和功能部件的中國電動車科技公司寧波拓普,比3月份的數據增長了244%。寧德時代(CATL),過去十年裡從無名小卒變成了世界電動車未來的領軍人物之一,自3月以來也上漲了203%。

不過,在中國也並非一帆風順,即使在這個去年至少有500家電動車製造商的國家。其電動車初創企業中只有約10%籌到了資金,而今年已經有拜騰、博郡和賽麟被逼上了絕路。隨著特斯拉逼近標准普爾500指數,已經有多家風投公司指出,一個類似的電動汽車泡沫正在中國上演。

本周一,特斯拉股價飆升16%,隨後突然下跌,收盤時下跌3%,在此過程中蒸發了550億美元的市值。而在這個過程中,每小時就有一萬名散戶在不斷加股。對此有分析師表示,對於一些5-10年的長期投資者,應該適當減持一些倉位,短期內,特斯拉的股票還應警惕以下七大風險。

風險一:高估值背後是投機,而不是投資

特斯拉的市值是未來12個月預期營收的7.8倍,而通用和福特的這一比例約為0.2倍或更低。當然,有人會說Alphabet和Facebook的市值也是與特斯拉類似情況。但特斯拉的資本密集度更高,這並沒有什麼可比性,人們只是在扎堆加股。

風險二:特斯拉或將融資

加貝利基金的分析師肖恩·金(ShawnKim)說,如果特斯拉不進一步融資,那就是愚蠢且瘋狂。「我認為他們應該利用市場優勢,籌集資金來強化資產負債表。」根據融資的規模和定價,可能會對股價造成重創。

風險三:電動車行業泡沫化嚴重

在過去幾周,除特斯拉外,其他電動汽車公司的股價也在跟著瘋漲,比如電動卡車製造商Nikola、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以及電動汽車商用貨車公司Workhorse。電動重型卡公司Hyliion和電動汽車製造商Fisker也通過反向並購上市爭相入局。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火熱的市場中。」肖恩·金說,他認為這幾家公司只是投機性的賭注。「這個行業有一點過於亢奮。」行業泡沫似乎司空見慣,如果這一次泡沫破裂,特斯拉的股價也會遭受打擊。

風險四:特斯拉麵臨「執行力」風險

所謂的執行風險指的就是面向公眾吹出去的願景,真正執行起來沒有那麼理想。對於任何一個像馬斯克這樣的行業顛覆者來說,處於早期、高增長階段最容易出現「執行」風險問題,比如質量監管,或者供應商的問題。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馬斯克暗示特斯拉已經離L5完全自動駕駛很近了,給了人們高的期望值。肖恩·金提醒道:「自動駕駛是人工智慧領域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也許馬斯克還沒有那麼接近,因為這是一個如此困難的問題。」

風險五:納入標普500可能已被定價

特斯拉是否被納入標普500指數的討論太多,可能它已經按照當前的價格被定價。通常情況下,當股票經過大量投機後被加入指數時,它被拋售的可能性和上漲的可能性一樣大。

風險之六:市場樂觀情緒已經到頭了

最近,分析師追蹤的十幾個情緒指標中,有的已經徹底看跌,這意味著市場的樂觀情緒已經到頭了,其餘的都是保持中立。VickersInsiderWeekly跟蹤的買入/賣出比例顯示,業內人士已經由中立轉為略微看跌。

風險七:馬斯克的狂妄自大

和最初特斯拉的做空者的姿態一樣,現在馬斯克在Twitter上對於那些長期以來公開抨擊他和他的公司的做空者們進行調侃。當然這並沒有什麼不妥。不過特斯拉推出的嘲諷做空者的「做空短褲」居然被一搶而空,這一系列行為恰恰佐證了特斯拉和電動車正處於泡沫階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百度和騰訊相繼投資哪家公司

2017年12月11日,上海威馬汽車品牌發布會。這個時間比蔚來汽車在12月16日的亮相早了幾天。「半年前就定了這個時間,那時候還不知道蔚來汽車會在後面幾天辦活動。」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說。

威馬的第一款產品——純電動SUV車型EX5也在發布會亮相。這款車的起步售價在20萬左右,最大續航里程600公里,跟小米一樣,威馬瞄準的是更主流的市場,以大規模量產為目標。產品理念更偏德系,造型也不像別的新造車公司那麼誇張,而是中規中矩。

2017年底是新造車公司頻繁亮相的時間段。11月初,蔚來汽車傳出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的消息。12月4日,零跑汽車宣布獲得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簡稱「紅杉中國」)領投的PreA輪融資,這也是零跑汽車首次外部融資。12月15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宣布結束A+輪融資,確認了阿里巴巴參投小鵬汽車。

相形之下,威馬的融資進度也在加快,在2017年12月內,它宣布兩輪融資:網路和騰訊等機構相繼投資。

12月5日,威馬汽車宣布網路資本領投、網路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跟投機構還包括SIG海納亞洲、阿米巴等互聯網戰略投資者及互聯網財務投資者。在12月11日的發布會上,網路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也現身演講,在強調網路對汽車工業的重視和人工智慧布局的同時,也表達了賦能威馬的態度。「我們認為他(沈暉)是汽車工業非常優秀和卓越的企業領袖。」陸奇說,「威馬雖然是一支新軍,但是具有一系列非常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設計能力、研發能力、供應鏈能力等。最重要的是,我們高度認可威馬的產品理念和產品戰略。」

12月22日,威馬宣布獲得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五礦資本(香港)、騰訊集團、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新一輪投資。

但無形中,他也走上了一條有更大可能性的道路。

當時是新造車勢力的早期起點,比如蔚來汽車在2014年11月成立,當年12月,賈躍亭也在微博宣布樂視SEE計劃,開始造車道路上的「蒙眼狂奔」時代。

沈暉也想造車,他當時選擇的是加入車聯網公司博泰集團,出任集團CEO。跟沈暉一樣,博泰集團創始人應宜倫在當時也有一個宏大的造車夢想,兩人一拍即合。在此之前,沈暉曾做了100多頁的方案,「一定要推倒目前(傳統汽車行業)的思路」。2015年4月,博泰首款概念車ProjectN在上海車展上亮相。ProjectN也是新造車公司中,第一台亮相的概念車。

但到了2015年底,沈暉這段短暫的職業生涯就畫上了句號。據稱,由於兩人思路不同,沈暉告別博泰,成立了新造車公司威馬汽車。

從公開報道看,沈暉對那段經歷不願多談,但在威馬汽車的投資人看來,沈暉以往的經歷已經讓他在創業陣營中佔有優勢。

「他的經歷覆蓋了供應鏈、整車、車聯網三個領域,也完成了一個要做自己的品牌的前期積累,」任劍瓊說,「每一段經歷都是為今天的威馬加分的。」

她特別認同沈暉團隊的一點是,「沈暉是整合過沃爾沃全球的供應鏈的。你去把所有造車新力量碼在一起,他們有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有沒有操過這么大的盤子,捏合過質量、製造、供應鏈的盤子?」

這種行業積累除了在投資人那裡獲得加分,更重要的是給威馬選擇自己道路提供了參考。

首先是自建工廠。沈暉研究了美國有名的幾個電動車品牌的興衰,比如Tesla、CODA、Fisker等,得出的結論是代工這條路走不通。他調侃,可能是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如果威馬的產品在別人的工廠生產,自己會「睡不著覺的」。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1月,威馬位於溫州甌江口的工廠開工,一期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規劃產能10萬輛。

為什麼選擇溫州?「我們不想去以前已經有汽車企業布局的地方,」沈暉說,「溫州的供應鏈很完善,但沒有新能源項目,並且離我們其中一個重要的電池合作夥伴寧德時代很近,寧德時代的工廠離我們的工廠只有160公里,從運輸角度講也是十分便利的。」

選擇溫州也面臨一個挑戰,甌江口地區是填海而來,工廠地基打樁打到地下60多米,連續打了三個月。

在市場進入的節奏上,沈暉也做出了暫不進入國外市場的決定。這一方面是考慮到自身資源多寡,另一方面也是基於品牌。

「在歐洲,我認為新品牌是完全沒有任何機會的。在美國,新品牌也要從高端切入,先把大家的眼球吸引住,才可能跑量,特斯拉的邏輯是正常的。」沈暉說。但威馬的思路是,以優品美價的切入方式,先把量跑起來。這種思路只有在中國市場才能行得通。

此外,威馬選擇走量路線,也是希望避免特斯拉式的資金困局。「其實你看國內過去幾年出現的一些新的品牌,只要目標對,市場對,短期之內這個量是能上去的。」沈暉說。

不一樣的朋友圈

阿米巴資本專注於TMT行業早期及成長期公司的投資,用創始管理合夥人王東暉的話說,阿米巴以往的投資風格是,「幾乎不投任何硬體,尤其是智能硬體」。但威馬汽車打破了它的慣例。「從電動汽車到智能汽車到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大的行業。今天世界上最聰明的資本、互聯網公司、傳統車企都在往這個方向傾斜資源,像谷歌、網路、軟銀……一旦電動化、自動駕駛釋放出來後,產業非常大,未來有數倍能量,把整個出行行業做一個徹底的顛覆。」王東暉告訴本刊記者。

新晉投資方也給威馬汽車的未來帶來了潛在資源。

以投資機構SIG為例,目前SIG圍繞車已經有系列布局,比如二手車平台天天拍車,分時租賃平台途歌,停車場項目ETCP等。此外,SIG也投資了大量移動互聯網項目,基於移動端的各種泛娛樂、文化等項目的日活有幾個億,其中最突出的是今日頭條。「一個To C的產品將來要做推廣,或者跟目標人群交互,是需要這樣的平台支持的。」任劍瓊說。

七海資本也是威馬汽車的投資方之一。2017年9月,七海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明華加入威馬,出任副董事長。作為騰訊前聯席CTO,熊明華希望布局一個技術到運用的AI產業鏈。其中,車是AI硬體落地的非常重要的場景,熊明華希望能積極參與。

沈暉認為,威馬的朋友圈不僅僅只限於投資圈,更重要的是在供應鏈和渠道營銷端。

「我搞供應鏈很多年,與很多供應商保持了良好關系,現在我們創業初期比較困難,大家都是用最低的成本、最配合的態度、最快的速度來幫我。」沈暉說。

在沈暉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一幅字,上面寫著「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據說這是沈父所題。每次跟零部件商開會,他都會跟對方把這幾個字念一遍,這也是他爭取對方支持威馬的一張「感情牌」。

而在渠道端,關鍵人物之一是威馬汽車合夥人、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

在2015年加入威馬汽車之前,陸斌已經在幾個汽車公司有過從業經歷。在上海通用工作8年後,2013年,他加入吉利汽車,2014年底又加入奇瑞汽車。2015年7月,他離開傳統汽車行業,開始找創業機會。

2015年12月份,陸斌在上海虹橋機場附近的一家酒店大堂跟沈暉聊。當時他有一份跟造車相關的書面資料,其中很多想法跟沈暉想的不謀而合。「我說那就趕緊開干,還是要搶時間的。」陸斌說。

鑒於陸斌以往的從業經歷,渠道搭建成為陸斌的主要工作之一。「中國做過汽車零售的投資人,70%我都熟悉。」以上海通用為例,陸斌發現,渠道投資方把網路賣掉了,「現在有錢了,能力還在,還想干點事。現在他們可以和威馬合作,甚至進入到主機廠的股權架構里去,威馬在這方面是非常開放的」。

12月底,威馬汽車的渠道已經完成第一批簽約。按照陸斌之前的計劃,店面的建設周期有9個月,2018年9月份便可以開始賣車。

所有新造車公司都必須面對的生產資質問題,威馬也已經找到了迂迴的解決方案。

截至2017年12月初,發改委已經向15家新造車公司發放了生產資質,在4月份的采訪中,沈暉稱威馬的生產資質正在申請當中,大概會在今年三季度有結果。但在目前15家公司中,並沒有威馬汽車的名字。

不過,這或許並不會影響威馬EX5進行銷售。2017年2月,威馬汽車子公司曾以11.8億元收購大連黃海汽車100%股權。外界猜測,這是威馬汽車的曲線救國之舉。

「收購大連黃海是因為我們希望北方能有一個製造基地,大連黃海對我們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具體生產什麼樣的產品,我們准備好了再對外宣布。」在2017年4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沈暉如是說。

一百多年前,福特T型車面世,成為「世界上第一種以大量通用零部件進行大規模流水線裝配作業的汽車」,也奠定了福特汽車在工業史上的地位。對威馬汽車來說,第一款車型也是以規模化量產作為關鍵目標,它能成為新造車領域的福特嗎?

⑦ 萬向錢潮停牌,公告什麼時間出

萬向錢潮(000559.SZ)19日(周三)午間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股票出現異常波動,經申請,自2014年2月19日13:00點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關公告後復牌。
自2月15日(周六)萬向錢潮的大股東萬向集團競購美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品牌菲斯克(Fisker)以來,公司已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累計漲幅達33.08%。
查閱公開資料發現,目前萬向集團旗下涉及電動汽車相關業務的主要公司有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浙江萬向億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萬向錢潮等。
萬向錢潮是萬向集團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生產底盤及懸架系統、汽車制動系統、汽車傳動系統、輪轂單元、軸承等。
不過,萬向集團公司曾承諾過,在萬向錢潮認為入股萬向電動汽車公司的條件成熟,並提出入股動議時,或是萬向電動汽車公司完成產業化,盈利狀況正常穩定時,考慮將萬向電動汽車注入上市公司。

復牌公告暫時還沒有發布,也無法具體分析。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