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的走勢都是萊維飛行
『壹』 股票市場趨勢是隨機波動的嗎
股票趨勢相當重要,俗話講:順勢生、逆勢亡。股票趨勢其實也不神秘,財經會客廳為大家簡單介紹趨勢理論。
在股票價格波動過程中,存在著三種基本趨勢:上升趨勢、下降趨勢、整理趨勢。
1)上升趨勢
下降趨勢由連續的一系列下跌構成,每一段下跌都持續向下創造新低,中間夾雜的上漲也不會突破前一波漲勢的高點。總之,下降趨勢是高點和低點都不斷降低的走勢。
下降趨勢與上升趨勢一樣,也可以根據其不同時期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區分為三個發展的階段:啟動段、中繼段和加速段。
3)整理趨勢
整理趨勢指的是股票價格在一段時間內波動幅度小、無明顯上漲或下降趨勢,呈整理狀態。
整理趨勢主要分為兩個不同時期:上升段和下跌段。這兩個時期在整個趨勢發展過程之中相互交替出現。
一般來說,整理趨勢上升段的上擋價格區域,都會存在較大幅度的解套盤、獲利盤的壓力,這種壓力的出現,對股票價格的上升起到阻礙作用。下跌段的下擋價格區域,也都會存在一此抄底盤和投資買入盤的介入,新資金介入對價格下跌起到阻礙作用。
整理趨勢的發展,就其本身而言,並沒有十分明確的方向性,只能算是起某種中介作用的原有發展趨勢的催化劑。在原有的上升或者下降趨勢之後,經過整理,股票價格仍然繼續原有的發展趨勢,整理趨勢只是其中的一個中間站。
『貳』 我發現大宗商品的走勢和股票市場的走勢非常相似,這是怎麼回事大宗商品和股市有啥關系
一般來說,經濟趨勢強勁時,股票上漲,大宗商品也上漲,債券一般和股市走相反趨勢。不過這不是絕對得,各種商品標價關系有一定內在聯系,但這種聯系破壞時那市場會有不一樣的市場反應。例子如: 美國次貸危機,危機爆發後雷曼倒了先是美國股市大跌,歐元兌美元持續攀升(一國危機當然另一主要結算貨幣升值,資金轉移),隨後大家發現這次危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歐元兌美元爆跌,接著黃金也下跌了(個人認為當時情況預估計是由於美元結算原因),原本作為避險資產瑞士法郎,黃金都沒有起到即時避險作用,反而從不是避險貨幣的日元既然吸引全世界目光把資金轉移到其身上成為暫時避險幣種。由於美國金融危機後演成全球金融危機,全球為了尋找最安全資產結果把錢投給了日本一票(中國不是自由兌換國),日本持續多年經濟低迷雖然當時沒有改變但除股市外,其國家債務公司債務都是相對安全的。所以沒有絕對走勢關系,只有相對一個時期走勢關系。
『叄』 股票市場的價格走勢與國民經濟的景氣度關聯效應
有些年份吻合 有些年份背離 通常理論上說股市走勢反應國民經濟並且作為領先指標反映國民經濟的未來情況 在歷史中 拉長年限 基本還是對的 尤其是西方成熟的股票市場
中國股票市場比較畸形 不夠成熟 九十年代才有股市 在這20年裡 可以說基本上不真實反映國民經濟 老股民都深知中國股市一直就是一個投機市場 千萬別當真把他當成經濟晴雨表 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 也許會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市場 我們共同期待
『肆』 期貨市場那些走勢圖和股票的有什麼不同兩種走勢圖怎麼看各種走勢,代號都是什麼意思
看來你做過股票
走勢圖和股票是一樣的
只不錯操作不同,做期貨都是選品種和股票不同
有興趣可以加我交流
『伍』 如何把控股票市場的走勢
對於股票的認知,許多的出資者往往能夠夠流於外表,往往沒有一個更深化的認知,在股票交易過程中,咱們需求做到對股票市場走勢明晰的把控,這樣才能做出正確有用的操作,那麼應該怎樣把控股票市場的走勢?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
1.一次性投入太多
怎樣把控股票市場的走勢?在咱們炒股的時分,往往需求深化了解當時的股票市場,這個時分咱們需求考慮這個市場當時是什麼走勢,這樣對於在線出資來說是有很大的參閱效果。想要把控市場的走勢,能夠從不同股票的增加或跌落的改變找到其間的規則 ,對於了解市場有著很大的協助。
2.存在相同性的地方
另外,股票咱們還能夠從職業來剖析,由於同屬板塊的職業往往會存在相同性的地方,所以都是有著參閱效果的。一些職業在近期假如有什麼大動作或許新聞 ,對於股市也會起到一定的影響效果,這兒便是一個很好的參閱。假如想要進一步做到把控股票市場的走勢,那麼最好還是提高個人的專業知識,只有操盤技能到達一定的高度,才可以更好的把握走勢,躲避掉不知道的風險。
以上便是對於怎樣把控股票市場的走勢的辦法,咱們學會了嗎?對於每一個出資者而言,把控股市走勢都是很有必要的,這對於咱們的出資也起到了正面的效果,不可忽視。
『陸』 股票市場 例年元旦前後都是什麼走勢
90,91,92,93,98,03,05,06是12月和1月份大幅上漲
94,95,96,2001,04年12月和1月份都是大幅下跌
97,99,02年前一個月大幅下跌,元旦那月大幅上漲,
2000年是前月小跌,元旦月小漲。
根據中國股市規律,年前大漲,元旦月都會大漲,今年十二月漲幅是6%左右,元旦月看漲後市。
『柒』 目前股票市場走勢是屬於哪一種趨勢趨勢歷時有多長
前期是擠壓水分,目前是底部,未來幾年是穩步增長,波浪式上升。
歷時可能是10年。
『捌』 股票市場上描述行情走勢為什麼用的是「牛市」和「熊市」,而非用其它動物的名字命名
就目前所有的資料來看,在1785年的英國,一本叫做《小街交易所指引》的書上,已經出現牛和熊這兩個名詞。
但是,當時牛、熊的意義跟現在不同,當時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叫做小街交易所,簡稱小街。 從這本書作者的說法,可以看出200多年前牛跟熊的意義比現在明確多了。牛不是指希望股市上漲的人,而是等於今天靠保證金買進股票卻遭到虧損的人。
荷蘭的鬱金香交易所早在17世紀中葉,就已經發明了保證金制度,但是1785年的倫敦,買股票似乎不用保證金,「牛」可以身無分文,就買進股票,希望在必須繳款前賣出獲利。根據當時的作法,一個人即使全部財產不到10英鎊,也可以在倫敦的證券交易所大買股票,例如,這個人可以在3月時購買價值4萬英鎊、在5月交割股款的股票,融資倍數高達四、五千倍。 這個人在結算前,可以想盡辦法,把自己買進的股票賣出去,解脫肩上超級沉重的負擔。如果整個市場牛群聚集,他就找不到接手的人,就會遭到重大虧損,因此在付款之前,他必須跑遍整個交易所,從一家號子逛到另一家號子,找人接手,他心中充滿希望和恐懼,表情陰晴不定,情緒低落、滿臉不高興、脾氣不好,跟牛的行為差不多,因此這種作手被人稱為「牛」。
在200多年前熊不只是抱持悲觀看法的作手,還是實際放空的人,也就是賣出一批股票或公債,同意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交出他實際上沒有的東西,因此他不斷的要找人,希望低價買進他未來必須交出來的證券,因此對所有不幸的新聞、壞消息、能夠壓低證券價格的謠言等等,他都會很高興,十足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樣子。
因此,當時要分辨牛和熊很容易,表情沉重、憂郁的人一定是牛,不斷東張西望,拿壞消息嚇人的人一定是熊。牛希望股價上漲,熊希望股價下跌。後來的人可能因此把上漲的股市叫做牛市,下跌的股市叫做熊市。
後來有人說因為牛是往上攻擊 (牛角往上頂),所以代表多頭市場,代表利多和股價往上走;熊是往下攻擊 (熊掌向下揮)代表空頭市場,代表利空和股價下跌。
『玖』 中國股票市場近幾年的走勢(好心人幫幫忙)
從圖中可以看出:之前股票市場流動性較低,且不能實現良好的資源配置,與經濟走勢可以說毫無聯系,而股改之後,股指與經濟走勢的聯動性顯著增強,對資源的配置也就更加科學了。
有關股改: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拾』 如何看懂股票市場的趨勢
你好,股票詳情圖可以這么看:
1.最好是把以往牛股的K線圖調出來,觀察股價在各個階段的形態,振幅情況,通道情況,換手及時間等等。選幾個自己常用的技術指標,分別觀察各個階段數值,把它記錄下來,盡量多選幾只,以提高准確度,然後,總結一下,慢慢體會。
2.與大盤進行比較,發現個股與大盤走勢的異同,各項技術指標的異同和背離。
3.與同板塊個股進行比較,為什麼有的股漲的好,有的漲的少,找出不同之處。
4.觀察反彈個股的階段情況,做出對比。
5.通過以上分析以及主力成交排行榜,對主力操作風格有個大致的了解。
6.由於主力手法時常變換,最好是做到經常看一看,努力做到不僵化。
7.把以上耐心總結一下,最好分別記錄下來,加上別人的寶貴經驗,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8.總結主力在各個階段的本質特徵,比如:
(1)大資金入場時,非常重視自身的安全性,往往是在大勢長期低迷,萎靡不振時進場。選擇個股不為多數人所看好,KDJ,RSI長期處於低位徘徊,(表示下跌動能已基本釋放,調整已基本到位),個股往往有當時的政策重點扶持,或產業龍頭,建倉時,多是小陰線小陽線,階段成交量溫和放大,股價較抗跌。當底部無法收集更多的籌碼時,主力會拉升股價上升一個台階,繼續收集,直至足夠。
(2)個股直接拉升,一般情況下,會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突發利好,主力拉高建倉,藉助了解政策面,以及觀察相同版塊個股有無相同現象出現,加以分析。二是前期主力被套,借大勢向好,瘋狂反撲,藉助各股前期頭部換手,和前期主力英雄榜以及近期主力英雄榜幫助參考。三是短線資金入場或搶反彈或伏擊老主力,四是原來的主力想拉高繼續出貨。
(3)由於主力已控制了很多籌碼,所以,洗盤時一般換手率不會太高,大多不超過50%,超過了,表示主力由於資金方面或是由於大勢的原因,而等待時機。洗盤的位置不能過低,過低會有新的資金入場,從而失去洗盤的意義,真正大主力洗盤力度有限,充分洗過的區域以後不會再洗,如分不清是洗盤還是出貨時,最好是出來觀望一下。
(4)拉升過程中,主力必須控盤,股價沿一個上升通道運行,小資金往往做不到這一點,(股價走勢會出現很多買點)。
(5)主力出貨時,但日成交量與啟動時相比,有時不是放得很大,但階段換手率很容易超過100%,(或超過底部所堆積的量)也就是放量滯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