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化是什麼意思
❶ 股票中ST是什麼意思
股市中的ST是什麼意思?
當一個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者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的時候,在股票名稱前就會加上「ST」,意為特殊處理,每天的漲跌都不得超過5%。用於警示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 *ST 」是什麼意思?
當第三年,公司的經營未有改善,依舊處於虧損狀態,股票名稱前除「ST」外還會加上「 * 」,意為該支股票存在退市風險。
(1)股票市場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股票代碼里字母的含義
普通類:
指數名字前的「G」是指「貢」字,也就是「貢獻」的意思。你可以看見所有股票對該指數的漲跌貢獻度。
股票名字前面「L」是指「聯」,也就是指關聯品種,是指該股可能有B股、H股,或者是債券、權證之類的。
分紅類:
XR,表示該股已除權,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分紅的權利
DR,表示除權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不再享有送股派息的權利
XD,表示股票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派息的權利
擴展鏈接:股票代碼-網路
❷ 什麼是金融市場化改革
金融市場改革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2013年,中國金融改革悄然而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將允許投資者做空股票的試驗方案的規模擴大了3倍;採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暗示允許更多私人資本進入銀行領域;將嚴密管制的資本賬戶略微放鬆。這些舉措表明,中國的新任領導層正在努力建立更加市朝的金融系統。
1、做空機制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宣布,2013年9月18日周三起,將擴大轉融券業務試點范圍,試點證券公司將由原有的11家增加至30家,標的證券數量將由原有的87隻股票增加至287隻股票。據估算,這287隻股票的總市值相當於中國股票市場總市值的2/3。業內認為,這將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和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2、民營銀行
在銀行業領域,官方信息暗示,中國政府將擴大私有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此外,那些非金融機構型公司進軍銀行業的動作,也引發了不小喧囂。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官媒《求是》上著文稱:中國將給予私有公司更多空間來建立銀行。在周小川發表該文之前兩天,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均提交了申辦銀行執照的申請。蘇寧電器也表示其想設立銀行。
3、市政債券
9月16日,社科院與中債資信在京簽署中國地方政府評級合作框架協議,並首次公開發布了前期合作研究成果。其中,中債資信還發布了地方政府主體評級方法和模型,這將為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券提供先決條件。中國地方政府尚不允許直接發行市政債券。然而實際情況是,地方政府利用融資平台或其他途徑,實際已舉借了大量政府性債務。
此外,中國政府還給全球對沖基金在中國融資打開了綠燈。6家被選中的對沖基金,分別被允許在中國融資5億美元。這一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是中國放開資本管制的重要一步。
❸ 「股票混改」是什麼意思
股票對應的相關混改企業的概念。
混改(國企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加入民間(非官方)的資本,使得國企變成多方持股,但還是國家控股主導的企業,來參與市場競爭。
❹ 股票發行市場化改革
發行市場改革,最主要是控制新股發行數量,發行價格,能夠使企業與市場共贏。
❺ 股票市場市場化改革的利與弊
中國的資本市場經過大的變革,取得股權結構上的突破性進展,銀行的上市問題也得到順利解決,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市場結構也發生巨大變化,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取得嬌人的成績。但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我們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仍然還有巨大差距,下階段改革的步伐可能還要加大,完善市場功能、提高市場效率可能是下階段的工作重點,而研究這些改革所帶來的市場變化就顯得尤為迫切。 隨著特大股票的成功發行和上市,市場的規模的限制被成功突破,A股市場將容納更多的大型股票。股票將不再稀缺,這樣會導致質地不好的股票的流動性將向質地好的股票轉移,存量股票的流動性向增量優質股票轉移,非指數股的流動性向指數股轉移。投資型資金向藍籌轉移,投機型資金因為衍生工具的導入也也向藍籌聚集。由於大型股票的權重較大,大盤股票控制大盤指數的時代已經到來。另外,隨著股票數量的增加,殼資源的價值會隨之下降,香港市場垃圾股不受到重視的情況有可能會在A股市場發生。 研究股份全流通後市場環境變化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變化,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其實中國證券市場建立時設計分置的股權結構,事實上是對融資者有利的結構,國內市場一直以來能夠維持比國外新興市場要高的價格就是佐證。雖然股改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事實上,到今天全流通的工作只不過是剛剛開始起步,是留守還是逃脫的問題考驗著每一個解放了的持股者,以往只是流通股股東艱苦思考的問題,現在擺在了眾多剛解放的新富者身上。 培育市場化的資本市場運行機制將改變市場單邊運行模式。以前並沒有建立穩定的市場機制,只有單邊運行模式,市場的波動相對較大。隨著雙向交易機制的導入,贏利模式改為雙向,市場的自動調節功能就會發揮,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將深刻改變我們的投資習慣和思維模式。雙向交易機制的建立,將加速定價的合理化進程,定價將更加准確。 多層次市場將會加速建立。這一直是國九條的目標之一,在一個成熟市場中,市場層次非常豐富,有主板市場,有創業板市場,有場外櫃台交易系統(OTCBB)市場和粉單市場(Pink Sheets)等。隨著國內多層次市場的逐漸建立,創業板有望建立,三板市場也將擴大和提高效率,股票價格在各個市場的排列會變得非常分明,價格體系的理順就成為可能,這對績差股有非常強烈的股價重新定位的要求。 提高市場效率,推進股票發行制度改革將會給市場帶來更大的變化。市場的效率越高,投資者和融資者的利益越趨向平衡,傾向性就越來越不明顯。而以前是價格「計劃」和節奏「計劃」的工作模式,根據市場行情的冷暖來決定發行價格和節奏,是效率不高的根源。有認識上差異的原因,但更主要是維持市場高定價的需要,維護市場高價格與高效率之間的取捨。這在前階段有其存在的強大生命力,這也是其一直沿用至今的原因。要提高效率,就要由融資者和投資者公平地自願決定而不是 「計劃」。這樣,維持市場高定價就要讓位給市場定價。而從融資者急切盼望的現狀來觀察,現在的價格還是比較具有吸引力的,發行的節奏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在股票市場中能夠適應變化的投資者容易成功,下階段市場變化很值得我們思考該如何去應對,前階段是流通股股東享受了對價,下階段將是由非流通股股東享受對價的時候了。市場將進入市場化改革時代,階段性和結構性的機會要遠大於整體性的機會,故此,倉位控制才是風險控制最有效的手段。
❻ 股票的市場化發行具體是指怎樣的發行方式
由機構去競標,讓主力來定價,好股票,競標的人多 ,發行價自然高
查股票,沒人搭理,自然價格上不來
這是一個比較先進的發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