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學中股票市場基本的投資特點
㈠ 金融市場學,金融的五大功能
簡單的說就是
1.金融市場能夠迅速有效地引導資金合理流動,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1)擴大了資金供求雙方接觸的機會,便利了金融交易,降低了融資成本,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2)金融市場為籌資人和投資人開辟了更廣闊的融資途徑。 (3)金融市場為各種期限、內容不同的金融工具互相轉換提供了必需的條件。
2.金融市場具有定價功能,金融市場價格的波動和變化是經濟活動的晴雨表。 (1)金融資產均有票面金額。 (2)企業資產的內在價值——包括企業債務的價值和股東權益的價值——是多少,只有通過金融市場交易中買賣雙方相互作用的過程才能「發現」。即必須以該企業有關的金融資產由市場交易所形成的價格作為依據來估價,而不是簡單地以會計報表的賬面數字作為依據來計算。 (3)金融市場的定價功能同樣依存於市場的完善程度和市場的效率。 (4)金融市場的定價功能有助於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實現。
3.金融市場為金融管理部門進行金融間接調控提供了條件。 (1)金融間接調控體系必須依靠發達的金融市場傳導中央銀行的政策信號,通過金融市場的價格變化引導各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實現貨幣政策調整意圖。 (2)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內部,各個子市場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 (3)隨著各類金融資產在金融機構儲備頭寸和流動性准備比率的提高,金融機構會更加廣泛地介入金融市場運行之中,中央銀行間接調控的范圍和力度將會伴隨金融市場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加強。
4.金融市場的發展可以促進金融工具的創新。 (1)金融工具是一組預期收益和風險相結合的標准化契約。 (2)多樣化金融工具通過對經濟中的各種投資所固有的風險進行更精細的劃分,使得對風險和收益具有不同偏好的投資者能夠尋求到最符合其需要的投資。 (3)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也可以使融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得到盡可能大的滿足。 5.金融市場幫助實現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 (1)金融市場的發展促使居民金融資產多樣化和金融風險分散化。 (2)發展金融市場就為居民投資多樣化、金融資產多樣化和銀行風險分散化開辟了道路,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條件。 (3)居民通過選擇多種金融資產、靈活調整剩餘貨幣的保存形式,增強了投資意識和風險意識。
㈡ 金融市場學的各種金融投資理論比較
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有效市場假說提出後,便成為證券市場實證研究的熱門課題,支持和反對的證據都很多,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投資理論之一。盡管如此,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該假說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J·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採用了新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名經濟學家「為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幾乎沒什麼方法能准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這些看起來令人驚訝且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獎得主分析作出的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說。
值得一提的是,尤金·法瑪和羅伯特·席勒持有完全不同的學術觀點,前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後者則堅信市場存在缺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至今為止人類對資產價格波動邏輯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的,與我們真正把握其內在規律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 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決策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並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由於卡納曼等人開創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分析範式,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之後行為金融學的早期開拓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2002年10月宣布,授予丹尼爾·卡納曼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其綜合運用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探索投資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鑒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後,世界各國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證券收益率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實證和理論分析,將期權定價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 2010年,中國演化分析專家吳家俊在其專著《股市真面目》及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創造性提出股票市場是「基於人性與進化法則的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體系,首次建立了演化證券學的基本框架和演化分析的理論內涵。該學說運用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思想,以生物學範式(Biological Paradigm)全面和系統地闡釋股市運行的內在動力機制,為解釋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現象,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框架,實現可持續的高勝算博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作為一個全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體系,演化證券學(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簡稱EAS)摒棄證券市場行為分析中普遍流行的數學和物理學範式,突破機械論的線性思維定式和各種理想化假設,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環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股市波動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復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的線性的、鍾擺式的「機械運動」,其典型特徵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波動既有一定規律可循,又難以被定量描述和准確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比較常用的演化證券學模型,主要有如下幾種:MGS模型、BGS模型、AGS模型、PGS模型、IGS模型、VGS模型、RGS模型等。
當前,除了學科內部的縱深發展外,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作為證券學、生物學、進化論等有機結合的邊緣交叉學科,演化證券學已成為證券投資界的前沿研究領域,對於揭示股票價格形成機制及其演變規律,推動現代金融理論的多學科融合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以上關於證券市場運行規律的理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市場波動的內在邏輯」這個中心命題來展開的。
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則從股票交易的具體操作層面進行了技術性探索,主要包括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
㈢ 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的區別
兩者的市場功能研究對象,市場監管都存在差異。
投資學研究如何把個人、機構的有限資源分配到諸如股票、國債、不動產等(金融)資產上,以獲得合理的現金流量和風險/收益率。其核心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則為指導,獲得個人財富配置的最優均衡解。
作為一門學問,投資學就是對投資進行系統研究,從而更科學地進行投資活動。投資學主要包括證券投資、國際投資、企業投資等幾個研究領域。投資學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視野,了解中國投資政策,能夠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投資管理、投資咨詢工作的高素質的投資專門人才,以及到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以及教學科研單位從事投資管理及相關業務的應用性人才。投資學不僅要學習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更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做後盾。既要熟悉宏觀的投資政策背景,又要精通各種投資的微觀技巧。
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 在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個金融子市場的運行機制及其各主體行為的科學。金融市場既是一個有形市場,又是一個無形市場;同時又是一個市場體系。金融市場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
金融市場是辦理各種票據、有價證券、外匯和金融衍生品買賣,以及同業之間進行貨幣借貸的場所。
㈣ 金融市場學問題
1.價格將降低,因為息票率高於到期收益率,則說明債券出售的初始價格高於面值,之後它會逐年降低直至到期時達到面值;
2.由CAPM模型,股票的收益率為10%+1.5×(15%-10%)=17.5%
所以內在價值為:2.5/(17.5%-5%)=20美元
㈤ 金融市場學里股票投資的風險種類和成因是什麼
我學的證券投資學里把股票的基本風險分為兩大類,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又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三種。
市場風險是指由於證券市場長期趨勢變動而引起的風險。股票行情變動受多種因素影響,但決定性的因素是經濟周期的變動。經濟周期的變化決定了企業的景氣和效益,從根本上決定了股票行情的變動趨勢。
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引起證券投資收益不確定的可能性。市場利率的變化會引起證券價格變動,進而影響了收益的確定性。利率從兩方面影響證券價格:一、改變資金流向;二、影響公司成本。一般來說,利率與證券價格呈反向變化。
購買力風險又叫通貨膨脹風險,是由於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給投資者帶來實際收益水平下降的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是指對某個行業或個別公司的股票產生影響的風險,通常由某一特殊因素引起,與整個證券市場的價格不存在系統、全面的聯系,只對個別或少數股票的收益產生影響。
股票的非系統性風險主要是指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由於公司經營狀況變化而引起盈利水平改變,從而產生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可能。
㈥ 金融市場學問題!
貨幣市場又稱為短期金融市場(一年及一年以下的),是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市場,資金的借貸期為一年以內。貨幣市場主要解決市場主體的短期性、臨時性資金需求,所使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同業拆借協議、存單、票據、短期國債等,相應地,貨幣市場可分為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市場和短期債券市場。貨幣市場中各金融工具的共同特點是期限短、流通性強、交易成本低和風險低。
相應的資本市場是指長期金融市場(一年以上),主要交易長期國債、金融債、股票等。
㈦ 金融市場學。需要具體點的
問題實在太多了,估計就算懂這些的人要回答你的問題需要花上1個上午。。。不那麼精通的要找資料估計也要大半天。50分的話應該沒人願意浪費這個時間。呵呵。500分吧。估計會突然出現很多勤奮的人。。。。。。當然,就算出到500分,我也是沒這個能力的,自知之明啊。
㈧ 東財10春學期 金融市場學 下面哪些不是股票的特點( )
股票不能退股只能轉手所以a是股票的特點
股票投資存在二級市場股票價格波動風險,所以b也是
買該上市公司的股票達到一定份額在就可以進入董事會參與公司的重大決議,所以c也是
但是買了股票收益是不固定的,是伴隨著二級市場股票價格波動和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所以d不是
答案:d
㈨ 金融市場學(第二版)這門課程模塊三資本市場——股票市場的知識點有哪些
金融市場學(第二版)這門課模塊三資本市場——股票市場的知識點包含模塊導引,單元一股票,單元二股票發行市場,單元三股票流通市場,單元四證券交易所及場內股票交易活動,單元五股票的場外交易活動,單元六股票的價格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