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月初效應
『壹』 為什麼說股市有財富效應,財富效應的具體體現是什麼
財富效應又稱實際余額效應。實際上正是由於資產的價格波動引起的。本意上,財富效應是為了說明,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導致資產持有人財富的浮動和邊際消費傾向之間的關系的。意在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這一規律。
個人認為,中國股市是目前世界上最不理性的股票市場,追漲、跟風買等現象尤為特出,一漲就滿天紅!這也很好解釋,股民賺錢了,就想消費,大部分不是消費在物質市場,而是仍然迴流到股市繼續購買股票(這里也可以把股票看成商品吧),而這恰恰是反映了:資產增加--消費這一財富效應。其實本人不贊成股市財富效應這樣的說法,一是因為定義有點混淆,二是沒有實際意義。可能這樣說的人有點諷刺的含義在裡面吧!
『貳』 股票市場與馬太效應,什麼是股票市場中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就是兩極分化,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反映到股市裡那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市場認可的股票飛速上漲,而其他股票表現平平。投資者應踏准股市和個股的趨勢。
『叄』 股票中市場效應系數是什麼意思
「中國證券(軟體)統計排行榜」匯集了廣大股民對市場上熱門的股票軟體、股票論壇以及網站的詳細排行榜,一切都是免費的,您可以查看對您有幫助的信息!
『肆』 炒股的季節性規律
股市四個季節的變化規律:
1.春季(2月到4月)
主力是主動的。由於中央召開2次會議和年報的發布,市場有很多積極的預期和機會,主要體現在重組股和業績白馬股上。需要避免性能不佳的地雷單位。春季策略:選擇目標股票,提前播種,等待未來的收獲。
2. 夏季(5月到7月)
隨著政策效果開始顯現,行業變化催生熱點,個股也出現,當年的政策對市場影響較大。熱點一般是科技股和主題股。夏季策略:由於熱點發酵,市場加速進入加速階段,以持股和波段操作為主。
3.秋季(8月到10月)
投機活躍,市場機會增多,但一般不會有大行情,短期內仍應謹慎對待,保持冷靜。這時候應該參與表現好的白馬股,不要參與短線炒作,否則很容易中招。秋季策略:市場在一定發展階段下跌。這個時候要注意及時收獲。
4. 冬季(11月到1月)
一般來說,表現不佳的股票開始被大肆炒作。這時候要注意超跌板塊。最後暴利的時候,但價值投資者不應該太。冬季策略:個股進入下跌通道,在股市熊市中盡量少操作,持幣觀望少動。
5、冬季,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處於停滯狀態。 春天來了,各工地都開工建設,水泥、建材、基建個股會有所表現。 建議在年後提前開始布局,等待上升。夏季通常飲用,尤其是酒精啤酒。 夏季是消費旺季,酒類供應量大。 這方面可以考慮個股,比如珠江啤酒、重慶啤酒和青島啤酒。秋季將涉及天然氣供暖,因此該板塊將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一波行情,值得關注。冬季煤炭、煉焦煤消費量大,形成行業旺季,有色板塊、煤炭市場呈現飛揚的色彩舞蹈。 調整倉位,等待上升潛力出現。
『伍』 股市的周二效應是什麼意思
先說句體外的事情。今天散戶和游資再次站在了一起,游資開始反擊了, 今天漲停的個股在盤口上掛出了641 748 74 等等不滿,作為股民都知道,當今的股市掌門人江湖人稱641.
平心而論,我對劉主席的做飯感覺大局上是對的,方法上有待商榷。不應如此大規模、密集的出台監管政策,要考慮一下市場的承受力度。同時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監管。現在階段,股市裡主要的矛盾是 監管趨嚴同法律體系建設嚴重滯後的矛盾;股民大面積虧損同監管層想要的環境之間的矛盾。
比較悲慘的:事到如今,指數在3100點之上,而在2600點抄底被套的個股截止上周五有891家,經過周一的繼續個股暴跌 我想應該接近1000家了,結構性矛盾愈發明顯。監管層需要的慢牛同股民心裡和顯示出現了巨大的反差。我想這樣慢牛不要也罷,漂亮50指數同悲慘3000指數如此差價巨大,全世界那個國家都沒有。
言歸正傳,當前股市到底到了什麼階段,會如何走,我想這點是大家急切需要關注的。
當前,上證指數已經失真了,我重點來說一下中小創指數。
可以明確的是,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在年前就出現了周線級別的大底部左側。中小板6000點,創業板1800點附近就是左側了。對於結構而言,當前在構建的是第4次周線底背離, 而且這個趨勢愈發明顯。創業板率先達到 周線第4次底部標准,也就是最後一次的右側底部出現。如圖:
X
由於行情是周線級別的,因此折騰一下就是按照周計算,否則也不會出現中小創個股年後一連漲了12周。在此我要告訴大家要把眼觀放的長遠一些,因為目前是牛市的啟動階段,具體是中小創的牛市起步階段,比上證50要晚。歷年來牛市起步前夕總會有劇烈的折騰。而且兩條腿的後一條腿 總是十分的讓人煎熬。
現在的觀點是放眼長遠,大不了就等於3044點在重來一次,要抱有這種思想,要知道當年的公募一哥的持股周期平均在10個月以上。
周二要做的是:持股的裝死,有錢的買股!大資金融資。
『陸』 中國股市哪個月最容易上漲哪個月份最容易下跌呢
根據中國股市歷史行情來來看,a股市場在一年當中,2月份和7月份最容易上漲,最容易下跌的是新歷1月份。
也許很多股民投資者會弄不明白,1月份最容易下跌,而2月和7月最容易真正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進行分析。
為什麼1月份最容易下跌,2月份最容易上漲呢?
我國春節都是在1月底或者2月初,正因為春節假期因素,影響股票市場資金留,股票市場資金就是動力,資金的流進和流出是直接影響股市的漲跌。
實際7月份判定為最容易上漲,實際背後還是跟股票市場的資金有直接因素,7月份一般屬於年中,年中資金還是比較充裕的,因此股市在7月份同樣受到資金的支撐,才能更容易的上漲起來。
綜合通過上面進行分析得知,中國股市2月和7月最容易上漲,1月和5月最容易下跌,背後一切的根源都是跟股市資金和人氣有關;資金迴流股市會上漲,股市流出股市會下跌,這就是中國股市漲跌的真正動力。
『柒』 股票市場對我國微觀經濟的影響,需要詳細解釋
親,你這個問題有點大,嘗試簡單概括下吧。股票市場對微觀經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微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同樣很大,兩者關系是相互作用的。
首先說微觀經濟,指的是單個企業或者經營單位的經營情況,上市公司就是一個獨立單個的經營體。而股票市場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如果融資、再融資、經濟的晴雨表等作用都直接會影響到單個的上市公司。
我國的微觀經濟,就是由每一個單獨獨立的企業而構成,而上市公司是在中國無數家企業中選拔而出的最有行業代表性的精英企業、典範企業,所以上市公司經營的好壞、股票市場的好與壞是相互影響的。
舉個簡單例子:如果股市行情非常好,指數飆升,在這種股市環境下企業就可以申請再融資,或者發行可轉債等,這樣股市的好就直接影響到了微觀經濟個體-上市公司。這就是一種股市對微觀經濟的直接影響。
『捌』 我國股票市場上出現的羊群效應實例
6月份宣傳稱牛市來了,大量資金湧入市場,漲到5100點的時候暴跌。恐慌空拋以後跌到2200
『玖』 股票市場相關性包含哪些內容
從總體相關性來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蹺蹺板效應,但是,這種效應在不同時期表現不一致。我們發現,在不同期間,股票價格波動和債券價格波動時而同向變化,時而反向變化。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期間,股票價格波動與債券價格波動基本呈現出同向的變化趨勢;但是從2005年開始,兩者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反向變化。在前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92,在後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是-0.63。因此,股市和債市在2002年到2004年的3年時間里表現出強烈的協同效應;而在2005年初到2009年9月這將近5年時間里,表現出較強烈的蹺蹺板效應。對這種差別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前一段時期中,股市波動性相對不劇烈.計算得到,2002年到2004年期間,上證指數的波動標准差是20.9,只有全樣本波動性的三分之一。這種股票市場的較低波動性不足以引起投資者的股票和債券的資產組合發生大規模的變化。而這種協同效應主要由影響股市和債市的共同因素所致,比如利率的變化和經濟增長率的變化,這兩者的變化通常會帶來股市和債市的協同波動。因為股票和債券一樣都是資產,資產的價格通常同其收益率呈正比,與其貼現率成反比。經濟增長使得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率都上升,市場利率的提高使得股票和債券的貼現率同時上升。為了更加詳細的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將股市的大起大落的階段作為參考期。顯示了在股市大漲大跌時期,債券市場價格的漲跌狀況。我們發現,除了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這段股市下跌時期中,債券市場出現同方向的下跌趨勢外,其它5個股市大波動時期,債券市場都表現出與股市變化相反的變動趨勢。在同向變化的這個時期,股價的漲跌幅最小。這組數據支持了股市與債市之間的「蹺蹺板效應」。表3的數據中表現出一個明顯的特徵是,股市漲跌幅越大,債市相反方向的漲跌幅也越大;並且,股市下跌時債市漲幅更加明顯。前一個特徵表現出投資者在資產組合選擇中對於風險的敏感性較高。後一個特徵主要是由於股市通常上漲較慢,而下跌較快。因此,在股市上漲時期,債市資金總是通過緩慢的方式撤離;而一旦股市出現大跌,投資者為了避免損失,會快速從股市撤出資金,大量資金從股市流入債市帶來的債券需求的突然增長,通常會較快的拉高債券價格。
『拾』 怎樣理解股票市場的消費效應
簡單地說,股票市場的消費效應來自於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這是一種虛擬經濟的產物。因為股票市場的價格上揚往往會給投資者一個財富增加的印象,但是只要投資者的股票沒有變現(全部出售變成現金),或者沒有把其中的現金轉帳出股票市場的資金帳戶,那麼這種股票市場的股價上漲帶給投資者的只是所謂「紙上富貴」。但是,因為有股票市場的上漲心理影響,投資者感覺到自己的財富已經增加(實際上暫且沒有實現),所以在衡量自己的消費能力方面有著超過現實的誇大效應。這時,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部分投資者的消費行為(實際上是提前消費行為的一種)形成了一種傾向或者潮流,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消費傾向或者現狀。
相反,如果股票市場的價格下挫,投資者的財富心理感受是負面的,現實中也會影響他們的實際消費,使得他們比正常消費,變得更加謹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