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市場預期某公司的股票
① 我買了某公司的股票,這個公司的業績一直在漲,為什麼股票一直在跌
因為業績的上漲不能是一時的,或者某一時間段的,必須是持續數年的穩定上漲。這才能方顯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
市場的錢買的是未來業績上漲,重點就在「漲」字,而不是上市公司今年盈利100,明年繼續盈利100。市場的資金要的是明年要盈利110,後年盈利120,大後年盈利130。
而業績好,股息率很高,有可能意味著業績向下的拐點到了,業績已經處於最好的時候,有可能接下來就會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比如方大炭素就是明顯的例子。前兩年的業績非常好,股息率也很高,就是漲不動了。最主要的就是向下的拐點到了。
(1)股價市場預期某公司的股票擴展閱讀
在A股就是個怪胎,很多業績看上去非常好,股息率也很高,但是股價就是不漲。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A股的游資歷來以炒小、炒新、炒差為主。這些最主要的就是題材股。只要有一個題材出來,盤子小的個股,也不管業績好不好,被游資盯上了,就會不斷地瘋炒。相反一些業績好的,盤子大的個股,除了主力機構會跟風拉抬之外,一般游資都不會碰。主力機構對估值有一定的了解,潛伏盤太多,想要拉升並不是易事。相反,績差的個股由於沒有估值的壓力,想要拉多高就多高。
2、有些股票是炒預期的。比如券商、有色,煤炭、鋼鐵等之類的周期股。在業績最不好的時候,就是介入機會。因為業績的拐點到了,向上有預期。有可能這是最差的時候,再差也不差不到哪裡去,就是這樣的邏輯。
② 如何預測股價呢
如何預測股價呢?131位粉絲
第一,達到目標。有一個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股票高點的一個好方法。簡單的說,我們准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你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要准備出貨。當然,還可以用其它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來預測。故當預測的目標位接近的時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貨的時候了。
第二,該漲不漲。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還有的是技術上要求漲,但該漲不漲。還有的是公布了預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漲,但股價不漲,也是出貨的前兆;技術面決定了股票該漲而不漲,就是出貨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里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准備出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第四,傳言增多。一隻股票你正在作著,突然這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那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為什麼以前沒有消息呢?
第五,放量不漲。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確認是處理出貨。
③ 用市盈率相對估值模型解釋下列現象:當某個公司的股票被市場預期業績下降,股價下跌。
股票的理論價值=預期每股收益×行業平均市盈率
我們可以先假設行業面臨的系統風險沒有太大變化,行業平均市盈率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可以看做是一個定值。在這種情況下,預期每股收益下降(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業績下降),股票的內在價值肯定會有所下降,理論上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將下降。
另外我補充兩點:
1、股票內在價值的下降不代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一定會下跌,這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人們的偏好、或者對公司經營能力的信任。如果公司經營能力沒有實質性的惡化、現金依然充足,長期來說不會影響公司股價的。在一個比較理性的市場並且時間足夠長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短期的市場總是無效的,但長期一定有效。
2、真實業績公布了之後,如果符合預期,公司經營能力沒有實質惡化,理論上股價應該不會繼續下跌,因為所有的情況都在市場預期之內,而且被充分的消化了。如果真實業績比預期還要糟糕(出乎意料的糟糕),市場會對這個公司一次性的做出貶值反應,股價可能會加速下跌。
這些都是一些個人的見解,不知道對不對,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
④ 股票市場預期A公司的股票股利將在未來三年內高速增長,增長率達15%,以後轉為正常增長,增長率為10
未來第一期股利3×(1+15%)=3.45(元)。
按照股利增長模型計算的第4年初股利現值=3×(1+15%)^3×(1+10%)÷(12%-10%)=250.94(元)。
股票當前市場價值=250.94÷(1+12%)^3+3.45÷(1+12%)+3.45×(1+15%)÷(1+12%)^2+3.45×(1+15%)^2÷(1+12%)^3=188.10(元)。
⑤ 股價漲跌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公司股票的價格反應的是這家公司的市場價值,反映一家公司的實際價值的並不是凈資產,而應該是它的市場價值。你說的這個情況在我們中國股市股權分置改革以前的確是這樣的,原始股股東的股份是不能上市流通的,所以股價的漲跌對它基本沒有影響,所以導致很多上市公司募集萬資金後對股東不負責任,因為與他的利益無關。但在真正的流通市場,大股東們的股份都是流通的,股價下跌就等於使他們資產也縮水了。
另外股價往往反應的是市場對該公司將來發展的預期,也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影響,股價的大幅下跌會導致公司的業務或產品受到市場質疑,從而進一步制約公司發展
⑥ 股票市場預期A公司的股票股利將在未來三年內高速增長,增長率達15%,以後轉為正常增長,增長率為10
股票市場預期A公司的股票股利將在未來三年內高速增長,增長率達15%,以後轉為正常增長,增長率為10%,已知A公司最近支付的股利為每股3元,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報酬率為12% 。試計算:該公司股票目前的市場價值。
未來第一期股利3×(1+15%)=3.45(元)。按照股利增長模型計算的第4年初股利現值=3×(1+15%)^3×(1+10%)÷(12%-10%)=250.94(元)。
股票當前市場價值=250.94÷(1+12%)^3+3.45÷(1+12%)+3.45×(1+15%)÷(1+12%)^2+3.45×(1+15%)^2÷(1+12%)^3=188.10(元)。
拓展資料: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⑦ 求教,怎樣預測一支股票的漲跌謝謝!
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
供求關系
股票市場何以與經濟學息息相關, 無疑是其價格的升跌無不由市場力量所推動。簡單而言,即股票的價格是由供求關系的拉鋸衍生而來,而買賣雙方背後的理據,卻無不環繞著大家各自對公司未來現金流的看法。基本上來說,股票所能產生的現金流可由公司派發股息時出現,但由於上市公司股票是自由買賣的,因此當投資者沽出股票時,便可得到非股息所帶來的現金流,即沽售股票時,所收回的款項, 倘若股票的需求(買方)大於供應(賣方)如圖一,股價便會水漲船高,反之當股票的供應(賣方)多於需求(買方),股價便會一沉百踩。這個供求關系似是簡單無比,但當中又有何許人能夠准確預測這供求關系變化而獲利呢?
另外,坊間有不少投資者認為股價越大的公司,其規模就是越大,股價較小的公司,規模就越是細小,我可以在這里跟大家說:「這是錯誤的!」倘若甲公司發行股票100,000張,每股現值 $20,即公司現時的市值為 $2,000,000。而乙公司發行股票達 400,000張,而每股現值 $10,即乙公司的市值則為 $4,000,000,可見縱使乙公司的股價較甲公司小,其市值卻較甲公司大!
公司盈利
縱使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有芸芸眾多,但「公司盈利」的影響因素卻是大家不會忘記的。公司可以短期內出現虧損,但絕不可以長期如此,否則定以清盤結終。所有上市公司均有責任定期向公眾交代是年的財政狀況,因此投資者不難掌握有關公司的盈利狀況,作為投資股票的參考。
投資者的情緒
大家可能主觀認為只要公司盈利每年趨升,股價定必然會一起上揚,但事實往往是並非如此的,就算一間公司的盈利較往年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升幅,公司股價亦都有可能因為市場預期有百分之六十的盈利增長而下挫。反之倘若市場認為公司虧損將會增加百分之八,但當出來的結果是虧損只拓闊百分之五(即每股盈利出現負數),公司股價亦可能會因為業績較市場預期好而上升。另外,只要市場憧憬公司前景秀麗,能夠於將來為股東賺取大額回報,就算當刻公司每股盈利出現嚴重虧損(譬如上世紀末期的美國科網公司),股價亦有可能因為這一幅又一幅的美麗圖像而沖上雲霄。總之,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並不單單停留於每股盈利的多少,反而較市場預期的多或少,方才是決定公司股價升跌的重要元素。
與此同時,油價、市場氣氛、收購合並消息、經濟數據、利息去向,以及經濟增長等因素,均對公司股價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股價變動是可以預算得到嗎
可能上述問題會促使你閱讀以下文章,對嗎?事實上,不單閣下對這個問題充滿好奇,不少投資人,句括經濟學者以及投資專才對此更是左思右想,然而問題的答案卻仍然是個謎。盡管如此,有不少研究指股價變動是無跡可尋(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網友,不妨登入財經網路的金融理論,學習有關「有效市場」以及「股價任意行」的論說),但同時亦有為數不少的華爾街金融奇才,聲稱股票價格是根據經濟氣候、財務比率(如市盈率、增長率),甚至乎動力指標,以及相對強弱指數等等所影響。事實上,倘若他們論及的股價升跌原因全是虛構出來,他們早已被踢出華爾街,而非現在的名利雙收!總而言之,掌握得越多信息或投資技巧的股民.其勝算亦會越是提高,反之亦然,而財經網路就正正是為著這個原因而創立,期望網友於漫遊本網站後,能夠增進不少財務知識及投資技巧,從而增加獲利機會,及早致富。
參考資料:http://www.cai.cn/tutorials_details.php?tutorial_id=19
⑧ 某公司的股票發行價為每股8元,預期該股票年收益率為4.5%,當年銀行年利率為2.25%,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該
如果不考慮風險的話,該股的價格為16元。因為從投資角度講:銀行存款的基準利率,即: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無風險投資。那麼假設投資該股票也是無風險的話,就值16元了。因為年收益4.5%剛好是年收益2.25%的兩倍。同樣投資於銀行和股票的同樣資金所得收益相同。風險相同(假設條件)。
⑨ 怎樣計算非固定增長股票的股價
企業的價值等於企業在未來經營期間所有年份現金流的貼現值的總和,這是估值的基本思路。
非固定成長股票價值的計算,實際上就是固定成長股票價值計算的分段運用。
例如,股票市場預期某公司的股票股利在未來的3年內,高速成長,成長率達到15%,以後轉為正常增長,增長率為10%,已知該公司最近支付的股利為每股3元,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報酬率為12%。試計算該公司股票目前的市場價值。
首先,計算前3年的股利現值:
年份 股利(Dt) 現值系數(12%) 現值(PV Dt )
1 3×(1+15%) ×0.8929 3.0804
2 3×(1+15%)2 ×0.7972 3.1629
3 3×(1+15%)3 ×0.7118 3.2476
合計 9.4909
然後,計算第3年底該股票的價值:
V = D4 / (Rs − g) =3×(1+15%)3×(1+10%)÷(12%-10%)=250.94(元)
再計算其第3年底股票價值的現值:
PVP0 = 250.94 / (1 + 12%)3 =250.94×0.7118=178.619(元)
最後,將上述兩步所計算的現值相加,便能得到目前該股票的價值,即:
V=9.4909+178.619=188.11(元)
⑩ 某公司股票預期明年每股收益為0.85元,並預期該公司所屬的行業明年平均市盈率為35。
按條件0.85乘35=29.75元,純理論。
但市場是不可能按照你想的來,影響股價的因素太多,經營業績只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