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處置效應

股票市場處置效應

發布時間: 2022-07-14 22:27:43

『壹』 如何理解過度自信與歸隱偏差,證實偏差,處置效應,羊群效應等投資現象

2.談談你對過度自信與歸因偏差、證實偏差、處置效應和羊群效應等投資現象
的理解。
①人們有高估自己能力和對成功過分樂觀的傾向,並稱這種傾向為「過度
自信」。投市場上交易越頻繁者,自信程度越高。而且,投資者通常更傾
向於提高交易的頻繁程度,也就是說,會表現得更加自信。
②歸因偏差是指投資者往往將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的能力,而將壞的結果
歸結於不利的外部環境,使得這種糾偏的過程大大減緩。現實中許多投
資者將失敗歸因於中國投資市場不夠成熟、不夠規范,而不是從自身找
原因。
③證實偏差是投資者尋找支持自己立場的證據的傾向。其產生原因是利益
使然,使我們不願意相信和接受與我們對立的觀點,即使這種觀點很可
能是正確的。
④處置效應指投資者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盈利的股票,繼續持有虧損
的股票,即通常的「出贏保虧」。理性的決策應該是,賣出上漲動力較小
的股票,保留上漲動力充沛的股票,而不應以是否盈利作為賣出的標准。
⑤羊群效應就是投資市場中得羊群行為,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
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或者過度依賴輿論,而不考慮私
人信息,簡單地模仿他人的行為。

『貳』 處置效應的理論解釋

Zuchel認為處置效應描繪了過去的業績和投資決策共同影響著目前的投資決策,因此評價上述理論能否解釋處置效應有兩個標准:一是這些理論能否真正抓住處置效應的核心問題,比如是否能將目前的投資決策同過去的收益(即是盈利的還是虧損的)聯系起來,以及同過去的投資決策(即是否持有)聯系起來;二是實證分析能否支持這種解釋。Zuchel認為上述理論關於處置效應的解釋並不能滿足這兩條標准,他們指出處置效應實際上可以用心理學文獻中自我辯解假設來說明。自我辯解是基於認知不和諧(cognitive dissonance)理論的一個假設。認知不和諧理論認為,投資者在投資虧損後會產生「我的投資失敗了」這樣一個認識,相比「我獲利了,我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認識有一定的差異。而人們總是試圖證明過去的決策是正確的,以避免決策錯誤產生的結果不利於其形象。在自我辯解假設下,人們持有虧損股票的原因在於如果出售虧損股票或者說實現虧損就意味著他們過去的決策是錯誤的,所以投資者會進一步產生一個認識:「損失是暫時的」,從而繼續持有虧損股票形成處置效應現象。
Goetzmann和Peles發現投資者高估所持有共同基金的收益,這與自我辯解假設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在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前提下,股票收益預期必然會被高估,投資虧損信號必然會被扭曲,實際上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

『叄』 什麼叫作股票市場周五效應

周五的市場表現不僅在空間位置決定周K線的收盤情況,更是不少市場主力展示實力和作盤意圖,甚至實施騙線操作的黃金時間。分析價值明顯高於其他四個交易日,值得投資者多加關注。 對周五走勢的分析研判仍舊延用概率統計和心理分析相結合,此兩種方法在周五效應的分析研判中有著顯著的作用。 筆者在短線投機和中線跟庄過程中,通過對周五效應的觀察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研判時應力求把握市場主力的短期動向,才能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通常情況下,投資者有逢周五減磅、離場觀望的操作習慣,尤其是在市場處於關鍵位置或弱市市況時表現尤為明顯。 主要是因部分投資者為避免周六、周日兩天消息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市場風險而展開減倉操作引起的,多數個股在這種群體操作取向趨同效應的作用下會走出相對疲弱的走勢。在利用周五效應進行短線分析時, 第一要關注大盤的走向和個股聯動之間的關系。 第二要注意個股所處的運行狀況。 第三是分析時多用逆向思維。

『肆』 買對股票的情況下,如何正確的賣出股票

當然賣股票不能一口氣兒全都賣了,應該等股票升值才能賣,不然買的時候挺貴賣的挺便宜,就掙不到錢,一定要持續關注行情,不能夠不關注,這樣會血本無歸。

『伍』 如何理解處置效應

所謂處置效應,是指投資人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賠錢的股票,也就是所謂的『出贏保虧』效應。這意味著當投資者處於盈利狀態時是風險迴避者,而處於虧損狀態時是風險偏好者。
如果你覺得不好理解,也可以理解為普通的賭徒心理,即一個人在贏、順境的時候小心謹慎、貪圖小利;而他在輸、逆境的時候卻不服輸,不計代價的希望可以挽回損失。

『陸』 如何在理想價位賣出股票

一、怎樣在理想價位買入股票
要把握買入點,就必須學會判斷股市的走勢。底部是由長期下降趨勢向長期上升趨勢過渡期。當投資者最終對個股的底部和趨勢做出准確判斷時,你就能掌控市場。
絕大部分多數的投資者來說都是在個股底部並沒有構築完成的時候就買入,然後就長時間地經歷著底部的鞏固和洗盤,漸漸失去耐心,當股價可能出現一個小幅上升後又回落洗盤的時候,投資者就急忙拋出,而這時候也正是這個股票開始起飛的時候。
所以投資股市一定要把握好股票的最佳買入點。在把握購買點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股價不斷向上發展突破前夕;
2,股價突破後的回調。
3、股價回抽完成後可以進入一個上漲主要階段的追漲買點;
4、注意股票成交量,股價發生變化時,首先必是成交量的變化,然後導致股價的變化。
如果前三個重要條件只要具備其中之一即可,最後就是一個條件則是必須具備的。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跟隨市場走勢。大盤處於不斷上升發展趨勢時買入股票較易獲利,大盤下跌股市賺錢機會不多,所以股票最佳買入點的把握十分重要。
股票買入時間點
(1)大盤下跌時,最好選擇低位且抗跌的股票。
因此,選股應選擇安全的股票。安全股是低股和抗跌股。因此,當市場下跌時,會出現很多低位股票,我們在市場中找到一些對下跌股票有抵抗力的股票。所以,大盤指數下跌的時候是選股的好時機,此時能選出一個安全的好股票。
(2)當市場剛剛觸底時,是選擇熱點板塊、龍頭股和低強勢股的最佳時機。
當大盤剛見底並且啟動的時候,也是選股的好時機。如果市場大盤不是底部,則不能進行選股買股,因為在大盤見頂的時候,任何選股方法研究都是我們沒有用的,只有在市場底部的時候才買入股票。這是選股技術的關鍵點之一。
二、怎樣在理想價位賣出股票
買對股票只完成投資過程的一半或更少,跟蹤股票,並在股價大幅上漲之後賣掉股票,所以對於如何賣股票同樣也是至關重要。俗話說,能買的是銀,能賣的是金。如果買了好的股票,未能選擇好的賣出時機,將會帶來諸多遺憾。
「賭徒謬論」拋售股票是最難的事。買者一旦買了股票,他是持有還是賣出,決定會比較困難,投資者正確拋售股票的概率很低。究其問題根源,起因於心理學上的「賭徒謬誤「。
如果你一次擲出2點5次,你再次擲出2點的幾率將小於1/6。這種傳統說法對不對呢?如果你對這個社會問題回答說「對「,你就陷入了一個所謂「賭徒謬誤「之中。擲骰子時,每次擲出的點數與之前擲出的點數無關。
「賭徒謬誤「是說當一個賭徒看到中國連續不斷拋出的10次正面硬幣問題之後,他將傾向於選擇相信自己下一次將拋出反面硬幣。
「賭徒謬誤「其根本原因是參與者的啟發式思維:人們傾向於認為,如果一件事總是有一個接連的結果,那麼很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來對其進行「平衡」。
在股票市場市場上,「賭徒謬誤「主要表現為投資者在股價上漲時,急於拋出股票,實現價值增值,股價下跌時,則不會進行及時止損,而是繼續持有,避免投資虧損,並且我們期待著股價會反彈,而且連跌股票的持有時間要顯著高於連漲股票,即「跌得越多,投資者越是持有「。
因此,投資股市必須把握股票的最佳賣點,在把握賣點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金九銀十,五窮六絕七翻身,年前必有一跌。這些在股票市場上是眾所周知的,也就是說九月和十月會有一個好的市場,五月和六月會有一個壞的市場,七月好,每個中國新年 a 股都會有一個下跌。根據我們這些順口溜的話股票市場一般選擇最佳的賣出時間是十月革命以後,春節之前,四月份。也就是說,每年的這三個時間段將是a股變現最差的時候,出票優先。
2,上午十點以後,下午進行兩點半以後。經常看盤的投資者都知道,A股市場一天中有兩個時間內較為活躍,一個是上午開盤後半小時,也就是上午10點前,另一個是臨近下午尾盤的半小時(下午2點半到3點)。如果我們決定當天出掉股票,可以選擇一個上午十點以後,該漲的早都漲過了,沒漲的上午機會也不多了,這個時候出掉股票比較科學合理;下午兩點半以後,如果午後出現跳水那就盡快出掉,如果存在兩點半以後手中個股還是沒動靜,可能今天的機會就沒有了,可以充分考慮在臨近收盤時出掉。
股票賣出時間點:
(1) 最好在上漲途中賣出。在上漲途中,投資者佔主導地位,擁有主導權;如果投資者在下跌的途中賣出,就會發展面臨一個被動逃跑的情況,就會有所減少損失,嚴重問題的話,若恰好我們遇到跌停,投資者就沒有賣的機會。
(2)賣出股票時要果斷。投資者一旦我們決定賣出股票市場的話,就要有堅定的魄力,不要在意盤中高低,只要有盈利,就是一個正確的操作。
(3)注重正面的賣點。在股市中,這是一個比較簡單容易進行把握的賣點,投資者都清楚公司在公布利好消息之前,股價就會導致出現連續性的拔高,在一般這種情況下,主力都是借著利好出貨的,利好公布其實是短期內最大的利空。好公告後,如果沒有漲停,就要堅決賣出。
(4)把握好高位開始放量的賣點。股市往上走對投資者來說是常識,但在主要的上漲浪中,股票籌碼被鎖定後,越往高處走,就越不需要更多的量能來實現上漲。股價處於高位震盪,放出巨量,就說明主力是一路派發的,有可能我們會在短時間內見頂。在發行後的一兩天內,短期應適時出售。
(5)高位收陰線也是我們一個重要賣點。如果投資者不在陽線賣出,股價達到高位後,陰線出現了,沒有進一步上漲的機會,這種情況就是買斷。若伴隨放出一個巨量的情況,就是見頂信號,必須要進行堅決的賣出,持幣觀望。
個股布局上,我的一貫作風就是提前埋伏潛力股,而且我每天圈子都會准時公布三支一周內能漲幅30%以上的票,例如:3月24號早盤提示的002269美邦服飾 ,盈利137%。3月11號早盤提示的南網能源,目前盈82%。對於20%以下的票,我不屑一顧!相信跟上節奏的朋友現在都已盆滿缽溢 ,等待下波機會了,本周金股已經發布,公眾號(曉亦解盤)中自行查看!絕對免費!

『柒』 disposition effect是什麼意思

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 所謂處置效應,是指 投資人 在處置 股票 時,傾向賣出賺錢的 股票 、 繼續持有賠錢的股票,也就是所謂的『出贏保虧』效應。

『捌』 處置效應的驗證推論

奧登(Odean)的結論與我們通常所了解的情況是吻合的,我們周圍的投資者大都如此。國內研究者對中國股市「處置效應」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投資者更加傾向於賣出盈利股票,繼續持有虧損股票,而且這種傾向比國外投資者更為嚴重。而且,在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中均存在著處置效應。
處置效應的基本結論是投資者更願意賣出盈利股票,繼續持有虧損股票。這種持有虧損股票而過早賣出贏利股票的「售盈持虧」的心態在國內和國外投資者中同樣存在,反映了人類的天性。處置效應的極端情況就象我們通常所說的「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甚至「死豬不怕開水燙」。而針對處置效應的一項有力措施就是:止住虧損,讓贏利充分增長。 處置效應的基本結論是投資者更願意賣出盈利股票,和繼續持有虧損股票。與此相關的兩個推論是:
(1)賣出盈利股票的比率超過賣出虧損股票的比率;
(2)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長於持有盈利股票的時間。
處置效應還有一個不太適當的推論是賣出盈利股票的數量超過賣出虧損股票的數量,這一推論不適當的原因是當市場處於牛市時,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會處於盈利狀態,盈利股票的數量遠超過虧損股票,買出更多的盈利股票是合理的;而當市場處於熊市時,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會處於虧損狀態,虧損股票的數量遠超過盈利股票,買出更多的虧損股票是合理的,採取推論(1)的比率方式有利於克服上述問題。此外,從處置效應我們亦可以推論股市在跌市的成交量應少於升市的成交量。

『玖』 處置效應對股市的影響

傳統金融理論告訴我們投資者應該如何管理投資,而行為金融理論則告訴我們投資者實際上是如何行動的。理解投資者的實際行為對於證券投資管理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分析一個大型營業部的近 1萬個投資者帳戶,研究了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即投資者太長時間地持有虧損股票而太短時間地賣掉贏利股票的傾向。研究發現,這些投資者無條件地非常願意實現贏利股票,而持有虧損股票。

傳統金融經濟學假定,人們理性地採取行動。但是,實際並非如此,而且人們對理性的偏離是系統性的。行為金融理論放鬆金融經濟學的傳統假設,在金融理論標准模型中結合了這些可觀測的、系統的、實際的、對理性的偏差。本文重點研究一種偏差:處置效應。

國外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很多,但在國內尚很少見到。本文對這兩種行為金融現象進行了實證分析。其意義在於,國外的研究都基於發達的成熟的股票市場,這些現象對處於發展中的中國股市是否存在?回答這個問題對於把握投資者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一、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和處置效應

什麼是「前景理論」?什麼是「處置效應」?兩者的關系是什麼?Kahneman and Tversky(1979)批評了被廣泛接受的von Neumann-Mongnstern期望效用理論,提出了前景理論。這一理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特別是行為金融理論的倡導者接受,用來解釋風險情況下人們的選擇行為,特別是金融市場上涌現出的「異常現象」。同時,這一理論與其他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一起正在動搖傳統金融理論的基礎:理性人假說、期望效用理論、有效市場假說。為了理解前景理論,我們從這篇文章中(p273)的幾個問題出發。

問題11:假設你比今天更加富裕1000美元,現在面臨如下選擇:

A、得到500美元;(84%)N=0

B、以50%的概率得到1000美元,以50%的概率得到零美元。(6%)

其中:N為受試者人數,括弧中數為做此選擇的受試者比例(下同)。

問題12:假設作比今天更加富裕2000美元,現在被迫在下面二者之間作出選擇:

A、損失500美元;(31%)N=68

B、以50%的概率損失1000美元,以50%的概率損失零美元。(69%)

如果你象大多數人那樣,那麼,當面臨這兩個問題時,1.你很少注意初始狀況:你比今天更加富裕一些;2.你認為這兩個問題很不一樣;3.如果你對其中一個問題選擇冒險賭博,而對另一個問題選擇確定性的結果的話,那麼你更可能對問題11選擇確定性結果,對問題12選擇冒險賭博。上述試驗的統計結果都在 1%的水平上顯著。

盡管這種想法非常自然,但是,它違反了理性決策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則。一個完全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會把兩個問題視為等同。因為如果按照財富狀態的標准來衡量,這兩個問題是完全一樣的。

道理非常簡單:對於完全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最重要的是它最終的結果,而不是在過程的得失。對於問題11或問題12,這樣的決策制定者要麼都選擇確定性結果,要麼都選擇冒險賭博。而不是象大多數人那樣改變偏好。對於上述兩個問題做出不同回答的決策制定者一定受到了與得失相關的不合理情緒的影響,而不是在頭腦中始終保持最大化財富效用的重要目標。下面是另外一個問題。

問題**:有人與你採用拋硬幣的方式賭博。如果是正面,你損失100元。如果是反面,你至少得到多少才願意參與該個賭博。

大多數人的回答是200一250元。這個數值反應了人們對盈利和損失的重視程度是不對稱的。這種不對稱性被稱為損失迴避(loss aversion)。

我們從大多數人對上面這三個問題的回答中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在實際決策中:

1.人們更加看重財富的變化量而不是絕對量。

2.人們對面臨條件相當的損失前景時(如問題12)傾向於冒險賭博,而面臨條件相當的盈利前景時(如問題11)傾向於接受確定性盈利。

3.盈利帶來的快樂與等量的損失帶來的痛苦不相等,後者大於前者。

根據這三條,Kalmelnan and Tversky(1979)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S」型的價值函數和前景理論。依據這個理論,當面臨風險或不確定時,人們的行為似乎在最大化這個「S」型的價值函數。這個價值函數類似於(但不完全等同於)標準的效用函數。這個函數具有三個特點,首先,它的定義基於盈利和損失,而不是財富;其次,它在盈利定義域中是凸函數,在損失定義域中是凹函數。最後,它對損失比對盈利更加陡峭,這意味著人們通常是風險厭惡的。把前景理論推廣到投資領域,可以得到處置效應(Shefrin and Staman,1985)。即投資者傾向於出售贏者而留下輸者。因為贏者呈現給投資者的是盈利前景,投資者此時傾向於接受確定性結果,而輸者呈現給投資者的是損失前景,投資者此時傾向於冒險賭博。於是,投資者持有輸者更長時間,持有贏者更短時間。

這個價值函數的關鍵在於參考點,它被用來判斷盈利和損失。通常將現狀作為參考點。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盈利和損失的確定是按照有別於現狀的期望水平來確定的,因為其他人得到了這個水平的盈利。……當一個人不能容忍他的損失時,他可能接受(在其他情況下他不會接受的)賭博(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p286)。

例如,假設投資者購買了一支股票,他認為這支股票的期望收益足以補償它的風險。如果股票升值了,他將採用購買價格作為參考點,於是,股票價格就處於投資者價值函數的凸的、風險厭惡(risk-averse)的部分。這支股票的期望收益可能仍然足以補償它的風險,但是,如果投資者降低了對這支股票的收益預期,他可能賣出這支股票。如果這支股票沒有升值,而是貶值了,它的價格將處於投資者價值函數的凹的、風險尋求(risk-seeking)的部分。這時,即便它的期望收益降低到本來不應該購買它的程度,投資者也將繼續持有這支股票。這樣,與已經上漲了的股票相比,投資者關於這支下跌了的股票的期望收益的信念必須進一步下降才能促使他出售這支已經下跌了的股票。類似地,如果投資者擁有兩支股票。一支上漲了,一支下跌了。如果他面臨流動性需要,並且沒有任何關於這兩支股票的新信息,他更可能賣出上漲的股票。

在本研究中,我們假設投資者的參考點就是他們的購買價格。盡管這個假設具有相當的合理性,但是,應該注意到對於某些投資者,特別是持有股票相當長時間,經歷了大幅度的價格變化後,購買價格僅僅是他們參考點的決定因素之一。例如,一個投資者以每股10元的價格買入一支股票,價格上漲到30元時他沒有賣出,現在價格是15元,那麼他在下一步決策中的參考點顯然會受到這支股票價格波動歷史的影響。

二、數據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於某著名證券公司的大型營業部,包括了最近三年(1998/1/19一2000(12/25) 該營業部內所有投資者的全部交易記錄,活動的投資者賬戶數目為9748個,交易記錄總數為1216886條,買賣股票(我們的研究所採用的樣本不包括基金等其他證券)交易記錄總數為用8326條。每條記錄包括日期、資金帳號(出於保密起見,該欄位經過處理,其他能夠暴露投資者的欄位一律刪除)、交易類別、買賣標志、股票代碼、業務標志、成交數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本次股票余額、申報時間、成交時間、股票類別、清算金額、資金余額、傭金、印花稅、過戶費。

復權價格數據來自於嘉實基金管理公司,包括了最近三年所有股票的復權數據。

三、方法

為了判斷相對於賣出輸者,投資者是否更加傾向於賣出贏者。一種辦法是簡單地查看一下賣出的贏者的數量和賣出的輸者的數量。然而,假設賣出贏者和賣出輸者對於投資者沒有差異的話,那麼,在股票市場上漲時,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將有較多的贏者和較少的輸者,從而會賣出更多的贏者。在股票市場下跌時,他們會賣出更多的輸者。為了「濾掉」股票市場漲跌的影響,我們應該查看投資者賣出贏者的頻率和賣出輸者的頻率。

通過依據時間順序掃描每個帳戶的交易記錄,我們構造了買入日期和價格已知的股票組合。由於我們得到的交易數據是「流水」數據,所以,這個組合僅僅包含投資者的部分股票。許多帳戶包含了在1998年初之前買入的股票,這些股票的買入價格本知,被剔除出樣本集。另外,投資者可能擁有其他帳戶,這些帳戶的數據沒有包含在本研究中。最後,本研究的取樣可能受到另一種質疑的地方是交易數據所涉及的投資者多集中在北京地區,可能對全國不具有代表性。盡管本研究的數據具有上述缺憾,但作者並不認為這些缺憾會使本文的主要結論出現偏差。

如果某日某個帳戶賣出股票,我們將比較這個股票的賣出價格與其平均成本來確定這個股票是實現盈利還是實現虧損。該回該帳戶其他沒有賣出的股票要麼處於票面盈利,要麼處於票面虧損。我們通過比較這些股票的平均成本與該回它們的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來確定它們是否處於票面盈利。如果該回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均大於平均成本,則這個股票處於票面盈利;如果該回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均小於平均成本,則這個股票處於票面虧損;如果該日平均成本介於復權最高價和復權最低價之間,則這個股票既不是票面盈利,也不是票面虧損。

加總該日所有帳戶的實現盈利數目、票面盈利數目、實現虧損數目、票面虧損數目。然後計算:

「盈利實現比例(PGR)」=實現盈利/(實現盈利+票面盈利)

「虧損實現比例(PLR)」=實現虧損/(實現虧損+票面虧損)

如果盈利實現比例大於虧損實現比例的話,那麼說明投資者更加願意賣出贏者。

四、統計結果

處置效應檢驗是關於投資者處置傾向和參考點設定的聯合檢驗。上述我們採用平均成本作為參考點。參考點設定的其他選擇包括:最近成本、首次買人成本、最高買人成本、最低買入成本、以及經利率調整的平均成本(因為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是損失利率)等等。我們採用「最近成本」或「首次買入成本」作為參考點的實證結果與採用「平均成本」作為參考點的實證結果類似。下面僅報告採用「平均成本」作為參考點的實證結果。對於上述提到的第一種樣本數據缺憾:我怕的樣本數據沒有包括1998年初以前買入的股票,考慮到中國股市具有非常高的換手率(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統計數據,1998年為395%,1999年為388%, 2000年為477%),我們認為這種缺憾造成的影響至多維持半年。所以,報告期定為1998年7月1日到2000年12月25日。

表1顯示了報告期內每日盈利實現比例(PGR)和虧損實現比例(PLR)的統計量。這些統計量顯示,投資者的確傾向於賣出贏者。

如果投資者頻繁地實現小額盈利,不太頻繁地實現大額盈利的話,那麼盡管他們按照交易次數來判斷,更加傾向於實現盈利,但是按照交易金額來看也許未必如此。為此,我們計算了基於交易金額的PGR和PLR.發現基於交易金額的PGR同樣顯著大於基於交易金額的PLR.

在表1中,PGR/PLR的均值接近2.這表明投資者賣出贏者的概率是其賣出輸者概率的兩倍。在Odean(1998)的研究中,投資者賣出贏者的概率是其賣出輸者概率的1.5倍。圖2顯示了報告期內月度PGR和月度PLR.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PGR大於PLR.圖3顯示了報告期內月度PGR與月度 PLR的比率。這一比率接近於2.odean(1997)的實證結果顯示,從1月到12月,這一比率逐步下降,其原因在於投資者的年末避稅行為(年末實現損失,抵減稅收)。但是,本文實證結果沒有發現同樣的季節性變化趨勢,這並不奇怪,因為中國股市不徵收證券交易所得稅。這從反面證實了Odean (1997)關於這一趨勢的解釋。

五、結論

行為金融理論的一大貢獻是幫助我們理解傳統金融理論無法解釋的投資者行為。本文採用中國數據實證分析了前景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之一:處置效應,發現中國投資者的確更加傾向於賣出贏者而不是輸者。而且這種傾向比國外同類研究的發現更加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投資者更加「不理性」的一面。

『拾』 什麼是處置效應

行為金融理論的,通俗的說,就是炒股票的人,更傾向於把獲利的股票變現了結,而把虧損的股票抱在手裡。
網路一下,答案好多的!

熱點內容
基金十塊錢能虧多少 發布:2025-07-25 11:49:13 瀏覽:835
如何查詢a股打新股許可權 發布:2025-07-25 11:27:11 瀏覽:804
股票投資成交量 發布:2025-07-25 11:20:32 瀏覽:142
重大事件對金屬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7-25 11:01:15 瀏覽:263
小微企業實行什麼的貨幣政策 發布:2025-07-25 11:01:07 瀏覽:283
金融危機斷供會怎麼樣 發布:2025-07-25 10:58:57 瀏覽:412
基金a類為什麼還要託管費 發布:2025-07-25 10:50:58 瀏覽:60
金子當貨幣通用是什麼時候 發布:2025-07-25 10:48:45 瀏覽:28
貨幣表格數字怎麼看 發布:2025-07-25 10:28:41 瀏覽:329
炒股買基金收益怎麼交稅的 發布:2025-07-25 10:28:07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