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首批上市股票募資額及市值
⑴ 科創板上市時,關於市值和財務指標的要求是什麼
科創板上市的市值以及財務指標一共有5種不同的上市標准,可以分別概括為:市值加盈利,市值加收入加科技研發,市值加收入加現金流,市值加收入,以及市值加產品空間。
目前在科創板上市的門檻都是要以企業的市值為核心,其中預計市值不能低於人民幣10億元至40億元的情況,總結起來就是市值越大盈利的要求就會越低,企業的總體市值在10億以上的話,則會根據企業的凈利潤以及研發程度還有營收規模和市場情況,來作為盈利的要求和評估標准。
市值加產品空間
最後就是市值加產品空間的評估標准備,企業的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而且主要營業的業務和產品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以及檢測確定市場空間大,而且在目前的研發階段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時,才可以申請科創股上市,其中醫葯行業則需要有核心科技產品以及獲得開展二期臨床實驗的前提下。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也需要有具備明顯的行業技術優勢,並且能夠滿足相對應的科創股條件時,才可提交申請。
表決權差異上市標准
除此之外還有存在表決權差異的發行人,這樣的股票則需要申請存托憑證,在關於表決權方面的安排,發行人至少需要符合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0億元,或者不低於人民幣50億元,在最近一年的營收收入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這兩條上市標准之中的其中一項。
對於發行人的招股說明和保薦人的保薦書,都明確說明了上市標準的具體條例,而根據公司法的第131條規定,發行人除了普通股份之外,還可以擁有特別表決權的股份,與其他股東權力相同,每一份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表決權數量大於普通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
⑵ 「科創板整車第一股」,對於吉利有什麼誘惑
8月28日,浙江證監局發布通告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與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工作已於日前全部完成,擇日將正式遞交科創板招股說明書。這一消息表明,吉利或許將成為登陸科創板的首家整車企業。
總而言之,作為自主品牌當中的龍頭企業,吉利在進行科技轉型的同時亟需大量資金的支持,此時選擇重返A股,除了可以募集大量資金以外,對於品牌競爭力等也有較大利好,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和戰略布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中》股本總額與預計市值應該怎麼理解
注意區分概念,市值是指股票上市後的市值,還未上市只能預計。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中「股本總額」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發行人民幣普通股票籌集的資金總額。
規則中的「預計市值」,預計統計期末根據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和對應股票數量計算的股權價值合計 。即預計上市後的公司市值。
一個是上市前「籌集到的資金總額」,一個是上市後「資本價值」。
以下幾個相關概念有助於理解,
上市公司股本是指統計期末上市公司發行的全部股份數量合計。 基本計量單位:股 。
上市公司股本僅指上市公司在境內發行的股份數量,包括 A 股股本、 B 股股本、其他不流通的境內股本。
A 股股本是指上市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票數量。
B 股股本是指上市公司發行的人民幣特種股票(人民幣標示面值,以外幣購買和交易的股票)數量。
其他不流通股股本是指純 B 股公司的非流通股數量。
股票市值是指統計期末根據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和對應股票數量計算的股權價值合計 。
股票籌資金額是指統計期內上市公司在滬、深證券交易所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總額。
⑷ 重新恢復上市的股票首日漲幅怎麼算
滬深兩市重新上市首日漲跌幅限制為10%,創業板和科創板重新上市首日漲跌幅限制為20%。
滬深兩市新股上市首日漲跌幅限制為44%,首個交易日後漲跌幅限制為10%,滬市股票代碼以60開頭,深市股票代碼以00開頭,創業板和科創板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後漲跌幅限制為20%,創業板股票代碼以30開頭,科創板股票代碼以688開頭。
股票恢復上市當天漲幅沒有限制,恢復上市是指在證券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之後,公司向證券證券交易所申請恢復上市,證券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根據上市規則對公司的申請進行審議,批准公司恢復上市。股票恢復上市當天漲幅,漲跌幅限制是指證券證券交易所為抑制過度投機,防止市場過度大幅漲跌,規定證券當日交易價格在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下波動的幅度。股票漲到這個極限的最高價是漲停板,而股票跌到這個極限的最低價是跌停板。漲跌幅限制是平抑市場的措施。在以下情況下,股票不受波動幅度的限制:
1、主板新股上市首日(價格不得高於發行價的144%,也不得低於發行價的64%);
2、股改股票(以S開頭,但不是ST)完成股改,復牌首日;
3、增發股票上市之日;
4、部分重大資產重組股票的復盤日如合並後復牌;
5、股票恢復上市當天漲幅。
恢復股票上市的條件非常嚴格。在證券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期間,股票被退市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可在法定披露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後的第一份經審計的半年度報告,經審計的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公司已實現盈利,公司可向證券證券交易所申請恢復上市。根據股票上市相關規定,恢復股票上市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最近一年的年度報告已在法定期限內披露;
2、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凈利潤為正;
3、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
4、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正在;
5、財務會計報告未經保留意見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
6、經核實,保薦機構出具了公司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明確意見;
7、經核實,保薦機構出具了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經營規范、無重大內部控制缺陷的明確意見;
8、本規則未規定暫停或終止上市;
9、證券證券交易所認為必要的其他條件。
一般情況下,交易所在收到上市公司重新上市的申請文件後,會在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在受理其申請上市的決定。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個交易日內,本所作出是否批准其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公司重新上市申請經本所核準的,應當自核准決定作出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全部重新上市准備工作並上市交易。
⑸ 科創板發行上市,關於上市條件中 的市值和財務指標需滿足什麼樣的要求
你好,目前公布的科創板的上市條件如下:
1、公司的預計市值不能低於10億元,最近兩年公司的凈利潤必須為正數並且累計凈利潤不能超過5000萬元;或者公司預計市值不能低於10億人民幣,最近一年的凈利潤為正數並且營業收入不能低於1億元人民幣。
2、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最近一年的營業收入不能低於2億元人民幣,並且最近散發的研發投入合計不能低於最近三年營業收入比例的15%。
3、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20億元人民幣的,最近一年的營業收入不能低於3億元人民幣,並且最近三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能低於1億元人民幣。
4、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人民幣的,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能低於3億元人民幣。
5、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4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的主營業務產品需要經過由國家有關部分批准。醫葯行業必須要取得至少有一項一類新葯二期臨床試驗批件,科創板企業定位和其他企業相比較必須要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以及滿足其他條件。
⑹ 科創板有多少只股票
1.科創板有差不多200多股票,科創板股票不多,如:正業科技300410,是一家以光電檢測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漢邦高科:成立了華北一區、華北二區、華中、華東、華南一區、華南二區、華南三區、東北、西南、西北十個大區,近百個辦事服務機構,營銷和服務網路覆蓋全國。還有北京城建600266、越秀金控000987、巨輪智能002031等等。 科創板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時間,當日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股票不進行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接受交易參與人收盤定價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9:30至11:30、13:00至15:30。
2.科創板單只股票限價申報,綜合來看,科創板每筆申報最少200股,而主板每筆最少100股。科創板申報買入時,超過200股的部分,可以以1股為單位遞增,如201股、202股等。根據上交所給出的前50隻樣本股名單,包括華興源創(688001)在內的50隻樣本股入圍。縱觀50隻個股,行業特徵鮮明,成分股集中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葯等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據Wind統計,50隻樣本股總市值達到1.04萬億元。業績方面,2019年50隻股票平均凈利潤為2.75億元,達到所有科創板公司平均凈利潤的1.57倍。
拓展資料:
首批入圍科創50的成份股行業特徵鮮明,50隻樣本股集中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葯等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信息技術行業的公司數量最多。按照Wind的一級行業來看,前50家短上市公司屬於五大行業: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可選消費、工業、材料。其中,屬於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多達21隻,佔比42%。比如科創板「001號」華興源創、富光、廣豐科技、方邦,科創板第一批上市企業,都屬於信息技術行業。
⑺ 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含金量如何
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還是有一定的含金量挺高的,但是這種含金量一定要擦亮眼睛,自己去分辨,自己去識別。在這25家企業當中哪些是真有含金量,哪些是沒有真的含金量,下面我通過各方面來分析這些企業含金量如何。
最後可以從科創板25家個股二級市場去挖掘了,科創板想要含金量高的股票就是要看二級市場的資金,主要有超大資金關注的股票就是才有投資的價值,如果沒有超大資金的關注,跟隨股市行情漲跌漂浮不定的,這類股票是沒有含金量的,也是沒有投資回報的,所以要緊跟有資金炒作的科創板股票。
綜合以上分析,我個人根據這25家科創板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至於25家科創板的含金量如何就需要從每個人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建議根據以上4大標准去挖掘科創板的含金量,精心挑選一兩只為自己帶來收益。
⑻ 科創板上市標準是什麼
1、 市值+凈利潤 標准:市值不少於10億,連續兩年盈利,最近兩年扣非後凈利潤累計不少於5000萬;或者市值不少於10億,最近一年盈利且營收不少於1億。
2、 市值+收入+研發投入 標准:市值不少於15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2億,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占最近三年應收合計比例不低於10%。
3、 市值+收入+現金流 標准:市值不少於20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3億,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累計不少於1億。
4、 市值+收入 標准:市值不少於30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3億。
5、 自主招生標准:市值不少於40億,主要產品或市場空間大或者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取得階段性成果或者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投資;或者醫葯企業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葯二期臨床實驗批件或者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技術優勢符合一定標准。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⑼ 即將回歸科創板募資204億,誰能阻擋吉利的擴張步伐
吉利回歸A股進入倒計時。
9月1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科創板IPO申請已經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的確認受理函,這意味著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終於迎來了整車第一股。
與廣汽、長城、東風、北汽、比亞迪等在港股上市的車企比起來,吉利是回歸A股較晚的一個。從2005年港股上市到2020年回歸A股,吉利汽車耗費了整整15年時間。
15年裡,吉利有許多機會回歸A股,但都不為所動,而在一邊靜觀廣汽長城們轟轟烈烈搭建A+H上市平台。這一次,吉利怎麼就動心了?
在回歸A股之後,作為中國民營企業成長典型的吉利,下一步又有什麼計劃?
快速擴張?風光之下承壓不小
吉利汽車這些年無比風光。
自收購沃爾沃、並成功盤活這個瑞典豪華汽車品牌之後,吉利汽車就走上了「車」生的巔峰。
銷量上,從2017年開始,吉利汽車一舉擊垮穩坐「自主一哥」寶座多年的長安汽車,三大品牌分別以124.7萬輛、150.1萬輛和136.2萬輛的銷量連續三年問鼎自主銷冠。
品牌布局上,除了銷量主力吉利、領克,有通過收購而來的沃爾沃、路斯特、寶騰,還有楓葉、極星、幾何、Smart等新能源品牌,旗下子品牌數量多達十幾個。
在燃油車領域,吉利對標斯柯達和捷達,領克對標大眾,沃爾沃對標奧迪,路斯特對標保時捷;在商用車領域,吉利通過遠程汽車、倫敦計程車公司對標大眾商用車;在新能源領域,楓葉、極星、幾何、Smart4個品牌覆蓋高中低各個細分市場。這樣大而全的全領域布局,在中國車企中絕無僅有。
甚至,吉利控股還通過Terrafugia(太力飛車)及Volocopter兩家公司布局空中出行服務領域,「上天入地」無所不及。
吉利預留30億元的產業收購項目費用,未必用在力帆身上,但相信吉利的收購之路仍會繼續,而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將是其接下來布局的重點。
此外,吉利還預留了6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也表明吉利對目前的現金儲備不夠滿意,擁有十幾個子品牌的吉利,無論是品牌運營、產能擴張還是渠道拓展,都將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作為一家准世界級汽車製造公司,吉利的野心遠不止於此,而是要做國際一流汽車企業,同時也是出行科技企業。
登錄科創板、回歸A股,只不過是吉利汽車遠大夢想的小小一步棋,但吉利的新一輪擴張計劃,將由此揚帆啟航。到時,我們將看到吉利更多的籌謀布局和具體行動。
船大掉頭難,吉利汽車未來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會更大,但願李書福能走好每一步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