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銀行股票市值
❶ 為什麼有些銀行股成了死股
銀行行業中的大部分個股應該屬於藍籌類個股,公司業績業績較為穩定,每年都能出現穩步增長的情況,但很多銀行股的走勢都變成了僵屍,包括一些跟我們每個人生活國有商業銀行,比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很多個股甚至一年的波動率不到10%,具體我們參考下農業銀行走勢:
再次最近一兩年也存在多家上市的小型銀行,上市沒有大幅度炒作,但回落之前也出現了銀行走勢的普遍情況,主要原因還是銀行股行業平均估值較低,很多新股剛上市的公的PE都高於行業平均PE,後期自然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總結:我們通過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銀行股為何走勢波動較低,跟僵屍股走勢類似,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銀行市值較大,資金很難推動,再次就是銀行股成長性較差,沒有資金願意炒作,銀行股合理估值遠低於其他行業,很難出現大幅度上漲。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❷ 銀行類股票有哪些
目前國內所有的國有資產銀行改制後已全部上市,有:
工農中建四大行
交通,中信,興業,華夏,民生,光大,招商,七大股份制銀行。
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浦發,深圳發展,五大地方區域股份銀行。
❸ 請問滬深兩市的銀行股有哪幾只
滬深兩市的銀行股如下:000001 平安銀行 002142 寧波銀行 002807 江陰銀行 002936鄭州銀行 002948 青島銀行 600000 浦發銀行 600015 華夏銀行 600016 民生銀行 600036 招商銀行 600908 無錫銀行 600919 江蘇銀行 600926 杭州銀行 601009 南京銀行 601166 興業銀行 601169 北京銀行 601187 廈門銀行 01229 上海銀行 601288 農業銀行 601328 交通銀行 還有很多銀行股不一一列舉,具體可以到股市行情查詢。
深市的簡介:
深圳證券交易所(Shenzhen Stock Exchange,縮寫SZSE,中文簡稱「深交所」)於1990年12月1日開始試營業,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受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深交所履行市場組織、市場監管和市場服務等職責。深交所立足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全局,經過29年的發展,初步建立起板塊特色鮮明、監管規范透明、運行安全可靠、服務專業高效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滬市的簡介: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中文簡稱:上交所)是中國大陸三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❹ 無錫銀行未來能漲到30嗎
銀行很難出現波動。
一些市值在幾千億以上的個股,莊家機構資金很難推動其上漲,以四大行為例,市場資金買入幾十億可能只能波動幾個點,更不要說建倉吸籌拉升等動作了,很多莊家機構也就幾十億,而市場最為活躍的資金的就是游資資金,我們平時見到的漲停板個股,甚至連續漲停的個股都是游資行為,而游資大部分資金都是幾億幾千萬,根本不會選擇買入這些銀行個股,個股如果沒有資金的炒作那波動率大大降低了。
散戶資金也是佔比較大的資金,大多數散戶投資者以短線投機為主,大家都知道銀行股的沒有資金願意炒作,短線很難出現賺錢的情況,甚至買入幾個月都會出現毫無收益的情況,沒有散戶願意選擇操作,所以造成銀行股是莊家機構不願意買,因為市值較大無法控盤,根本拉不動,而游資和散戶都喜歡短線炒作個股也不願意選擇買入,那銀行就很難出現波動。
❺ 為什麼無錫銀行股票連續下跌
在下跌趨勢中,下跌的概率大,所以會連續下跌。趨勢一旦形成不會輕易改變,所以做股票,趨勢是第一位的。
❻ 為什麼銀行的股票不會漲停的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現在的交易制度是由漲跌停板限制的,股票可以上漲,當然也可以漲停板,也可以下跌,也可能會產生跌停板,為什麼銀行股不會漲停呢?答案是可以漲停的,只是由於銀行股普遍盤子比較大,漲停的機會比較小,相對來說,盤子小的銀行股漲停的概率更高,比如說無錫銀行可以看一看,最近幾個月經常性的漲停板,平均每三四個月應該都能找到一次漲停板吧?就算是大盤的銀行股也會有漲停板,比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你看看他們的歷史上也會有漲停板的現象,只是要十年九不遇,才會有一次,畢竟盤子太大,需要資金更多,對市場影響也太大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❼ 買無錫銀行或者杭州銀行的股票能打新股嗎
只要有滬深股市的市值就可以參與新股的申購,至於能不能掙錢,那就要靠運氣了。
❽ 無錫銀行為什麼股票暴跌
首先,技術面弱,均線空頭排列股價處於均線之下明確下跌趨勢,在完成一個有效的底部形態之前,也就是主力完成進貨動作之前,不會波段起漲。
然後,所在板塊也不是目前盤面熱點,游資炒短線反彈幾率也幾乎沒有。
最後,如果你是持有,建議逢反彈減倉離場,沒有不要買
❾ 各大銀行股票代碼!
平安銀行 000001
寧波銀行 002142
江陰銀行 002807
張家港行 002839
浦發銀行 600000
華夏銀行 600015
民生銀行 600016
招商銀行 600036
無錫銀行 600908
江蘇銀行 600919
杭州銀行 600926
南京銀行 601009
常熟銀行 601128
興業銀行 601166
北京銀行 601169
上海銀行 601229
農業銀行 601288
交通銀行 601328
工商銀行 601398
光大銀行 601818
建設銀行 601939
中國銀行 601988
貴陽銀行 601997
中信銀行 601998
吳江銀行 603323
一共25家
❿ 市值=市盈率*凈利潤 可以用個股做例子這是怎麼算的
關於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的解讀
金融插班生
佛系投資人,記錄投資路上的所思所想。
關於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的解讀
65 人贊同了文章
為你朗讀
15 分鍾
有句話叫「把震盪行情當趨勢做容易死,把趨勢行情當震盪做死得快」,反正就是離不開一個「死」字。在股市也一樣,很多人在參與一隻個股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是在參與火中取栗的接力游戲,還是在參與成長兌現的趨勢豐收,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看不懂一家公司的估值,不明白一家公司的「合理」價值是多少。
本文要做的就是教你看懂一家公司到底是便宜還是充滿泡沫,既然是要讓散戶看了通俗易懂,就不會太學究、太專業,學完會用就行,看完一定會受益匪淺。當然,這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更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理解思維比糾結結論更重要。
一、主要估值指標介紹
衡量一個東西是便宜還是充滿泡沫,首先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估值標准,市場使用最廣泛的便是基於凈資產和盈利能力之上的市盈率/市凈率(PE/PB)估值方法。
兩個概念:
賬面價值:又稱賬面凈值、折余價值,是指一項資產的原始價值減去已計提折舊後的余額,在股票中就等於每股凈資產。
市場價值:又稱實際價值,是指一項資產現時在市場上實際所值的價格,表現在二級市場上就是股價。
三個指標:
市盈率: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收益(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利潤總額亦可得出相同結果),一般市盈率越低說明估值越低。
市凈率: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市值除以凈資產一樣),一般市凈率越低說明股價安全邊際越高。
市銷率:總市值除以主營業務收入,市銷率越高,說明股票泡沫越大,這一指標不常用。
市盈率又分為靜態市盈率(LYR)和動態市盈率(TTM),LYR是價格除以上一年度每股盈利計算的靜態市盈率,TTM是價格除以最近四個季度每股盈利計算的市盈率。
二、市盈率精髓解讀
相信很多人耳濡目染,在買股票看公司的時候都會看PE、PB、PS這些指標,但是真正領會其本質的估計少之又少。
1、市盈率代表的含義
市盈率代表的含義:市盈率是一種預期的體現。舉個例子,2017年4月21日,當升科技股價45.34元,2016年每股收益0.542元,PE=83,假設未來83年每年都維持現在的利潤水平,現在以45.34元的價格買入該股持有不動,等盈利全部分紅,每股83年才能賺回45.34元,那時候我們都入土為安了,這之中沒有考慮資金成本、經營的非穩定性等。
由此也可以看出,市盈率這一指標有很大的局限性,你如果只看錶面數字可能一無所獲,根本不懂得合理使用。市盈率作為投資指標,都隱含了對未來的成長預期。
當升科技2016年凈利潤大約1個億,市值83億,市盈率83倍,一般公司合理水平也就10-35倍,這個數字顯然太高了,但若我們假設公司2017年凈利潤能做到2個億,當前股價對應的2017年市盈率就是83/2=41.5倍。
如果再高一點是3個億,對應市盈率是83/3=27.67倍,如果到2020年公司發展的好凈利潤到5個億,當前股價對應三年以後的2020年市盈率僅為83/5=16.6,如果你是看好未來前景,現在買入顯然很便宜。
因此,問題的核心其實就變成了你對於他未來幾年盈利能力的估算,看誰判斷的正確。
一般而言,PE越低,估值越低,投資買入回本期限越短,越安全。我們在權衡PE的時候,一定是假設未來業績是增長的,否則,PE不具有任何參考意義。
再舉個例子,現在的銀行,PE是6倍,假設未來業績能夠按照20%年均增長發展,一年後業績對應當前股價PE為5倍(6/1.2),兩年後業績對應當前股價PE為4.25倍(6÷1.2÷1.2)……
但是,銀行業這個增速顯然是達不到的,如果假設未來業績是下降10%呢?一年後業績對應當前股價PE為6.67(6/0.9),這時候你需要思考,現在PE都能到6倍,為什麼一年後就會高於6?如果還是6倍,對應股價應該是下降10%的,買它作甚?
這其中有很多假設才成立,比如一年後市場溫度和現在一樣,一年後大家預期和現在一樣。
2、市盈率的合理水平
既然談到合理,首先得給大家科普一下合理的市盈率怎麼定義,這個分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情都不一樣,更多的是經驗判斷,需要積累。
(1)分行業:傳統行業、夕陽行業、成熟行業、新興行業各不一樣
下表是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的104個子行業分,截止2017年3月31日的市盈率排序,我們可以看到排在第一位的是銀行,市盈率(TTM,下同)僅為6.7倍,也就是在當時買入銀行股,只要銀行能維持當時的賺錢能力不增不減,6.7年就能回本,就相當於我們投資10萬開店6.7年就能把這投入的10萬賺回來。
市盈率低於20倍的行業依次有12個:銀行、房屋建設、汽車整車、石油化工、高速公路、房地產開發、電力、畜禽養殖、保險、基礎建設、航空運輸、機場。這些行業一般都有穩定的現金流,分紅水平較高,但已經到了成熟期很難再快速增長,市場給予的估值較低,PE10-15倍左右較為合理,年化收益率8-10個點已經知足。
市盈率介於20-50倍的行業有55個:白色家電、煤炭、鋼鐵、玻璃、證券、港口、食品飲料、零售、服裝家紡、醫葯商業、中葯、汽車零部件、設備製造、園林工程、光學光電子等等。這些行業有的屬於周期性行業,有的正在成長期,公司已經走上正軌,基於未來較高速成長預期,市場能夠給30倍的市盈率。
市盈率介於50-100倍的行業有30個:生物製品、電子製造、半導體、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酒店、旅遊、計算機、互聯網、航空、船舶等等。這裡面多半是新興產業,代表著未來方向,行業尚未壯大,但未來一旦爆發不可限量,會是幾何級的成長速度。
市場能夠給予很高的容忍度,市盈率100倍也不一定沒有投資價值,典型的是前幾年的東方財富,初期上萬倍市盈率很值得投資,等到業績兌現反而不具吸引力。
市盈率高於100倍的行業有6個:航天裝備、地面兵裝、石油開采、林業、通信運營、輕工製造。這幾個要麼是高精尖難有業績,要麼正處於行業周期低谷,盈利能力極弱,才造成如此高估值。
我們在看一家公司的時候,首先要定位他在什麼行業,你不能拿新興成長行業的公司和銀行股比較,更多的是和行業內相近似的公司橫向比較,和行業平均水平對比。
比如同樣屬於銀行板塊,當時的次新銀行股——江陰銀行,市盈率是16.39倍,張家港行市盈率是20.97倍,無錫銀行是14.09倍,明顯偏離銀行板塊的整體市盈率,還是偏貴,去年的熱潮過去之後已經被我們預見到必定是一地雞毛,哪怕參與投機也要明白你只是在搏殺,別忘了背後隨時隨刻的深淵。
每一個行業都會經歷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初創期如基因測序行業、無人駕駛;
成長期如新能源汽車、醫療服務;
成熟期如我國商業銀行、汽車;
衰退期如煤炭、自行車行業。
行業周期越是靠前的,未來預期增長速度更高,理應給予更高的估值,有些處於初創期行業的初創型公司,甚至可以接受上萬倍PE,甚至可以容忍虧損。
成長期的行業,考慮到高速增長趨勢,有時候50倍的PE也不能認為已經被高估,而成熟衰退期的行業,行業已經趨於飽和,或者難以繼續增長,PE水平一般只能給到10-20倍。
通常而言,銀行、保險、房地產、家電、交運、汽車整車這些行業PE較低;傳媒、新能源汽車、中葯、白酒則適中;計算機、雲計算、網路安全、電子、醫療器械、VR、基因測序這些新興行業PE可以高一點。
(2)分成長階段:公司所處成長階段不同,市盈率應該區別看待
行業有分類,公司也有分類,主要看一家公司屬於起步階段,還是成長期,還是成熟和衰退期。
起步階段,假設一家公司現在凈利潤100萬,PE500倍,行業已經到了爆發臨界點,明年利潤1000萬,後年3000萬,再後年5000萬,那麼當前股價對應未來幾年業績PE是多少呢?今年500倍,明年50倍,後年17倍,再後年10倍,真的不貴,只是這樣的公司很難找。
假設一家公司今年凈利潤3個億,明年4個億,後年5個億,當前市值150億,那麼其對應的PE分別是50倍、37.5倍、30倍,這個成長速度公司對應的合理估值應該是35倍左右,可以說公司當前股價已經把未來兩年預期給反應完了,我們就需要等待他回調到一個合理的價格才能參與。
假設一家公司今年凈利潤20億,明年23億,後年撐死也就25億,當前市值500億,對於PE分別是25倍、21.74、20倍,這個成長性來消化PE下降的速度明顯變緩,這種公司能夠給20-25倍估值,當前價格合理,考慮到未來兩年的成長性可以參與,不過預期收益要降低到10個點每年的水平。
假設一家公司出現上述銀行股一樣的情況,業績明後年是下降的,那麼再低的PE都不太有參考價值,這時候估值要用到後面的PB。
(3)分行情:牛熊市不同
上證指數在熊市平均市盈率15倍算合理,最低10-11倍,在牛市30倍也還沒見頂。
深圳主板當前熊市動態市盈率也還有40倍,牛市達到60-70倍也剎不住車。
中小創則更是沒節操,熊市也會有40-50倍的估值,牛市超過100倍的情況也有。
這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總之與當時的市場環境和所屬行業都有關。熊來了看著市盈率便宜抄底,牛到了看著市盈率逃頂然後等待泡沫破滅,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時候更多的是過度反應和心理博弈。
3、周期性行業市盈率看法:拐點比PE重要
一些典型的周期性行業,盈利周期性特徵極為明顯,這時候的市盈率很容易迷惑人,最明顯的如煤炭、鋼鐵、水泥、化工、有色、券商、航運。
我國券商大部分收入是傭金收入,靠天吃飯,周期性明顯,基本每一輪的盈利高峰都是賣出時機,典型如2007年的中信證券。
其他所列舉的幾個行業都是跟隨宏觀經濟周期走,最谷底一般會微利甚至虧損連連,這時候我們要密切關注行業基本面反轉信號,尋找拐點,拐點一旦出現毫不猶豫的參與,而不是在乎PE高的離譜,因為等你看著PE合理的時候,周期又快走到景氣高點了。
近期化工類周期股萬華化學、滄州大化就是例子,萬華化學是MDI龍頭,股價早已經開始反應,當前PE仍不足10倍,滄州大化主要受益於TDI價格周期。兩者前期判斷拐點買入才是好的投資,如果當下才注意到低PE殺入,多半掙不了大錢。還有很多漲價題材也是周期股,比如豬肉、維生素。
有些行業,如醫葯行業、白酒行業,受周期性影響較小(也會受到一些政策性事件影響,如醫改、反腐),每年業績增長不會有過山車式的波動,在給予其估值的時候,更多的考慮公司成長性,成長性較高的,市值較小的,可以給高一點估值,30-50倍PE都合理。成長性不那麼高的,給20-30倍算合理。前期熱門的貴州茅台,30倍PE就已經很高了。
4、剔除干擾因素的假PE:注意扣非凈利潤
在算公司PE的時候,不能直接套利潤數值,還需要仔細研究下利潤來源,看看有沒有非經常性的損益帶來的「假PE」。
寧波韻升就是個例子,2016年凈利潤是8億,當時的PE是12倍,屬於釹鐵硼新材料公司,在如此低的估值條件下,為何還跌跌不休?
如果仔細看年報,就會發現8億的凈利潤包含了轉讓上海電驅動的股權收益6.3億,如果把這部分去除掉,PE將會大不一樣,如果考慮扣非之後的凈利潤,大概是3.5億,哪怕暴跌之後的現在,PE也有23倍。
當明白了上面這幾條,你就不會死扣PE這個指標,能夠更加靈活運用。
一、市凈率和市銷率使用方法
1、市凈率
市盈率主要是從盈利角度看待問題,有些公司受制於發展階段,一時的PE不足以參考,比如虧損的鋼鐵看PE肯定沒意義,這時候怎麼看他是否合理呢?可以以市凈率為標尺,市凈率有兩大功能——提示泡沫和安全邊際。
對於正常盈利的公司,PB介於2-10算正常,尤其是發展初期的公司,2-5倍PB比較常見,8-10倍的PB估值略高。這時候的高PB,主要是因為盈利水平太高拖起來的,例如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雖然PB很高,但是PE並不高,人家賺錢能力超強。
(1)提示泡沫
PB有助於我們甄別一些泡沫極大的公司,暴風集團去年跌的很慘,當初很多人還在傻傻的往裡面沖,為什麼說傻?150元的暴風集團(前復權)當時PE是一千多倍,PB是50倍+,這么明顯的泡沫還不應該警惕嗎?
即便如今的暴風集團,PB也還有7倍。易尚展示也是,股價從170跌到35,PB還有5.7倍,可見當初是有多麼瘋狂啊~
有句話叫:樹永遠不能漲到天上去。講故事、炒題材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不把PB當回事,但是嚴重到幾十倍PB的股價,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暴跌的命運。次新股白銀有色PB超過10倍,市值超過1000億的時候,咨詢我們的人還絡繹不絕。
(2)安全邊際
只要未來不會持續性虧損的公司,就有存在的價值和翻身的可能,這時候不佳的盈利能力無法指引估值判斷,可以適當參考PB。
以煤炭鋼鐵為例,PB接近1倍是比較安全的介入點,PB=1就相當於你一塊錢股價對應一塊錢的凈資產,理論上公司清算了你也能分到一塊錢,不是賠本買賣(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不存在清算的可能)。還有很多盈利正常,但不知道給PE估值的中小公司,2倍PB也還不賴。
聊PB就不得不聊銀行,當前幾大國有銀行的PB都是在1倍左右,整體PB為0.88倍。我記得在2012年銀行市凈率跌到1.08的時候,很多分析人士就建議抄底,結果是越抄越低,最後殺到0.85倍左右,又下跌了20%多。
回頭來看,PB最終還是回到了一倍以上,加上這幾年的成長性,當初投資銀行也能賺不少,那麼當初為什麼會殺到0.8倍呢?
還有現在國有銀行為什麼低於1呢?這里主要是大家對於銀行不透明壞賬呆賬的懷疑,大家都覺得當前反應到報表上的盈利和資產並非真實情況,對未來更沒信心,才投了不信任票。即便短期PB低於1了,你也不能把股份全部買下要求清算資產。
2、市銷率
市銷率很簡單,拿市值除以年收入就得到了,這是多數人不看的指標,上一篇所述的104個子行業,最低的PS只有0.3(基建),最高的超過10倍。達到10倍市銷率的公司,無論如何都是高估了——至少短期內不便宜。
市銷率很難給一個合理的水平,一倍兩倍也可,三五倍也有,大多數參考意義不大,不過拿來甄別泡沫還挺不錯。
現在次新股泛濫,很多次新股其實依然是貴的離譜,你不知道怎麼給估值,就看下市銷率。5億收入的公司市值就50-100億的,肯定算不上便宜。
比如健帆生物去年的收入是7.18億,利潤2.84億,當前的市值是188.71億,市銷率接近26.28倍,你覺得便宜嗎?
市銷率的另外一個用法就是縱向對比,拿他和該公司的歷史數據比較。
二、注意要點
1、便宜≠會漲,泡沫≠會跌
因為市場往往是非理性的,還有情緒側面的東西作祟,便宜了也可能在恐慌盤的推動下繼續下跌一段時間,此刻你要明白價值已經顯現。
但是,對於嚴重高估的公司,在參與題材炒作的時候,你可以根據技術形態決定短炒,但一旦市場熱情退卻被套,一定要及時抽身,不要奢望耗著能解套,這里我們找兩個例子說明。
在2016年,西儀股份、湖南天雁都是因為央企國資改革走牛的。西儀股份從2016年最低點不足10元漲到了最高點32元,漲幅是220%;湖南天雁從2016年最低的5元漲到最高點15元,他們都是小市值、好題材,在16年11-12月爆炒小盤妖股的時候大為受益,被各路游資狙擊。
你要是能及時把握市場節奏,可以賺點錢。但是如果當初沒參與,17年2-3月份之後才參與,被套了死捂著,看著前期高點想當然,覺得遲早還要漲回去,那就可能大錯特錯了。
看看估值吧,17年西儀股份最高點對應的市值是103.61億,16年全年凈利潤才700萬,營業收入是5.26億,對應的PE高達1480倍、PS約20倍;17年湖南天雁最高點對應的市值是147.74億,16年的凈利潤是1000萬,營收是5.62億,對應的PE是1477倍,PS是26.29倍,都已經嚴重高估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了,主力也不傻,風過了誰來接棒?
那麼這種票唯一的可能就是國企改革發力,實際控制人把其他重要資產注入進來,那麼請問:你研究過他的其他資產嗎?研究過即便注入的程序障礙和時間成本嗎?否則,就是賭徒的心態。
2、戰略可指引,戰術靠技術
我們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會考慮很多因素,便宜和高估只是其中一個維度,這僅僅有助於我們從戰略角度判斷股價是否偏離了合理水平,具體操作還需要輔以技術分析,對於有些便宜的公司,可能買了還跌跌不休。
這時候清晰的估值能夠給你持股信心,堅信未來一定能賺錢;對於某些估值明顯太高的股票,在慣性的作用下也有可能繼續上漲,短線有心要博弈的,參與時候要提前想好退路,情形不對及時止損,不然就成了下一個暴風集團,越陷越深。
3、用發展的眼光看PE
講這個之前先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看好多氟多,但是經過2016年初元旦的暴跌之後,股價從最高86元跌到50元多,很多人都開始產生懷疑,我們根據多氟多核心產品六氟磷酸鋰的價格趨勢和供求關系測算了下業績。
預估其業績將爆發式增長,2016年全年凈利潤能夠達到5億級別,而之後不久2015年年報預告同比增長接近10倍,絕對值則才不到4000萬,也就是說16年業績還能增長10倍,而當時的時間點才16年初。
16年三月份股價最低迷的時候才50塊,市值125億左右,我們作了個簡單估計:5億*40倍=200億,對應股價80元,再加上市場的過度反應、龍頭效應,目標100-120元不成問題(按當時股本市值200多億),最終在2016年最瘋狂的鋰電行情中沖高到115元(5月份),正好落在我們預測的區間。
那麼,我們當時為什麼敢這么簡單粗暴的給估值,敢給這么高的PE?一是對產品供求關系和價格的理解和深入,就是敢這么拍板;二是佔了非常大的先機,至少比市場絕大多數的機構和個人早看到了這一市場趨勢;三是對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業了如指掌。
在我們給多氟多200多億估值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後面蜂擁而至的跟風場景,那時候大家一定正在津津樂道的暢想著多氟多的業績多麼多麼牛逼,而我們已經打算靜悄悄退場。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估值和判斷一定要走在市場前列,提前用發展的眼光看全局,而不是在已經要驗證的時候才人雲亦雲,那時候的真實估值和業績,基本已經全透明,對於如多氟多這種化工周期股則完全沒有了吸引力。
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在2016年初看多氟多,會覺得才4000萬的利潤,憑什麼100多億市值啊,高了!在16年末又會想5個億的凈利潤,100多億的市值,真便宜啊!可為什麼就是不漲了呢?
4、估值是一門學問,而非教條
估值博大精深,並非本文如此淺見就可以讓你如虎添翼,但本文的一些經驗性判斷和量化評估,有助於你建立框架認知,能夠從多角度衡量你所關注的公司是否有投資價值。
看完了本文,自己去拿一些公司練習練習,下次不知道一家公司是便宜還是貴的時候,對照本文指引,換算一下這幾個指標,再結合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所處的行業,是不是就大概心中有數了?
最後不得不提醒大家,估值是一門學問,而非教條,就像中醫里的把脈一樣,更多需要經驗積累,千萬別死搬硬套,等有一天你能通過估值感受公司的脈搏,就離大成不遠矣。復利刀客在此祝大家學有所獲!
編輯於 2019-08-18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申請轉載
分享到
金融
股票
投資
評論
彼岸花開
贊
為數千萬韭菜向你致敬!
幼愛
贊
很有啟發謝謝[贊同]
查看全部 (5)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59隻凈資產收益率翻倍股(名單),低估值,盤子小,股民:待伯樂
王雨澤財...的文章 · 1 贊同
財務估值系列:如何正確使用市盈率?
Cher...的文章 · 12 贊同
給自己估值
給自己估值,這個想法來源於和朋友討論年金、給企業年金估值的時候…
松陽的文章 · 11 贊同
指數投資估值表正確打開方式
更加科學合理的估值表!為指數投資上保險!估值表是指數投資的制動…
基鑫閣的文章 · 44 贊同
什麼是基本面?價值?成長?估值?ROE?……
基鑫閣的文章 · 3 贊同
連續10年ROE大於15%的績優股,基本都在這了,值得收藏
軒寒財經的文章 · 17 贊同
被低估的5隻晶元概念個股一覽,市盈率小於30,市凈率低
軒寒財經的文章 · 11 贊同
歐洲疫情引領大跌?淡定,這3個因素衡量市場風險
子預的文章 · 7 贊同
為什麼在「歷史最低估值」買入還總是虧錢?
安小舟的文章 · 14 贊同
估值模型-論PE,PB,ROE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張肇豐的文章 · 26 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