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退出股票市場
❶ 德國銀行為什麼要接受美國機構的罰款
德意志銀行近日證實,美國司法部等監管機構向其開出了高達14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原因是認為德意志銀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參與了違規金融活動。
這是美國對在美外國銀行開出的史上最高罰單。
在【亞投行的前世今生腥風血雨(一)】系列長文中,我提到過九十年代初,美國曾經以炸彈襲擊方式,炸死了德意志銀行董事長赫格豪森(栽贓西德紅軍旅)。然後整掉法國銀行巨頭,最終令德法聯手拯救東歐經濟危機的構想胎死腹中,美國操縱的IMF和世界銀行最終主導了東歐。
跟二十多年前相比,美國採取手法有了一些變化,但針對國仍然是德法兩國。在這次追殺德意志銀行之前,2014年6月,美國司法部宣布對法國巴黎銀行處以89.7億美元罰款,理由是後者為美國實施制裁的國家轉移資金,違反美國法律。
法國佬這個虧吃得不明不白,但只能忍氣吞聲。德國這次被罰的理由也是違規,所謂規則,就是美國規則,「閻王要你三更死,你就活不到天亮。」
德意志銀行是德國金融業的巨無霸,也是標志性企業。默克爾每次來華訪問時,這家銀行的董事長總是隨團第一人選,約瑟夫.阿克曼(瑞士人)時代更是如此。中國市場同樣也是華爾街與德國金融業競爭的主要場所,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
去掉艱深難懂的金融術語,說下美國這次追殺的幾點起因:
一,政治沖突,
德國在烏克蘭危機與歐債危機中,都扮演了歐洲領導者的角色(離不開法國佬 的配合),這必定會引起美國的警惕和不滿。默克爾甚至在談到解決敘利亞危機時,希望能與阿薩德政府合作,共同打擊ISIS。
在美國眼中,這絕對是一種政治挑釁,與阿薩德合作不符合美國在中東的根本利益,背後隱藏的可能性就是中俄德三國合作,這樣的陣營決不能存在。
二,黃金儲備
去年10月7日,德國央行公布了長達2302頁的一份文件,公開其黃金儲備的具體地點,並保證每一塊黃金都有跡可循。無論是倫敦,巴黎,法蘭克福人們都不必擔憂,但真正矛頭指向了美聯儲在紐約的地下金庫。
德國去年在紐約存有3384噸黃金,儲量僅次於美國本身,居世界第二位。2012歐債危機期間,德國已經借機想把黃金移回法蘭克福,如果真的這樣做,那麼美國的財政狀況必定進一步惡化。
雖然當今世界貨幣早與黃金脫鉤,但黃金仍然是民眾最後的信心所在,用什麼支撐信用?美國比誰都清楚。
如果每個都國家都像烏克蘭那樣將黃金送給美國,那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好好孩子,可以賞朵大紅花。
德國的想法,更可能觸發其它國家移回美國黃金。大家雖然嘴裡不說,但都在蠢蠢欲動。
三,希臘債務問題
希臘躺地打滾,以公投方式拒絕償還債務的新聞,令我們這些未經民主啟蒙的吃瓜群眾曾看得目瞪口呆。
2015年6月5日,希臘連本帶利統統不付,這樣的違約風險如果擴散至整個歐洲,後果可想而知,但德國人沒有什麼辦法,因為希臘背後有人。
6月7日,兩名德意志銀行CEO辭職,德國接下來了加大了追債力度,希臘欠歐洲的錢,實際上就是欠德國的錢,債務遠遠超過他們欠法國和義大利的金額。
希臘債越拖,德國銀行日子越不好過。
到了2015年第三季度,德意志銀行虧損為62億歐元,而2014年德國人以七折價格賤賣80億歐元系列股票時,仍能強顏歡笑。
三季度巨虧震動了全球金融界,但美國在此前後的動作,不是拉兄弟一把,而是落井下石,不斷以各種理由起訴德國佬,金額也不斷加大,趁你病要你命。
再看德意志銀行的主要收益。
沒有利潤,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生存下去,銀行業也是一樣。德意志銀行收入分三塊。
1,傳統業務(儲蓄,信貸)
2,保險業
3,投資業務(風險極大)
他們的主要收入就是來自投資業務,這跟中國的銀行不大一樣,我們主要是來自傳統業務,這些年也有金融專家(從西方畢業的)一直在喊中國銀行業要改變收益結構,將來要以投資業務為主。自稱超高回報的理財產品滿天飛,這只是表像,與狼共舞才是那些專家的真正目的。一句話:不作不死。
中德國情不同,德國這樣做並非錯誤,但他們被美國坑得不敢聲張。德意志銀行主要合作者為大眾,賓士,寶馬等超大工業企業,利益密切相關。
大眾被美國罰得很慘,丑聞美國一直掌握,但什麼時侯拿出來弄死你,則是技術問題。大眾去年因排放量標准做假被整,挨了美國天價罰款。誰受益,誰吃虧?自不必多問。
在德國,法國忍氣吞聲的情況下,美國仍然沒有罷手的意思,這次直接對德意志銀行開出巨額罰單,顯然是要德國人向九十年代一樣,把國家發展軌道納回到美國軌道。
再搞獨立自主會死得很難看,歐洲是美國核心利益的重中之重,決不允許有任何人挑戰。
柏林只有兩條路可走。
1,選擇屈服,避免美國進一步動作。對德意志銀行動手,只是開始。但只能治標不治本,因為美國資本的貪婪永無止境。
2,在歐洲選擇與巴黎結盟,在政治上與莫斯科接近。如果不介意北京的影響力深入到歐洲核心領域,跟北京合作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倫敦太自私,老江湖已經從歐盟脫身了,東京是條狗,談不上合作。
美國最終目標就是歐元,雖然他們竭力否認這一點,但從1999年歐元出現時,美國就一直坐立不安,2012歐洲雖然渡過了歐債危機,但等到德國銀行業倒下時,歐元肯定會被美元打得滿地找牙。
歐洲現在最緊迫的問題並不是金融,而是難民湧入,這個問題不解決,一切無從談起,結要一個一個解,默克爾已經有了悔意,她不是作惡者,但卻是歐羅巴斯坦的始作俑者,就看德國佬如何解決吧!
歐洲不團結由來已久,當年對納粹搞綏靖,現在對美國也是以迎合為主。
他們的希望在東方,可惜,現在他們還是分不清方向。
❷ 德意志銀行十大股東
克里斯蒂安·索溫是股東之一。
德意志銀行,即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
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德意志銀行全稱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其股份在德國所有交易所進行買賣,並在巴黎、維也納、日內瓦、巴斯萊、阿姆斯特丹、倫敦、盧森堡、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等地掛牌上市。1995年底,擁有德意志銀行股本的股東為28.6萬,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截止到2017年,德意志銀行集團總人數97535人,為約800萬名顧客提供服務,包括世界各國的個人、企業、政府機構、銀行和公共機關等。德意志銀行擁有資產超過9960億馬克,約為人民幣42000多億元。
【拓展資料】
德意志銀行1870年成立於德國柏林,不久便在不萊梅和漢堡建立分行;1872年,其上海和橫濱分行開業,接著又在1873年成立了倫敦分行。
1876年,德意志銀行收購德意志聯合銀行和柏林銀行協會,成為德國最大的銀行。從一建立,德意志銀行便從事世界大型項目的融資,在德國及海外工業化的融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早在1914年,德意志銀行就被公認為世界上首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它一直保持在金融行業中的這種地位。
截至1996年6月30日,它在德國設有1662個分支機構,海外設有780個。在盧森堡、莫斯科、馬德里、倫敦、悉尼、東京、巴黎、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斯德拉斯堡、紐約和香港設有分行或代表處,在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荷蘭、葡萄牙、波蘭、匈牙利、西班牙、日本、美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國都設有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
1995年,德意志銀行獲得了重大發展:創建了一種新型銀行(24銀行);德意志銀行股票面值變為5馬克,發起了德意志銀行在美股票的「美國一級預托證券計劃」;收購聖路易斯ITT商業金融公司(密蘇里),與德意志信貸公司合並,組建了德意志金融服務公司。此外,還組建了一家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公司--德意志摩根建富;收購金融和期貨有限公司--義大利第五大資金管理公司;建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德意志銀行紐約信託公司。
截至1996年6月底,與其投資銀行分支機構德意志摩根建富一起,德意志銀行集團在亞太地區擁有4900名員工,服務於70多個營業處,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到日本,從中國到澳大利亞的18個國家。1988年成立的新加坡地區總部使德意志銀行能更密切地按照亞太地區客戶的要求制訂亞太地區的業務戰略。
2019年7月8日,德意志銀行(德銀)宣布將大規模削減投資銀行業務,預計將在全球裁員約1.8萬人。
❸ deutschebank是什麼銀行
deutschebank是德意志銀行(簡稱「德銀」),即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是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萊因河畔的法蘭克福。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德意志銀行位列223位。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德意志銀行排名第260。2019年7月7日,德意志銀行宣布重組架構,包括退出股票銷售和交易業務、削減投資銀行規模、減少固定收益銷售和交易業務的資金使用量等,重組成本約74億歐元。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❹ 德銀要裁員么
德意志銀行表示,並沒有在美國裁員約20%的計劃,否認了此前的媒體報道。
如果德銀危機現,毫無疑問將會首先引發銀行系統性危機,目前德銀2015年年底的負債高達15800億歐元,相當於17571億美元。這已經是上一次金融危機雷曼兄弟破產時債務的3倍。考慮到德銀在全球吸收存款,引發銀行系統系危機的同時還會引發嚴重的銀行擠兌。
目前德銀已經大量發行的金融衍生品,根據德銀2013年的年報顯示,德銀當年的衍生品持倉超過75萬億美元,是德國GDP的20倍,歐元區的5倍。一旦危機爆發,這數十萬億的衍生品必然會引爆整個金融體系。
更糟糕的是德銀一旦破產將嚴重影響歐盟的經濟局勢,在英國退歐的情況下,義大利銀行、德意志銀行接連出現危機,破產意味著歐盟對歐洲經濟已經失去掌控。
❺ 德銀控股上市了沒有
上市了。德銀天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德銀控股,2020年在在香港H股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德銀控股成立於2014年,陝汽持有100%的股份,主要涉足汽車銷售、金融、物流等多個業務。
❻ 德意志銀行的歷史背景
德意志銀行1870年成立於德國柏林,不久便在不萊梅和漢堡建立分行;1872年,其上海和橫濱分行開業,接著又在1873年成立了倫敦分行。1876年,德意志銀行收購德意志聯合銀行和柏林銀行協會,成為德國最大的銀行。從一建立,德意志銀行便從事世界大型項目的融資,在德國及海外工業化的融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早在1914年,德意志銀行就被公認為世界上首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它一直保持在金融行業中的這種地位。
作為國際性大銀行,德意志銀行保持著龐大的遍布全球的分支和附屬機構網路,截至1996年6月30日,它在德國設有1662個分支機構,海外設有780個。在盧森堡、莫斯科、馬德里、倫敦、悉尼、東京、巴黎、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斯德拉斯堡、紐約和香港設有分行或代表處,在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荷蘭、葡萄牙、波蘭、匈牙利、西班牙、日本、美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國都設有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特別是1995年,德意志銀行獲得了重大發展:創建了一種新型銀行(24銀行);德意志銀行股票面值變為5馬克,發起了德意志銀行在美股票的「美國一級預托證券計劃」;收購聖路易斯ITT商業金融公司(密蘇里),與德意志信貸公司合並,組建了德意志金融服務公司。此外,還組建了一家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公司--德意志摩根建富;收購金融和期貨有限公司--義大利第五大資金管理公司;建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德意志銀行紐約信託公司。
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德意志銀行系分支機構最多的歐洲銀行。截至1996年6月底,與其投資銀行分支機構德意志摩根建富一起,德意志銀行集團在亞太地區擁有4900名員工,服務於70多個營業處,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到日本,從中國到澳大利亞的18個國家。1988年成立的新加坡地區總部使德意志銀行能更密切地按照亞太地區客戶的要求制訂亞太地區的業務戰略。
❼ 廣東德銀投資公司是不是騙人的
首先上當地工商局紅盾網(或打12315)查詢該公司是否合法注冊,
是否通過年檢,是否有違規記錄,
查該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否與對方宣傳的一致。
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現象。
其次,通過114查詢對方的電話是否真實。當心傳?銷團伙冒名。
用公司名字+騙子查前人的評論,當心那些到處雇托的捧場。
❽ 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兩種治理機制的有效性
花旗銀行就公司治理結構而言與其他銀行和上市公司並沒有本質區別,但作為全球獨特的老牌銀行,它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又有許多獨特之處。
德意志銀行再次宣布重大戰略,引發市場對該行經營的高度擔憂。一是業務重組方面,德銀計劃全部退出投行板塊下股票銷售及交易業務,減少固定收益銷售。
公司治理是涉及產品市場、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信用制度、法律框架、產權界定等諸多領域的龐大而復雜的研究領域.由於法律制度、資本市場、政治體制的差異,各國公司治理結構不盡相同,加之銀行是一種經營貨幣的特殊公司,其公司治理水平不僅對銀行的業績與穩健影響巨大,甚至對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在兩權分離的現代公司制企業中,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直接決定公司是否可持續發展,對公司發展有著生死攸關的作用。
以下幾個因素對公司治理有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 股權結構
2. 權利分配與制衡
3. 激勵機制。
這三者也是互相聯系的,股權結構影響權利的分配,從而影響如何實施和實施什麼樣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公司治理是伴隨著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而出現的,即公司制度的出現。
拓展資料:
公司治理是指諸多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主要包括股東、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這些利益關系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業績。公司治理討論的基本問題,就是如何使企業的管理者在利用資本供給者提供的資產發揮資產用途的同時,承擔起對資本供給者的責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結構和機制,明確不同公司利益相關者的權力、責任和影響,建立委託代理人之間激勵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戰略決策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管理大前提。
公司治理如同企業戰略一樣,是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忽略的兩個重要方面。二十世紀以來,由於公司治理問題而導致公司走向消亡的事件層出不窮,最為轟動的,以安然事件為首,由此,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公司治理。
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股權結構體現著企業股權的的構成情況,影響著內部治理機制,企業具有什麼樣的股權結構對企業的類型、發展以及組織結構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近年來學術界發現全球范圍內股權結構並非都像英美那樣分散,大部分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存在著單一控制性股東,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現象更加突出。
❾ 德意志銀行:下調嗶哩嗶哩目標價至315港元,這意味著什麼
德意志銀行:下調嗶哩嗶哩目標價至315港元,這意味著什麼?說明bilibili的增長變慢,德意志銀行並不太看好現在的bilibili,不過該行表示嗶哩嗶哩的手遊方面還是很強勁的。
買就是承接力,既然是優質籌碼,而拋售並不是因為公司經營出現了重大問題,純粹不得已而為之,自然價格上會打個折扣,一旦股價出現回落後,自然會有更多的會去搶著吸收這種相對的廉價籌碼,畢竟平時想買還買不到呢,尤其那些本就對公司有意的機構。
所以更多還是情緒層面的影響,實際影響不會太大,短線情緒過後市場就會修復
❿ 德銀要破產對世界經濟將有何影響
.雖然是巨虧但是感覺現在的經濟環境不至於造成破產德國的情況的確不好特別是在各種難民的湧入後有的朋友已經把資產撤回來對銀行股肯定有一定的沖擊但是這個和A股的關系不大,畢竟邊緣效應很弱。硬是說對中國那些股票有利我還真想不到,但是對國際貿易肯定是打擊的因為德意志銀行倒掉證明歐洲都撐不住了對我國的出口肯定是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