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的幾次大跌

股票市場的幾次大跌

發布時間: 2022-08-15 03:45:47

A. 中國股市的股災是在哪幾年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整個股票市場和投資者素質還不成熟,目前正處於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股票災難也具有不同於發達國家的特點。股市災難的未來發展仍有待觀察,但從政府的堅定決心來看,預計未來股市將止跌回升。

股市崩盤後,不少人說,當電腦程序看到股價下跌時,它又按照程序設定的機制追加拋售股票,形成惡性循環,加速了股價下跌,股價下跌使程序賣出更多的股票。為了避免股市災難再次發生,我們加快了證券市場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加強了市場的有效監管和規范運作,促進了經濟復甦和經濟發展,重塑了投資者信心。

B.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C. 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的數據圖

我也想找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數據圖!最好是有大盤和個股的!
可惜,這個工作量大,又沒有什麼實質用途,相信沒有人做的!

D. 今天股市大跌歷史上還有哪幾次股市大跌

今天股票沒有大跌,而是漲了,A股漲5%,創業板漲6%。 歷史大跌中國的有08年和98年,都是金融危機,國際的有1929年,1973年石油引發的股票大跌,1987年中東危機引發的股票大跌。1997年亞洲股票大跌,08年全世界股票大跌。

E. 2005-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暴漲暴跌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暴漲原因:

1、2005年中央政府與證監會聯合出台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為股市的上漲騰出大幅空間,為暴漲提供了前提條件。

2、2008年的奧運會為人民提供了信息保障,減少了流動性風險。

3、由於有進入股市的前提條件,也有退出的保障,券商,老基金,保險基金第一波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第一步上漲。

4、人民幣升值,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可獲得巨大的人民幣升值的利益,大量外資湧入房市和當時只有1000點左右的股市,等待人民幣升值。

5、QFII持有大量國內有價證券資產,大量境外資本湧入中國推動了股市的上漲。

6、國內基金規模的擴大,大量新基金發行,基金發行募集到的資金大量投資於股市

7、民間儲蓄力量也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的上升。

暴跌原因:

1、 經濟價值規律的作用,暴漲後股票價格嚴重高於股票實際價值,股市下跌是價值規律

2、 股指期貨的推出,重大利空消息,因為股指期貨是個看空機制

3、 2007年4月起開始顯現通脹壓力,政府不斷調高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利率和存貸款利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打壓股市勢頭過猛上漲

4、 大小非解禁,緊隨其後IPO解禁開始流通,再加上新股大量發行,使市場上股票嚴重供大於求,擴容壓力之大對股市來說難以承受

5、 5.30事件後,外資紛紛撤資,轉入房市或退出中國金融市場

6、 台灣大選,外聯公投等政治因素的影響

7、 受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影響和拖累,造成持續下跌

(5)股票市場的幾次大跌擴展閱讀

證券市場發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樣,但一般都要經歷5個階段。

休眠階段:

此階段了解證券市場的人並不多,股票公開上市的公司也少,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投資者發現,即便不算潛在的資本增值,獲得的股利都超過其它投資形式得到的收益,於是他們就買進股票,但開始還是小心謹慎。

操縱階段:

一些證券經紀商和交易商發現,由於股票不多,流動性有限,只要買進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價格。只要價格持續高漲,就會吸引其他人購買,這時操縱者拋售股票就能獲取暴利。因此,他們開始哄壓市價,操縱市場,獲取暴利。

投資階段:

有些人通過買賣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資本增值,不管已經實現了的或還只是帳面上的,這些暴利的示範作用都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機行列,投機階段就開始了,股價大大超過實際的價值,交易量扶搖直上。新發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額急購,吸引了許多公司都來發行股票,原來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獲利,於是擴大了上市股票的供應。

崩潰階段:

到一定時機,用來投機的資金來源會枯竭,認購新發的股票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頭腦靜下來,開始認識到股票的價格被抬得太高了,與本來的價值脫節得太厲害。這時只要外界一有風吹草動,股價就會動搖,然後價格開始下降。

成熟階段:

在股市下跌之後,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使公眾對股票市場重新恢復信心。這個時間的長短視價格跌落的幅度,購買新股票的刺激,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這些人虧了大本。他們只留著作長期投資,寄望於將來價格的回升,機構投資者的隊伍也擴大了。

這樣成熟階段就開始了這里股票供應增加,流動性更大,投資者更有經驗,交易量更穩定,雖然股價還是會波動,但不像以前那樣激烈了,而是隨著經濟和企業的發展上下波動。

F. a股歷史上的幾次大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兩交易所發出通知,決定自16日起對在兩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含A、B股)和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價格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
當時大盤連續暴跌4天,其中兩天的跌幅是5.44%,5.70%,9.91%,9.44%。
2007年2月27日,A股各指數跌幅均超過8%,其中上證綜指和深成指創近10年最大單日跌幅,分別為8.84%和9.29%。兩市1327隻可交易的A股中,1072隻股票跌幅超過7%,800多隻個股跌停。
拓展資料: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英文字母A沒有實際意義,只是用來區分人民幣普通股票和人民幣特種股票。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用人民幣交易在中國境內上市針對國內的股票)、B股(用人民幣標值但只能用外幣交易且在中國境內上市針對外國人或者港澳台地區的股票)、H股(內地注冊、香港上市的外資股)、N股(內地注冊,紐約上市的外資股) 和S股(沒有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股名前加S,日漲跌幅為上下5%)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在我國境內發行只許本國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的普通股。
在公司發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較好的股票,但多數公司的A股並不是公司發行最多的股票,因為我國的上市公司除了發行A股外,多數還有非流通的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等等。
被認為是一種只注重盈利分配權,不注重管理權的股票,這主要是因為在股票市場上參與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關注A股買賣的差價,對於其代表的其他權利則並不關心。

G.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多少點跌到多少點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2245點下跌到998點,從6124點下跌到1664點。
中國股市的牛市和熊市簡介: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H. 歷史上一共有幾次股災

歷史上最嚴重的股災一共有七次。分別是1929年美國大股災、1987年美國股災、1989年日本股災、1973年香港股災、1990年台灣股災、1996年中國股災、2001年中國股災。

熱點內容
做金融怎麼起名字 發布:2025-07-14 22:26:25 瀏覽:864
網上如何做理財 發布:2025-07-14 22:25:27 瀏覽:376
資產診斷為什麼比市值高 發布:2025-07-14 22:19:20 瀏覽:339
白酒基金如何看點數 發布:2025-07-14 22:18:43 瀏覽:805
淺析歷史模擬與股票投資價值 發布:2025-07-14 21:46:49 瀏覽:692
一萬投資股票賺到10萬需要多長時間 發布:2025-07-14 21:38:26 瀏覽:858
太陽能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7-14 21:35:04 瀏覽:663
捷信金融逾期一萬一年利息多少 發布:2025-07-14 21:34:09 瀏覽:106
原油期貨每桶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5-07-14 21:07:28 瀏覽:123
期貨賬戶留倉需要多少錢 發布:2025-07-14 20:59:46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