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上市後的股票股價
⑴ 多地上市時,總股本和市值等都是怎麼計算的
一個公司如果在美國上市,然後又在香港上市,那這個公司的總股本和市值是怎麼計算的呢?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下面小編就來展示一下計算方法。
三、總結
所以在多地上市的公司,它的總股本是不變的,但是它的總市值並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各自算各自的。如果這個公司在哪個市場上市發行的股份多,那麼這個股價就更有指導利益。
⑵ 在多地上市的公司的股權和市值如何計算
計算時不能把多地市值相加起來。
一、在多地上市的公司的股權和市值如何計算?
多地上市的公司,總市值有多個,均為股價×總股本。總市值不是各地市值加總,而是各算各的。不能單純的把市值相加,各地市值不同只能說明這家公司在不同市場的估值不同。
假設一個公司在大陸和香港兩地上市。
總市值並不等於A股股價×A股發行量+H股股價×H股發行量,而是有兩個:
①以A股股價計算的總市值=A股股價×總股本;
②以H股股價計算的總市值=H股股價×總股本。
總股本=A股發行量+H股發行量+B股發行量。
當投資者准備購買該公司的A股時,要看市值就看①;准備購買H股時,就看②。
二、公司上市的條件
1、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備上市的資格,有限責任公司是沒有上市的資格;
2、申請上市公司,公司經營必須是3年以上,在這三年內沒有更換過董事、高層管理人員、並且公司經營合法、符合國家法律規定;
3、上市公司的注冊資金無虛假出資,沒有抽逃資金的現象;
4、上市公司的注冊資金至少3000萬,公開發行的股份是公司總股份的1/4以上,股本總額至少4億元,公開發行的股份10%以上。
三、公司上市的程序
1、成立股份公司
一個公司要想上市,就必須先成立股份公司,先確定成立的途徑,制定公司上市改制方案,進行聘請驗資、資產評估、審計等等,准備好申請成立股份公司的資料,一切准備就緒之後,召開股份公司創立大會。
2、公司上市輔導
召開完公司創立大會以後,就要聘請證券公司,對公司進行主承銷,對公司進入一年以上的輔助,一般有效期在三年內,公司需要准備好企業上市可研究報告。
3、股票發行籌備
首先確定股票發行結構,還有制定出股票發行目的、分銷架構,以及股票發行規模,同時評估投資者興趣、發行股票的估值,需要草擬好招股書,招募股東,准備好法律和會計文件。
4、申報和審議
公司上市需要進行上市申報材料製作,進行上市審議程序,預估監管部門可能提出的意見,並提前預警可能的問題,做出回應,同時可以開始刊登股東招募書。
5、促銷和發行
當公司上市審核通過之後,可以准備發行股票,進一步推出可研究報告,准備好分析員說明會和路演,向研究分析員介紹公司和股票發行目的,進行股票詢價促銷,並根據估值,確定好發行股票規模,還有股票定價范圍。
6、股票上市以及後續
發行的股票做好定價范圍之後,並要設置公司股份設置,進行股票交易,以及股票交易結束後,系列的研究報道,還有公司上市之後可能遇到的問題,還有解決方案。
⑶ 關於兩地上市股票的疑問
1.同一公司在A股和H股同時融資,針對相同的資產。
2.A股和H股發布的年度/半年度報告的財務報表是一樣的。
3.每年的分紅政策也是一樣的。比如A股市場的建設銀行發布說2019年年度分紅每股0.3元,H股的建設銀行股東是否也享受0.3元每股的分紅。
⑷ 在兩個地方上市市值怎麼算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
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例如11月26日,在時隔7年之後,阿里巴巴重回港股。截至當天港股收盤,阿里巴巴報187.6港元,漲幅為6.59%,全天成交140億港元,其港股市值達40122億港元。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相當於把部分股份放在了香港交易所交易,而原來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部分股權依舊是在美股交易,阿里巴巴的總市值=香港市場上的市值+美國市場的市值。
(4)多地上市後的股票股價擴展閱讀
在一般證券書刊中,股票指數的表達式為:
股票指數=系數×(某些股票即時市值之和/)基準日的市值某些股票的即時市值,實質就是一個投資組合的即時市值。
為表述的方便,以後都將計入指數的這個投資組合稱為指數投資組合,將其在t時的市值定義為Zt(A、B、C、D…,N1、N2、N3、N4…);
其中A、B、C、D…等是股票名稱,N1、N2、N3、N4…等是權數。在上式中,基準日的市值及系數都是常數,可以合為系數K。則某一時刻t的股票指數ZSt的數學表達式為:
ZSt=K×Zt(A、B、C、D…,N1、N2、N3、N4…)(1)
即時股票指數=系數K×指數投資組合的即時市值(2)
⑸ 上市公司已經在一地上市又在另一地上市原股價怎麼變,是變低還是不變還是怎麼變動
首先,第一次上市前要做資產評估,然後再定發行價,再然後就是市場波動的價格了。
再次在其它地方上市,要再做資產評估,因之前上市融入資金,估值肯定不一樣的,所以,再次發行股票,股價肯定不一樣,再者,二級市場交易情緒不一樣,就算你是一次發行,兩地上市,股價也不一樣。不同的是市場交易情緒。
⑹ 股票在兩地上市對股價的影響
前者因為再融資渴求,屬於利空;
後者屬於新圈錢,屬於利好。
⑺ 兩地上市的股票如何計算市值
一、兩地上市的股票如何計算市值
兩地上市的公司,市值有兩個,均為股價×總股本。市值不是兩個加總計算,而是分別計算。市值是公司凈資產的量度,兩地上市的股票的不同市值說明不同市場對公司價值評估不一樣。
比如:一個公司在大陸和香港兩地上市。那麼這家公司就有兩個市值:
1、以A股股價計算的總市值=A股股價×總股本;
2、以H股股價計算的總市值=H股股價×總股本。
當你准備購買A股時,就看1、中算出的市值作為參考;准備購買H股時,就看2、中算出的市值作為參考。
二、什麼是市值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
在某特定時間內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總股本數乘以當時股價得,為股票總市值。滬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滬市總市值。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總市值。
三、如何進行上市公司的估值
1、相對估值方法
相對估值法簡單易懂,也是最為投資者廣泛使用的估值方法。
在相對估值方法中,常用的指標有市盈率(P/E)、市凈率(PB)、EV/EBITDA倍數等,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市凈率=每股價格/每股凈資產
EV/EBITDA=企業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其中:企業價值為公司股票總市值與有息債務價值之和減去現金及短期投資)
2、絕對估值方法
股利折現模型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採用了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股利或者未來的自由現金流,然後將其折現得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與相對估值法相比,絕對估值法的優點在於能夠較為精確的揭示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但是如何正確的選擇參數則比較困難。未來股利、現金流的預測偏差、貼現率的選擇偏差,都有可能影響到估值的精確性。
⑻ 多地上市時,總股本和市值等都是如何計算的
中國證監會目前採用的演算法是,先根據H股的股本和市價計算出H股的總市值,然後再乘以剩餘的A股,無論它們是流通股還是流通股。 不是通過A股的價格來計算總市值,然後將兩部分相加,得到AH上市公司的總市值。 許多國內公司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 這是不同類型股票的發行。 這種方法的問題是A股和H股不能跨市場銷售,這給計算A+H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帶來了困難。
根據阿里的招股書,阿里計劃在香港發行5億股普通股,外加7500萬股超額認購股份,計劃籌資約130億美元。 據悉,港美股可互換。 阿里在美國發行ADR(美國存托憑證),在香港發行普通股。 一份 ADR 等於八股普通股。 ADR 的一個重要優勢是它比普通股票具有更高的流動性。 存托憑證不僅可以互換,還可以與其他證券互換。
⑼ 比如說中國石油,在不同的地方上市,它的股票價格都是一樣的嗎 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是不一樣 為什麼可以
一個公司可以在世界上不同的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發行股票,是國際通行的市場規則——只要他符合某個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條件就行。所以就造就了中石油情況。說得好聽點,這是讓當地人民分享這家公司的經營成果,說得難聽點,是允許這家公司在世界各地同時圈錢。這是游戲規則,不會亂的。
由於同一家公司在世界各地之間的股票相互不能流通,所以就造成了同一票面在各地有不同的價格。如同上世紀80年代,中國國庫券在國內不方便流通時,各地的價格就不同。上海股市的「楊百萬」乘機通過「搬運」倒賣國庫券就賺到了第一桶金。後來國庫券流通方便了,就失去了這樣的機會了。可以想像,哪一天,港股和A股能夠像自由兌換港元與人民幣那樣,則A股與H股就同價了。
用供求關系來解釋同一商品(或股票面值)各地價格不同的有個隱含的大前提,就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里會是這樣。如果各地的市場是相互緊密聯通的,則大前提就失去了,這種解釋就站不住腳了。再打個比方,一隻散養土雞的價格,在偏僻的山區農村賣10元錢,但在上海要賣到25元,這在上世紀70年代是很平常的事,大背景:市場經濟幾乎沒有,不允許「投機倒把」。那時可以用農村生活水準低物價也低來解釋,也可以用當地供需關系來解釋(當地有錢人少,買雞自吃的人也少)。但現在這種情況就難得發生了。盡管當地人生活水準和買雞自吃的人都只提高了20%,但雞價卻提高了100%。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市場開放了流通性增強了,如果一旦差價這么大,必定會有人抓住這一商機搞長途販運,販運的結果會大幅抬高當地的雞價和抑制上海的雞價,這個過程持續進行,直到最終的雞價擺動到了兩地價格基本接近的平衡點。這是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假如H、A 股可以自由兌換,則香港人認為中石油只值3港元,所以H股價是3港元。而內地A股股價卻是5港元(折算後),則兩地人難道都會傻到不會博取兩地差價嗎?為什麼現在沒有發生? 還不是兩地市場是割裂的,無法自由流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