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非流通市值

股票非流通市值

發布時間: 2022-08-22 03:20:32

① 關於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公司的市值=總股本(含非流通和流通)X 現時股價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是因為05年股改,國家希望將A股的股票全流通(即大小非解禁),為提高市場的競爭,減低因大資金操控股價等遺留下來的問題

滬深300是A股流通市值的前300名,是市場的風向標,未來股指期貨是按滬深300來定義

按正常的情況,一家公司可以在A,B,H同時上市,不過需要證監會審批通過後才可以發行

最後的流通股的市價(應該是市值)為
A股總股本*A股價格+B股總股本*B股價格+H股總股本*H股價

② 非流通股的市場影響

只要一有再融資消息或傳聞,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就會大幅下跌。而通過比價效應,悲觀情緒在市場中很快蔓延,市場因此單邊下跌。投資者不僅擔心可能會有更多像中國平安這樣的巨額再融資計劃打破市場目前的資金供需平衡,而且投資者對股改限售股、IPO、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帶來的非流通股解禁壓力均表現出極大的擔憂。
不可否認,2008-2010年,非流通股面臨一個集中解禁過程。但是根據我們的分析,我們認為投資者對於A股未來的資金面狀況應該有一個更為清晰和理性的認識。我們通過定量分析、國際經驗比較、政策面解讀、市場可容納的最大單只股票非流通市值分析以及對於非流通股未來解禁規模的測算,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市場確實存在一定的影響,但其對於A股市場的實際影響將比投資者預期要小,而非流通股解禁並不是影響A股市場資金面的最根本因素。 我們統計了整個A股市場2007年到2017年可流通的非流通股市值。根據2008年2月22日收盤價計算,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將達到30111億,較2007年增長30.3%,而2009年和2010年將迎來非流通股解禁高潮,2009年和2010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別為73444億和86624億。
進一步統計可以發現,2008年至2009年各月解禁市值呈現較大波動。其中,2008年2、3、8和12月為當年月度解禁高峰,單月解禁非流通股市值分別為3663億、4013億、4275億和3808億,合計達15759億,佔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總市值的52.3%;而2009年7月和10月也會出現一個爆發式增長,單月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別為11614億和28553億元,佔2009年非流通股解禁總市值的54.7%。
從解禁個股分布看,2008年股改非流通股解禁集中在幾家上市公司中。其中寶鋼股份2008年解禁市值達到2191億元,3月份解禁的招商銀行解禁規模為838.7億元,而中國石化和中海發展的非流通股解禁規模也超過了500億。根據2月24日收盤價計算,2008年解禁規模前11位的上市公司累計解禁市值達6451.3億,占整個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規模的21.5%,佔2008年股改限售流通股比例達35.8%。
我們還統計了首發戰略配售股票和首發一般股份中2008年解禁股數排名前20的可流通股數和可流通市值,結果發現,首發戰略配售股票和首發一般股份的減持規模較為集中。前20家規模最大的首發戰略配售股票和首發一般股份的解禁規模達到9165億,占整個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總市值的近1/3。
此外,2008年之後大小非可流通結構出現了明顯變化。2007年大小非解禁比例基本相當,大非佔到了49.6%,小非佔到50.4%;而2008年大非解禁比例佔82.3%,小非解禁比例僅為17.7%;2009年和2010年這一趨勢仍將得以延續,大非解禁比例將不斷擴大。 目前不少投資者認為非流通股解禁將對A股未來走勢產生根本性的影響,為此我們從定量角度進行了檢驗,力求更為客觀的反映過去一段時間里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走勢的影響規律以及規律是否具有可延續性。通過對三個不同時間段上證指數的收益率和非流通股可流通數周變化數據之間的關系檢驗,最終得出的結論是:
首先,從較長時間周期看,非流通股解禁規模變化對於上證指數存在一定的影響,但其影響方式是滯後的(統計結果顯示兩變數之間存在滯後5階的Granger成因,即非流通股解禁規模變化將對5周之後上證指數的收益率產生影響),這可能反映了非流通股股東的行為方式和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的博弈過程。也就是說,解禁日並不一定是非流通股股東的套現日,股票市場自身的運行趨勢、估值水平的高低、行業和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都有可能是其作出決策的依據。
其次,市場處於上漲趨勢和下跌趨勢中,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市場走勢的影響是顯著不同的。在一個上升市場中,非流通股解禁與上證指數的走勢不僅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而且存在因果關系;而在一個下降趨勢的市場中,非流通股解禁與上證指數走勢雖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是不構成因果關系。我們認為,在下跌趨勢中,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的影響可能不僅僅是資金面壓力,其解禁將導致市場情緒變淡和非流通股股東行為方式的改變。在近期市場上,我們看到中國平安在公布再融資計劃後出現放量下跌,招商銀行在小非可流通日到來之前也出現了集中拋售,許多非流通股解禁在即的股票都出現了恐慌性下跌,投資者行為正在趨於非理性化,而非理性的行為方式可能放大了非流通股解禁的影響從而導致兩者原有統計關系的改變。 其他國家在歷史上也出現過國有企業改革以及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造成的非流通股減持。雖然各個國家採取的減持模式各有不同,但是其對於市場資金面壓力和對整個經濟體經濟效率的提高是相同的。
通過對印度和英國國有股減持對股市的影響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從短期看,國有股減持對市場資金面會造成一定壓力,市場會因此增加波動幅度。如果當時的市場被悲觀情緒所籠罩,資金面壓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被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所放大;但是從長期看,決定股票市場長期走勢的是一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市場因為短期波動所導致的大幅下跌很可能為長期投資者提供良好的介入時機。
此外,國有企業改革方式和實施過程對於股票市場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印度市場中,由於丑聞不斷、實施過程漫長導致了股票市場估值水平經歷了一個顯著向下修正過程。 1、《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出台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大量股改限售股可以流通,管理層對於股改限售股解禁的政策導向也逐漸了發生變化。2005年9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中對於非流通股解禁的限制條款是相對較為寬松的,而在2007年6月30日出台的《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中,證監會對於國有非流通股的流通作出了明確限制。我們認為,《暫行辦法》的出台對於改變未來A股市場資金面供需情況具有關鍵意義。
首先,相對於以前股改期間制定的「鎖一爬二」政策,《暫行辦法》中將總股本在10億以上的「大非」可以減持比例由原來的一年之後每年可減持5%降低為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3%。這就意味著不論是國有「大非」還是「小非」,對於現在市場上統計的可供流通的總股數和總市值都需要打一個折扣。其次,國資委通過《暫行辦法》增加了其作為監管者對市場的控制力。一方面,作為占總股本比例較高的「大非」雖然在規定時間和限度內有一定的自主決定權,但是一旦超過規定減持比例或者規模,國有股減持必須經過國資委嚴格的審批程序,其減持規模和速度都是相對可控的。
此外,我們也看到管理層不希望看到股票市場的巨幅波動。在近期再融資、非流通股解禁造成市場非理性拋售後,管理層不僅放鬆了對新基金的審批,而且對於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和惡意圈錢行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2、國家政策導向對於股改限售股的影響
股權分置改革後必然伴隨著國有企業的重組和兼並,對於不同的行業,基於國家政策導向的不同,其非流通股減持情況也各不相同。對於國家需要保持絕對控制力的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之後國家持股比例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持;而對於需要引入競爭機制和進行市場化的行業,減持力度會比較大。
中央企業根據業務范圍大體分布在三個領域: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其它行業和領域。
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主要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化、電信、煤炭、航空運輸、航運等行業。國有經濟在這一領域要保持絕對控制力,國有資本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其中重要骨幹企業要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由國有資本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包括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行業。國有經濟要對這一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國有資本比重適度下降,國有經濟影響力和帶動力增強,行業內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骨幹企業由國有資本絕對控股或有條件地相對控股;其它行業和領域主要包括商貿流通、投資、醫葯、建材、農業、地質勘察等行業。國有經濟要在這一領域保持必要影響力,表現為國有資本對一些影響較大的行業排頭兵企業,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醫葯、農業、地質勘察企業保持控股,其它中央企業在市場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數量明顯減少。 1、股改限售股解禁壓力不會增大
2008-2010年是股改限售股解禁高峰,雖然解禁的總股數和股改限售股可流通的市值不斷擴大,但是由於大非佔比不斷擴大,大非減持的歷史比例大大小於小非以及政府政策限制和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共同作用,決定了其對A股資金面壓力將比預期小。
首先,從歷史情況看大非減持力度要明顯小於小非。我們對於股權分置改革以來已經公告的股改限售股減持進行了分類統計,大部分大非減持比例集中在0%-20%,而大部分小非減持比例集中在90%-100%。大非僅減持了其所有可以減持股份的24.96%,而小非減持了其所有可以減持股份的71.63%。其次,通過對未來A股市場非流通股減持結構的統計分析我們發現,2008年之後大非解禁比例將不斷擴大,小非解禁比例將進一步縮小。最後,政策層面的限制是具有實質性影響的。
2、戰略配售股份和首發原始股對未來市場的資金面將構成較大壓力
2008年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和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份佔2008年整個非流通解禁規模的28.1%,雖然遠小於股改限售股的59.8%,但是我們認為其對短期市場可能會造成相對較大的影響。
首先,2008年戰略配售股和首發原始股的可解禁規模較2007年將增加54%。其次,2008年首發戰略配售股和首發原始股的解禁比較集中,對短期市場將造成較大沖擊。最後,與股改限售股相比,首發戰略配售股和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不受國資委和證監會相關法規的限制,其減持具有較大的自主權。
3、解禁規模遠小於市場可以容納的單只股票流通市值范圍
2008-2010年是非流通股解禁高峰,許多大市值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解禁會造成其流通市值大規模擴大。通過對2007-2008年單只個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統計分析,我們認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解禁並不會超出A股對於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納范圍。
我們統計了從2007年1月4日至2008年2月26日期間,按每天市場收盤價計算的每日流通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根據我們的統計,中信證券為期間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最大的上市公司,佔比為3.93%。以2月26日收盤價計算,A股目前流通市值為8.46萬億,如果按照3.93%的比例來算,可以容納的單只股票最大市值為3325億。而按照2月26日的收盤價計算,寶鋼股份、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交通銀行和興業銀行解禁後的流通市值分別為2281億、1932.8億、2670.7億、1763.7億和1689億,均大幅小於A股歷史上可以容納的單只個股的最大流通市值。
我們還統計了目前占滬深300權重最大的20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一季度至2007年四季報公布時,其單個股票流通市值占季度基金持股總規模的比例。可以看出,招商銀行在2007年四季報中占基金持股總規模的4.68%,為20隻權重股中最高,而2007年年報統計的基金持股總規模為2.47萬億。按照佔A股總流通市值估計,目前基金持股總規模為2.3萬億左右,其可以容納的單個股票的最大流通市值為1076億,而目前基金佔A股的流通市值約為30%,市場可容納的最大可流通市值應為3500億。
通過2007-2008年單只個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統計分析,我們認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解禁規模並不會超出A股對於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納范圍。2月27日招商銀行830多億非流通股解禁,當日招商銀行大漲4.87%,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目前A股市場對於非流通股解禁造成的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大幅增加具有可容納性。

③ 市值和流通值分別什麼意思

股票中的市值包括流通市值和非流通市值,其中股票流通市值是指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與市場價格的乘積,比如,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為1億股,其市場價格為10元,則其流通市值=1×10=10億元。
流通市值會隨著市場價格上漲而增加,同時,當限售股解禁時,意味著限售股可以在二級上市進行正常的交易,增加市場上的流通股,從而增加流通市值。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按時價進行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市場,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部分。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相比而言,股票流通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也更大。
交易所市場是股票流通市場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交易所會員、證券自營商或證券經紀人在證券市場內集中買賣上市股票的場所,是二級市場的主體。具體說,它具有固定的交易所和固定的交易時間。
在海外證券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的其所屬行業內佔有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豐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起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
接下來就是學習看盤等技術分析法;
(1)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通過分析歷史圖表對市場價格的運動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股票技術分析是證券投資市場中普遍應用的一種分析方法。
(2)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通過對決定股票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狀況、公司經營狀況等進行分析,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和合理價值,與股票市場價進行比較,相應形成買賣的建議。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將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方面入手,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

④ 股票市值包括非流通股嗎

股票市值是指總市值,即非流通市值與流通市值之和;流通市值才是流通股市值。

⑤ 什麼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你好,流通股: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北京兩個法人股系統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於中國證監會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證券交易系統自己審批的。而在此之後,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統一歸口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非流通股指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場上自由買賣的股票(包括國家股、國有法人股、內資及外資法人股、發起自然人股等);這類股票除了流通權與流通股不一樣外,其它權利和義務都是完全一樣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它可以通過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來進行流通,這樣做了,必須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⑥ 股票中市值與流通市值什麼區別

股票中的市值包括流通市值和非流通市值,其中股票流通市值是指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與市場價格的乘積,比如,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為1億股,其市場價格為10元,則其流通市值=1×10=10億元。

流通市值會隨著市場價格上漲而增加,同時,當限售股解禁時,意味著限售股可以在二級上市進行正常的交易,增加市場上的流通股,從而增加流通市值。

拓展資料

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市凈率可用於投資分析,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
開盤價:上午9:15—9:25為集合競價時間,在集合競價期間內,交易所的自動撮合系統只儲存而不撮合,當申報競價時間一結束,撮合系統將根據集合競價原則,產生該股票的當日開盤價。按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如開市後半小時內某證券無成交,則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當日開盤價。有時某證券連續幾天無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格,促使其成交後作為開盤價。首日上市買賣的證券經上市前一日櫃台轉讓平均價或平均發售價為開盤價。
收盤價:收盤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如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後一次的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因為收盤價是當日行情的標准,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採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盤檔:是指投資者不積極買賣,多採取觀望態度,使當天股價的變動幅度很小,這種情況稱為盤檔。
整理: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急劇上漲或下跌後,開始小幅度波動,進入穩定變動階段,這種現象稱為整理,整理是下一次大變動的准備階段。盤堅股價緩慢上漲,稱為盤堅。盤軟股價緩慢下跌,稱為盤軟。回檔是指股價上升過程中,因上漲過速而暫時回跌的現象。成交筆數是指當天各種股票交易的次數。成交額是指當天每種股票成交的價格總額。最後喊進價是指當天收盤後,買者欲買進的價格。最後喊出價是指當天收盤後,賣者的要價。
報價:是證券市場上交易者在某一時間內對某種證券報出的最高進價或最低出價,報價代表了買賣雙方所願意出的最高價格,進價為買者願買進某種證券所出的價格,出價為賣者願賣出的價格。報價的次序習慣上是報進價格在先,報出價格在後。在證券交易所中,報價有四種:一是口喊,二是手勢表示,三是申報紀錄表上填明,四是輸入電子計算機顯示屏。最高價: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高價位。有時最高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最低價: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低價位。有時最低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籌碼投資人手中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
股市泡沫:股市泡沫(Bubble)指股票交易市場中的股票價格超過其內在的投資價值的現象。一般來說,在股票交易市場上的股票泡沫是一直存在的。現一般所指的股市泡沫,是指股市中的股票價格過度其內在的投資價值的現象。表現為一個連續過程中,股價急劇上升,其上升使人產生價格將進一步上升的預期,並由此而吸引來大量的以僅以買賣價差為獲利手段的投資者,最終使股票價格大幅度脫離其凈值。泡沫的大小並無絕對參考方式,歷史上所有的股市泡沫都是事後才被確認的,股市進入泡沫階段並不意味著它馬上就會下跌或者暴跌,而是意味著此時投資於股市風險更大而回報率更小。

⑦ 上市公司為什麼還有非流通股

是由於我國大部分股份制企業都是由原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而來,在股份公司上市前原國企改制時產生的國有股以及法人股被做出不參與市場流通的特色形式股票。

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許多企業改製成為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時,為了不讓國有資源流失以及保護公眾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了要尊重市場規律,從而對公司的股票做出了股權分置的辦法,被區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該兩種股票除了流通權不同以外,其他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完全一樣的,非流通股的流動形式主要以排放或者協議轉讓的方式來流通,前提是需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方可生效。

(7)股票非流通市值擴展閱讀:

2005年8月23日9月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這意味著我國的股權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異進入全面鋪開階段。

股權分置改革的作用:

1、為了貫徹落實股權分置改革的政策要求,適應資本市場發展新形勢;

2、為有效利用資本市場工具促進公司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從公司自身角度來說,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有利於引進市場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機制和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對於流通股股東來說,通過股改得到非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3、消除了股權分置這一股票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有利於股票市場的長遠發展;

4、解決A股市場相關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對於同時存在於H股或者B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A股市場相關股東協商解決股權分置問題。

⑧ 股票的流通股與非流通的股價

從金融角度來看,根據MM假設,如果不涉及稅收,公司的資本結構怎麼變化,都不影響股價。所以即使非流通股開始流通了,不會改變公司市值,也不改變總的股票發行量,所以對股東來說,股價不變。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股票交易受到市場影響,這個影響是人為的,如果非流通股開始流通了,那麼可交易的股票數量變大,對買賣方來說,會壓低股價,所以一般股價會下降,這對股東來說不是好事。
但是實際股市裡股價是和銀行利率,稅率,公司運營情況和國際貨幣市場的行情相關的,很難給出定性答案,甚至有一種情況,就是公司大量拋售非流通股,有可能這個公司正在被收購,此時,公司的股價會大幅上漲。

熱點內容
債權投資包括股票嗎 發布:2025-07-13 08:07:38 瀏覽:997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總市值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3 07:35:23 瀏覽:555
世界糧食基金會是什麼 發布:2025-07-13 07:34:44 瀏覽:381
老公司股權怎麼算 發布:2025-07-13 07:26:35 瀏覽:101
股票交易軟體怎麼設置籌碼 發布:2025-07-13 06:28:08 瀏覽:317
融資租賃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7-13 06:14:46 瀏覽:325
股票交易里的n表示什麼 發布:2025-07-13 05:54:47 瀏覽:486
平安基金如何改分紅 發布:2025-07-13 05:46:25 瀏覽:932
資產和金融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5-07-13 05:42:17 瀏覽:427
中國股票下跌中國房產有沒影響 發布:2025-07-13 05:34:09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