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股票市場的看法
1. 大家對股票的理解是什麼
【1】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也就是說股票是有價值和價格的,這也是股票流通的基礎。
【2】股票是一種要式證券,股票應記載一定的事項,其內容應全面真實,這些事項往往通過法律形式加以規定。千層金炒股配資
【3】股票是一種資本證券,股份公司發行股票是一種吸引認購者投資以籌措公司自有資本手段,對於認購股票的人來說,購買股票就是一種投資行為。
【4】股票是一種綜合權利證券,股票持有者作為股份公司的股東享有獨立的股東權利。股東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包括出席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分配股息和紅利等。
股票的這些性質是股票可以流通並作為一種投資品種的基礎,股民朋友們在努力學習各種技術只是理論的同時,也可以分出一部分時間來對股票做一個基礎的詳細的了解,這樣在投資的路上將會更加順利。
2. 你認為現在的股票形式嚴峻嗎還有在購買嗎
現在的股票形勢比較嚴峻,沒有再購買了,基本上把錢都存在銀行了。
3. 股票投資如何看待
現在買好股票就去睡覺!
過幾個月需要錢了就賣,
賺錢十拿九穩。
股票有2000多個,
至少現在買其中的1000多個比存銀行強幾倍!
只要你懂一點就沒有事情了!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4. 談談對股票的認識和感悟
股票就是企業的股權,就是公司的一部分,買股票就相當於擁有一家企業的一部分,當上這個公司的小老闆,然後公司越來越好,股價震盪上漲,工資越來越低,股價震盪下跌。
5. 現在股市行情怎麼樣哪個行業的股票投資價值高
行情比較好,軍工板塊投資價值高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股票市場的看法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因此,這幾天在網上討論非常多的就是關於股票市場證券投資以及關於股票市場行情走勢的相關事情。其中就有不少網友朋友們向我們咨詢到現在的股票市場行情如何?哪幾個股票板塊非常值得投資?面對廣大網友朋友們提出來的各種問題,我們首先先需要充分了解一下什麼是股票板塊。股票板塊是指某些公司在股票市場上有某些特定的相關要素,就以這該要素命名的板塊。具體的表達是,當某一類股票擁有某些要素時,此類股票大幅超漲或超跌於股指,則命名此類股票為相關板塊。現在隨著全球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社會也在不斷地恢復正常的發展,股票市場也正在逐漸向好的方面發展,其中,國家對於軍工板塊的重視程度比較高,這個板塊的相關股票也得到比較明顯的資金流入,股票價值不斷上漲。以下是我的股票行情的一些看法。
6. 對普通人來說,炒股是敗家之王大家怎麼看,都來討論一下吧
其實普通人來說炒股確實是敗家之王,這個觀點我是比較認同的;下面關於這個話題說說我個人看法。
對普通人來說,炒股是敗家之王這句話其實反映了兩個嚴重問題, 其一就是普通人在股市炒股是賺不到錢的;其二就是說明股市投資風險大 ;這就是炒股被稱為敗家之王的真正說法。
我自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在2007年讀書時代開始接觸炒股,當時為了炒股為賺生活費省吃儉用的湊了5000元進來炒股;當時對於讀書的我5000元是一筆大數目了,在2007年炒股本金有1萬多,2008年熊市下來本金還剩下幾百元,虧損高達80%多。
隨著2009年我出來 社會 了,出來上班有收入了,每個月的工資不捨得吃穿,都拿來炒股,始終改變不了炒股虧損,自從2012年之後才改變了我炒股的命運,才開始從股市尋找到方法。意思就是說入市炒股前5年都是虧損的,讀書時候由於炒股成績從名列前茅到半桶水;出來打工無心上班,賺的錢不往家裡寄而往股市送錢;給家裡爸爸媽媽擔憂;給身邊朋友帶來很多麻煩等等;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源於炒股惹來的禍,所以炒股成為敗家之王是硬道理。
其實我個人炒股這個實例還不能充分說明炒股是敗家之王,我相信比我炒股敗家的人非常多;類似哪些借錢炒股,最終負債累累的;哪些買房炒股最終把房子虧進去的;還有就是把自己所有家產變現之後拿進來炒股的,最終慘敗收場的。妻離子散的,傾家盪產的,負債累累的,最為敗家的就是股民投資者已經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的等,這些實例已經完全可以充分說明炒股對於普通人確實是敗家之王。
股票市場是無情的,是憑借能力吃飯的,而對於手無寸鐵,對於沒有專業知識,在股市沒有炒股方法,沒有自己的股票交易系統的,股市成為股民絞肉機的等等這些普通人在股市是賺不到錢的。相反自己的錢還被其他炒股高手賺走了,這就是現實的股市。
股票市場"一盈二平七虧損",而這里往往這90%的股民投資者就是被成為普通人,而這個普通人就是把自己辛苦賺的錢虧在了股市,成為這些普通人敗家的市場,所以普通人炒股是敗家之王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上學時老師第一句話就是「投資沒有風險,只要你能算清賬」。
當時還小,不明白什麼意見,但後來隨著我投資生涯的發展,越來越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進證券公司的大門就會看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證券公司里,我也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股民眾生相。他們的喜怒哀樂不時在我眼裡出現。
確實我國的股市還有很多缺陷,財務造假,莊家操盤,國內外政策干預,都給股民帶來了不少的痛苦。但為什麼股市還能繼續發展呢?
其實無他,就是榜樣的力量。在股市裡,經常有人創造財富奇跡。殊不知股神巴菲特的故事在中國已經流傳快20年了,每年巴菲特年會都是我國股民的投資大餐。人們看到了榜樣,看到了希望。
到底投資怎麼做才是無風險呢?
我覺得第一就是要戒賭。所謂炒股是敗家之王就是人們把股市當賭博了。以賭博的心態去炒股,去掙塊錢,那一般都會有賭博的結局。
第二,雖然我沒有強調價值投資,但我知道,價值投資確實是選股的一向重要指標。如果沒有財務造假,政策干預,天災人禍,價值投資基本是完全可行的。但不好意思,市場什麼都有。
第三,選好的大型國有公司股票。規避個股沒必要的風險。在我國,個股風險還是蠻大的,不在重讀上面的,就說現在我經歷的就還幾次,滄州大化爆炸案,十幾年前的事了。公司一向良好,什麼問題都沒有,股價持續向上,就在這時,突然人家爆炸了。無語
7. 我對股市的理解
這個問題我給別人回答過很多。你的理解可以說部分正確,但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股票並不是零和游戲,至少並非所有的股票都是零和游戲。
你是對股份公司(不一定是上市的)的本質不太清楚。你耐心看看股份制是怎麼來的,思考一下,有問題再補充。
首先,股份公司,包括不上市的股份公司,都起源於合夥賺錢的需求,很多人把錢湊到一起做買賣,當然要事先說好你占幾股,我占幾股,賺了利潤分的時候好按這個比例分,所謂分利潤,就是分紅。
其次,股份公司並不是把每年賺的錢都分給股東,因為它需要用賺的錢追加投資才能擴大規模賺更多的錢,但是有的股東需要把自己的錢拿回來點維持生計,怎麼辦呢?——這就是股票交易的起源: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10年都不分紅,把賺的所有錢都用來造新船,10年以後才大舉分紅,因此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擴大卻10年拿不回任何錢,於是1609年阿姆斯特丹設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需要用錢的股東可以把持有的股份按議價賣給別人,議出什麼價格當然會跟公司的發展有很大關系了。也就是說,公司的船變多了,大家都知道將來可能分紅很多,那就會想買的人多想賣的人少,自然股價就上去了。
再次,有時公司需要大量投資擴張業務,就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資,因此發行過新股還可能再發行,甚至還需要到另一個國家發行。每次掏了錢入股的新股東當然也是股東,新加入的每1股跟原有的每1股享有同等權利。
如果這些看明白了,你的問題就可以回答了:
1 本人認為股票就是 一些企業缺乏資金 向社會募集資金的一種形式 當然了這不是所有缺錢的企業都可以的 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當達到了這些標准後就拿到了向老百姓要錢的通行證(上市)
——差不多是這么回事
2 每一位購買股票的股民都是合法的企業的股東 有權利參與企業的效益分紅和承擔企業倒閉的危險 (不知道有沒有權利參與企業的決策)
——完全正確。股東都有權利參與企業決策,但最終決策是由票數(股數)決定的,日常決策是由管理層決定的,管理層是按票數(股數)由股東選出來的。這個跟我們政治生活中很多集體決策一樣的意思,所謂的民主集中制,我們每個公民不也參與國家管理嗎,但一個普通公民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決策呢?公司里唯一的不同是每股一票,而不是每人一票。小股東參與公司管理的方式就是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與董事會和管理層交流提建議。
3 股票本人就是一張紙 一個憑證 本人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是一個憑證,前面說了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會獲得分紅,所以也不能說沒有任何價值。
企業一旦上市發行股票之後 股民將股票買進 那麼企業就完成了他的目的 比如某企業發行股票8元/股 發行一百萬股 只要股票全部賣出去 那麼企業就完成了融資八百萬的目的,至於以後這張股票能抄到100元/股 還是 跌倒1元/股 和企業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
——部分正確,但是要知道股價對公司還是有影響的。前面說過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資,那麼再次發行的時候每新增的1股按多少錢賣,就會由當前股價決定了。如果你的原有的股票在市場上只賣10塊錢,卻按20塊錢發行新股,那誰會認購呢?他還不如在二級市場上花10塊錢從原有股東手裡買。要知道很多大公司收購擴張所需的資金都是通過增發獲得的,如果在機會出現的關鍵時刻不能得到投資者的支持,就不會有這些大手筆的行業整合。另外,如果市場上的股價太低,就很容易被另一個公司全買下來,也就是收購。當一大群小股東持有股票的時候,是不能把CEO怎麼樣,如果這群小股東換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股東,就有可能把CEO炒了。因此,短期來看股價對企業經營、對CEO地位的確是沒什麼影響的,但是長期來看股價低迷對一個公司會是件嚴重的事情。
4 所謂的股票升值 假如我8元/股 的股票升值到100元/股 我只有100股 那麼我花800塊錢買的股票 現在可以賣10000塊錢 那麼這些錢去哪要?賣給誰? 這個價值是怎麼升上來的?
——沒錯,升到100元,你得賣給一個願意出100買的人才能拿到錢。為什麼有人願意掏100買,參見東印度公司的例子,可能因為他覺得公司船變多了,分紅會很多。當然也有很多情況,他只是覺得將來還有更傻的人願意花200買,這就是所謂博傻嗎。反正不管將來分紅多少,只要有人買,你就能把股票賣出去。所以100元賣出去未必說明價值升上去了。
我理解的是 公司肯定不會去把8塊錢賣出的股票再花100塊錢買回來 只有股民與股民之間的交易 之所以會升值 是因為這個公司的一些決策(或真或假)給社會的一種假象 讓老百姓感覺這個企業經營得不錯 很有前景 去買他股票的人越多 股票的價格才會漲 而股票的發行都是有數量限制的 買不到原始股怎麼辦 就只好去股票交易所和股民之間交易 說白了就是買二手的股票 這樣一來 一張股票在無數個人之間交易 每個賣家都加上了自己的利潤 這張股票就越炒越高 等到最後一個人那裡 (要麼企業倒閉 要麼貶值等原因)沒人去買了 他就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倒霉蛋
——部分正確。但是到底是不是都是假象,不一定。有的公司後來真的分了很多紅,當時花100買的人後來拿到這么多分紅已經很值了。舉個例子吧:微軟上市16年從來不分紅,但第一次分紅就分了320億美元,你能說微軟股價漲了幾十倍以後買進的人就吃虧了嗎?你說的倒霉蛋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兩種都有,不可一概而論。
所以我理解的就是股票這個東西 就是一個大騙局 上市公司在坐莊 股民之間互相騙 就像擊鼓傳花一樣 只要花到你手上 鼓沒有停 你就成功了 一旦最後到某個人手上 鼓停了 那他只有等著倒霉了 整個股票市場沒有任何的意義和實質
——部分正確。參見前面的解釋,不可一概而論,都得看具體公司,具體價格了。
8. 你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看法如何
中國股票嚴重高估了,現在已經非常危險,因為市場已經失去了信心。
導致這一結果的,就是一幫無能的監管部門。在這種時候,還發新股。
靠一點點政策,怎麼可能挽救得了中國股票市場。與其說中國股票是投資,不如說是一種
賭搏。而且還是不公平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