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創投股票市值多少
『壹』 海倫司和奈雪,必有一戰
文/鍾微 張霏
編輯/子夜
海倫司受資本熱捧,跨界巨頭爭相湧入,小酒館賽道的硝煙味又濃了不少。
今日,中國最大的連鎖酒館海倫司,正式以 "9869" 為股票代碼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開盤以23.05港元高開16.59%,截至發稿,報於24.25港元/股,漲幅22.66%,總市值為302.33億港元。根據海倫司此前公告,海倫司股票發行價為19.77港元/股。
2009年成立之時,海倫司瞄準的是外國遊客和留學生,圍繞高校開店,但僅僅開了8家門店後,便遇到瓶頸。
2012年,海倫司決定轉向,以低價定位,吸引更多國內的年輕大學生,門店大多設置在高校周邊,門店小、成本低,這一定位也讓海倫司能更快地進行規模化擴張。
上市前夕,海倫司的擴張速度明顯加快,它在2019年和2020年逆勢開店,分別開出了93家和105家門店。截止2021年3月31日,海倫司在全國擁有近400家門店,分布在90多個城市。預計2021年全年新開400家,2023年底酒館數量將增加至約2200家。
從招股書可看出,海倫司的收入增長和利潤都很可觀。2018年-2020年,海倫司的營業收入由1.148億元大幅增至5.648億元、8.17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73.4萬元、7913.6萬元和7007.2萬元。2020年海倫司毛利率為66.82%。
國內酒館行業高度分散,大多由獨立酒館構成,企業連鎖化趨勢較弱,作為市場份額第一的玩家,海倫司被認為更有希望整合行業、建立壁壘。
在向好的業績與不錯的發展前景下,海倫司的高估值在上市前夕引起了爭議。招股書顯示,海倫司估值為258億,而以2020年7007.2萬元的凈利潤計算,其PE約為300倍,而可供參考的是,星巴克的PE約為48倍,奈雪的茶的PE約為195倍。
一位長期跟蹤酒水行業的二級投資人向連線Insight表示,海倫司這個估值並不高,估值爭議或許來自最近新經濟股票市場行情不好,此前港股遭遇「破發潮」,奈雪的茶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每日優鮮作為「生鮮第一股」等都接連開盤破發。
如今,開盤大漲的海倫司證明了酒館生意的受歡迎程度。資本也早就青睞這門生意,海倫司上市之際,連鎖酒館品牌貓員外宣布,已完成總額過億元的Pre-A及A輪融資,更多的投資者開始湧入酒館賽道。
小酒館在國內已經變成爭相追捧的風口。除了該領域原有的玩家,越來越多的跨界玩家也加入了賽道。
其中,已經上市的新茶飲巨頭奈雪的茶,開出了名為BlaBlaBar的奈雪酒屋。其主打輕酒精的雞尾酒,門店裝修、酒瓶設計等方面,採用了較為少女、夢幻的風格,更偏向於吸引年輕的女性消費者。
奈雪已有在全國鋪開酒屋的趨勢。據連線Insight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奈雪酒屋已進入北上廣深,以及杭州、蘇州、沈陽、武漢、廈門、福州等二線城市。其中深圳現存門店最多,包括碧桂園喜悅里店、歡樂海岸城等4家門店。
目前,奈雪酒屋在全國依然在擴張,參考奈雪的茶的擴張速度,奈雪酒屋邁過摸索期後,也將加速開店,它與海倫司爭奪的是同一批用戶群,兩者的戰火已經燃起。
除了奈雪之外,海底撈也在北京三里屯3.3大廈店、望京新薈城店、華彩店三家門店中,推出晚市限時特調酒飲;湊湊火鍋將北京的全國首店改造成了「火鍋+酒」模式,在店內開辟出20平方米的酒吧專區,主打中式酒為基底的低度雞尾酒,晚上還增加了現場演出。
咖啡品牌星巴克和Seesaw也都開始賣酒,在圍攻之下,海倫司還能繼續坐穩第一連鎖酒館的寶座嗎?
與人們印象中熱鬧和混亂的酒吧、夜店不同,海倫司代表的是賽道中酒館一類。更偏向於低度酒的飲酒場景,內部環境並不混亂,相比酒吧、夜店,更適合年輕人聚會、玩 游戲 。
在投資人眼裡,酒館已經躍升為新興消費熱點。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曾對媒體表示,「目前創新的小酒館和線下劇本殺都有很大機會,我們近期投了幾個線下的小酒館,每天都要排隊一個小時才能拿到位置。」
海倫司的上市,也讓人們看到酒館的低價生意有利可圖。
曾前往海倫司探店的消費者對連線Insight坦言,因為她是新用戶,海倫司免費贈送6瓶啤酒,加之自己點了一杯可樂桶、花生米小食等,他們當時三人(兩位男士、一位女士)一晚僅消費60多元,性價比極高。
她也提到,這家店位於大學城附近,即便當時還處在暑假,但過了晚上10點,這家店位置也全部坐滿,並無空位。
海倫司以低價來拉客,促進了客流量的增加,又將二三線城市作為根據地,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開店成本。
大多酒館提供的酒品,製作速度較快,小食產品方面,服務人員僅需要完成簡單的加熱和上菜,省去員工的培養成本。
一位海倫司用戶對連線Insight表示,海倫司門店配備的店員約3、4名,前台一名負責調酒,大廳一名負責在門口接待消費者,其餘幾位負責打掃衛生、撤空酒瓶等工作。而且因為菜單里無油炸小吃,所以無需現場製作人員和後廚人員。也因此,海倫司歡迎消費者點外賣配送到店。
與此同時,海倫司有大量自有品牌酒飲,通過第三方廠商直接生產拿貨,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成本價較低。
以上種種,有利於海倫司降低人力成本,實現標准化製作,從而加速全國擴張。
海倫司上市了,但它拿到的市場份額並不高,行業依然處於群雄逐鹿的階段。
小酒館生意的參與者眾多,按照不同業態可分為:以海倫司、貳麻酒館為代表的音樂酒館,或設置有現場駐唱,或以背景音樂為特色,且音量設置較大,以達到沉浸的效果;以北夫、優步勞為代表的啤酒酒館,主打精釀啤酒;以星巴克、海底撈為代表的跨界餐飲頭部品牌,在店內單獨設置有飲酒專區。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對海倫司酒館所在的中國16個城市的1720名消費者進行調研,海倫司的品牌知名度(以第一提及率統計)在所有酒館中排名第一。
但小酒館行業集中度較低,2020年海倫司的市場份額為1.1%,且排名前五名的酒館加起來也僅為2.2%。
年輕人扎堆的酒館行業,還大有可為,越來越多的企業、資本湧入,也將加劇行業的競爭。
2019年,奈雪開始涉足酒水領域,在北京、深圳開設了三家奈雪酒屋。2020年奈雪進一步在全國擴店,同年7月,其在武漢熱門商圈楚河漢街新開了一家酒屋。這里靠近大學城,附近有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十餘個知名高校。
這也意味著奈雪正式進入海倫司的腹地。
得益於武漢擁有全國最多的大學生數量,海倫司在武漢的擴張之路十分順遂,已開業的便高達47家。連線Insight搜索發現,在奈雪酒屋武漢楚河漢街店附近6公里內,便有7家海倫司門店,距離最近的一家只有不到3公里的路程。
奈雪酒屋和海倫司的選址並不相同。相比於奈雪入駐熱門商圈、地段的選擇,海倫司的大部分門店則鎖定在大學周邊,租金較低、門店較小。
奈雪酒屋主要售賣的是口味偏甜、酒精偏少的雞尾酒和零酒精飲料,而海倫司將啤酒、可樂桶作為主要產品,雞尾酒、洋酒等產品為輔。
在店內環境上,早期海倫司主打東南亞異域風情,並在近年來風格迭代,相繼開啟歐洲花園風格和愛丁堡風格店面裝修,使用的酒瓶則是清一色的啤酒杯或高腳杯。
奈雪酒屋則截然不同,粉色和香檳色的配色,大面積的馬賽克牆面,以及看起來像香水瓶、裝飾品的酒杯設計,更偏向於夢幻少女風。
海倫司與奈雪酒屋的品牌調性並不相同,但它們要爭奪的對象,卻是同一批人群。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大學生作為近年來新興的消費群體,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月均生活費也隨之增加,月均生活費為1516元,預計2021年中國在校大學生的年度消費規模約為7609億元,消費潛力巨大。
與此同時,海倫司單品價格在8元-78元區間,奈雪酒屋則在50-100區間,在酒吧業態中,它們都算不上高消費。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雞尾酒產品上,海倫司的產品均價也在44元左右,並不便宜。
兩者的客單價也差距不大。根據華安證券研究報告,海倫司客單價為70元,奈雪酒屋客單價則在90元,且奈雪酒屋與海倫司都不設最低消費。
對於消費者而言,大多會對某個品牌有所偏愛。與此同時,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對價格較為敏感。同樣的消費水平,奈雪酒屋可能會分流一部分海倫司的消費者。
在性價比的基礎上,酒館業態也極其講究社交與 娛樂 屬性,少有單獨的消費者成桌,消費者對音樂、燈光等整體氛圍也較為看重,而這也是海倫司與奈雪酒屋所強調的。
NCBD發布的《2021中國小酒館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61.5%的消費者去小酒館是為了社交需要,58.6%的消費者是為了助興。與此同時,小酒館消費者也看重氛圍與酒本身,佔比分別高達72.1%與68.5%;56.7%的消費者會比較在乎價格。
在海倫司,一邊喝酒一邊玩桌游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海倫司官方也十分鼓勵這一點,其在抖音上開辟了「聚會 游戲 指南」的板塊,內容為各種喝酒 游戲 教學。在公眾號,海倫司建立了社群,根據用戶地理位置推薦「約酒圈」。
黑蟻資本管理合夥人何愚曾對媒體提到,他對海倫司的期待是,在一個不起眼的行業,成就一個「夜間星巴克」的商業奇跡。他認為海倫司的競爭力在於為用戶提供了自由放鬆、毫無門檻的普世性社交空間,這種氛圍一旦形成,就是品牌最大的護城河。
奈雪酒屋也在將門店打造成年輕人的聚會地。其名字「BlaBlaBar」的來源,便是來源於網路用語,形容聊天停不下來的樣子。
相比海倫司僅僅播放背景音樂,奈雪酒屋定位於音樂酒館,晚上定點有駐唱表演,與此同時,上海的奈雪酒屋與笑果脫口秀進行了合作,不定期會有脫口秀表演。
目前,奈雪酒屋大部分聚集在一二線城市,而海倫司不同,截至21年7月末,海倫司門店已覆蓋22個省份和83個城市,一、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佔比分別為12%、68%、20%。
未來,隨著兩者的逐步擴張——奈雪酒屋逐漸下沉,海倫司為了提高客單價也會進入一二線城市,兩者也會狹路相逢。
作為一個挑戰者的角色,奈雪酒屋進入市場的時間比海倫司晚得多,但它也正好趕上了中國酒館生意崛起的時間點。兩者對戰、爭奪市場,是必不可免的。
緊盯一塊市場,海倫司與奈雪酒屋也會面臨同樣的考驗——中國酒館的生意沒那麼好做。
酒館生意的同質化,導致了品牌辨識度極低。這主要體現在品牌名稱、店面裝修和餐品結構沒有特點。如果將海倫司放入酒吧一條街中,它可能會淹沒在以「英文」為名的店鋪招牌中。
這也導致近些年海倫司明顯開始升級店鋪,並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營銷,提高品牌認知度。
相比之下,奈雪作為新式茶飲品牌打響了品牌,酒屋在客流上有一定優勢,但不可忽略的是,此前奈雪的茶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時,口碑嚴重下滑,這些負面事件也無疑會影響到消費者對奈雪酒屋的判斷。
門店擴張,對品牌而言是最好的廣告牌。目前酒館頭部品牌還處於持續擴張的路上,相比奶茶行業動輒千家店鋪,海倫司作為第一連鎖品牌,目前的門店數量也僅有近400家。
而在今年2月,海倫司剛剛完成首筆融資近20億元時,曾宣稱2022年要在全國開出1000家店,2023年底酒館數量將增加至約2200家。截至2021年7月末,公司官網披露門店共計739家(含未開業)。
一位關注消費領域的一級投資人對連線Insight透露,海倫司想達到10000萬家店的全國規模。
對此,上述關注酒水行業的二級投資人認為,這一目標很有可能實現,海倫司發展潛力很大。比如2021年下半年開始,海倫司門店增速上漲,每月擴張30多家。
目前海倫司也並不缺錢,其上市前僅完成了一輪融資。一位接近海倫司高層的投資人對連線Insight透露,黑蟻資本管理合夥人何愚首次見到創始人徐炳忠,表達投資意願時,徐直言在上市之前海倫司不需要融資。
不過,今年2月,海倫司還是進行了一輪融資,這也是其成立以來第一次、也是IPO前唯一一次融資,由黑蟻資本和中金分別投資3079.4萬美元和201.0萬美元。
不過,對於酒館品牌而言,如何平衡規模化速度與品牌口碑依然是個難題。
目前國內酒館品牌大多存在酒飲產品口碑不佳、服務質量差的問題。在社交媒體上,消費者對奈雪酒屋的評價普遍是,適合拍照打卡,但是酒飲難喝、服務質量差。
2020年,海倫司自有產品佔比達到了72.7%,也是其主要的營收來源,但自有產品卻無法建立口碑,在社交媒體上,消費者對海倫司的差評主要集中在酒品質量問題。另有不少消費者提到「服務員全程冷漠臉」「服務態度差」「上菜緩慢」等問題。
盡管酒飲產品製作方便,品牌也需要積累專業的調酒師隊伍,並加強大廳服務人員的管理與培訓。與此同時,國內酒吧業務一直屬於粗放式發展,相比咖啡、奶茶等行業,酒館的供應鏈體系、產品製作流程和服務的標准化,還屬於亟待建立的階段。
除了品牌同質化、產品服務質量不佳的問題,酒館的規模化也還有不少阻礙:社交聚會屬性,導致消費者停留時間長,翻台率低;酒館主打夜間生意,白天空場無人;行業門檻低,競爭激烈等。
海倫司的上市,奈雪酒屋等跨界巨頭的入局,只是國內小酒館行業爆發的信號,品牌想要開出千店、萬店,還要下不少功夫。
(本文頭圖分別來源於海倫司官方微博和連線Insight拍攝。)
『貳』 a股300億市值的公司有多少家
1、截止到2015年8月份,在中國A股市場中,總市值300億以上的有133家,300到350億的有22家。
2、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叄』 一張估值千億合影背後的資本江湖
誰是汽車圈最苦逼的人?2019年這項人設落在了李斌的頭上。萬萬沒想到,2020年李斌非但沒有摘掉這頂"最慘人設"的帽子,還拉來了兩個造車兄弟——何小鵬和理想,"最慘三人組"正式出道。
6月7日,一張李斌、何小鵬、李想簇擁而坐的照片在朋友圈流傳,何小鵬發朋友圈並配文"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在何小鵬的微博上,他更是在三人合影的旁邊,配上了"黑豹、鋼鐵俠、雷神"以及"三英戰呂布"的圖片,頗有兄弟齊心的意味。
而資本市場也早已經為這三位自稱"苦逼"的男人明碼標價。蔚來目前的市值是66.41億美元,小鵬的估值被炒到了近40億美元,理想的估值也飆升至200億元,三家企業的估值加起來近千億元人民幣。
從造車新勢力企業的發展來看,這絕對是中國新造車運動發展過程中具有會師意義的照片。
早在造車新勢力企業發展初期,便有不少聲音表示,最後勝出的企業不超過三家。經過量產、融資幾輪淘汰賽下來,果然還在苦苦堅持的企業可用一隻手數下來。
與其說支撐它們堅持下來的是產品和運營模式,不如說它們都擁有著強有力的資本推手。
資本喂養
據汽車頭條APP計算,從天使輪融資到當前最後一輪融資,小鵬汽車一共經歷了9次融資,共收獲將近200億人民幣的資金支持;蔚來汽車從2015年A輪融資到最近的一次債券融資,一共經歷了十四次融資,收獲了超過500億人民幣的資金支持;理想汽車從最初的天使輪到如今的C輪融資,一共經歷了7次融資,共收獲了40億人民幣左右的資金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部分融資並未公布具體的融資數額,因此汽車頭條APP對小鵬、蔚來和理想的融資數額是粗略估算的結果。
除了小鵬、蔚來和理想之外,威馬也是活躍在造車新勢力一線的企業。威馬走到現在,同樣是資本大手助推的結果。
站在這些造車新勢力企業背後的,究竟是哪些投資高手呢?
在造車新勢力融資早期,BAT三大巨頭便已經深入滲透。其中最先站隊的當屬騰訊。作為蔚來汽車的六大創始人之一,騰訊在一開始便對蔚來汽車進行了投資。
而在蔚來後續的融資中,騰訊又進行了多次跟投,深度參與蔚來汽車的造車之路。騰訊參與了蔚來2015年的A輪融資、2017年的戰略融資、2017年的D輪融資以及2019年的債券融資。
在蔚來汽車的C輪投資中,網路也開始參與到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融資之中。而後,網路資本又投資了威馬汽車的B輪融資,深入到造車新勢力陣營當中。
隨著阿里巴巴對小鵬汽車的A+輪以及B輪融資的投資,BAT三大互聯網巨頭在造車新勢力企業中正式展開了較量,形成了阿里巴巴+小鵬、騰訊+蔚來、網路+威馬的格局。
除了BAT之外,劉強東也是造車新勢力企業的重要夥伴。京東不僅參與了蔚來早期的融資,劉強東的妻子章澤天也多次為蔚來站台。章澤天曾出席過蔚來耗資8000萬的發布會,試乘了蔚來EP9,這些蛛絲馬跡的背後均是資本力量的呈現。
雷軍也與造車新勢力企業保持著緊密聯系。眾所周知,雷軍是蔚來汽車的創始投資人,同時也投資了小鵬汽車。
在私下裡,雷軍與李斌、何小鵬的交集也頗深。2015年造車新勢力企業剛剛萌芽的時刻,雷軍便與李斌有過聯系。幾年之後,雷軍回憶稱"那時候,一談造車感覺像是騙錢似的。"
對於何小鵬而言,雷軍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投資人這樣簡單,更是"人生導師"一般的存在。
何小鵬曾表示:"人生需要導師,創業的路上也需要貴人,對我而言,雷軍就是這樣的導師和貴人。無論是UC,還是小鵬汽車,雷軍都是我的天使投資人,也都給了我很多正確的建議。"
當然,這場中國汽車歷史上轟轟烈烈的一次造車運動,還吸引著更多投資機構的青睞。翻看過去幾年中小鵬、蔚來、理想的投資者時,高瓴資本、IDG資本、經緯中國、紅杉資本、順為資本、明勢資本、梅花創投等投資圈"大佬"紛紛參與到這場造車狂潮中。
其中,高瓴資本投資了小鵬、蔚來;順為資本投資了小鵬、蔚來;IDG資本投資了小鵬、蔚來;紅杉資本投資了蔚來;明勢資本一直堅持對理想進行投資。
上市迷途
各個領域的資金入場造車運動後,終於催生出了初期的結果。如今,蔚來、小鵬和理想均實現了量產交付,趟過了造車路上的第一道坑。
不過,汽車特殊的生產周期、高度復雜的品質工藝,重資產的玩法都極度考驗資本的耐心。即便是這三家企業,目前依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盈利遙遙無期。
何小鵬曾在朋友圈發出感慨:"做一個超高難度,巨大投入,基本上無競爭的創業,基本上沒有辦法是初次創業者有能力駕馭的,同時因為風險巨大對一個大企業內部孵化也的確不應該因不滿足股東利益。但是在中國已經成功的企業家我也認識不少了,無論是科技、金融、地產還是汽車,基本上無人願意真正個人投入在一個可能要經歷巨大失敗、經濟損失、多年嘲諷和很可能無法規模盈利的事情。大家都努力在產品(內容)和人(企業)之間做流通效率和生產關系和服務體系的優化,很少人真正從最源頭最底層做事情。期待將來我們有更多更天真的連續創業者。"
在利益權衡之下,不少資本選擇了退出對造車新勢力企業的投資。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資本已不再持有蔚來汽車股份。
高瓴資本是蔚來大的重要投資人,它的撤資一時間讓蔚來陷入了負面口碑之中。蔚來汽車在股市上的表現一直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實現盈利遙遙無期等話語層出不窮。
事實上資金匱乏一直伴隨著造車新勢力企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即便是如今"倖存"下來的蔚來、小鵬和理想,依然在為這個問題頭疼。
正如何小鵬對三人合照的點評道出了如今造車人的心聲: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而萬變不離其宗,補充資金缺口,是生存求變的唯一出路。
在此之前,蔚來已經通過在美股的上市打開了一個新的資金入口。在蔚來之後,其他造車新勢力企業上市的消息也此起彼伏。
近段時間,企查查的信息顯示小鵬和理想IPO的動作越來越明顯。在2019年12月13日,理想汽車的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多達17名投資人從公司退出,包括藍馳創投、梅花創投等多家投資合夥企業。
同時,明勢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明明和中金公司執行總經理殷曉斌,作為原董事雙雙從公司董事會退出。車和家公司的注冊資本也由變更前的9.15億元減少為6.83億元。
2020年5月13日,車和家再次發生工商變更,多達18名投資人從剛公司退出,車和家的注冊資本由7.25億減少為4.34億,同比減少40.2%。此外,理想原注冊資本為10億元的新帆公司資本金減少為29000.657萬元人民幣,減少了71%。
另一邊,小鵬汽車幾乎執行著與理想汽車同樣的操作。2020年5月18日,小鵬完成股東變更,包括何小鵬、夏珩在內的27名股東全部退出,變更後僅僅留下廣東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一家股東。
對此,理想和小鵬的回應是"公司優化組織架構"。不過,這被不少分析師解讀為搭建VIE架構,這是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標志動作。此外,注冊資金的減少同樣被解讀為為上市做准備。
這些確切消息的背後,一些流言已經在汽車圈傳開。據知情人透露,小鵬汽車向美股市場秘密提交IPO文件,整體上市計劃預計會在今年7月至9月之間完成。
路透社報道稱,理想汽車也已正式申請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高盛為此次牽頭交易的主要銀行。
造車運動行進至此,理想和小鵬IPO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它們依託資本的力量,從300多家造車新勢力企業中脫穎而出,實現用戶交付並取得了還算不錯的銷量成績。
然而資本市場的環境正在悄然改變。幾年前,造車運動風起雲涌之時,憑借著幾張PPT便可融得上億資金的時代已經過去。資本認清了造車是一件漫長的消耗運動,並且冒著極大的風險。
此外,"瑞幸事件"的發酵或讓中概股面臨著嚴苛的監管要求,將加大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不確定性。
更大的背景是,在中美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本應常規的市場化監管行為被美國政府增添了過多其他因素。
或許,這是造車最好的時代:站在新能源風口上的馬斯克光芒四射,多項利好政策的推出,就業剛需的助推,且恰處於智能網聯風口之中,這都讓造車新勢力企業成為資本和地方政府的"座上賓"。
但這或許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成也資本,衰也資本。前行者已然感慨: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蜜緣軟體梅花創投是做什麼的
蜜緣軟體梅花創投是專注在智能製造,人工智慧,新經濟等領域的投資。梅花創投成立於2014年5月,是國內最活躍,最懂互聯網的投資機構之一,宗旨是幫助聰明的年輕人成為偉大的企業家。 梅花創投專注在新經濟領域的投資,目前管理約50億人民幣基金,投資項目超400個, 涌現出涌現出大掌門,趣店,小牛電動,赤子城,理想汽車,轉轉等大批知名案例。
梅花創投創始人說明
吳世春,男,漢族,1977年出生於江西大余,199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現任FIIL耳機CEO,執行董事。吳世春參與創立過酷訊網,樂呵互動等公司,後轉做天使投資人。投資過大掌門,唱吧,趣店,蜜芽等項目。吳世春曾獲得2015年中關村十大人物,入選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位投資人榜單,2020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TOP100發布,吳世春排名第98位。
『伍』 滬深股市市值分別是多少
截止2015年8月23日。滬市擁有上市公司1071家,總股本29469億股,流通股本26657億股,平均市盈率為17.24倍。深市擁有上市公司1729家,總股本11647億股,流通股本8916億股,平均市盈率為45.22倍。
滬深股市,是指上海、深圳的主要從事股票交易的證券交易所。目前,我國僅有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市場,深圳交易所為中小板和創投板塊,上海證券市場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陸』 滬深300股票有哪些
滬深300股票是指從滬市中挑選出182個股票,從深市中挑選出108個股票作為代表性的股票,這些股票都是業績優,基本面好的股票,目前道富投資作為行業領軍品牌領先開發了滬深300股指期貨產品,讓投資者不再被高要求的開戶條件與高額的保證金拒之門外。
『柒』 蜜芽Plus是傳銷嗎
蜜芽Plus不是傳銷。
蜜芽創立於2011年,是中國領先的女性生活方式服務平台,覆蓋業務集零售、自有品牌和會員營銷一體。
蜜芽是一家由女性創立,女性管理並服務於女性的企業。創始人兼CEO劉楠女士,北大新聞系碩士畢業,經歷了從世界500強企業白領、全職媽媽的身份轉換,於2011年創立蜜芽。
蜜芽核心團隊多由來自於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互聯網頂級企業。集團管理層女性佔比達到70%,打造了兼具女性感性洞察和男性理性思考的優秀專業團隊。
至今蜜芽獲得了共計超過20億人民幣的融資。其中真格、險峰華興、紅杉資本、H-Capital等全球頂級風投公司對集團青睞有加。網路的1.5億美元融資,更是刷新了當時母嬰行業的融資金額記錄。
『捌』 梅花創投投資做單靠譜嗎
不靠譜的,別做了,已經關閉了,我被騙七萬多,得虧保留了相關記錄憑證。最後成功討回了本金~
『玖』 我被梅花創投騙了 怎麼追回
寧波梅花天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2014年04月28日在寧波市北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吳世春,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一般經營項目:投資管理、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等。
公司類型
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控股或私營性質企業控股)
登記機關
寧波市北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成立時間
2014年04月28日
發照時間
2014年04月28日
快速
導航
參與公益投資項目管理團隊參與峰會
企業介紹
梅花天使創投成立於2014年5月,已經在東南亞、中東歐、北非、日韓和印度等幾個國家與地區布局。[1]
參與公益
2020年2月8日,梅花創投響應中關村天使投資聯盟攜手網易科技、清華校友總會互聯網與新媒體專委會、南京英諾金融科技產業加速器共同發起的「資本馳援 融資救企」公益行動正式啟動[2]
投資項目
投資程一電台A輪融資[3]
投資一呼醫生A輪融資[4]
投資果醬直播Pre-A輪融資[5]
投資看娃娃Pre-A輪融資[6]
投資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Pre-A輪融資[7]
2014年9月,投資青年菜君A輪融資[8]
2015年5月,投資無界空間天使融資[9]
2015年8月,投資凍品互聯[10]
2015年8月,投資悟空保天使輪融資[11]
2016年3月7日,投資兼職貓A+輪融資[12]
2017年7月,投資漂漂羽毛天使輪[13]
2017年7月19日,投資花點時間B輪融資[14]
2019年5月8日,投資木鳥短租B2輪融資[15]
管理團隊
創始合夥人:吳世春[16]
吳世春
合夥人:李一男[16]
參與峰會
京津冀雙創高峰論壇
峰會背景:「三地匠心 創響於行」京津冀雙創高峰論壇,由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主辦、京津冀眾創聯盟承辦,ofo共享單車、網路百眾、阿里巴巴、天使茶館、梅花創投等熱點企業、資本平台和眾多知名眾創空間負責人圍繞「創新創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開展深入探討,並以論壇為平台促進與會創新創業企業互動合作。
『拾』 1991年到1996年各年中國股票總市值是多少
這是1991年至1996年的中國股票總市值,來源於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統計年鑒,單位是億元
年份 深市 滬市 合計
1991 79.76 29.43 138.62
1992 489.75 558.40 1606.55
1993 1335.32 2206.20 5747.72
1994 1090.49 2600.13 6290.75
1995 948.62 2525.66 5999.94
1996 4364.57 5477.81 15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