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在中國股票市場上市
A. 外國企業可以在中國上市嗎
依外國法律在境外設立的外國公司目前不能在中國上市,所謂的國際板尚在研究中;依中國公司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控股公司,符合證券法和監管部門關於公開發行股票條件的,可依法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
允許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讓中國經濟從多方面獲益。中國證券市場的監管部門和外匯管理部門應當積極為此創造條件,推動該目標早日實現。當下經濟危機席捲全球,正是中國實施這一規劃的良好時機。
其一,中國儲蓄率長期居高不下(超過50%),政府和民間都積累了大量資本,允許優質的境外企業發行A股,可以給中國的民間財富提供更多投資選擇和分享全球市場收益的機會。由於一些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已經佔有相當的份額,允許像可口可樂、大眾汽車、寶潔、耐克這樣的跨國公司在中國上市,也可以讓中國在消費外國品牌的同時分享到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利潤。
其二,允許外國公司在中國上市,有利於增強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話語權。歐美國家長期以來過度消費,目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均陷入困境,政府和家庭的債務規模及債務佔GDP的比重不斷上升,這和中國約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銀行體系中近50萬億人民幣的存款形成鮮明對比。在歐美市場信貸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中國龐大的資金池對亟需資本的跨國公司擁有巨大吸引力。中國可以藉此將自身的資本優勢轉化國際市場上更大影響力。
中國投資歐美市場,既可以通過海外投資的形式「走出去」,也可以將外國企業「請進來」來上市融資。相比之下,海外投資需要面臨投資目的國政治、法律和市場等多方面的風險,例如中國鋁業公司對力拓的投資。而跨國公司在中國上市融資或發行異地上市的股票存托憑證,就必須遵守中國法律、行政規章、會計准則,接受中國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B. CDR推出對A股有什麼影響
CDR推出對A股的影響,會推動國內科技股的估值溢價。
A股科技股企業相對美股的估值溢價是全行業中最高的,短期內市場熱點和支持新經濟的政策偏好可能會推動科技股的估值溢價,但中長期來看,CDR的推出本質是吸引優質的海外企業到中國上市,並與國際交易所實現互聯互通。因此,國內科技股的高估值溢價長期可能會趨於收斂。
CDR的開展+新經濟行業獨角獸上市,會給目前的A股市場造成擴容壓力。因為無論是「獨角獸」的上市,還是CDR的開展,都需要大量資金去承接和認購這些有價證券。如果CDR和新經濟行業獨角獸在短期內發行規模過大,吸引存量資金速度過快的話,顯然會導致存量股票的估值會受到壓力,對存量資金造成分流效應。
CDR對A股的影響還取決於政策。CDR和獨角獸上市對A股有正面也有負面影響,正面影響是改變了中概股「盈利在國內、分紅在國外」的尷尬處境,同時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在國內上市,負面影響是對存量的A股市場造成擴容的壓力。
拓展資料:
CDR全稱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即中國存托憑證,是在境外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託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托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結算、供國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從而實現股票的異地買賣。
其設計和運作流程是這樣的:
先由有資格開展海外業務的銀行境外部門,使用美元在美股市場購入中概股正股,將正股存管在銀行內指定部門,然後由銀行境內部門,根據其持有的正股數量,發行對應的存托憑證,每一張存托憑證對應一定份額的中概股正股,最後境內投資者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存托憑證,間接持有已經在海外發行的中概股。
所以,有些媒體將中概股有可能發行CDR解讀為中概股回A股上市,是常識性錯誤。CDR不是中概股退市後在A股市場發行股票,而是讓境內投資者有機會購買到中概股已經發行的美股股票。
C. 外國公司在國內上市的股票叫什麼股
目前中國還沒有開放(允許)外國公司股票來內地資本市場(A、B股市場)上市交易。故不存在這種股票。
D. 外國人可以在中國炒股嗎
1、外國人可以通過在國內開B股進行股票的操作,B股開戶流程如下:
①攜帶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外國人攜帶有效護照)、銀行卡(若辦銀證轉賬,可選銀行可咨詢客服)
②流程:存開戶費至營業部外幣賬戶(滬B:19美元;深B:120港幣,相應營業部賬號請咨詢客服)確認到賬後去營業部進行開戶業務辦理→去銀行辦理銀證轉賬→下載軟體
2、外國人要在中國開戶話,必須要本人攜帶護照、暫住證、有效身份證件到銀行櫃台填寫開戶申請,申請成功後即可辦理銀行卡等,詳細如下:
①如果是居住在境內或境外的中國籍的華僑,可以攜帶中國護照到銀行進行開戶;
②外國邊民需要提供護照、或由中國制發的《邊民出入境通行證》到銀行進行開戶。
E. 外國人可以在中國注冊炒股嗎
不可以,大陸最近允許港澳台人員在大陸炒股,具體要求如下:
1、 年滿18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 港、澳、台居民
3、 注冊地在中共的機構或企業法人
開戶材料
1、 本人身份證
2、 香港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香港居民身分證、公安機關出具的臨時住宿登記證明表;
澳門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澳門居民身分證、公安機關出具的臨時住宿登記證明表;
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台灣居民身分證、公安機關出具的臨時住宿登記證明表。
3、 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法人章、公司公章。
開戶流程
個人開戶流程:
圖片由道富投資提供,僅供參考
1、辦理證券開戶,需由本人親自到證券公司櫃台辦理,若委託他人代辦證券開戶的,還須提供經公證的委託代辦書、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如果委託人身份證為二代證需提供正反兩面的身份證復印件);
2、證券開戶時需填寫《證券交易開戶文件簽署表》和《證券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問卷》;
3、如果客戶從未辦理過證券開戶的,需填寫《自然人證券賬戶注冊申請表》;
4、辦理銀行三方存管,需填寫《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協議》,同時證券開戶本人攜帶本人銀行借
記卡去銀行網點櫃台確認,沒有該銀行借記卡者僅需在銀行櫃台另新辦借記卡即可;
5、港、澳、台居民自2013年4月1日起可以開立A股賬戶,辦理流程與境內個人投資者稍有不同,具體可以咨詢有證券經紀資格證券公司營業部,
F. 在中國上市的外國股票有哪些
在中國上市的外國股票有哪些:目前沒有一家外國公司的股票在中國股市上市。
在國內如何購買外國股票:中國目前沒有開放國民直接購買外國股票的政策,只能通過購買QDII基金間接投資外國股票。所謂QDII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英文首個字母縮寫。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下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QDII基金可通過各大銀行購買。
G. 中概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都選在國外上市
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就是在國外上市的中國注冊的公司 ,或雖在國外注冊但業務和關系在大陸的公司的股票。
目前來說,比較熱門的中概股有不少,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網易、網路、新東方、騰訊音樂、愛奇藝、唯品會、跟誰學、汽車之家、微博、58同城、嗶哩嗶哩、陌陌、前程無憂、歡聚時代(YY)、虎牙、蔚來、斗魚、新浪、360金融、趣頭條、新氧、易車、小牛電動、老虎證券、搜狐、萬達體育、聚美優品、迅雷、蘑菇街、途牛等。這些公司之所以選擇去海外上市,是因為國內的證券市場相比較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還不太成熟,並且國內上市的流程繁瑣,耗時較久,成本較高,但是,隨著我國股市的不斷改革前行,相信未來這些海外的上市公司會逐步回歸A股。
H. 外國股市對中國的影響有哪些
外國股市是指日本、英國、韓國、美國等其它國家的股市,隨著全球經濟化的不斷推進,各國股市關系緊密,相互影響,一般來說,外國國市的大跌可能會帶動國內股市大跌,外國股市大漲可能會刺激國內股市大漲。
其中最為明顯的是,美國股市對中國股市的影響,當美國股市大跌,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看空意願增加,從而導致A股下跌,反之,美國股市大漲,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買入,看多意願增加,帶動股市上漲;國內一些大型企業在美國上市,美股股市的漲跌會影響該企業的漲跌,帶動A股市場上相關企業的漲跌,從而影響A股股市的漲跌。
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中國出台一些宏觀經濟政策,導致外國股市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失效,即中國股市走出獨立行情。
拓展資料:
股市(Stock Market),是股票市場的簡稱,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包括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兩部分。股份公司通過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資金,實現生產的規模經營;而社會上分散的資金盈餘者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投資股份公司,謀求財富的增值。
交易所市場是股票流通市場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交易所會員、證券自營商或證券經紀人在證券市場內集中買賣上市股票的場所,是二級市場的主體。具體說,它具有固定的交易所和固定的交易時間。
接受和辦理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股票上市買賣,使原股票持有人和投資者有機會在市場上通過經紀人進行自由買賣、成交、結算和交割。
證券公司也是二級市場上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之一,其最重要的職能是為投資者買賣股票等證券,並提供為客戶保存證券、為客戶融資融券、提供證券投資信息等業務服務。
場外市場又稱店頭市場或櫃台市場。它與交易所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證券交易市場體系。場外交易市場實際上是由千萬家證券商行組成的抽象的證券買賣市場。在場外市場交易市場內,每個證券商行大都同時具有經紀人和自營商雙重身份,隨時與買賣證券的投資者通過直接接觸或電話、電報等方式迅速達成交易。作為自營商,證券商具有創造市場的功能。
證券商往往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幾個交易對象。作為經紀證券商,證券商替顧客與某證券的交易商行進行交易。在這里,證券商只是顧客的代理人,他不承擔任何風險,只收少量的手續費作為補償。
在股市中,由於股價的走向取決於資金的運動。資金實力雄厚的機構大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操縱股價的漲跌。
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資金實力,採取多種方式製造虛假的行情而從中獲利,因而使得股票市場有投機的一面。但這並不能代表股票市場的全部,不能反映股票市場的實質。
I. 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上市的條件
允許上市,主要參照各個上市板塊的條件。例如新三板
1
外商投資企業掛牌可行性分析
實踐中,外商投資企業一般是依據前述的法律法規設立的,因此外商投資企業不論其是中外合營、合作企業,還是外資企業,一般的組織形式是有限責任公司。因此,在赴新三板掛牌上市前,外商投資企業一般會先進行股份制改造,將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
其中,外資企業屬外商獨資企業,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前還須引入中國股東,通過股權轉讓或者增資擴股兩種方式由外商獨資企業轉為中外合資企業。但需注意,根據《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一條,「為進一步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交流,引進外資,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外國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以下簡稱外國股東),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可與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中國股東)在中國境內,共同舉辦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引入的中國股東必須為公司、企業或其它經濟組織,不得為自然人。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以下稱「《業務規則》」)第二章第2.1條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不受股東所有制性質的限制,不限於高新技術企業,均可申請股票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因而,如果外商投資企業可以符合《業務規則》規定的條件要求,並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則可以在新三板掛牌。
2
外商投資企業掛牌實務問題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掛牌條件適用基本標准指引(試行)》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可申請在新三板掛牌,但申請時須提供商務主管部門出具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批復文件。同時,該指引規定了,申請掛牌前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轉讓應遵守商務部門的規定。
根據《暫行規定》第十四條,向商委申請股改應報送下列文件:
(1)原外商投資企業的合同、章程;
(2)原外商投資企業董事會關於企業改組的決議;
(3)原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關於終止原合同、章程的決議;
(4)原外商投資企業資產評估報告;
(5)發起人(包括但不限於原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協議;
(6)公司章程;
(7)原外商投資企業的營業執照、批准證書,最近連續3年的財務報告;
(8)設立公司的申請書;
(9)發起人的資信證明;
(10)可行性研究報告。
以展唐科技(430635)為例。2007年8月23日,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根據當時國務院規定,該機構負責審批投資總額在3000萬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企業)下發《關於同意設立展唐通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批復》(滬外資委協漕[2007]3792號),批復同意設立展唐通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同意投資者簽署的展唐有限合資合同和章程。展唐通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於2013年5月8日獲得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市商務委關於同意展唐通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改制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編號:滬商外資批[2013]1567號),同意展唐有限改制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展唐通訊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人民政府於2013年5月10日向公司換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編號:商外資滬股份字[2007]2985號)。展唐科技是首家在新三板掛牌的外商投資企業。
3
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
1) 對發起人要求
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公司,除應符合《公司法》規定的發起人的條件外,其中至少有一個發起人應為外國股東。
2) 對投資產業的要求
應符合國家有關外商投資企業產業政策的規定,如《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等的要求。
3) 審批許可權的規定
限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允許類1億美元,限制類5000萬美元)以下(轉制企業以評估後的凈資產值計算)外商投資股份公司的設立及其變更(包括限額以下外商投資上市公司其他有關變更)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審批,但涉及外商投資有專項規定的行業、特定產業政策、宏觀調控行業以及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的,仍按現行規定辦理或按有關規定報商務部審批。
4) 《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規定的其他條件。
5) 港澳台在大陸投資的規定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在大陸投資設立公司的,准用《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
以展唐科技(430635)為例。展唐科技有三名外國股東,且全部股東符合《公司法》規定的發起人的條件。其經營范圍主要為從事與電子通信相關的技術和軟體產品的研發、技術轉讓,並提供相關的技術咨詢及技術服務,屬於當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鼓勵類項目,並且獲得了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批復。
6) 關於注冊資本、外資股東持股比例及盈利要求的規定
根據修正前的《暫行規定》(外經貿部令1995年第1號)第七條的規定,「公司的注冊資本應為在登記注冊機關登記注冊的實收股本總額,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千萬元。其中外國股東購買並持有的股份應不低於公司注冊資本的25%」。該令頒布實施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要求注冊資本至少達到人民幣3000萬元,且外國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不得低於25%。《暫行規定》第十五條還規定,「已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以下簡稱外商投資企業),如申請轉變為公司的,應有最近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據此,外商投資企業轉變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還要求有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
然而,由於《暫行規定》出台較早,後續一些法律法規已經將關於注冊資本、外資股東持股比例及盈利要求的限制性規定突破。現行《公司法》規定,外商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適用公司法,作為上位法及新法,其並未強制要求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3000萬元,未強制要求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國股東持有不少於25%的股份,也未強制要求應有最近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除了《公司法》外,關於取消前述限制要求的規定也在不斷出台落定。
2002年12月30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協同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審批、登記、外匯及稅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中雖未明確規定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國股東可以持有少於25%的股份,但該通知中的第三條規定,是允許外國投資者出資比例低於25%的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存在,只是該公司不享受稅收優惠等外商投資企業待遇。其次,《商務部關於改進外資審核管理工作的通知》(商資函[2014]314號)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為了進一步明確已取消對注冊資本及外資股東持股比例的限制,2015年10月28日商務部頒布實施了《關於修改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商務部令2015年第2號)(以下簡稱《2號令》),明確刪除了《暫行規定》第七條「公司的注冊資本應為在登記注冊機關登記注冊的實收股本總額,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千萬元。其中外國股東購買並持有的股份應不低於公司注冊資本的25%」的規定。從此明確,外商投資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冊資本無須一定要達到人民幣3000萬元,外資股東持股比例也無須一定要達到25%。
對於外商投資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是否還要求有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商務部辦公廳於2014年6月24日已出《商務部辦公廳關於中外合資經營等類型企業轉變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問題的函》(商辦資函[2014]516號)明確指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申請轉變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審批機關可依《公司法》執行,無需再要求『應有最近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下一步,我部將通過修訂有關法律法規解決上述問題。」然而在之後的《2號令》中,並未刪除原《暫行規定》中關於『應有最近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的相關條款,修正過後的《暫行規定》仍規定, 「已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以下簡稱外商投資企業),如申請轉變為公司的,應有最近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由原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者作為公司的發起人(或與其他發起人)簽定設立公司的協議、章程,報原外商投資企業所在地的審批機關初審同意後轉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審批。」商務部辦公廳的一個函件是否可以對抗國務院部門規章?外商投資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是否要求有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對於該問題仍依賴於各地掌握政策的尺度,具體執行需依照當地省級部門的要求。
相關新三板掛牌案例:珍吾堂(833113),財務報表顯示持續虧損,2014年6月12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天津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取得批准號為商外資津台港澳僑字[2013]01052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7) 關於鎖定期的要求
外資企業發起人股份的流轉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發起人股份的轉讓,須在公司設立登記3年後進行,並經公司原審批機關批准。」《業務規則》對於發起人股票鎖定期沒有規定,僅規定掛牌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股票轉讓的限制。顯然三年的限制期不利於外資企業股份的流通。
《外商投資准入管理指引手冊》(2008年版),其第五部分第六條第(二)項「現行有關外資規定與《公司法》不一致的處理原則」中規定,《公司法》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於《公司法》;《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的,仍按照現行外資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審核辦理。此外,根據商務部辦公廳於2009 年3 月20 日向天津市商務委員會下發的《商務部辦公廳關於外商投資股份制公司發起人股權轉讓有關法律適用問題的復函》(商辦資函[2009]75號)的批復內容,「《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令[1995]第1號)第八條規定的『發起人股份的轉讓,須在公司設立登記3 年後進行』源於《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3]第16 號)第147 條之規定。鑒於新《公司法》對股份公司發起人股份的限售期已做出了修訂,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的股份轉讓應適用新《公司法》第142 條的規定,即『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但限售期滿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股份的轉讓應經具有相應許可權的商務部門批准。」
因此,關於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資股東的股票限售期應按照《公司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的規定辦理,而不再適用《暫行規定》中三年的限制。
以南京旭建(430485)為例。南京旭建於2011年6月取得南京市投資促進委員會的批復(寧投外管[2011]174號),整體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公司。其中發起人香港錦發商務拓展有限公司為境外公司,按照暫行規定,其股票應鎖定至2014年6月。但在南京旭建2014年1月22日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載明「股份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28日,截止本公開轉讓說明書簽署之日,股份公司成立已滿一年,因此發起人持有的股份可以轉讓。該外資股份公司成立並未滿三年。
4
外商投資企業掛牌七大疑難問題
一、外商投資企業能否在新三板掛牌?
通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第2.1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不受股東所有制性質的限制」。
通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掛牌條件適用基本標准指引(試行)》第一條規定「外商投資企業須提供商務主管部門出具的設立批復文件」;第四條規定「申請掛牌前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轉讓應遵守商務部門的規定」。
通程因此,外商投資企業在滿足證監會、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規定的條件後,可以申請在新三板掛牌。證監會、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並未就外商投資企業掛牌新三板設置其他附加條件。
二、是否可以設立或者將外商投資企業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通程外商投資企業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種類型。
通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四條規定「合營企業的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通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二條規定「合作企業符合中國法律關於法人條件的規定的,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合作企業包括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第十四條規定「合作企業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為有限責任公司。」
通程《外資企業法》第八條規定「外資企業符合中國法律關於法人條件的規定的,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第十八條規定「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經批准也可以為其他責任形式。」
通程實踐中,外商投資企業依據前述法律法規設立,其組織形式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因此,外商投資企業申請在新三板掛牌,應先改製成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公司法》第七十八條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外商投資企業改製成股份有限公司時,應引入中國股東作為發起人。外商投資企業改製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依據是《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
三、外商投資企業整體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是什麼?
《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對外商投資企業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投資產業、審批許可權做出了具體規定。
發起人方面,《暫行規定》要求「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公司,除應符合公司法規定的發起人的條件外,其中至少有一個發起人應為外國股東。」
投資產業方面,《暫行規定》要求「設立公司應符合國家有關外商投資企業產業政策的規定。」
審批方面,《商務部關於下放外商投資審批許可權有關問題的通知》(商資發[2010]209號)規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允許類總投資3億美元和限制類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及其變更事項,由省商務主管部門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審批和管理,其中改制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限額按評估後的凈資產值計」。
四、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是否應達到最低限額人民幣3千萬元,外國股東購買並持有的股份是否應不低於公司注冊資本的25%?
《關於修改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商務部令2015年第2號)第一條規定「刪去《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外經貿部令1995年第1號)第七條》」
《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外經貿部令1995年第1號)第七條為「公司的注冊資本應為在登記注冊機關登記注冊的實收股本總額,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千萬元。其中外國股東購買並持有的股份應不低於公司注冊資本的25%。」
因此,不論是直接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還是已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以下簡稱外商投資企業)轉變為外商投資股份公司,注冊資本無須達到人民幣3千萬元,外國股東持股比例也無須達到注冊資本的25%。
五、外商投資企業改制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是否要求改制前最近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中外合資經營等類型企業轉變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問題的函》(商辦資函[2014]516號)明確「經研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申請轉變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審批機關可依《公司法》執行,無需再要求『應有最近連續3年的盈利記錄』。」
六、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國股東的股票限售期?
《暫行規定》第八條規定「發起人股份的轉讓,須在公司設立登記3年後進行」,而《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本文作者認為《暫行規定》與《公司法》關於發起人限售期限不一致,應適用《公司法》有關規定,理由如下:
《公司法》(1993年頒布)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鑒於當時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因此,《暫行規定》參照《公司法》規定,要求發起人股份應在公司成立3年後進行。
《公司法》(2005年修正)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其一年內不得轉讓,」且第二百一十八條明確規定「外商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適用本法;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另有規定,適用其規定。」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外商投資企業相關法律規定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並未規定外商投資股份公司,更未提及股份有限公司的限售情形。
此外,作為《暫行規定》的制定部門,商務部應秉承上位法優於下位法,新法優於舊法的精神。
七、境內自然人能否成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
境內自然人成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共同設立、舉辦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在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股權轉讓、定向增發成為其股東。
對於第一種情形,《暫行規定》第一條規定「外國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以下簡稱外國股東),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可與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中國股東)在中國境內,共同舉辦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因此,境內自然人共同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制度障礙。
在實踐層面,各省市出台了有關規定,比如《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工商局關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規定「經審批機關批准,允許中國大陸自然人與外國(地區)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共同投資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的公司。」
通程如前述湖南省規定,其內容已經突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上位法的規定,湖南省規定的有效性存疑。即使在新三板掛牌過程中,全國股轉系統認可其效力,其針對的是共同投資設立中外合資經營公司與中外合作經營公司,並沒有明確規定包括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為股份公司成立的合法合規性與避免影響掛牌進度考慮,我們建議在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時,應審慎引入境內自然人作為發起人。
對於第二種情形,現行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是「外國股東與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外商投資企業」,共同舉辦可理解為共同投資設立,因此,現行法律法規對境內自然人通過定向增發或者股權轉讓成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並無禁止性規定。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向日葵在上市之前向境內自然人定向增發,使71名境內自然人成為外商投資股份公司的股東,並獲得了商務部辦公廳出具商辦資函,批復:「現行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已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公司向境內自然人定向增發股份無禁止性規定。」
在上市公司長榮股份中,2004年5月20日,台灣有恆與境內自然人李莉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自2004年6月1日台灣有恆將其持有的長榮股份49%無償轉讓予李莉。2004年7月23日,公司就取得了天津市政府頒發的變更後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李莉作為內地自然人持有合資企業股權。
J. 國外公司怎麼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
摘要 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不能在上交所交易,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不能在深交所交易。股民買賣深市的股票和買賣上交所的股票時費用有一點不同。兩市的交易品種稍有差別。上交所側重於大中型企業,因此上市公司將以大盤為主。而深交所則側重於創投和中小企業(中小板)。因此上市公司以中小盤為主。事實上自從深交所恢復發行新股以來所發新股全部為中小板股票。最大的區別在於上海只能託管在一家券商,而深圳可以託管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