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率與股票市場
⑴ 增長率與市盈率的對應關系
凈利潤增長率和市盈率沒有直接關系,增長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而市盈率是一個靜態的概念;中國股市每股盈利增長小於20%多得是,但平均市盈率一直在20%以上;至少彼得林奇的理論不適合中國。
提起市盈率,這簡直就是讓人又愛又恨,即說有用,又說無用。那到底說是有用還是沒有用,怎麼去使用?
在和大家分享我到底怎麼使用市盈率買股票之前,先給大家分享機構近期值得關注的牛股名單,分分鍾都可能被刪除,有需要的還是應該盡早領取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市盈率我們就可以理解為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這個比例就可以非常明白的反映出一筆投資回本所需要的具體時間。
可以像這樣去計算: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我們找個例子來分析一下,上市公司有20元的股價,那麼算買入成本就是20元,在過去一年公司每股能夠收益5元,市盈率在這個時候就等於20/5=4倍。公司要賺回你投入的錢,需要花費4年的時間。
那就代表了市盈率越低越好,投資價值越大?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不能把市盈率就這么簡單的拿來套用的,到底什麼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番~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原因就在於不同的行業當中市盈率不一樣,傳統的行業發展潛力會有一定的限制,市盈率通常較低,但高新企業的發展前景較好,投資者就會給予很高的估值,因此,市盈率就會較高。
那這時候又會有人問,並不知道哪些股票需要我們去抉擇?我熬夜整理好了一份各行業龍頭股的股票名單,選股選頭部是對的,重新排名是自動的,大家領了之後再說:【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麼多少市盈率才合適?上文也說到不用行業不同公司的性質不同,很難測出市盈率到底多少才合適。市盈率我們依舊可用,這里給股票投資者做了很有力的參考。
三、要怎麼運用市盈率?
正常來說,市盈率使用的方法技巧有這三種:第一點分析公司的歷史市盈率;第二點該公司與同業公司市盈率,和行業平均市盈率它們之間進行強烈的對比;第三個用處是分析這家公司的凈利潤構成。
如果說你感覺自己研究很麻煩,這里有個診股平台是免費的,把以上三種方法作為依據,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結果都會給你顯示出來,這個診股平台非常的便捷,通常您只需要輸入股票代碼,即可立刻獲得一份完整的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
我自己覺得比較實用的是第一種方法,由於篇幅的原因,在這里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第一種方法,其他的我們就暫不做研究了。
對股票感興趣的人都知道,股票的價格讓人永遠難以猜測,任何一隻股票,想要價格一直趨於上升趨勢,都是不可能的,也沒有什麼股票價格是一直跌的。在估值太高時,股價就會回調,規律可循,估值過低,股價上升也是必然的。也就是股票價格總是圍繞它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
經過剛剛的研究,我們可以舉個XX股票的例子,股票市場上,XX股票的盈利時間在最近十年裡,達到並超過了8.15%,簡言之xx股票市盈率低,低於近十年來的91.85%,處於相對低估區間,買入投資的考慮可以有了。
這里說的買入,不是讓你把所有錢一次投入到股票,這種操作是不對的。怎樣分批買股票?我們接下來教給大家。
我們用xx股票來說明,現在他的價格是79塊多,你想用8萬來投資股票,可以買10手,准備分4次買入。
對近十年來的市盈率進行仔細的觀察,發現了市盈率的最低值在這十年裡為8.17,XX股票在這個時候市盈率是10.1。那你就可以把8.17-10.1這段市盈率分成五個區間,然後再等到市盈率每到一個區間買一次。
比方說,等到市盈率到10.1就是我們第一次購入的時機,買入1手,市盈率低到9.5的時候第二次就可以進行買入2手,市盈率下跌至8.9買入3手,等到市盈率下降到8.3的時候再進行第4次的買入,買入4手。
買入後安心持股,市盈率每下跌至一個區間,便按計劃買入。
同理,如果這個股票的價格上升的話,估值高的劃分在一個地方,把自己手裡的股票依次賣出去。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想要計算一支股票的平均增長率,一般來說是怎麼計算的
“平均凈利潤增長的比率”其實就是PEG,如果你預期企業未來3-5年平均每年凈利潤增長率為30%,而目前這個股票的市盈率為30倍,那麼這個企業的PEG就是1。如果目前這個股票的市盈率是45倍,那麼這個企業的PEG就是1.5了。
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資價值的一個影響因素。投資者選擇股票,不一定要看平均增長率,你很難根據平均增長率進行套利,也很難根據平均增長率說某某股票有投資價值或沒有投資價值。令人費解的是,平均增長率對個股價值的解釋力如此之差,卻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場是否有投資價值的最主要的依據。實際上股票的價值或價格是由眾多因素決定的,用市盈率一個指標來評判股票價格過高或過低是很不科學的。
⑶ 股票市場市值的增長率看哪些指標
: 根據你所說的,比如市盈率,每股收益,凈利潤,這些都是一些技術面的指標,從資產每股收益凈利潤增長率,這些都是基本面指標。
⑷ 股票每股收益增長率怎樣計算的
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肯定是要看自己股票的增長速度的,才能夠了解是不是能夠賺到錢還是沒有賺到錢。股票每股收益率的計算是比較簡單的,就是拿當期股票減去上一期的股票收益的差值在除以上一期的股票收益,所得到的百分比就是這些股票的收益率。如果說這個收益率越大的話,說明漲幅越高,如果說收益率越小的話,說明漲幅越低。就能夠可以看出自己的股票投資到底是漲得快還是漲得慢,從而能夠決定自己下一步的投資計劃。
總結
股票的交易是每個人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樣的,而且每個人的心態都不一樣。所以自己如果說在股票中投資失敗也沒有辦法去怨別人,但是投資成功了也沒有必要洋洋自得。
⑸ 市盈率和增長率的關系
凈利潤增長率和市盈率沒有直接關系,增長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而市盈率是一個靜態的概念;
說到這個市盈率,這愛它的也有恨它的也有,有人認為有用,也認為無用。這個市盈率到底有沒有用,咋用?
在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使用市盈率去購買股票之前,最近機構非常值得關注的牛股先推薦給大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刪,有需要的還是應該盡早領取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市盈率的意思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一筆投資回本的時間就是用市盈率來反映的。
演算法是: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就像是,20元是某家上市公司的股價,此時你買入成本便為20元,過去的一年裡公司每股收益可以到達5元,市盈率在這個時就為20/5=4倍。公司要賺回你投入的錢,需要花費4年的時間。
市盈率就是越低越好,投資時的價值就越大?不,市盈率是不能夠簡單粗暴的拿來直接套用,到底什麼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番~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由於行業不同那麼市盈率差別就大了,傳統行業發展的前景並不是很大,這將會導致市盈率比較低下,然而高新企業有很強的發展實力,那麼作為投資者的話就會給予更高的估值,市盈率隨之變高。
朋友們又得問了,並不知道哪些股票需要我們去抉擇?我連夜找到了一份股票名單是各行業龍頭股的,選股選頭部的准沒錯,更新排名是系統設定的,各位領了之後再講:【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合理的市盈率是多少?各個行業各個公司的特性各有特點在上文說到過,因此很難說准市盈率多少才更加合適。話又說回來,我們還是能用市盈率,給股票投資者一個很給力的參考。
買入,不是一次性把錢都投入進去。這里分享一種分批買入的辦法。
如果xx股價是79塊多每股,假如你要買股票的錢是8萬,你可以買十手,分4次來買,不必一次性買完。
認真觀察了近十年來的市盈率,發現近十年市盈率最低為8.17,但是某某股票在現在市盈率為10.1。那你就可以把8.17-10.1這段市盈率分成五個區間,每當下降到一個區間的時候就去買入一次。
就比如,我們在市盈率是10.1的時候進行第一次購買1手,第二次的買入是在市盈率到9.5的時候,買入2手,市盈率下跌至8.9買入3手,在市盈率下降到8.3的時候買入4手。
買入後安心持股,市盈率每下降一個區間,按照計劃來進行買入。
同樣,假使這個股票的價格升高的話,也可以將高估值區間劃分一個區間,手裡的股票依次賣出去。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⑹ 總市值、成交額、市盈率、增長率各是什麼
總市值=股價*總股本;
成交額=成交價*成交量;
市贏率=股價/每股收益;
增長率就是增長額/之前的數值;
⑺ 關於市盈率與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增長率是連續幾年的凈利潤符合增長率,是未來的增長率,炒股炒預期。
增長率高的股票一般市場給予的PE 也高,但是2者之間不是對等關系,如果要對等,那麼必須有連續10年的增長率都到這個數,才能給予這么高PE.
比如10年復合增長率100% 002202金風科技上市前就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所以發行價接近100PE,因為市場認可這樣的PE水平,002202上市後還有短期炒作,漲幅50%左右,上市後幾年裡利潤增幅也有連續3年50-100%。
現在002202的利潤基數很大了,再也 不能按照符合增長率100%來看,所以PE下降到25.
如果不發生股本轉送或者增發,每股收益增長率跟凈利潤增長率是一樣的,
所以看成長性主要看利潤額和增幅,看股價要看每股收益,因為一旦轉股以後
業績會變小,當然股價也要除權處理。你可以選擇復權來看。
目前券商的分析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未來第3年的業績,給予25PE左右來給股票的現在做估值。具體可以看分析報告。
⑻ 中國GDP增長率與股票指數之間的關系
GDP是宏觀經濟狀況的一個常用指標。一般而言,合適而穩定的增長率表明一國的經濟狀況發展良好,相應的大多數公司業績也比較看好,股指一般呈上升趨勢。
而股市指數的含義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查看指數,對於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我們將瞭然於胸。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是比較復雜的,我就不做過多的解釋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對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它的性質來進行一個分類,股票指數有五種類型: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在這當中,規模指數是最經常見到的,舉個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滬深300」指數,它體現了滬深市場中有3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交易也很活躍的整體情況。
另外,「上證50 」指數的性質也是規模指數,說的是上證市場規模較大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則是某個行業的整體情況。舉個例子,「滬深300醫葯」就是典型的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幾只醫葯行業股票組成,反映出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怎麼樣。
如果想要表示作為人工智慧或者新能源汽車這樣的那些主題的整體情況的話,就需要用主題指數來表示,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根據前文內容可得,指數實際上就是選擇了市場上有代表性的股票,因此通過指數,我們可以快速了解市場整體漲跌情況,進而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預測未來的走勢。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⑼ 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對證券市場有什麼影響
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直接反映經濟是否景氣。
因此,它對股市有指向性意義,增長率高,意味者經濟發展迅速,企業收益高,因此,股票估值就會上升,股價就會漲。否則下降。
⑽ 股市如何反映經濟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這是道瓊斯理論對股市最經典的歸納。自提出來後,100多年來幾乎沒有人會從根本上去否認它。但股市反應經濟的過程卻不那麼簡單,其間充滿了復雜性與多變性。
1、股市與經濟增長率。近10多年間,我國GDP的實際增長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從1993年開始,連續7年下降,直到1999年到達低谷。但在這7年中,我國股票市場以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數來算,有5年上漲。尤其是1995年到1999年,GDP增長率連續4年下降,降幅達30%以上,股票市場卻連續4年上漲,漲幅達到110%。相反,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間,GDP的增長率連續提高,股票市場卻連跌了4年。由此看來,股市對經濟的反應並不那麼機械地對等。
2、股市與公司利潤。我們做了兩個方面的統計,一個是上證指數與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從1994年平均17.77%的凈資產收益率開始,到1998年9.17%,我國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連續4年下降,降幅高達48.4%。而這4年的股票市場有兩個為強勢整理年份(1995年和1998年),兩個為顯著上漲年份(1996年和1997年),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數4年間上升了78.76%。
一個是指數與利潤增長率。為更准確地反應客觀狀況,我們統計了扣除新股貢獻後的上市公司可比利潤增長率。從1994年以來,上市公司可比利潤增長率有5年為負,分別是1995、1996、1998、2001、2005年。5年中有兩個上升年份(1996和2001年),兩個強勢整理年份(1995和1998年),真正的下跌年份只有2005年。這一結果依然叫人氣餒,號稱經濟晴雨表的股市竟然連公司利潤增減都無法提前反應。
那麼股票市場究竟反映什麼?從統計數據看,股票市場反映了4點。
首先,股市從總量趨勢上反映宏觀經濟。宏觀經濟總量的長期趨升推動股價指數的長期趨升(如圖)。這種反映同樣也不是機械的,即宏觀經濟總量的上升並不一定會推動股市上漲,股市只是圍繞宏觀經濟總量在上下波動而已。這種波動不是無規則的:每當股價指數到達一個高點,股市就會由升轉跌;到達一個低點,就會由跌轉升。而促使這一轉折的因素很多,有時是公司利潤的增減,有時是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有時是利率變動等。
其次,股市從平均數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我們統計了1995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利潤的年平均增長率,得出一個數據:12.41%。然後我們以1995年的上證指數年平均數661點為起點,按12.41%的年均升幅算出各個年份的上證指數的理論值,最後再將實際的指數與之比較,顯示兩種趨勢高度重合,只是當市場樂觀時,指數就在它的理論值上方運行;當市場悲觀時,指數就在它理論值的下方運行。
其三,股市與利率的關系比股市與宏觀經濟的關系更為密切。尤其是1994到2001年的7年間,以1年、3年、5年3種基準利率平均數計算的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從12.36%下降到2.61%,這可以完全解釋這7年的牛市歷程。2001年,由於股市估值已大幅度透支了利率下降效應,大盤開始調整。2002-2003年,伴隨利率小幅下降,股市進入相對平穩階段。2004-2005年,利率重續升勢,股市又跌一波。2006年,雖然平均基準利率由3.03提高到3.21,但其間上市公司的可比利潤出現53.61%的巨大升幅,推動股市大幅上漲。2007年,雖然平均基準利率提高到4.31,但上市公司可比利潤達到63.88%,推動股市以更大的幅度攀升。
其四,股市與CPI的關系也比宏觀經濟緊密得多,而且股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前反映CPI的變化。
總而言之,股市是這樣的市場:它以宏觀經濟總量為最主要的依託,以公司利潤的長期平均增長率為中軸線,並以一定的乖離率圍繞經濟總量和公司平均利潤增長率運行。其間的階段性漲跌則由4個因素決定:一是指數在GDP通道中所處的位置;二是市場的估值處於高位還是處於低位;三是CPI(公司利潤增減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的運行趨勢;四是與流動性以及社會資本平均收益率密切相關的利率政策。
目前,指數處於GDP通道的下軌,市場整體估值處於低位,利率進入下降周期,唯一不確定的只剩下CPI的走勢。在此背景下,大盤總體上仍會處在一個上漲有壓力,下跌有支撐,一驚一咋,忽冷忽熱的築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