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入套期保值對股票市場價格
㈠ 什麼叫套期保值能舉例子解釋說明嗎
套期保值是同時在期貨和現貨市場上進行「相反操作」的一種手法,主要用來避免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就按上面的例子,某銅生產企業訂出一份一年期交貨的合同,約定價格為5萬元/噸,為了避免到期交貨時現貨價格上升帶來的風險(履約的價格就是5萬元/噸,這是不能改變的),
該企業在簽訂供貨合同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買入」同樣數量、交割期相同的銅期貨合約,假設價格為5.2萬元/噸(一年期合約、通常期貨合約的價格要高於當前現貨價的)。
如果一年後:
1、銅的現貨上升到7萬元/噸,則企業在現貨市場上就要虧損2萬元(因為把價值7萬的貨物只賣5萬了),而此時手中的期貨合約也會上漲到7萬元/噸左右(期貨價格是和現貨價格聯動的,臨近交割時更是如此),企業又在期貨市場上得到了2萬元的盈利,正好彌補了現貨的虧損。
2、如果到期銅的價格沒有上漲,反而下降到3萬元/噸,則企業在現貨市場上每噸盈利了2萬元(本來價值3萬的貨物賣出了5萬),而在期貨市場上,持有的合約價格也會跌倒3萬元左右,即虧損了2萬元,恰好被現貨盈利所抵消。
上述例子表明,套期保值是用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一種手段,並不帶來多餘的利潤,但能保證你不會失去已有的利潤。
(1)買入套期保值對股票市場價格擴展閱讀: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
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的理論基礎:現貨和期貨市場的走勢趨同(在正常市場條件下),由於這兩個市場受同一供求關系的影響,所以二者價格同漲同跌;
但是由於在這兩個市場上操作相反,所以盈虧相反,期貨市場的盈利可以彌補現貨市場的虧損,或者現貨市場的升值由期貨市場的虧損抵消。套期保值的交易原則如下:
交易原則
1.交易方向相反原則;
2.商品種類相同原則;
3.商品數量相等原則;
4.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實際上是一種以規避現貨交易風險為目的的風險投資行為,是結合現貨交易的操作。
區別
交易目的不同
套期保值是為了規避或轉移現貨價格漲跌帶來風險的一種方式,目的是為了鎖定利潤和控制風險;而投機者則是為了賺取風險利潤。
承受風險不同
套期保值者只承擔基差變動帶來的風險,相對風險較小;而投機者需要承擔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相對風險較大。
操作方法不同
套保者的頭寸需要根據現貨頭寸來制定,套保頭寸與現貨頭寸操作方向相反,種類和數量相同或相似;而投機者則根據自己資金量、資金佔用率、心裡承受能力和對趨勢的判斷來進行交易。
風險和缺陷
風險
套期保值的風險最大風險是基差風險。基差是指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價差。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變動從方向上來說是基本一致的,但幅度並非一致,即基差的數值並不是恆定的。
套期保值者參與期貨市場,是為了避免現貨市場價格變動較大的風險,而接受基差變動這一相對較小的風險。從上述經濟原理可以看出,套期保值是一種有意識的避險措施,目的在於減少現貨市場的價格風險。
保值者通過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反方向運作,形成兩個市場一盈一虧的結果,通過盈虧相抵,達到規避價格風險的目的。所以可以這樣說,套期保值相當於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涉及價格風險的保險,而基差風險是購買保險可能承擔的代價。
2、缺陷
1、一旦採取了套期保值策略,即失去了由於價格變動而可能得到的獲利機會。也就是說,在迴避對己不利的價格風險的同時,也放棄了因價格變動可能出現的對己有利的機會。
2、必須支付交易成本,主要是交易傭金和銀行利息。
㈡ 關於套期保值
很簡單,比如你是大豆供應商,你有一噸半年後才收成,現在大豆價格是2/kg,你覺得半年之後大豆會跌1/kg,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的話,你很有可能虧掉一般,所以你想半年後也賣2/kg,於是你就選擇期貨做套期保值,在期貨市場做空大豆合約一噸,價格比如是1.8/kg,
半年後,大豆真的跌到了1/kg,
而期貨市場的大豆價格也跌到了0.8/kg,這時候你以一塊錢的價格賣出大豆,比半年前的2塊錢
,看起來是虧了一半,但是期貨市場你又賺了一半,所以你其實是沒虧,相當於你還是以半年前兩塊錢的價格賣出去。
好了,假如半年後,大豆沒跌,反而漲了,價格漲到3/kg,期貨市場的價格漲到2.8,這個時候你一3塊錢的價格賣出大豆,比半年前的2塊錢,看起來是賺了一半,但是期貨市場你又虧了一半,所以你其實也是沒賺,相當於你還是以半年前2塊錢的價格賣出去。
所以
你大豆這半年價格下跌的風險你可以通過期貨來抵禦,這就是通過套取這半年的時間來抱住你目前應該得到的盈利。
反之,如果你是一個糧油商,你要靠大豆來榨油,你擔心半年之後大豆價格上漲,你一樣可以通過做多大豆合約來實現套期保值。
㈢ 對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的理解
又稱多頭套期保值,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均上升,在期貨市場的盈利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現貨價格上漲帶來的虧損。飼料企業獲得了較好的套期保值結果,有效地防止因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
但是,由於現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大於期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基差擴大,從而使得飼料企業在現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買入現貨蒙受的損失大於在期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賣出期貨合約的獲利,盈虧相抵後仍虧損1000元。這是基差的不利變動引起的,是正常的。
(3)買入套期保值對股票市場價格擴展閱讀
賣出資產(多為股票)的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買入相應期貨。即投資者選擇在現貨市場上做空頭,在期貨市場上做多頭。原因是投資者擔心資產價格會上漲,所以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期貨,當價格上漲時通過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
投資者計劃把未來收到的一筆資金投入到證券市場,在資金未到位之前,投資者認為股是短期內會上漲,為了降低未來購買該資產需要較高價格而遭受損失,投資者可先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從而固定了未來購買股票的價格。
㈣ 套期保值簡單例子
套期保值就是利用期貨交易,來規避價格波動造成的利潤損失風險。
簡單的例子是:農產品種植者為防止未來農產品價格下跌造成利潤損失,在數月之前通過在期貨市場賣出相應數量和種類的農產品期貨合約,
從而以當前價格鎖定利潤,等到交割日來臨的時候,種植者只要交付相同數量的農產品,即便是農產品價格下跌了,
仍然可以原來約定的價格獲得相應數量的資金,所要額外付出的只是少量的套期保值費用。
拓展資料:
根據參與期貨交易的方向不同,可以把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劃分為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兩類。
1、買入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買入套期保值是指投資者因擔心目標指數或股票組合價格上漲而買入相應股指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的一種交易方式,即在期貨市場上首先建立多頭交易部位(頭寸),在套期保值期結束時再對沖掉的交易行為,因此也稱為"多頭保值"。買入套期保值的目的是鎖定目標指數基金或股票組合的買入價格,規避價格上漲的風險。投資者主要在以下情況下進行買入套期保值:
1)投資者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內可收到大筆資金,准備投入股市,但經研究認為股市在資金到位前會逐步上漲,若等到資金到位再建倉,勢必會提高建倉成本。這時,可買入股指期貨合約便能對沖股票價格上漲的風險,由於股指期貨交易具有杠桿機制,買入股指期貨合約所需的資金量較小。
2)機構投資者擁有大量資金,計劃按當前價格買進一組股票,由於需要買進的股票數額較大,短期內完成建倉必然推高股價,提高建倉成本;如逐步分批進行建倉,則擔心價格上漲。此時買入股指期貨合約則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具體操作方法是先買進對應數量的股指期貨合約,然後再分步逐批買進股票,在分批建倉的同時,逐批將這些對應的股指期貨合約賣出平倉。
3)在允許交易者進行融券做空的股票市場中,由於融券具有確定的歸還時間,融券者必須在預定日期前將做空的股票如數買回,在加上一定的費用歸還給出借者。當融券者做空股票後,如果價格與預期相反,出現上漲,為歸還股票投資者不得不用更高的價格買回股票,此時,買進相應的股指期貨合約則可以起到對沖風險的作用。
4)投資者在股票期權或股指期權上賣出看漲期權,一旦價格上漲,將面臨較大的虧損。此時,投資者可通過買進相應股指期貨合約,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因此產生的風險。
2、賣出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賣出套期保值是指投資者以因擔心目標指數或股票組合價格下跌而賣出相應股指期貨合約的一種保值方式,即在期貨市場上先開倉賣出股指期貨合約,待下跌後再買入平倉的交易行為,因此又稱為"空頭保值"。賣出套期保值的目的是鎖定目標指數或股票組合的賣出價格,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投資者一般在以下幾種情形下進行賣出套期保值:
1)機構大戶手中持有大量股票,也准備長期持有,但卻看空大盤。此時,如果選擇在股票市場上賣出,由於數量較多,會對股票價格形成較大壓力導致出貨成本較高,同時要承擔相應的交易費用。此時,最好的選擇是賣出相應的股指期貨合約對沖短期內價格下跌的風險。
2)持有大量股票的戰略投資者,由於看空後市,但卻不願意因賣出股票而失去大股東地位,此時,這些股票持有者也可以通過賣出相應的股指期貨合約對沖價格下跌的風險。
3)投資銀行與股票包銷商有時也需要使用賣出套期保值策略。對於投資銀行和包銷商而言,能否將包銷股票按照預期價格銷售完畢,在很大程度上和股市的整體狀況很有關系。如果預期未來股市整體情況不樂觀,可以採取賣出相應股指期貨合約來規避因股票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
4)投資者在股票期權或股指期權上賣出看跌期權,一旦股票價格下跌,將面臨很大的虧損風險,此時,通過賣出相應股指期貨合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風險。
㈤ 套期保值<名詞解釋>
套期保值又稱對沖貿易,是指交易人在買進(或賣出) 實際貨物的同時,在期貨交易所賣出(或買進) 同等數量的期貨交易合同作為保值。它是一種為避免或減少價格發生不利變動的損失,而以期貨交易臨時替代實物交易的一種行為。
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
(5)買入套期保值對股票市場價格擴展閱讀:
1、套期保值的理論基礎
現貨和期貨市場的走勢趨同,由於這兩個市場受同一供求關系的影響,所以二者價格同漲同跌;但是由於在這兩個市場上操作相反,所以盈虧相反,期貨市場的盈利可以彌補現貨市場的虧損,或者現貨市場的升值由期貨市場的虧損抵消。
2、套期保值的作用
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地把握市場供求狀態,特別是能否正確掌握市場下一步的變動趨勢。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
㈥ 股指期貨怎樣套期保值
1.對市場走勢進行分析和判斷
對或未來市場走勢的分析和判斷是參與套期保值的必要前提。未來市場的走勢方向決定套期保值類型的選擇、價位選擇的制定、風險防範等諸多方面。因此,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前需結合宏觀經濟、行業動向等方面進行綜合性分析,市場走勢預判越准確,套期保值成功率越高,所需付出的機會成本與風險成本就會越低。
2.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的目的是為了通過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之間的反向操作來規避系統性風險。如果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自身系統性風險很小,對其進行套期保值往往得不到較好的效果,反而會增加套期保值的交叉風險。在參與套期保值前,投資者可通過測量現貨組合和期貨指數的變動關系或系統性風險程度,進而確定是否有參與套期保值的需要。
3.確定套期保值的類型
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主體分為兩類,即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如擔心未來價格上漲則選擇買入套期保值,如擔心未來價格下跌則選擇賣出套期保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套期保值過程中市場可能出現極端行情,例如金融危機的爆發等,這時就需要企業對自身的套保策略及倉位進行重新評估,以避免風險的發生。
4.選擇套期保值的具體合約
在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判斷後,重要的是對期貨合約的選擇,股指期貨合約月份包括當月、下月和隨後兩個季月。合約選擇的首選為近月合約,近月合約的基差風險與交叉風險較小,且合約的活躍程度高,便於投資者的市場交易。如投資者現貨組合持有時間較長,可適當在遠月合約建立頭寸,但需要注意的是,選擇遠月合約具有較高的基差風險和移倉風險。
5.入市建倉的時間選擇
在入市建倉之前,投資者應對市場的行情走勢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選擇合適的價位、合適的時間、合適期貨合約後入市建倉。投資者需根據自身所持現貨的數量多少,選擇在期貨市場的建倉數量,盡量做到數量匹配操作,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
6.結束套期保值
結束套期保值有兩種方式,一是對沖平倉了解所持有的期貨頭寸;二是進行現金交割。由於股指期貨的交割為現金交割,因此,較商品期貨的交割相比十分方便,且股指期貨交割沒有倉儲費用及運輸成本,交割費用相對較低,選擇交割是結束套期保值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㈦ 套期保值是什麼意思對股市有何影響
過程中綁住他們的雙手,他們經常會倍感挫她說現在不急,那間屋子可
㈧ 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對公司股票是否利好
對股票不構成直接利好。上市公司實行套保只是對公司的產品或原材料的一種價格保護機制,等於不太受市場價格變動對公司的影響,使公司比較平穩。例如公司用的原材料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公司用了套保那麼公司采購原材料的成本就沒有上升。如果公司是銷售產品,市場產品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價格,公司套保就保住了高價格所帶來的利益。
總體來講是非常有益於公司的。
另外套保能不能做的好也是一個關鍵,比如價格在低位,企業買多套保,如果價格持續下跌呢。而如果價格在高位時,做空套保,而價格要持續上漲呢。所以任何事都沒有太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