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技術的股票市值
㈠ 阿迪達斯股票上市了嗎,美股代碼是多少
阿迪達斯的股票在美國市場上市了。美股代碼是 (ADSGn)。
阿迪達斯創辦於1949年,是德國運動用品製造商阿迪達斯AG成員公司。以其創辦人阿道夫·阿迪·達斯勒命名,1920年在黑措根奧拉赫開始生產鞋類產品。
1949年8月18日以adidas AG名字登記。阿迪達斯原本由兩兄弟共同開設,。其經典廣告語:「沒有不可能」。2011年3月,斥資1.6億歐元啟用全新口號——adidas is all in(全傾全力)。
2017年6月,adidas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 大最聰明公司」榜單。2018年7月19日,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adidas位列480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adidas排名第49位。
(1)魯道夫技術的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阿迪達斯的產品類別:
球類和田徑運動服飾、運動鞋、瑜伽服飾、運動配飾(腕錶、眼鏡等)、休閑鞋類、男士香水和護膚品等。
2009年12月9日,阿迪達斯和迪士尼共同宣布,雙方將攜手推出全新嬰兒及童裝系列產品。
ForMotion後跟(山地型):ForMotion是一個可以自由活動的後跟系統,它的活動後跟能讓你的雙腳更適應不同的地面環境與不同的運動狀態,ForMotion令你的雙腳充分體驗穩定,平衡和自然的著地感受。ForMotion在運動中,與你渾然一體。
ForMotion後跟(公路型):ForMotion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連接系統,一個可以自由活動的腳後跟系統,它能讓你的雙腳更適應不同的地面環境與不同的運動狀態。
ForMotion令你的雙腳充分體驗穩定,平衡和自然而然的著地感覺。ForMotion在運動中,與你渾然一體。
active ForMotion鞋面:鞋款中部的彈性材料是Active ForMotion技術的重要部分,在運動時提供足部自然的舒適性。從腳部落地到離地的這一過程中,active ForMotion技術通過其拉伸貼合足部,當你重新抬腳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態。
㈡ 酯化C的品牌故事
1968年,猶太人阿瑟魯道夫先生(Mr.Arthur Rudolph)還是Arco制葯公司總裁,一次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患上了退行性關節炎,給他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痛苦,還將不得不與自己喜愛的運動告別。他幾乎嘗遍了各種葯方和療法效果均不明顯,醫生甚至建議做手術。最後魯道夫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接受了一位營養師的特殊建議:每天補充維生素C、鈣、鎂、500毫克葡萄糖胺和6克膠原蛋白(氨基酸)。一個星期後,魯道夫的關節疼痛減輕了;兩個月後,病痛有了明顯改善;此後,魯道夫始終堅持調理和適當鍛煉,最後用了不到兩年時間,他竟然重新拾起扔下多年的高爾夫球桿。
這次經歷讓商業嗅覺敏銳的魯道夫開始關注膳食補充劑潛藏的巨大市場。1971年,魯道夫在家鄉——紐約長島創立了NATURE』S BOUNTY公司,意為「大自然的恩賜」,中文譯為「自然之寶」。
魯道夫專注於應用新技術、產品創新、使用天然原料和降低生產成本,令自然之寶公司在諸多方面都成為行業先驅。如自然之寶率先使用緩時釋放技術、率先突破傳統的營養成分推薦量、率先制定了後來通行於整個行業的質量標准。這些努力使自然之寶在美國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年,自然之寶的母公司NBTY在美國納斯達克 (NASDAQ)首次公開發行時,隨即成為90年代股票表現最引人注目的公司。2003年9月,NBTY從納斯達克遷移到更為成熟的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41年來,自然之寶始終致力於用純天然的膳食補充劑產品幫助人們改善健康,提高生活品質。如今,自然之寶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膳食補充劑公司NBTY旗下最為知名的經典品牌,銷售於超過100,000個美國主流零售連鎖店(CVS, Target, Walgreens, Duane Reade等)和各類健康食品商店,股票市值超過30億美元,產品種類豐富達近20,000種,產品銷往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並受到這些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歡迎和信賴。
NBTY公司榮膺1999和2003年全美最佳年度廠家、2011全美大企業成長獎、美國GMP認證、美國權威第三方機構STR(原SHUSTER研究所)認證、美國HACCP認證等。
㈢ 自然之寶是美國進口的嗎質量怎麼樣
是的,純美國進口。
東西不錯,我覺得比安利、湯臣倍健什麼的都好。
㈣ 一隻躍起的豹子是什體育用品品牌的標志
該品牌是PUMA(彪馬)。
PUMA(彪馬)是德國運動品牌,提出全新品牌口號Forever Faster,設計提供專業運動裝備,產品涉及跑步、足球、高爾夫乃至賽車領域。PUMA集團擁有的品牌PUMA,Cobra高爾夫和Tretorn。2004年,彪馬公司宣布,通過與寶馬Mini的跨界合作,彪馬成為了2004年F1奪標呼聲最高的寶馬-威廉姆斯車隊的服飾供應商。
(4)魯道夫技術的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品牌調性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彪馬曾經一度在營銷和銷量上遠遠落在耐克、銳步和阿迪達斯等運動服裝巨頭後面。當時,彪馬被看作是落伍的品牌,百貨公司紛紛將彪馬運動鞋放到了廉價貨櫃上,1993年彪馬到了破產的邊緣。
1994年,年僅30歲的J ochen Zeitz被任命為公司的CEO,他同時也是當年歐洲最年輕的上市企業總裁。從90年代末開始,在J ochen Zeitz的帶領下,彪馬依靠游擊營銷戰術成為世界運動服裝市場的「爆發型品牌」。1993年到2001年,彪馬的營業額增長了近兩倍。
2002年美國運動服飾市場總值78億美元,而彪馬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8%,達到1億2100萬美元。彪馬公司被《品牌周刊》評為2002年「年度最佳營銷品牌」。
紐約Wells Farg o有價證券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約翰·山利認為:「彪馬是品牌管理最佳的運動服飾品牌,它的產品線設計得嚴謹合理,在細分市場和分銷渠道管理上有著長期明確的目標。」憑借出色的營銷戰術,彪馬公司的股票連續多年被評為德國市場上最值得投資的股票。
㈤ 德國魯道夫光觸媒怎麼樣,好嗎
沒聽過,只知道光觸媒是一種以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導體材料的總稱。
光觸媒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產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可氧化分解各種有機化合物和部分無機物,把有機污染物分解成無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較強的除臭、防霉、防污自潔、凈化空氣功能。
光觸媒不但能分解空氣中漂浮的有機分子,還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但光觸媒也有局限性,因為光觸媒發生作用最主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光照條件下,普通室內條件往往光照不足,導致光觸媒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光觸媒木質精油可以刷在木製傢具或地板上,光觸媒對除甲醛的效果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釋放到空氣中的甲醛用些瑪雅藍除甲醛材料無二次污染效果好。
㈥ Nature's Bounty自然之寶 是國產還是進口的
Nature』s Bounty的創始人是進口的。
Nature』s Bounty的創始人是魯道夫,是自然之寶的母公司,也是一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Nature』s Bounty意思就是「大自然的恩賜」,中文意思就是「自然之寶」,是全球最大的從事研發、生成和銷售高品質營養膳食補充劑的綜合性公司。
(6)魯道夫技術的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Nature』s Bounty的品質保障系統:
1、優質的原料來源
為了保證產品品質,自然之寶的產品恪守一套近乎苛刻的原料來源審核制度,充分考慮到原料種植或飼養的環境因素。自然之寶產品的原料精選自世界各地,務求安全、優質,如牛初乳產自紐西蘭;大豆蛋白及乳清蛋白分別產自美國及紐西蘭;魚肝油產自挪威或冰島等。
2、嚴格的GMP生產管理
自然之寶的主要廠房設在美國紐約長島,這里空氣純凈,常年溫度、濕度適宜,自然條件優越。工廠經過美國天然食品協議的GMP認證,擁有世界頂級生產和包裝設備、先進的廠房、嚴格的生產管理體系。
3、先進的成品管理
自然之寶的每個產品都會標注 「Laboratory Tested」的標志。這個標志表示每批成品都通過了抽樣測試,抽樣檢測的主要目的是確定營養成分是否達到標注的含量,是否符合美國葯典葯品產物標准要求;檢測的內容包括產品的分解性和吸收性。此外,每批產品在離開工廠之前均會留樣備查。
㈦ 德國魯道夫技術是什麼
德國魯道夫技術英文叫RUCO-BAC MED技術,這個技術之前主要用於宇航員內衣的整理上,目前巧妙的應用於棉製品上,有效的抑制各種黴菌,有多次抗菌除蟎的功效。RUCO-BAC MED在法國已經被知名的測試協會IFTH證實具有防塵蟎效果。
測試協會IFTH根據NF G39-011的測試方法檢測對比未經過RUCO-BACMED處理的產品,處理過的具有明顯的抗蟎蟲的能力(測試報告LYC-05-0191)蟎蟲的數量在42天之內從300減少到0,而未處理的卻同時增長。
(7)魯道夫技術的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魯道夫抗菌劑特性
1、適用范圍廣,效果顯著。適用於天然、合成纖維,處理後的織物具有明顯的防蟎、抗菌、防臭、防霉、止庠作用。
2、反應性防蟎抗菌整理劑。帶有活性基團可與纖維上的-OH、-NH-形成共價鍵,處理後的織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3、廣譜高效的防蟎抗菌性能。對各種蟎中具有優異的驅避率,對細菌、真菌、黴菌均有高效的抑菌率。
4、不影響織物的各項指標。對織物的白度、色光、強力、手感和吸濕透氣性無不良影響。
5、良好的防臭效果。能減少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惡臭,清新持久,健康舒適。
6、對消費者安全衛生。無毒安全,對皮膚無刺激性。無需使用含有甲醛的架橋劑,符合生態紡織品的要求。
㈧ 請介紹一下 puma 系列吧,謝謝
彪馬www.puma.com 落伍品牌建立新的生活態度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彪馬曾經一度在營銷和銷量上遠遠落在耐克、銳步和阿迪達斯等運動服裝巨頭後面。當時,彪馬被看作是落伍的品牌,百貨公司紛紛將彪馬運動鞋放到了廉價貨櫃上,1993年彪馬到了破產的邊緣。
1994年,年僅30歲的J ochen Zeitz被任命為公司的CEO,他同時也是當年歐洲最年輕的上市企業總裁。從90年代末開始,在J ochen Zeitz的帶領下,彪馬依靠游擊營銷戰術成為世界運動服裝市場的「爆發型品牌」。1993年到2001年,彪馬的營業額增長了近兩倍。2002年美國運動服飾市場總值78億美元,而彪馬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8%,達到1億2100萬美元。彪馬公司被《品牌周刊》評為2002年「年度最佳營銷品牌」。
紐約Wells Farg o有價證券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約翰·山利認為:「彪馬是品牌管理最佳的運動服飾品牌,它的產品線設計得嚴謹合理,在細分市場和分銷渠道管理上有著長期明確的目標。」憑借出色的營銷戰術,彪馬公司的股票連續多年被評為德國市場上最值得投資的股票。
按「生活態度」細分消費者
絕大部分分析家和觀察家都認為J ochen Zeitz出任CEO和董事會主席是彪馬公司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彪馬的營銷計劃循規蹈矩,除了那個小小的美洲豹Log o,絲毫看不出這個品牌和耐克、阿迪達斯的區別,經銷商也是把同樣的產品擺放在了不同的銷售終端上。Zeitz一上任就指出:個性是我們的生存關鍵,我們要做消費者最想要的運動生活方式品牌,不然我們根本不可能和耐克等巨頭競爭。」
當時,差不多所有企業在對消費者進行細分時採用的都是傳統的人口統計學方法,按照消費者的年齡、學歷、收入等標准來劃分。彪馬公司全球品牌管理總監托尼·博特倫卻認為:「一位19歲日本中學生的生活態度和品牌偏好度可能跟一名30歲的紐約黑人一樣。思維態度和生活方式是影響彪馬消費者最重要的因素,創造一種屬於彪馬的、獨特的品牌態度也是我們品牌營銷的核心。我們將『運動'定義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希望彪馬的消費者即使是變成了70歲的老奶奶仍然是這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品牌的忠實顧客。」
彪馬市場細分的核心就是要牢牢地抓住「最先嘗試者」(Early-Adopter)。根據營銷學理論,所有消費者都可以根據他們對新產品、新技術的接收時間和接受程度分為「創新者」(Innovator)、「最先嘗試者」(Early-Adopter)、早期從眾者」(Early Majority)、「晚期從眾者」(Late Majority)和「落後者」(Lag g ard)。其中,最先嘗試者」大約占總數的13.5%,他們一般都是某一個市場或領域的「意見領袖」,可以幫助將品牌或產品推薦給「從眾者」和「落後者」。
品牌管理總監博特倫表示,彪馬並不是按照價格來區分品牌的產品線,而是考慮,哪些產品是「為最先嘗試者設計的」,哪些是「為從眾者設計的」,為「最先嘗試者」設計的產品更具有超前和時尚的概念。產品的分銷渠道也是如此,彪馬根據不同產品線的特點,讓前衛設計產品出現在一些時尚小店,而那些主流一些的產品則在Foot Locker這樣的運動服飾專賣店銷售。
J ochen Zeitz透露,Foot Locker曾經提出在連鎖店中銷售彪馬的全線產品,如果彪馬這樣做的話,可以輕易地讓產品銷量提高一倍。但是,這一提議卻被彪馬婉拒了,博特倫說:「我們可不希望那些購買彪馬最酷產品的傢伙們,看見他們千方百計找到的鞋子滿大街都是。」Zeitz表示:彪馬並不是拼銷售量,長期穩定的成長以及和消費者建立終身穩固的聯系才是我們的目標。」
緊接著,彪馬與超級名模及瑜珈培訓師克里斯蒂·特林頓合作,推出專門為女性瑜珈運動設計的Nuala系列,在西方掀起了一股練習瑜珈的熱潮。在彪馬的努力下,現在經常可以看到麥當娜這樣的時尚人士足登彪馬休閑鞋,手中卻挽著路易·維登奢華手袋。
低價而高回報的營銷活動
J ochen Zeitz剛剛接手彪馬公司時採用游擊營銷戰術實屬無奈之舉。1993年彪馬虧損達3200萬美元,在巨大的壓力下,Zeitz只能採取裁員和削減營銷費用等精簡節約的措施。但其後,令人吃驚的投資回報讓Zeitz決心將游擊營銷進行到底。
跟競爭對手在大眾廣告和宣傳上大手筆的投入不同,彪馬公司把有限的營銷經費投入到了低價而有創意的游擊營銷活動上。2002年,彪馬公司在美國的廣告經費僅為390萬元,還不及耐克和銳步等競爭對手的一個零頭。
2002年秋季,彪馬公司贊助了一次由前衛設計師參加的運動鞋設計比賽,比賽的名稱為「節儉」(Thrift)。設計師們必須用舊的襯衫、褲子、領帶和錢包等原材料來設計運動鞋,公司將最後生產出來的510雙作品命名為「有靈魂的運動鞋」。限量生產的產品被很多收藏愛好者追捧,每雙鞋的價格炒到了250美元,有的作品還被倫敦藝術館收藏。
2002年日韓足球世界盃期間,別的運動品牌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花大價錢獲得官方贊助權,跟大明星簽合同。彪馬避開了這種一窩蜂、缺乏特色的做法,而是與牙買加、突尼西亞這樣的非洲球隊簽訂了贊助合同。一方面,這樣的非洲球隊表現出色、出鏡率頗高,而且贊助費用比大牌球隊低很多;另一方面,Zeitz說道,牙買加和突尼西亞運動員的性格很適合彪馬品牌的路線,因為體育運動不只是血、汗和淚,更是無窮的樂趣。
2002年日韓世界盃期間,彪馬還組織了一場名為「Shudoh」(意即成為足球主人的方法)的公關活動。彪馬邀請日本著名廚師Masaharu Morimoto專門為世界盃設計了一款壽司卷,世界盃期間在全球各大城市(包括紐約、倫敦、悉尼等重要市場)主要的日本餐館里都有供應,並稱之為世界盃期間的應景食品。如果球迷在餐館中點這道菜,將隨菜附送印有彪馬Log o的筷子、日本清酒杯和餐巾,並舉辦壽司製作比賽等活動。
J ochen Zeitz表示:「(美國人)其實對足球比賽興趣並不是特別大,這種以『日本生活方式'為主要訴求點的公關活動讓受眾覺得很新鮮,也使得我們的活動和其他品牌比較起來,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跨界聯合提升品牌影響力
早在1999年,彪馬就提出了「跨界合作」(Cros s over)的概念,與德國高檔服飾品牌J il Sander合作推出高端休閑鞋。之後,彪馬的新概念有了一大幫追隨者,阿迪達斯與日本品牌Yohji Yamamoto合作,銳步與香奈爾合作,運動品牌與時尚品牌結盟成為了潮流。
2003年,彪馬又搶先一步,與同為游擊營銷戰術忠實擁躉的寶馬公司Mini品牌建立了產品和品牌合作關系。彪馬公司專門設計了一款以寶馬Mini為原型的「Mini-Motion」系列運動鞋在世界范圍銷售。寶馬公司則用彪馬運動鞋的空氣網孔等技術設計Mini新車型的座椅,並在Mini的外部印上彪馬著名的美洲豹Log o。
Jochen Zeitz將這次品牌跨界合作形容為兩個品牌的約會或婚姻,「我們找伴侶可不能只看企業規模,得看雙方性格是否合得來」。寶馬Mini的生活方式發展經理Rinat Aruh說:「我們兩個品牌實在是擁有太多的共同點了,我們一拍即合。我們都是『反傳統的品牌',都是那麼信仰游擊營銷,都花了很多精力研究品牌怎樣在消費者之間傳播。我們,通過生活態度來找到我們的消費者,跟彪馬公司的營銷人一起制定營銷計劃真是一件輕松、愉快而有趣的工作。」
2004年,彪馬公司宣布,通過與寶馬Mini的跨界合作,彪馬成為了2004年F1奪標呼聲最高的寶馬-威廉姆斯車隊的服飾供應商。
㈨ 現在全球首富是哪一個,他是怎麼發家的
埃盧: 世界新首富!
墨西哥一家金融信息服務網站日前稱,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盧所擁有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領銜《福布斯》富豪榜13年的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成為目前世界首富。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斯利姆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678億美元,超過蓋茨的約590億美元。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底,斯利姆的個人資產就已超出蓋茨10億美元,升至全球首位。
《福布斯》雜志今年3月份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富豪榜顯示,蓋茨當時以560億美元的資產位列榜首,斯利姆則排在「股神」沃倫·巴菲特之後位列第三,當時其個人資產為490億美元。不過,斯利姆的財富上升勢頭令人瞠目。《福布斯》網站在4月份就宣布,據最新統計,斯利姆的個人資產已達到531億美元,超過巴菲特並直逼蓋茨。
這是三月的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2007世界十大首富卡洛斯·斯利姆·赫魯
卡洛斯·斯利姆·赫魯
2007-08-08 15:53:00墨西哥電信大亨埃盧以590億美元資產成為全球新首富美國《財富》雜志今天證實,墨西哥電信巨子卡洛斯·斯利姆·埃盧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590億美元,從而一舉超越微軟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登上全球首富的寶座。
成為全球首富
依據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截至今年7月底,埃盧的個人資產總值已經達到590億美元,從而一舉攀升至全球首富。與此同時,曾經長期占據全球首富寶座的蓋茨則滑落至第二位,他的個人資產總值預計至少為580億美元。考慮到埃盧的個人資產仍在持續增加,而蓋茨正在出售其最主要的財富來源——微軟股票,他的世界首富地位有望更加穩固。今年以來,埃盧的個人資產總值增加了120億美元。
埃盧今年67歲,是一位黎巴嫩移民的兒子,擁有拉丁美洲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America Movil。他旗下公司的總市值已經達到4220億美元,相當於墨西哥股票交易所的三分之一。埃盧家族控股的資產在墨西哥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中佔到5%以上的比例。從外表及喜歡抽雪茄的習慣來看,埃盧可以稱作是現代的拉丁美洲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但考慮到埃盧已經壟斷了墨西哥的各行各業,他的商業形象與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更加接近。
發家史
從某種意義上講,埃盧的父親是他經商的啟蒙老師。在1910年墨西哥大革命時期,埃盧的父親開始逢低購入房地產,並在日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要求兒子將自己購買的每一件商品記賬,並經常教導兒子:「盡管墨西哥興衰不定,但永遠不要輕視這個國家。」毫無疑問,埃盧之後從未忘記過父親的教誨,並一直身體力行。
上世紀60年代初,埃盧從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畢業,所學專業為工程技術。畢業之後,他在墨西哥城當上了股票經紀人,並尋找合適的時機收購他看好的實業公司。埃盧經常將所收購公司生成的資金用於再投資,或者收購其它資產。1982年,墨西哥遭遇外債重壓而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貨幣瘋狂貶值,外資紛紛撤離,國內絕大多數投資者也退避三舍。而此時的埃盧則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許多瀕臨破產的煙草企業和餐飲連鎖公司,並最終成功地將它們扭虧為盈。
在此之後,墨西哥經濟開始復甦。截至上世紀80年代末,埃盧已經成為墨西哥最成功的商人之一。此時他又贏來一個重要機遇,也就是墨西哥政府將國有企業大規模私有化的浪潮。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他聯合美國SBC和法國電信,以20億美元的價格從墨西哥薩利納斯政府手裡收購了墨西哥電信20%的股份。考慮到當時其它電信公司的市值,這是一個十分合理的價格。與此同時,埃盧還得到了墨西哥政府的承諾,在七年內維持其在電信行業的壟斷地位。
埃盧最終能競標成功,與他同薩利納斯政府關系密切有著很大的關系。有報道稱,他曾向卡洛斯·薩利納斯(Carlos Salinas)領導的PRI黨派提供巨額捐贈。此外,埃盧還曾經為多個貿易組織和協會提供資助,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墨西哥國內反對的聲音。在鞏固墨西哥市場的同時,埃盧開始向國外擴張。得益於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碎,他又以低價收購了大量的無線資產,包括AT&T拉丁美洲公司。
最終,隨著旗下公司的股價節節攀升,埃盧也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寶座.
要准確統計出墨西哥首富卡洛斯·斯利姆·赫魯(CarlosSlimHelu)的財富如今成了一件難事,因為你不知道在統計的過程中,他的財富又增加了多少。《福布斯》網站於今年3月初公布的全球財富榜上,赫魯以490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第三位。而僅僅一個月後,《福布斯》的網站4月11日再次公布統計數據時,他的總資產已經達到531億美元,甚至比巴菲特還多了7億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二位。
對於墨西哥人來說,另一件難事是不能過上一天不為赫魯掙錢的日子。因為赫魯龐大的產業帝國覆蓋了墨西哥的電信、煙草、互聯網服務、保險、銀行、購物中心、餐飲、音像店、汽車配件、電子、鋼鐵水泥業甚至航空公司等各個行業。用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墨西哥問題專家喬治·格雷森的話說:「赫魯的產業簡直從搖籃覆蓋到墳墓。墨西哥就像一個『赫魯王國』,他無處不在。」
每小時賺228萬美元
現年67歲的赫魯在過去14個月中瘋狂入賬230億美元,刷新了10年來全球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紀錄。
赫魯的父親是黎巴嫩移民,曾是某旅館老闆,後來因投資地產而發跡。上世紀80年代,赫魯接手父親家族生意,開始在地產項目上大展拳腳。投身商業後,赫魯迅速表現出了非凡的生意頭腦,特別是他的商業嗅覺極其敏銳。
和富有盛名的沃倫·巴菲特一樣,赫魯在過去的20年中在投資方面也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他總是能發現那些價值被低估的公司,收購下來後再把他們改造成賺錢機器。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墨西哥經濟深陷債務泥潭,公司價值達到歷史最低點。赫魯決定去「購物」了。他買入了一批這樣的企業,不到10年間,這些公司的市場價值已經平均翻了300倍。
現在來看,赫魯做的最重大一次交易是1990年收購Telmex(墨西哥國家電信公司)。在墨西哥私有化開始的時候,赫魯和西南貝爾公司以及法國電信公司共同購買了這家企業。赫魯出資17億美元拿到了控股權。雖然人們都覺得赫魯當時的出價偏高了,但是他一直認為這是一樁非常好的生意,他知道這家企業具有很大的潛力。
赫魯瞄準的並不都是並購,他也進行一些小規模的股權收購。1997年,在喬布斯重回蘋果公司之前,他購進了蘋果公司3%的股份,當時的股價是每股17美元,但是一年之內17美元變成了100美元。赫魯在2000年接受美國《商業周刊》采訪時說:「我們在購買蘋果公司的股份時,它的市值還不及公司資產的一半,這是家好企業。」
赫魯覺得人們通常會錯誤地認為一些老式的企業最終要被淘汰,但實際上,這些企業仍然在發揮很大的作用。赫魯甚至認為,在數字時代,很多工業時代的明星企業可能會煥發「第二春」。他認為這些企業在數字時代仍會找到新的出路,從而保持增長。
2000年左右,赫魯開始進軍互聯網和個人電腦領域。但在當時,Telmex在墨西哥僅有1000萬電話用戶,500萬手機用戶。有一半的墨西哥人沒有能力租一條電話線,更不用說買電腦了。所以,赫魯的投資當時還是有很大風險的。不過,赫魯對此毫不擔心。他說:「電話和網際網路很快就到達那些最貧窮的地區,不僅僅是每個人一部電話,我們還要讓他們都能用上網路電話。」
他和墨西哥國家教育秘書處聯系,確保每個學校都至少有一部能上網的電腦。不過赫魯本人還不會用電腦,更不用提上網了。1999年聖誕節,他的孩子送給他一個筆記本電腦,他笑稱:我只會一項操作,那就是按「開機」鍵。
現年67歲的赫魯在過去14個月中瘋狂入賬230億美元,刷新了10年來全球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紀錄。折算下來,在2006年裡,赫魯平均每小時進賬高達228萬美元。赫魯財富的陡增主要是由於他手中的股票價格一路飆升。據統計,墨西哥股市在過去的一年中總市值增加了將近一倍,而赫魯名下企業的總市值佔到當今墨西哥股市總值的近一半。
不被認可的慈善家
「當你為了別人的看法活著時,你就相當於一個死人了。我不想在活著的時候考慮在我死後人們會如何想起我。」
盡管赫魯非常富有,但是他的生活卻非常節儉,很少有奢侈品。幾十年來,他的辦公室仍然在墨西哥城摩天大樓夾縫中的一個兩層水泥小樓里。他僅有的奢侈嗜好是抽古巴雪茄和周末去Cuernavaca(墨西哥度假勝地)度假。
最近幾年,赫魯給人的印象是開始熱衷慈善事業。雖然在美國,很多富豪同時也是慈善家,但在墨西哥,投身慈善事業的富豪卻比較少見。最近幾年,赫魯出資改造墨西哥城,還向貧困兒童免費捐贈9.5萬輛自行車,9萬副眼鏡,並為15萬名大學生提供獎學金。他還將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三家慈善機構,資助墨西哥貧困人口受教育、享受醫療保障和日常娛樂。在去年7月2日墨西哥總統選舉前,赫魯公開表示,他要為墨西哥創造更多的就業與教育機會平等。
這種舉動無疑會引來不少人喝彩,但是也有很多墨西哥人指責赫魯通過壟斷聚斂財富,阻礙國家經濟正常發展,造成墨西哥貧富差距懸殊。這些人的指責不無道理。 Telmex公司控制著全國90%以上的電話業務,因而赫魯掌握著定價權。赫魯還通過美洲移動「搶奪」墨西哥72%的行動電話客戶,排斥外來競爭者。
對於他的慈善之舉,也有人認為是為了美化其壟斷巨頭的形象。「卡洛斯·斯利姆可能是在散財,但他同樣會竭盡所能保護壟斷。」華盛頓歐亞集團的拉美分析專家帕梅拉·斯塔爾這樣說。
赫魯對這種批評並不在意,他在今年初說:「當你為了別人的看法活著時,你就相當於一個死人了。我不想在活著的時候考慮在我死後人們會如何想起我。」
而且他還對蓋茨和巴菲特不斷將自己的財富捐獻給慈善事業的做法表示質疑:「我認為,貧困問題是無法靠慈善捐助來解決的。
和像聖誕老人一樣四處散財相比,商業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益處。」
也有媒體稱,赫魯最近走的「窮人路線」,是希望利用減小拉美富人與窮人間的「鴻溝」,贏得被看好的「左翼」領導人的信任,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商業權勢。批評者認為,這正是赫魯的高明與虛偽之處。
政治投機客
在墨西哥這樣的拉美國家,和政府官員搞好關系似乎是企業家們一門必修課。
67歲的斯利姆·赫魯,體格強壯,留著頗有鋒芒的胡須,看上去更像拉美某國的政治領袖。
在墨西哥這樣的拉美國家,和政府官員搞好關系似乎是企業家們一門必修課。對於斯利姆·赫魯這樣精明的商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難事。實際上,他和墨西哥政府高層官員的關系一直都很密切。一直以來,赫魯有著靈敏的商人嗅覺,能嗅到政治的微妙發展。
20世紀90年代,赫魯與墨西哥總統卡洛斯·薩利納斯·德戈塔里交情很好,曾經聯合其他商人一起資助過其所在的PRI黨。那些在和赫魯競爭中落敗的人不無酸意地指責赫魯依靠政治關系才成功競購到Telmex。
在墨西哥,他是第一批公開與墨西哥城前市長奧夫拉多爾「結盟」的富豪。在奧夫拉多爾擔任市長期間,赫魯投資數百萬美元幫助建設墨西哥城。措施包括僱用前紐約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治理這個城市的犯罪問題。
2006年7月2日,墨西哥總統大選之前,奧夫拉多爾被普遍看好。不巧的是,執政的國家行動黨總統候選人卡爾德龍最終以領先奧夫拉多爾0.56%的得票率獲勝,當選為墨西哥下一屆總統。
㈩ 作文評析3月11日最新的《福布斯》富人榜出爐,墨西哥的電信大鱷在哪有
埃盧: 世界新首富!
墨西哥一家金融信息服務網站日前稱,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盧所擁有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領銜《福布斯》富豪榜13年的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成為目前世界首富。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斯利姆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678億美元,超過蓋茨的約590億美元。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底,斯利姆的個人資產就已超出蓋茨10億美元,升至全球首位。
《福布斯》雜志今年3月份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富豪榜顯示,蓋茨當時以560億美元的資產位列榜首,斯利姆則排在「股神」沃倫·巴菲特之後位列第三,當時其個人資產為490億美元。不過,斯利姆的財富上升勢頭令人瞠目。《福布斯》網站在4月份就宣布,據最新統計,斯利姆的個人資產已達到531億美元,超過巴菲特並直逼蓋茨。
---------------------------------------------------------------------
墨西哥電信大亨埃盧以590億美元資產成為全球新首富美國《財富》雜志今天證實,墨西哥電信巨子卡洛斯·斯利姆·埃盧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590億美元,從而一舉超越微軟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登上全球首富的寶座。
成為全球首富
依據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截至今年7月底,埃盧的個人資產總值已經達到590億美元,從而一舉攀升至全球首富。與此同時,曾經長期占據全球首富寶座的蓋茨則滑落至第二位,他的個人資產總值預計至少為580億美元。考慮到埃盧的個人資產仍在持續增加,而蓋茨正在出售其最主要的財富來源——微軟股票,他的世界首富地位有望更加穩固。今年以來,埃盧的個人資產總值增加了120億美元。
埃盧今年67歲,是一位黎巴嫩移民的兒子,擁有拉丁美洲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America Movil。他旗下公司的總市值已經達到4220億美元,相當於墨西哥股票交易所的三分之一。埃盧家族控股的資產在墨西哥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中佔到5%以上的比例。從外表及喜歡抽雪茄的習慣來看,埃盧可以稱作是現代的拉丁美洲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但考慮到埃盧已經壟斷了墨西哥的各行各業,他的商業形象與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更加接近。
發家史
從某種意義上講,埃盧的父親是他經商的啟蒙老師。在1910年墨西哥大革命時期,埃盧的父親開始逢低購入房地產,並在日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要求兒子將自己購買的每一件商品記賬,並經常教導兒子:「盡管墨西哥興衰不定,但永遠不要輕視這個國家。」毫無疑問,埃盧之後從未忘記過父親的教誨,並一直身體力行。
上世紀60年代初,埃盧從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畢業,所學專業為工程技術。畢業之後,他在墨西哥城當上了股票經紀人,並尋找合適的時機收購他看好的實業公司。埃盧經常將所收購公司生成的資金用於再投資,或者收購其它資產。1982年,墨西哥遭遇外債重壓而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貨幣瘋狂貶值,外資紛紛撤離,國內絕大多數投資者也退避三舍。而此時的埃盧則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許多瀕臨破產的煙草企業和餐飲連鎖公司,並最終成功地將它們扭虧為盈。
在此之後,墨西哥經濟開始復甦。截至上世紀80年代末,埃盧已經成為墨西哥最成功的商人之一。此時他又贏來一個重要機遇,也就是墨西哥政府將國有企業大規模私有化的浪潮。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他聯合美國SBC和法國電信,以20億美元的價格從墨西哥薩利納斯政府手裡收購了墨西哥電信20%的股份。考慮到當時其它電信公司的市值,這是一個十分合理的價格。與此同時,埃盧還得到了墨西哥政府的承諾,在七年內維持其在電信行業的壟斷地位。
埃盧最終能競標成功,與他同薩利納斯政府關系密切有著很大的關系。有報道稱,他曾向卡洛斯·薩利納斯(Carlos Salinas)領導的PRI黨派提供巨額捐贈。此外,埃盧還曾經為多個貿易組織和協會提供資助,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墨西哥國內反對的聲音。在鞏固墨西哥市場的同時,埃盧開始向國外擴張。得益於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碎,他又以低價收購了大量的無線資產,包括AT&T拉丁美洲公司。
最終,隨著旗下公司的股價節節攀升,埃盧也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寶座.
要准確統計出墨西哥首富卡洛斯·斯利姆·赫魯(CarlosSlimHelu)的財富如今成了一件難事,因為你不知道在統計的過程中,他的財富又增加了多少。《福布斯》網站於今年3月初公布的全球財富榜上,赫魯以490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第三位。而僅僅一個月後,《福布斯》的網站4月11日再次公布統計數據時,他的總資產已經達到531億美元,甚至比巴菲特還多了7億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二位。
對於墨西哥人來說,另一件難事是不能過上一天不為赫魯掙錢的日子。因為赫魯龐大的產業帝國覆蓋了墨西哥的電信、煙草、互聯網服務、保險、銀行、購物中心、餐飲、音像店、汽車配件、電子、鋼鐵水泥業甚至航空公司等各個行業。用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墨西哥問題專家喬治·格雷森的話說:「赫魯的產業簡直從搖籃覆蓋到墳墓。墨西哥就像一個『赫魯王國』,他無處不在。」
每小時賺228萬美元
現年67歲的赫魯在過去14個月中瘋狂入賬230億美元,刷新了10年來全球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紀錄。
赫魯的父親是黎巴嫩移民,曾是某旅館老闆,後來因投資地產而發跡。上世紀80年代,赫魯接手父親家族生意,開始在地產項目上大展拳腳。投身商業後,赫魯迅速表現出了非凡的生意頭腦,特別是他的商業嗅覺極其敏銳。
和富有盛名的沃倫·巴菲特一樣,赫魯在過去的20年中在投資方面也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他總是能發現那些價值被低估的公司,收購下來後再把他們改造成賺錢機器。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墨西哥經濟深陷債務泥潭,公司價值達到歷史最低點。赫魯決定去「購物」了。他買入了一批這樣的企業,不到10年間,這些公司的市場價值已經平均翻了300倍。
現在來看,赫魯做的最重大一次交易是1990年收購Telmex(墨西哥國家電信公司)。在墨西哥私有化開始的時候,赫魯和西南貝爾公司以及法國電信公司共同購買了這家企業。赫魯出資17億美元拿到了控股權。雖然人們都覺得赫魯當時的出價偏高了,但是他一直認為這是一樁非常好的生意,他知道這家企業具有很大的潛力。
赫魯瞄準的並不都是並購,他也進行一些小規模的股權收購。1997年,在喬布斯重回蘋果公司之前,他購進了蘋果公司3%的股份,當時的股價是每股17美元,但是一年之內17美元變成了100美元。赫魯在2000年接受美國《商業周刊》采訪時說:「我們在購買蘋果公司的股份時,它的市值還不及公司資產的一半,這是家好企業。」
赫魯覺得人們通常會錯誤地認為一些老式的企業最終要被淘汰,但實際上,這些企業仍然在發揮很大的作用。赫魯甚至認為,在數字時代,很多工業時代的明星企業可能會煥發「第二春」。他認為這些企業在數字時代仍會找到新的出路,從而保持增長。
2000年左右,赫魯開始進軍互聯網和個人電腦領域。但在當時,Telmex在墨西哥僅有1000萬電話用戶,500萬手機用戶。有一半的墨西哥人沒有能力租一條電話線,更不用說買電腦了。所以,赫魯的投資當時還是有很大風險的。不過,赫魯對此毫不擔心。他說:「電話和網際網路很快就到達那些最貧窮的地區,不僅僅是每個人一部電話,我們還要讓他們都能用上網路電話。」
他和墨西哥國家教育秘書處聯系,確保每個學校都至少有一部能上網的電腦。不過赫魯本人還不會用電腦,更不用提上網了。1999年聖誕節,他的孩子送給他一個筆記本電腦,他笑稱:我只會一項操作,那就是按「開機」鍵。
現年67歲的赫魯在過去14個月中瘋狂入賬230億美元,刷新了10年來全球個人財富增長最快的紀錄。折算下來,在2006年裡,赫魯平均每小時進賬高達228萬美元。赫魯財富的陡增主要是由於他手中的股票價格一路飆升。據統計,墨西哥股市在過去的一年中總市值增加了將近一倍,而赫魯名下企業的總市值佔到當今墨西哥股市總值的近一半。
不被認可的慈善家
「當你為了別人的看法活著時,你就相當於一個死人了。我不想在活著的時候考慮在我死後人們會如何想起我。」
盡管赫魯非常富有,但是他的生活卻非常節儉,很少有奢侈品。幾十年來,他的辦公室仍然在墨西哥城摩天大樓夾縫中的一個兩層水泥小樓里。他僅有的奢侈嗜好是抽古巴雪茄和周末去Cuernavaca(墨西哥度假勝地)度假。
最近幾年,赫魯給人的印象是開始熱衷慈善事業。雖然在美國,很多富豪同時也是慈善家,但在墨西哥,投身慈善事業的富豪卻比較少見。最近幾年,赫魯出資改造墨西哥城,還向貧困兒童免費捐贈9.5萬輛自行車,9萬副眼鏡,並為15萬名大學生提供獎學金。他還將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三家慈善機構,資助墨西哥貧困人口受教育、享受醫療保障和日常娛樂。在去年7月2日墨西哥總統選舉前,赫魯公開表示,他要為墨西哥創造更多的就業與教育機會平等。
這種舉動無疑會引來不少人喝彩,但是也有很多墨西哥人指責赫魯通過壟斷聚斂財富,阻礙國家經濟正常發展,造成墨西哥貧富差距懸殊。這些人的指責不無道理。 Telmex公司控制著全國90%以上的電話業務,因而赫魯掌握著定價權。赫魯還通過美洲移動「搶奪」墨西哥72%的行動電話客戶,排斥外來競爭者。
對於他的慈善之舉,也有人認為是為了美化其壟斷巨頭的形象。「卡洛斯·斯利姆可能是在散財,但他同樣會竭盡所能保護壟斷。」華盛頓歐亞集團的拉美分析專家帕梅拉·斯塔爾這樣說。
赫魯對這種批評並不在意,他在今年初說:「當你為了別人的看法活著時,你就相當於一個死人了。我不想在活著的時候考慮在我死後人們會如何想起我。」
而且他還對蓋茨和巴菲特不斷將自己的財富捐獻給慈善事業的做法表示質疑:「我認為,貧困問題是無法靠慈善捐助來解決的。
和像聖誕老人一樣四處散財相比,商業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益處。」
也有媒體稱,赫魯最近走的「窮人路線」,是希望利用減小拉美富人與窮人間的「鴻溝」,贏得被看好的「左翼」領導人的信任,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商業權勢。批評者認為,這正是赫魯的高明與虛偽之處。
政治投機客
在墨西哥這樣的拉美國家,和政府官員搞好關系似乎是企業家們一門必修課。
67歲的斯利姆·赫魯,體格強壯,留著頗有鋒芒的胡須,看上去更像拉美某國的政治領袖。
在墨西哥這樣的拉美國家,和政府官員搞好關系似乎是企業家們一門必修課。對於斯利姆·赫魯這樣精明的商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難事。實際上,他和墨西哥政府高層官員的關系一直都很密切。一直以來,赫魯有著靈敏的商人嗅覺,能嗅到政治的微妙發展。
20世紀90年代,赫魯與墨西哥總統卡洛斯·薩利納斯·德戈塔里交情很好,曾經聯合其他商人一起資助過其所在的PRI黨。那些在和赫魯競爭中落敗的人不無酸意地指責赫魯依靠政治關系才成功競購到Telmex。
在墨西哥,他是第一批公開與墨西哥城前市長奧夫拉多爾「結盟」的富豪。在奧夫拉多爾擔任市長期間,赫魯投資數百萬美元幫助建設墨西哥城。措施包括僱用前紐約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治理這個城市的犯罪問題。
2006年7月2日,墨西哥總統大選之前,奧夫拉多爾被普遍看好。不巧的是,執政的國家行動黨總統候選人卡爾德龍最終以領先奧夫拉多爾0.56%的得票率獲勝,當選為墨西哥下一屆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