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值不等於身價
Ⅰ 為什麼可用資金加買夠股票市值不等於總資產
在沒有交易時,總資產=資金余額+股票市值
有交易的話,比如掛單,資金是預先扣除,手續費稅金也沒結清,情況會復雜
今天賣出的金額計入資金總額,但不計入可用余額,因為銀證轉帳是隔天的,今天賣的錢明天才能轉到銀行,可用余額指的是已經隔天可以轉出到銀行的部分。所以總資產大於股票市值+可用余額。
股票余額和可用股票是有區別的,股票余額是指現在持有的股票的數量,而可用股票是指現在可以賣出的數量.因為中國是實行:T+1的交易機制,所以今天買進的股票明天才能夠賣出,因此,如果之前買了200股的股票,今天又加倉200股,那麼現在的持倉就是:400股的股票余額,可用的只有200股,因為今天買進的不可用(不能賣出)。
Ⅱ 市值等於現金嗎
市值不等於現金,市值是上市公司股份總額乘以每股價格得出的上市公司總價值,但是你並不一定有這個能力將整個公司以這個價格變現。
Ⅲ 世界首富的身價不等於他擁有的現金嗎身價等於什麼
身價不是說就等於個人財富的擁有量
身價是指:對一個人能力的衡量。身價越高,能力越強,創造的財富(或管理)越多。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其創造的剩餘價值越多,老闆能從中獲利越多。
富豪身價是以股票市值計算的。並非他們實際擁有的現金。
金融危機發生後,一方面,股票市值急劇下降,另一方面,銷售金額大幅減少,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大量積壓,造成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銀行貸款。沒有資金,自然也無法采購原材料、無法支付工人工資,企業就無法維持正常生產運營。而對於富豪榜上的人所持有的企業,規模較大,意味著投入的固定資產較多,所以經營風險較大,銷售的降低將成倍地降低營業利潤。由於有大額的固定成本無法彌補,時間一長,造成資不抵債(虧損大於投入資本),就導致破產了。
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人身價的計算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有這樣幾個意思:
1:比喻一個足球運動員,他的身價是根據他的球技和能力而體現他的價值。一個球隊要想得到他,必須付出的價格。
2:比喻名作家、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轉台 ,或轉行等,對方必須付給原單位的金額。
3:一個人的社會「身價」。比如蓋茨、袁隆平等名人,身價是無法估量的。
4;一般的人,自身的價格,是自身的價值問題。
Ⅳ 世界首富的身價不等於他擁有的現金嗎身價等於什麼
身價不等於擁有的現金。
本意是指一個人的價值,多引申指一個人的身份或在社會中的地位。名人的身價是指保險。一般的有錢人或是有權的人都會讓自己有個身價。所謂的身價就是他買了保險,買完這份保險後等他死了就會還給他的繼承人。
評論一個人的身價,以他對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來計算那才是真實的身價,那些以哄、炒、捧、抬而成名的所謂名人其實一文都不值的。
(4)股票市值不等於身價擴展閱讀
福布斯富豪榜於1917年創立,福布斯雜志在編制各種排行榜方面有96年歷史,1982年首次推出福布斯富豪榜在全球產生了巨大影響,現在,一年一度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榜在全世界受到密切關注。
福布斯每年編制一百多個有關人物、公司和生活時尚排行榜,在全球范圍內,福布斯富豪榜的地位毋庸置疑。10月18日,《福布斯》雜志發布了2017年「福布斯400」富豪榜單,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以890億美元連續24年位居榜首。
Ⅳ 身價是怎麼算的
是看旗下所持有的公司市值的股份比例得到的,特別是指其控股或者說控制的企業的股份比例。
但一個人的身價不僅僅局限於他的凈值資產、房產、汽車、股票市值等,比如你是一個企業家,那麼你看你企業的身價不是他的資產多少,而是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企業的前景。
也許馬雲的資產不足百億,比不是很多頂尖的企業家,但是他設立的淘寶網間接解決了幾百萬人的就業,就是是他企業的價值和他的身價,所以說看一個人的身價不能只估算他的凈值資產而是他對社會的貢獻和前景。
所謂的身價,就是用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剩下的凈資產。
比如小王有一套價值300萬的自住房,貸款210萬;有一輛價值50萬的車,貸款30萬,股票賬戶有20萬市值的股票,銀行有10萬元的存款。
那麼小王的身價就是用他的總資產380萬,減去總負債240萬,剩下的凈資產140萬。
所以,很多看上去光鮮的城市中產,其實是凈資產並沒有多少的,房奴和車奴。
他們每個月收入不低,但大部分的錢,還沒在口袋裡放熱,就去還了銀行利息,妥妥的在給銀行打工。
Ⅵ 企業市值是如何計算的企業家的個人身價又是如何計算的個人身價就是持有公司的股份數乘以股票價格么
企業市值就是發行的股票數量*股價.
個人身價就是持有公司的股份數乘以股票價格么?
身價包括很多,如房產,現金,名譽,肖像等等.股份也屬於其中一部分,這是一個虛擬的財產,它會由於股價的下跌,而減少.
上市公司初次發行股票就是融資,有些企業還會再融資,搞增發.
Ⅶ 股票市值是什麼意思
就是股票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
股票市值是在股票市場上通過買賣雙方的競爭買賣形成的,是買賣雙方均認可的成交價格。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包括K線圖等常用經典技術指標也是以收市價作為參數。
(7)股票市值不等於身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購買成長型的股票:過去3年的每股收益至少上漲20%或者更多。而且大多數成長型股票年度現金流也通常高於每股收益20%。
買股票不要僅關注市盈率和股利分紅,投資於最近2個季度每股收益大幅上漲的股票,投資於最近2季度銷售額百分比上漲的股票。投資於最近稅後利潤率是增長或接近這只股票最高點時稅後利潤率的股票。
Ⅷ 身價計算問題
富豪身價是以股票市值計算的。並非他們實際擁有的現金。
金融危機發生後,一方面,股票市值急劇下降,另一方面,銷售金額大幅減少,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大量積壓,造成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銀行貸款。沒有資金,自然也無法采購原材料、無法支付工人工資,企業就無法維持正常生產運營。而對於富豪榜上的人所持有的企業,規模較大,意味著投入的固定資產較多,所以經營風險較大,銷售的降低將成倍地降低營業利潤。由於有大額的固定成本無法彌補,時間一長,造成資不抵債(虧損大於投入資本),就導致破產了。
Ⅸ 一個有500億現金,一個市值有5000億,到底哪個有錢
你這個問題有點考驗人性。一個是現金500億,一個是市值5000億,到底哪一個更有錢?
你問的是這二者到底哪一個更有錢,從這個角度看,毫無疑問,當然是擁有5000億市值的人更有錢。
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如果一個人擁有5000億市值的企業或者公司的話,一方面,它可以通過二級市場套現,隨便套現10%出來,就有500億的現金了。
另一方面,也可以不套現,他還可以拿股權去抵押貸款,從銀行或者金融機構貸出至少三兩千億的現金來,這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樣一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手頭的現金都可以超過500億甚至是千億。你說到底是手裡拿著5000億市值的人有錢,還是手裡拿著500億現金的人有錢呢?
這不就是一個小學生的數學題嘛!
但話講回來,如果你問大家說,一個是500億現金,一個是5000億市值,你到底願意要什麼?那估計很多人願意要500億的現金。
為什麼又會這樣呢?
很簡單,一方面,是馬上到手500億現金,清晰明了,馬上就可以隨便花,不像5000億市值,想變成手裡的現金,還要經過許多折騰。
另一方面,平常人如我等,如果手裡能有500億現金,這和手裡有5000億現金,還會多大區別嗎?
有500億現金就絕對足夠了,還是趕快拿了錢,去過安穩、幸福日子去吧;而至於5000市值,就算了,不要了,誰愛要就誰折騰去吧!
全世界能有500億現金的人,估計都不到五個人,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首富能霸佔富豪榜第一的原因,有時候我們在想,前年比爾蓋茨身價6000億,今年還是6000億,怎麼不漲呢?這6000億是市值,而不是現金,若一個人有500億的現金,那是什麼一個概念?拿出一百億投資一個上市公司,再拿一百億投資一個上市公司,再拿一百億投資一個上市公司,再拿一百億投資一個上市公司,再拿一百億投資一個上市公司,五年後,這五百億現金就變成了一千五百億,投資的五個一百億股份原封不動,拿著收益的一千億,去投資五百億到上市公司,再拿出五百億投資一個上市公司,在拿出五百億投資一個上市公司,五年後就能獲得三千億的收益!有人說這很誇張,那是你們眼界太淺,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誰能夠拿出五百億現金來做實體投資!若有五百億現金,因為人家上市公司融資股份就是看現金,你拿你市值去投資,誰敢讓你融資?也沒有誰用市值去融資吧,都是估計出來的虛擬資產,今天你公司有輿論,明天你公司股票就大跌,市值立馬縮水!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富豪榜更新的這么慢!他們有的只是市值!市值即身價!而現金即身家!可以肯定的說,一個市值五千億的大老闆,身家現金可能只有一百億,而且極有可能銀行還有貸款,而擁有五百億現金的大老闆,身家五百億,他的身價極有可能超過五千億!
很明確告訴你,500億現金,跟多大企業十個億都拿不出來,不要看市值,那個不準,還得是現金……
這個還用問??讓我選要哪個的話,絲毫不猶豫的選500億現金啊!!!古訓就講:百鳥在林不如一 在手
市值有5,000億,要看誰給予的市值5,000億的評價呀,這就關繫到變現性如何。如果是A股上市公司,變現性肯定是最好的,那此時市值有5000個億,那肯定是總的資產遠遠要比一個擁有500億現金的人要多。因為此時只要出售,基本上打一個8折,也能拿回4,000億現金回來。但是如果是上市前的公司或者是自我評估的公司市值,那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舉一個例子吧,去年弄得沸沸揚揚的螞蟻集團上市之事,當時距離上市只有一步之遙了,號稱市值已經非常之高了。其中持有股份的原始股東不少,都提前在全國各地買房買車,付定金了。他們都等著上市之後進行股票變現,然後過上了財務自由的生活。但是結果呢,上市被叫停,之前評估的市值煙消雲散,生活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可以說它的市值最少縮水90%,因為之前是按照互聯網 科技 市盈率評估的68倍,上市之後可能會抵達100倍。但是可以合法放貸的銀行,金融機構上市的市盈率不到10倍。
所以對於市值值多少錢,一定要看是怎麼評出來的市值。除了我國的A股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市值,如果需要大規模的變現,可能都需要打很大的折。因為有可能一天之內就下跌超過95%,大家去看一下港交所有些股票的股價變化就明白了。
但是現金500個億,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有錢人。而且也是會被銀行等各類機構追捧的對象。有可能用掉500個億,經過所謂的資本運作,可以控制住5,000億市值的公司,甚至更多。再舉個例子,前段時間講高瓴資本為什麼頻頻在證券市場上出手,他有那麼多錢嗎?其實他根本不需要自己有那麼多錢,他可以通過層層嵌套的合夥制企業,用核心的資本出資,就能控制住龐大的投資資金。
過程就是:高瓴資本張磊自己拿出1,000萬,再吸引9名基石投資者,每人1,000萬,成立一個億的合夥制企業。之後用這一個億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再向全球的投資者募資9個億,成功之後就形成了一個10億資金的私募基金。高凈資本拿著這些錢去做有效的投資,賺錢之後根據收益分配比例進行一層一層的分配。1000萬自有資金,最終可以控制10億的資產。
當然對於很多企業家來說,他並不是追求自己手頭有多少現金,他更追求的是自己能掌控多少資產。所以手頭有500億現金和5,000億市值的企業,其實對於很多企業家來說追求的是後者,而對普通人來說肯定追求的是前者。
一個有500億現金,另一個有5000億的股票市值,到底哪個更值錢?這個要看你是在什麼環境之下。
如果市場環境比較好,那5,000億的股票市值肯定會比500億現金更值錢。
雖然說現金為王,很多人都覺得擁有500億現金比擁有5000億的股票市值更值錢,因為500億現金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你可以自由支配。
而5000億股票更多的只是賬面財富,這個財富隨時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比如一段時間股票突然跌去80%,那麼5,000億的股票就可能只剩下1,000億。
但如果在市場行情比較好的情況下,不管怎麼說,5,000億的股票都比500億的現金更值錢。
一方面如果某個人擁有5,000億的股票市值,那麼對應的這家公司的總市值至少會達到10,000億以上,甚至達到1.5萬億以上。
縱觀目前整個市場,真正能達到這個市值的也就那麼幾個企業。
如果一個企業市值能達到1萬億以上,說明這個企業無論業績還是在行業內的影響力肯定都非常大,市值可能會出現波動,但在整體市場行情比較好的情況下,不會出現太大幅度的下跌。
對於這樣的企業,大家有3種方式可以把錢套出來。
第1種方式慢慢套,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雖然擁有5,000億的股票你不能一下全部套現,因為那樣會引起「雪崩」,但在一年內套現個20%,我覺得應該問題不大,這意味著5000億一年之內至少可以套出1,000億,這個套現出來的錢可是貨真價實。
第2種方式可以協議轉讓股票。
5000億股票規模非常龐大,你不可能一下子套現出來,這樣會對整個公司市值產生很大的影響,弄不好還有可能迎來幾個連跌,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但在公開市場不能操作,並不代表著你沒有方法,實際上大家還可以通過線下進行協議轉讓股票達成交易,雖然協議轉讓價格會比公開市場交易更低,但5,000億賣個3,000億以上,我覺得應該是沒任何問題的。
第3種方式質押股票。
如果一個企業市值能達到5,000億以上,那說明這個企業本身應該是比較優質的,這時候拿股票去質押應該會比較順利。
目前股權質押抵押率一般不超過60%,我們就按照50%計算,如果把5,000億當中的3,000億質押出去,至少可以換回1,500億的現金,這個質押出來的現金到期之後如果還不上,大不了把股票轉讓給債權機構了。
由此可見,在整體市場環境比較好的情況下,5,000億的市值肯定要比500億的現金更有價值,這是毫無疑問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5,000億市值和500億現金當中如何選擇,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5,000億的市值。
但如果市場環境不好,甚至面臨各種危機,那500億現金反而比5000億股票更值錢。
股票市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如果遇到行情不好,特別是遇到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的時候, 整個股市有可能面臨很大的下跌風險,這時候大額股票有可能都沒法賣出去。
而在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現金的價值要遠遠大於股票的價值,因為手頭擁有大量的現金,你可以趁著經濟危機或者金融危機發生,資產價格下跌的時候抄底, 這時候說不定500億的現金就可以把5,000億市值的企業給收購了。
在危機發生的時候一定是現金為王,手頭擁有現金不僅可以避免資產出現縮水,更關鍵的是你可以趁機抄底,從而實現資產翻倍增值。
所以在發生比較嚴重的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的時候,我個人認為500億的現金明顯要比5,000億的股票市值更值錢。
看上市了還是估值5000億,如果上市肯定是市值5000億有錢了,不要說萬達欠多少錢,市值有什麼用,萬達的股票都質押了,當然拿不出來錢了,5000億市值沒有質押的情況下,隨隨便便質押百分之20就是1000億,最高的質押比例是允許全部質押的,如果是估值5000億的話,那麼這個公司對標現在的滴滴,滴滴上市之前還沒有這么多估值,軟銀一共投資了120億美金,也就是800億人民幣左右,占股百分之25,不要覺得5000億市值很虛,就好比你在股票市場有5000億的股票,你覺得這5000億還賣不了500億嗎?
還是500億現金更實在,首先市值5000億的波動太大,股票一降市值就縮水了,5000億想要套現抽身也不太容易。
但是500億現金就不一樣了,那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啊,有了這些錢誰還要虛頭巴腦的市值啊!每天在家數錢玩不香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我就這么跟你說吧,
你口袋裡有500億現金。那是你自己的錢。
你的公司市值5000億,那是別人給你估值的。
一個是你自己實打實的。
一個是給別人看的。虛的。
怎麼對比。
自己該清楚了吧。
如果一個普通人的話,肯定選現金500億,但是對於生意人來說的話市值5000億肯定更優秀!
Ⅹ 股票市值什麼意思
股票的市值包括:總市值和流通市值。
總市值:
即一個公司總規模,總市值=總股本×股價,其中總股本就包括了流通股本和限售股股本。假如說一個公司的總股本有50億股,其中流通股本有45億股,那麼就說明公司有5億股是屬於限售股。
限售股就是指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買賣的股票,只有在解禁的時候才能賣出。而限售股一旦解禁,後市的股票即將承壓,下跌的概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