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集團股份 » 地貌股份股票

地貌股份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13 11:21:26

㈠ 高一歷史地理政治要點總結

高一地理的知識點具體的總結
第一單元 宇宙環境

一、考試內容分析: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
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天體(會舉例:恆星等;還有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
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的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河外星系——總星系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陽系圖:九大行星按結構特徵的分類及各自的成員(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帶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體:太陽(質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環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幹擾;太陽光照穩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適宜的日地距;適宜的體積與質量

太陽的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的重大的影響
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
影響:是自然界水、大氣、生物循環的主要動力;生產和生活的能量(太陽能和化石燃料)

太陽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大氣分層 太陽活動類型 太陽活動比較 對地球影響
光球層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對氣候:降水與黑子數的相關性干擾電離層,影響短波通訊干擾地球磁場,引起磁暴
色球層 耀斑 最強烈的太陽活動顯示;但兩者常相伴出現,活動周期為11年

地球自轉的方向及周期
自轉方向:自東向西;北極逆時針;南極順時針
周期:1個恆星日

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產生的原因——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之一、二
晝夜更替
晨昏線的含義、位置
太陽高度的概念: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陽高度?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0
晝夜更替的周期及意義:1個太陽日(24小時)
不同經度地方時不同
自西向東自轉:地方時東早西晚;每15經度地方時差1小時

地轉偏向力對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影響——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處不偏
影響:風向;洋流;河流兩岸沖刷和泥沙堆積狀況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黃赤交角
公轉方向:同自轉相同
公轉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近日點和遠日點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個恆星年
速度的變化:近日點最快;遠日點最慢
黃赤交角(體現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重視黃赤交角的立體圖和平面圖:
理解圖上重要的點、線、面、角及其關系,並要求會畫、會描述
地軸、晨昏線、赤道面、黃道面、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太陽直射光線(點)
黃赤交角與地軸的軌道傾角的關系
黃赤交角的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地表位置的移動——地表太陽輻射量的時間分配變化
明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及周期:——以1回歸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
線間往返移動(線上有一次直射;線間有兩次直射)
黃赤交角的變化會導致五帶范圍的什麼變化?
「二分二至圖」
地球位置及相應的日期和節氣、公轉方向、地軸指向、近遠日點的大致位置、公轉速度的變化

10、四季與五帶的形成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周年變化:
同日不同緯度的分布規律:由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緯度不同季節的變化:近大遠小(6月22日前後?12月22日前後?)
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
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於夜,緯度越高晝越長
直射點移向的半球晝漸長
6月22日前後,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內有極晝
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及以內有極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赤道?——全年晝夜平分
四季的劃分:(中緯度明顯)
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太陽最高、白晝最長的時間為天文夏季
太陽最低、白晝最短的時間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過渡
三種四季;24節氣
五帶的劃分:
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狀況——太陽輻射量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五帶形成
五帶界線及各自現象;五帶是氣候劃分和自然帶劃分的基礎

11、宇宙探測的意義和現狀
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開發宇宙資源(空間資源及特點、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二、考題分析
本單元內容在會考100分中約佔10%;
會考綜合題中第一題出自本單元;
1、請參照《會考說明》中試題舉例進行練習:
附錄一的題型示例P10的三、1;附錄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錄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
2、關於本單元綜合題要掌握的基本點:
會畫晨昏線、夜半球、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黃道面、赤道面
自轉和公轉方向
日期及節氣
該日直射點的位置、該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
圖中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狀況
圖中各點的晝夜長短狀況及今後的變化
圖中各點晝長的比較、極圈和赤道的晝長是多少小時
公轉速度的變化
能聯系的知識點:
北京何日早上6點升旗?(B、D)
北京人影漸長是哪一階段?(從A到C)
當地球運行到A點(或C點)時:
地中海地區的氣候特點是?(乾熱——夏季/曖濕——冬季)因為受(副高/西風)控制
非洲北部的熱帶草原呈現(一片蔥綠/一片枯黃)景觀,因為受(赤道低壓/信風)控制
北京此時的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寒冷乾燥),主要因為(東南季風/西北季風)的影響
亞歐大陸上(亞洲低壓/亞洲高壓)勢力強盛
東亞刮(東南風/西北風),原因是(海陸熱力差)
南亞刮(西南風/東北風),原因是(東南季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風或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冬季刮東北風的原因是海陸熱力差)
北印度洋環流呈(順時針—海水東流—因為刮西南風/逆時針—海水向西流—因為刮東北風)
當地球公轉到(A/C)點時,長江口附近海域的鹽度最(低/高)
當地球運行到D到A的過程中:珠江、長江處於汛期(因為雨季雨水補給)
從A到B的過程中:黃河(雨季到來)、塔里木河處於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第二單元 大氣環境

一、考試內容分析
1、大氣的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體雜質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層大氣組成:穩定比例的干潔空氣(氧氮為主)、含量不穩定的水汽、固體雜質
氮--生物體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溫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護傘,吸收紫外線
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雜質:凝結核

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大氣分層 氣溫隨高度變化 氣流狀況 其它特徵 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 越高越低 對流 佔3/4大氣質量;水汽和塵埃;各緯度層高不一致 天氣現象
平流層 越高越高 平流 高空飛行;存在臭氧層
高層大氣 存在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太陽活動干擾短波通訊

3、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氣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各自現象(用實例說明)
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
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圖示及實例說明--如霜凍出現時間;日溫差大小的比較)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4、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各緯度之間;海陸之間)

(2)大氣運動形式:
最簡單形式:熱力環流(圖示及說明);舉例:城郊風;海陸風;季風主要原因
熱力環流分解:冷熱不均引起大氣垂直運動
水平氣壓差
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大氣水平運動(風):
形成風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壓差(或水平氣壓梯度力)
影響風的三個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風向的決定:1力風(理論風)--垂直於等壓線,高壓指向低壓.2力風(高空風)--平行於等壓線,北右偏,南左偏.3力風(實際地表風)--斜穿等壓線,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實際地表氣壓場中的某點風向的畫法

5、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1)無自轉,地表均勻--單圈環流(熱力環流)
(2)自轉,地表均勻--三圈環流
(3)三圈環流的組成:0-30低緯環流;30-60中緯環流;60-90高緯環流
地表形成7壓6風:緯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帶狀)
各氣壓帶的干濕狀況(低壓濕;高壓干)
各風帶的風向及干濕狀況(信風一般較干;西風較濕)
極鋒:60度附近,由盛行西風和極地東風相遇形成
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性南北移動而移動
(4)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實際地表狀況(塊狀)
最重要的影響:海陸熱力差
表現(大氣活動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亞歐大陸-亞洲低壓;太平洋上高壓
北半球1月(冬季):亞歐大陸-亞洲高壓;太平洋上低壓
(5)季風環流(重視圖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氣環流的組成部分;東亞季風最典型
季風的成因:
主因--海陸熱力差(可解釋東亞的冬夏季風;南亞的冬季風)
南亞夏季風的成因--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風 (或概括說: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
東亞的兩種季風氣候及各自分布區(以秦淮一線為界);各自氣候特點
--溫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北季風區;冬乾冷;夏濕熱
--亞熱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南季風區;冬溫和少雨;夏濕熱
--東亞兩種季風氣候的冬夏季風風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風區城市工業布局中大氣污染企業的分布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旱季(東北季風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風控制)交替季風區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地區
--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季風氣候區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6、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是對大氣環流作用的總結
(1)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與水汽的交換;
調整了全球的水熱分布;
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幾類重要氣候的成因: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乾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乾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三種季風氣候:(見以上分析)

7、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鋒面系統
鋒面類別 圖示 符號表示 過境前天氣 過境時天氣 降水位置 舉例
冷鋒 暖氣團控制:晴;氣壓低 陰天、下雨、刮風、降溫 鋒後 冬寒潮;夏我國北方暴雨
暖鋒 冷氣團控制:晴;氣壓高 連續性降水 鋒前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氣壓:高低壓
氣流:氣旋和反氣旋
圖:會判斷;會畫風向
中心氣壓 水平氣流方向 垂直氣流方向 中心天氣狀況 舉例 其它影響
氣旋 低 北逆南順 向上 陰雨 亞洲低壓 沿槽線形成鋒面
反氣旋 高 南順北逆 向下 晴 亞洲高壓
鋒面氣旋(重要!)
要求:圖上每一個天氣系統的識別;
不同地點所受天氣系統的控制及出現的天氣現象

8、地理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8-1氣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緯度位置:決定太陽輻射——氣候差異的最基本原因——決定熱量或氣溫
B海陸位置:
例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溫差小,濕度較大;大陸性反之
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形成是由於海陸之間的熱力性質的差異
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
特點:雙重性質——各緯度、海陸之間水熱交換;直接控制某地氣候特點(水熱狀況)
下墊面(地表狀況);最近地面大氣直接熱源與水源
其它影響氣候的因素:人類活動、洋流(寒流降溫減濕;暖流增溫增濕)
8-2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會判斷氣溫降水圖;會描述)
氣候要素:氣溫、降水
以溫定帶——月均溫在15度以上,為熱帶氣候
月均溫最低在0-15度,為亞熱帶氣候
月均溫最低在0以下,溫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以水定型——熱帶氣候分為四種: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乾旱;
熱帶季風氣候:旱雨兩季
熱帶草原氣候:旱雨兩季
——亞熱帶氣候分為兩種:
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雨夏干
——溫帶氣候分為三種:
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濕潤
氣候成因
季風氣候成因:三種季風氣候
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氣候:
地中海氣候(副高和西風);熱帶草原氣候(信風和赤道低壓)
單一氣壓帶和風帶控制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壓);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風)
氣候分布
大陸東岸氣候:三種季風氣候
大陸西岸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陸內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9、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現象 產生原因 污染物 危害 對策
溫室效應 燃燒礦石燃料毀林特別是熱帶森林的破壞 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對沿海低地構成直接威脅引起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具體表現?) 提高能源利用率,採用新能源;努力加強國際間的合作;植樹造林

臭氧層的破壞 使用製冷設備等消耗臭氧物質 氟氯烴等 太陽紫外輻射增加: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全球合作,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積極研製新型製冷系統
酸雨 燃燒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車尾氣排放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 水體酸化,影響魚類生長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物和文物古跡危及人體健康 最根本途徑: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如清潔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廢氣再利用)燃燒低硫煤或其它清潔能源

第三單元 陸地與海洋環境

主要造岩礦物和三大類岩石
化學元素——礦物——礦產
造岩礦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礦物: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為三大類岩石:
岩漿岩:
分為侵入岩(如花崗岩——長石、石英、雲母組成)和噴出岩(如玄武岩)
花崗岩是優良的建材和裝飾材料
沉積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層(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岩是燒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變質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組成,是優良的建材和裝飾材料)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以及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內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斷裂構造(如海嶺、海溝等)分成6大板塊P97圖4-11
板塊不斷運動,板塊內部較穩定;
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帶)
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形成海陸分布、陸地地貌格局
板塊張裂邊界(生長界):形成裂谷與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塊擠壓邊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脈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擠壓——海溝;島弧、海岸山脈
陸陸板塊擠壓——巨大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是亞歐板塊與印度
洋板塊擠壓形成

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1)地殼物質循環——自然界四大循環之一(其餘為大氣環流、水循環、生物循環)
其組成和過程圖示:

外力作用(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沉積岩 岩漿岩(噴出岩和侵入岩)
變質岩 岩漿
熔化
(2)地殼物質循環對地表的影響
概括:
內外力不斷相互作用,地內與地外的能量轉化和物質交換,特別是由大氣、水、生物界直接參與並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質循環,對地表形態有深刻影響,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變化、土壤層的發育與此密切相關。
具體表現:
地質作用: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變化的作用(長期來看以內力為主)

地質作用分類 主要來源 作用結果 主要表現形式 其它
內力作用 地球內能 使地表高低不平 地震、火山地殼運動(水平運動為主和垂直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 太陽輻射 使地表趨於平坦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其中風力和流水的作用圖要求會識別:P99—P100圖) 水蝕地貌(水流使溝谷加寬加深;瀑布、峽谷、黃土高原表面溝壑縱橫)水積地貌(山麓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溝谷、風蝕蘑菇、戈壁)風積地貌(沙丘、黃土高原)

其中地殼運動的結果——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 基本形態 地貌表現 與人類生產關系
褶皺 背斜、向斜(要求會依據傾斜形態判斷)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頂部:油、氣背斜適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岩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岩塊: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岩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
陸地水體類型
分類 備注
空間分布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圖4.21要會判斷)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於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水循環周期 靜態水:冰川水、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等 動態水: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利用程度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其它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以河流為例)
其中大氣降水是陸地水最主要的補給
註:課本P103的兩幅圖要會判別各是哪種補給。

補給類型 汛期時間 影響因素 在我國的分布
雨水 雨季(我國為夏秋) 雨量 東部季風區
冰川融水 夏季 氣溫(冬季斷流) 西北地區
河、湖、地下水間有水源互補關系(決定於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資源不斷運動更新和相互循環轉化湖泊水和水庫可調節河流徑流季節和年際變化(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鄱陽湖和洞庭湖)

海水溫度和鹽度及其與環境的關系
海水溫度的分布規律:
A 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隨緯度的變化——P70圖3-3
(圖中熱量收支因素、盈餘區和虧損區所分布的溫度帶、由盈轉虧點所在緯度)
B表層海溫的緯度分布——P71圖3-5
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原因在於熱量收支隨緯度的變化結果)
C垂直海溫的變化——P70圖3-4
隨深度增加而遞減(注意圖中曲線變化趨勢);1000米以下深層海水保持低溫狀態
海水鹽度
A海水中鹽類物質的質量分數;世界大洋平均鹽度為3.5%
B表層鹽度的緯度分布規律——P71圖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向兩側高低緯度減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於蒸發;
副熱帶最高——副高控制,蒸發大大多於降水
向高緯減小——溫度降低,蒸發弱,降水多於蒸發
C影響鹽度的因素
降水與蒸發的對比:外海與大洋;從低緯向高緯鹽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紅海鹽度最高——副熱帶;淡水注入少
波羅的海鹽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於蒸發;
長江口海域鹽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長江汛期

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種
波浪:風浪、海嘯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
洋流:流向常年較穩定、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義
洋流成因
A大氣運動和近地面風帶——主要動力;
如風海流:
信風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風漂流;北印度洋季風環流冬逆夏順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間的表層洋流
C補償作用
如補償流:秘魯漁場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義
A污染物的自凈與擴散
B高低緯度之間熱量輸送與交換,調節全球的熱量分布
縱向的寒流降溫減濕;暖流增溫增濕(要會根據海水等溫線判斷寒暖流—例P90圖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對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影響;
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漁場
寒暖流交匯:如紐芬蘭漁場和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
上升流:秘魯漁場
D航海

海洋的主要環境問題以及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環境問題表現 來源 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海洋污染 主要來源為工業排污污染物如重金屬、農葯、石油石油污染:主要來源為沿海工業生產和海運船;目前治污重點在於石油泄漏 1、《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保障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的權益2、防治污染3、可持續的漁業生產;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4、沿海工程建設要進行科學論證、合理規劃和實施
海洋生態破壞 1、海洋污染2、人類的生產活動:圍海造田、濫捕等3、自然環境的變化: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

自然界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水循環是自然界四大循環之一
(1)圖中淺藍色箭頭表示海陸間大循環的六個環節;
其意義:陸地水得到補充和更新,水資源得以再生

(2)圖中灰色和深色箭頭分別表示陸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環
其中由陸地循環補給陸地水體的水量很少
水循環對地表的影響
A不斷更新淡水資源,維護全球水的動態平衡,是最活躍的物質循環之一
B對地表太陽輻射能起著吸收、轉化、傳輸和調節的作用,從而使地表各圈層間、陸地海洋之間實現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
C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
D塑造地表形態,如水蝕地貌、水積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對環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無機物 有機物;太陽能 生物能(或化學能)
生物循環:綠色植物合成有機質 動物
環境 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頭表示有機質流動;黑色箭頭表示無機質流動)
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遷移運動、能量流動轉化,從而把地理環境中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改造三大圈層,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
大氣圈成分的改變;
陸地水成分的改變;綠色植物參與水循環,改善了陸地水分狀況
生物出現後加快了岩石風化,促進了土壤的形成;沉積岩多是在生物的參與下形成的
環境效益(因地而異):
A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從而改善生態條件,保護農田、牧場,保障農牧業穩產高產;
B城市綠地具有吸煙除塵、過濾空氣、降低噪音及美化環境的作用
生物對環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長對環境(其中氣候的光、熱、水的影響制約突出)依賴性大,並適應環境,因而對環境有明顯的指示作用
駱駝刺——乾旱環境;荷花——水濕環境;
「棗發芽,種棉花」——植物對氣候的指示;
矮牽牛葉片受損——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形成過程:
風化 低等生物著生 高等植物著生
岩石 成土母質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起著主導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質上著生,標志成土的開始
生物的出現,使岩體風化加快,母質肥力不斷發展;
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一是有機質的積累過程;二是養分元素的富集過程
選擇性吸收 光合作用
礦物養分 植物 有機質
土壤肥力 腐殖質

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處於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緊密接觸的過渡地帶,是陸地環境各要素綜合作用的產物;
土壤是地表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非常活躍的場所,是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中心環節;
土壤具有能夠生長植物的肥力特性,為植物生長提供條件,從而使地表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

12、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待查)
自然資源能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需要一定的技術條件和資金投入

13、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海洋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的特徵和組成
(1)陸地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 屬性 組成 共性特徵
土地資源 可再生 陸地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陸地自然資源的利用潛力是無限的陸地自然資源有一定的分布規律一個地域的自然資源組成相互聯系的整體
氣候資源 可再生 光、熱量、降水、風等
水資源 可再生
生物資源 可再生
礦物資源 非可再生

(2)海洋資源
類型 組成 特徵
海洋化學資源 食鹽、鎂、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資源 魚、蝦、貝、藻等 海洋

㈡ 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未來十年發展戰略

2011年-2020年公司將遵循「鞏固、發展、跨越」的成長原則,在鞏固區域行業龍頭企業地位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長距離高壓天然氣管道、LNG及LNG新能源汽車、中小城鎮管網、壓縮天然氣、煤層氣抽采及液化、分布式能源等產業鏈條的完善和迅猛發展,將公司發展成為地區領先的功能齊全、高效運營、管理科學、成績卓越的企業 。
公司2011年-2020年的戰略目標總體上為「兩步走」戰略:第一階段為2011年-2015年,重點發展天然氣長距離輸送、LNG、CNG和城市管網等業務;第二階段為全面綜合發展階段,即2016年-2020年,在鞏固原有業務的同時,重點發展分布式能源、煤層氣抽采及液化等綜合性業務,進一步構建全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優勢。
(一)長距離高壓天然氣輸送管道
管道輸送的自然壟斷特性,對於確立公司在地區產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公司將充分利用既有管道資源優勢,繼續加大天然氣管道建設力度。
公司將擇機開工建設包頭-臨河輸氣管道、呼和浩特-張家口-延慶輸氣管道(內蒙古段)兩條長距離高壓輸送管道,並按照自治區「沿河沿線」經濟帶發展重點產業工業園區和集中區的戰略部署,逐步投資建設工業園支線等重要供氣支線;公司將根據市場發展和氣源情況逐步投資修建向赤峰市、通遼市方向的天然氣管道,從而將自治區的輸氣管網覆蓋中東部地區。並依託自身的管道優勢和市場優勢,積極參與煤制天然氣輸送管道建設。
通過上述管線的建設,公司將逐步建成覆蓋范圍廣、供氣保障性強、干支線結合的區域性天然氣供應網路,為氣化內蒙古及周邊地區墊定了基礎。
(二)LNG及LNG新能源汽車
LNG產業是在空白市場基礎上的全新推廣,相當規模和數量的液化廠、加註站是產業得以推動發展的前置條件。因此公司在強化自身投資推進的同時,更需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力量,共同介入產業投資,從而推進「以氣代油」戰略在自治區的快速實施。
2011年—2020年期間,公司將先期重點發展盈利能力更高的LNG液化廠和LNG加註站業務,主要包括建設LNG液化廠、LNG加註站、投資LNG槽車等;遠期將進一步發展城市LNG儲備及調峰業務,使公司逐步成為內蒙古乃至國內中西部以LNG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供應鏈的整合者,塑造中國能源新的應用方式。
公司在規劃時間內,利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物流資源,聯合社會投資人,實現總液化能力增加為50億立方米/年(不含LNG加註站自帶液化裝置);建成280座LNG加註站(具備自行液化條件的站都要加註自帶液化裝置;投資購入大量LNG槽車滿足廠站之間LNG運輸和一定數量的貨運客運示範車。
屆時將實現內蒙中西部10萬輛汽車使用LNG做燃料,其中9萬輛LNG載貨運輸車,1萬輛LNG載客運輸車輛,實現LNG大面積替代石油。
(三)中小城鎮管網
鑒於城鎮管網項目較高的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公司將繼續強化中小城鎮管網投資力度。對於旗縣級城鎮管網,擬通過3種方式解決:長輸管道輻射區域內,通過天然氣管網修建解決;對於管道未覆蓋、且距管道150公里以內的城鎮計劃用CNG方式解決;其餘城鎮則通過LNG方式解決。
從2011年開始,公司將利用五年時間,根據城鎮地方實際情況,採取控股合作等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組建分散的城鎮中小項目主體,完成約50座旗縣(區)城鎮天然氣管網建設,逐步提高天然氣的覆蓋區域,使每個城鎮平均氣化率達到50%以上。至2020年,城鎮管網銷氣量可達5億立方米,滿足約500多萬人口的用氣需求。
(四)壓縮天然氣
CNG業務方面,公司業務發展已較為成熟,將進一步拓寬CNG銷售渠道,在現有管線及新建管線沿線處增設新的母子加氣站,充分利用自有氣源的壓力優勢,增加銷售收入。
(五)煤層氣抽采及液化
在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煤制天然氣和煤層氣相關政策推出的背景下,公司將以煤層氣的抽采及液化為突破點,2015年左右,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鄂爾多斯市、包頭市、烏海市和阿拉善左旗選擇實施煤層氣開采項目,到2020年,公司將擴大煤層氣開採的地區范圍和項目數量,實現年產天然氣20-30億立方米,占公司氣源構成的20%以上。
2012年,公司在積極推進阿拉善盟煤層氣抽采及液化項目,針對阿拉善盟煤層氣儲量豐富(瓦斯排放量佔全區的90%),將採取「零排放、零氣價」雙零對接方式實現節能減排,同時利用煤層氣液化技術,建設煤層氣液化示範廠,實現瓦斯坑口液化和加註站就近「氣代油」利用,實現煤層氣利用的時代創新。
(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能源是近年來興起的天然氣能源綜合利用的新方式。分布式能源可以將能源實現梯級利用,效率提高到80%以上,具有清潔環保、安全可靠性高、經濟性好等特點。
2016年起,公司將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的城市商業中心、大型公用事業機構、產業集中的工業園區、新開發的城區和大型樓盤開發區建設5個以上分布式能源站的示範點,使呼包鄂地區成為國內分布式能源的典型示範區。至2020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周邊地區全面推廣使用分布式能源,預期建設和經營的分布式能源站達到30座以上,實現20億元以上的銷售收入,成為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
規劃實施後,至2015年末公司總銷售收入將超過130億元,資產總額增加到110億元,實現凈利潤20億元;至2020年末公司總銷售收入約320億元,資產總額300億元,凈利潤45億元以上。
(七)積極爭取股票上市發行
立足公司作為「未發行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信託、證券金融產業領域政策,准確把握市場信息和動向,提升經營水平和盈利能力,做好上市發行的研究和准備工作,力爭2013年啟動上市進程,在國內或者國外市場公開發行股票。股票上市發行後,將大幅增強公司資本實力,為公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有利於公司快速做強,繼續保持強勁的持續發展和中長期盈利能力。
展望未來10年,公司將繼續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開拓創新,穩中求進,不斷開創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新局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不斷攀升,逐步建立起以長輸管道建設經營為核心,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城鎮管網、分布式能源協同高效的產業體系,成為具有優勢競爭力的行業卓越企業。
長慶氣田—呼和浩特
天然氣管道復線工程項目
長慶氣田—呼和浩特天然氣管道復線(下稱長呼復線)是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為了加速開發利用自治區內天然氣資源,在長慶氣田—呼和浩特天然氣管道安全、連續、穩定運行近10年基礎上,為滿足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和自治區中西部地區日益增長的用氣需求而同向鋪設的第二條天然氣長距離高壓管道。該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工程,是自治區2011年度重點開工項目,總投資為28.67億元。
長呼復線南起長慶氣田第三采氣廠第二氣體處理廠,北至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途徑呼包鄂3市9個旗縣區、42個鄉鎮、156個行政村,全線穿越黃河2次、大型溝渠13條、普通灌溉水渠40條,穿越鐵路10處,穿越等級以上公路21條、縣級公路50條。長呼復線管道全長518公里,主幹線管徑DN850mm,設計壓力6.3兆帕,年輸送規模60億立方米。沿線設置輸氣站場9座,線路閥室20座,全線採用以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長輸管道SCADA系統進行監控。
該工程的建設,對調整自治區西部能源結構、促進地區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改善民生、推進節能減排、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帶動自治區的工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把自治區西部地區的資源就近、就地加工利用,促進管道沿線地區經濟發展,提升投資環境,推動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將發揮重要作用。
工程於2011年3月全面開工,廣大建設者頂烈日、戰嚴寒,克服了復雜地形、地貌、地質等技術困難,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科學管理模式,於2012年10月15日全線貫通通氣。通氣後,長呼管道與長呼復線兩條管道將形成雙管道供氣格局,大幅提升自治區核心區域的供氣保障和能源安全水平,總輸氣能力可達80多億立方米,可保障管道沿線區域至少10年以上的用氣,為自治區中西部地區天然氣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㈢ 板塊是什麼意思

板塊[bǎn kuài],板狀的塊體 ∶板塊構造理論所謂由地殼分裂而成的巨大而可移動的塊體 板塊是板塊構造學說所提出來的概念。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岩石圈並非整體一塊,而是分裂成許多塊,這些大塊岩石稱為板塊。板塊之中還有次一級的小板塊。

㈣ 無錫的的歷史地貌著名景點特產

一、特產:
1、無錫排骨:無錫醬排骨色澤醬紅,酥香入香,甜咸適中,腴而不肥。該菜已有百餘年歷史,享譽海內外。
2、大浮楊梅:大浮楊梅產於市郊大浮山、馬跡山。有近千年栽培史。大浮楊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品種有烏梅、白荔枝、大葉細蒂等十多個種類。
3、陽山水蜜桃:陽山水蜜桃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歷史。有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
4、太湖白魚: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目前尚未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
5、太湖銀魚:長二寸余,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故稱銀魚。

二風景:無錫的建築都是古色古香的,秀麗雅緻,一梁一柱都彰顯江南的風韻,這里有佛國寶地的靈山大佛,太湖佳絕處的黿頭渚,有「華東第一竹海」之稱的宜興竹海......下面小編告訴您無錫最好玩的地方。
無錫的建築都是古色古香的,秀麗雅緻,一梁一柱都彰顯江南的風韻,哪裡會如廣州上海那些鱗次櫛比的摩天建築,處處透著逼仄與功利。那些商務地帶,也有很多聳峙的高樓,也有很多通衢的大道,都市當然繁華。然而,無錫的簡朴,厚實,帶著江南書香之家的風范,一如生於此的錢鍾書的文采風流,於風景之間散漫。運河的支流在暮色中也是寧靜的絕響,尤其是那些依河而建的古老房子,走一段冷路,而後見到了繁華的鬧市,無錫的魅力便隱於其間。
無錫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高八十八米,比著名的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出17米,是迄今為止我國最高的巨型佛像。
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是難得的佛國寶地。佛像下是重建了的古剎「祥符寺」,大佛前有堪稱「華夏第一壁」的大照壁、勝境門樓、天下第一掌、祥符三橋、放生池、鍾樓、鼓樓、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卧佛殿、伽藍殿、大雄寶殿、千年古銀杏、由二百十八級台階組成的登雲道以及「神州第一鼎」等景點。
門票:成人票(梵宮 九龍灌溉 五印壇城) 210元 家庭套票(2大1小) 525元 靈山大佛 過堂餐 270元 靈山大佛 麗星溫泉 368元
開放時間 7:30~17:30(冬季17:00)
黿頭渚
黿頭渚是無錫西南部太湖之濱的一個狀如黿頭的半島,這里至今仍保存著許多古代吳越史跡及吳越歷史人物的傳說。沿湖峭壁上有著名的「包孕吳越」題刻。「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黿頭渚景色勝天堂」一代大師的瑰麗詩句,更使黿渚風韻名揚境內海外。
黿頭風光,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行湖春波吻石,碧水和天一色,凌山巔高閣振翼,孤鶩落霞齊飛。遠眺湖光朦朧,鳥嶼沉浮;近覽山巒迭翠,亭台隱約。月晨日夕,景色幻變,情趣迥異。仲春四月,櫻妍春橋,天高秋日,蘭香小蘭亭,各具風采。
門票:成人票 105元 黿頭渚、錫惠公園、蠡園、梅園聯票 170元
開放時間 8:30~16:00
蠡園
蠡園,地處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是國家重點名勝區「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它佔地123畝,其中水域面積約五分之二,以水景見長。
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於此,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民國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此建「青祁八景」。1952年,無錫市人民政府將兩園合並,以蠡園為名開放。1987年又建新區「層波疊影」。1996年,又以范蠡西施為題,布置了「吳越爭霸、西施浣紗、小榭沉魚、范蠡制陶」等小景。
門票:蠡園:成人票40元
黿頭渚、錫惠公園、蠡園、梅園聯票:成人票170元
開放時間 6:30~17:30
梅園
梅園橫山風景區南臨太湖,北倚龍山,距市中心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經過幾十年不斷的園林營造,風景區形成了「初春探梅、仲夏觀荷、金秋賞桂、隆冬踏雪」的四大特色。景區集自然景觀、人文古跡、名花異卉、園林建築及休閑健身於一體。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景觀,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超越自然的感受。現有三大主要景區:梅花景區、園林博覽園以及花溪景區。
門票 成人聯票60元
唐城
唐城位於無錫市西南郊大浮山麓,是中央電視台無錫外景基地,原是專為電視劇《唐明皇》以及電影《楊貴妃》攝制而建造的大型仿唐皇家園林景區,後又擴建,作為一個影視文化旅遊景點向社會開放。
目前,唐城已建有「唐宮」、「唐街」、「御花園」、「沉香亭」和「華清池」等五大景區,近百個景點,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皇城氣派和市井民情。唐城不僅重現了盛唐長安風光,城內禮儀和服務小姐皆身穿唐裝,並有唐代的歌舞表演,使人恍若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門票 成人票32元
三國城
三國城坐落在蔥蘢蒼翠的山軍嶂山麓,風景秀麗的太湖之濱,是中央電視台為拍攝八十四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而興建的大型影視文化景區。「劉備招親」、「火燒赤壁」、「橫槊賦詩」、「草船借箭」、「借東風」、「諸葛弔孝」、「舌戰群儒」等十多集的重場戲均在此拍攝。它佔地35公頃,是中視股份繼唐城景區之後推出的又一座集影視拍攝、旅遊功能於一體的影視城。
門票:三國城成人票 90元聯票(三國城 水滸城) 150元
水滸城
水滸城位於無錫市的太湖之濱,南面與三國城相鄰。水滸城主體景觀可分為州縣區、京城區、梁山區三大部分。
水滸城依山傍水,陸地面積36公頃,並有廣闊的湖面拍攝埸景,城內建築風格統一而又形式多樣,上自皇宮相府,下至民宅草屋,衙門監牢、寺院宗廟、街市 店鋪、酒樓客棧以及水泊梁山大塞,從各個不同的階層,充分再現了宋代獨特的歷史和濃郁的風土人情。
門票:水滸城成人票 85元聯票(三國城 水滸城) 150元
無錫海底世界
無錫海底世界位於蠡湖新城蠡湖中央公園內,景區引進的各種魚類、海洋哺乳動物以及其他生物多達數百個品種近萬尾(只)。展覽部分分為熱帶雨林區、江湖河魚類區、標本館、人鯊共舞和美人魚表演區、海底遂道、海水魚區、大堡礁、海洋劇場等多個區域。
門票 成人聯票80元
無錫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清名橋古運河景區)位於無錫市中心南端、古運河與伯瀆河交匯處。以古運河為中軸、清名橋為核心,並行兩條沿河古街。街區北起跨塘橋,南至水仙道院,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至定勝河沿線,總佔地面積44公頃。
古運河與伯瀆河距今已有二三千餘年的歷史,在此交匯碰撞產生了獨特的自然屬性和藝術性格;街區內保持著路河並行的雙棋盤城市格局,成為無錫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小橋、流水、人家」充分展現了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宜興善卷洞
宜興善卷洞位於宜興城西南25公里的螺岩山中,與比利時之漢人洞、法蘭西之里昂洞稱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洞景巧奪天工,素有「萬古靈跡」、「欲界仙都」之美譽。整個洞府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全洞由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泛舟水洞為一樂事。
錫惠園林名勝區
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錫惠公園)地處無錫城西,倚錫山、惠山而築,集山麓園囿的清幽雅緻和休閑勝地的舒適自然為一體。景區以山景為主,泉水為輔,峰疊巒秀、翠拔藍天,山峰高低錯落,相映成趣。亭台樓閣,倚山臨水而立,山泉崢淙,飛禽啁啾,滿山遍野生長著奇花異卉、古樹名木,景色出奇的清幽秀麗。景區薈萃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文物景觀,以保存完好、時跨唐宋元明清千餘年歷史的眾多文物古跡而著稱於世,有無錫「露天博物館」之譽。
門票 成人聯票80元
宜興善卷洞
宜興善卷洞位於宜興城西南25公里的螺岩山中,與比利時之漢人洞、法蘭西之里昂洞稱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洞景巧奪天工,素有「萬古靈跡」、「欲界仙都」之美譽。整個洞府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全洞由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泛舟水洞為一樂事。
門票 成人聯票130元
張公洞
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一。該洞具大小洞穴達72個,各洞的溫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內奇觀」之稱。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張果老在此隱居,故稱張公洞。
張公洞溶洞面積約3200平方米,遊程1000餘米。自下洞入,為海屋大場,怪石崢嶸,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滿目。拾級而上,即煙霧繚繞的海王廳,又稱天蓬大場,為洞之精華所在。周圍還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盤洞、一線曙光洞等。洞中有洞,洞內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復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因景色奇美,享有江南第一古跡之譽。
門票:成人票(溶洞 陶吧 漂流 水洞探險) 160元成人票 採摘 180元
靈谷洞
靈谷洞位於宜興市的陽羨茶場境內,東北與張公洞相近,西南與慕蠡洞、西施洞相距不遠。總長1200米,面積8100平方米。如果說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稱著,張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線通天占魁,那麼靈谷洞則以洞中有山、絢麗多姿、博大精深見長。
該洞洞身幽邃,景物奇妙,岩色豐富,遊人競相贊美,因而馳名遐邇,譽為「靈谷天府」或稱為「仙府神宮」。一進洞府,便覺得撲朔迷離,景色奇異。踏上天橋俯視,只見石崖陡峻,飄飄欲仙,橋下深黑幽幻,垂深約15米。穹頂還有一菱形乳石,光彩奪目,稱為「天府菱玉」。
門票:散客票(25人以下) 40元
團隊票(25人以上) 180元
兒童票、老人票 20元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位於興市區西南31公里的湖父鎮境內,。風景區橫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方圓幾十多萬畝的竹子,堪稱「竹的海洋」。景區總面積達1萬畝,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竹資源風景區,故有「華東第一竹海」之稱,由於竹海風景區的湖父山區離太湖最近,流域最明顯,因而,從竹海山上流下的溪流又有「太湖第一源」之稱。
竹海風景區處於竹海洋中心,主要有「太湖第一源」、「蘇南第一峰」、「竹報平安」、「鏡湖秀色」、「索橋凌波」、「寂照禪寺」、「竹林飛瀑」、「翡翠長廊」、「懸空棧道」等景點,或氣勢宏大,或清幽深邃,或曲折迷離,各具特色,奇趣天成。
門票 成人票80元
陶祖聖境
陶祖聖境風景區位於宜興市市區西南28公里湖父鎮境內,與著名的竹海風景區、西施洞、磐山寺等景區毗鄰。陶祖聖境風景區佔地20萬平方米,建築風格盡顯古漢韻味,整個景區以金塘山為主體;以慕蠡古洞為主景,並設有范蠡雕塑廣場、西施水景廣場、石林奇觀、范蠡古窯、竹林廊橋、范公草圃、皖紗清池、望妻亭、陶藝小吧、度假別墅等景點。
門票 成人票105元
華西村
「中國第一村」華西村位於江陰市區東,華士鎮西,它是中外聞名的江南小村,江南農村田園旅遊中心,其村有名的景點有80多處,標志性建築華西金塔有十七層,高98米。
農村住宅是一色馬賽克裝飾的多層別墅樓。每個家庭都擁有三間三層別墅樓,水電氣俱全。內有客廳、卧室、餐室、浴室、車庫、庭院。30%農戶擁有轎車。宅區綠草成茵,花木似錦。遊人可隨導游進入農家作客。南苑賓館,如農家莊院,粉牆、青瓦、小橋、綠樹,都有長廊貫通,一派鄉土氣息。農民公園內還設有「鵲橋相會、三顧茅廬、桃園結義、劉備點將、十二生肖」等塑像景點。
門票 成人票150元
江陰嘉茂國際花鳥園
嘉茂國際花鳥園以「花、鳥、魚、禽」的現代化生產、培育、養殖為主要中心工作,分吊花廳、蓮花廳、如意島、鳥覽廳四大功能廳。進入花鳥園內,一番「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百魚同游」、「百禽同嬉」的和諧自然場景立即映入眼簾,置身花海之中,聞著撲鼻的花香,忽聽《漁舟唱晚》自茶藝坊內裊裊飄來,品上一杯香茗,閉目遐想。友人相約,舉杯之間透出一飲而盡的豪情;情侶依偎,莞爾中透過濃香咖啡的潤滑;家人團聚,偕老撫幼里盡顯暖暖溫情;古木奇石,精緻質感里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
門票:成人票 50元 兒童、老人票 25元
江陰鵝鼻嘴公園
山環芙蓉城,私怪鵝鼻狀。美麗的江陰要塞景區(鵝鼻嘴公園)位於江陰長江大橋西北部,距市區一公里,逶迤蜿蜒多姿,因形如鵝伸鼻江中而得名。
鵝鼻嘴公園因山而勢,將樓、亭、閣、廊等建築群落與山,水、橋、炮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雖由人作,卻宛若天成,是人們旅遊、度假、休閑的理想之地。公園由炮台博物館、濱江游覽區、森林休閑度假區等功能區組成。登江防城樓,憑欄遠眺,可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的奇觀。踏上「海軍上將」豪華遊艇,能享盡食、住、行、游、購、娛的樂趣。
門票 成人票30元
泰伯景區
景區分為泰伯陵景區和吳文化廣場景區兩個部分。泰伯陵景區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以豐富的歷史資料、生動的人文典故以及珍貴的文物資料,集中展現了三千多年以來太湖流域歷史、人文、民俗風貌,猶如打開了一幅吳地文化的壯麗畫卷。吳文化廣場景區主要降福廣場、吳韻大道、吳文化廣場、尋根文化廣場四個部分組成,由南向北依次展開。
門票 成人票25元
軍事文化遺址公園
江陰軍事文化博物館記載了6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重要歷史。博物館的院落內陳列著清軍的11門大炮,博物館四周還保存著修築於清康熙年間、分列於大小石灣一帶的12座黃山炮台。另外,觀眾還可以看到明清兩代所建的三合土炮堤、清代兩江總督張之洞所建的3座混凝土結構炮台,民國以來重建和改建的混凝土炮台,包括隧道,藏兵室、彈葯庫等戰爭遺跡。
門票 成人票20元
無錫雨後山林溫泉
雨後山林溫泉酒店位於無錫市錫山區羊尖鎮綠羊溫泉農場內,佔地面積30畝,總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集溫泉、餐飲、SPA、溫泉別墅為一體,是一家多功能溫泉酒店。作為全省首批32個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之一的溫泉酒店,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距離各大主城區半小時車程。
雨後山林溫泉具備三大特徵、六大功效,分成八大區域、打造四大品牌浴池,經歷了數十億年地熱醞釀,真正形成了無錫首家真溫泉。
門票:成人門票 背部芳香SPA30分鍾 388元 情人特惠月(溫泉 紅酒池 紅酒) 552元
無錫櫻花溫泉
無錫櫻花溫泉坐落於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吳文化公園旁,華美達酒店廣場內。集溫泉、水療養生館、桑拿浴、兒童戲水池、游泳池、健身房等於一體。其中獨具溫泉特色的親親小魚池、鹽浴池、沙浴池、地熱廊、情侶池等讓遊客在體驗溫泉養身功效的同時,感受不同元素和風格的溫泉體驗。
門票:成人票(周五至周六) 158元 成人票(周日至周四) 138元 學生票(周五至周六) 108元 學生票(周日至周四) 88元
靈山元一麗星溫泉
靈山元一麗星溫泉景區面朝寬廣的太湖,蒼翠樹林環抱,陽光充沛。這里有著清新的空氣,富含天然礦物質的溫泉理療,以及別具一格的南亞風情主題建築。周到、細致、優質、人性化、健康、特色的服務理念,讓遊客在享受溫泉的時候,真正做到放鬆自己的心情。
門票:成人票(周一至周四) 158元 成人票(周五至周日) 198元
無錫東林書院
東林書院是國內一處有重大影響的著名歷史文化古跡。其建築功用主要分講學、藏書、及祭祀等部分。修復後整個書院建築基本保持明、清時期的風貌。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門票 成人票16元
鴻山遺址博物館
鴻山遺址博物館、中國吳文化博物館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鴻山墓群為依託,在特大墓葬丘承墩原址上規劃建設的專題博物館,重點開展鴻山遺址出土文物的展示和研究,吳文化展示和研究,以及丘承墩的原址保護和展示。
門票 成人票50元
梁鴻濕地公園
梁鴻濕地位於無錫市旅遊景區中國吳文化博覽園境內,東與鴻山遺址公園農業生態展示區接壤,西邊瀕臨泰伯瀆,北起泰伯瀆瞻橋,南至自然村落橋頭巷,總規劃面積1333畝。梁鴻濕地以吳地文化為內涵,以江南農耕濕地為依託,融生態濕地、水文化和田園風光為一體,集聚濕地生態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科普展示、藝術創意和旅遊休閑度假等功能,擬建成長三角都市圈中最知名的文化生態濕地。
門票 成人票30元
徐霞客文化博覽園
徐霞客旅遊文化博覽園,總規劃面積約3.11平方公里,位於徐霞客文化旅遊區內,徐霞客故居正東側,主要包括中國徐霞客碑刻文化園、中國徐霞客旅遊博物館、徐霞客故居、仰聖園等項目。是一個集名人瞻仰、體驗觀光、休閑遊憩、藝術修學等多重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生態旅遊區。
門票 成人票30元
興望文化園
興望文化園位於宜興市西渚鎮,距天目湖12公里,善卷洞15公里,雲湖景區和大覺寺4公里。從寧杭高速出口12分鍾車程直達園區。文化園規劃面積15000畝,核心面積1200畝,園內小橋流水,綠蔭成行,瓜果飄香,四季如春,是休閑度假,鄉村旅遊的好去處。
門票 成人票50元

㈤ 台州臨海 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
在行政區劃上,台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5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16個縣。後來台灣當局於1967年將台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後,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地理人文

位置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它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
由於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光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

人口

據台灣有關方面統計,截止1998年8月,台灣省人口為2181萬多人,加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為2186萬多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為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1萬人。
台灣居民中,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佔2%,約38萬人。根據語言、風俗的不同,台灣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地貌特徵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氣候類型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和暴雨。由於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台灣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自然資源

台灣雖然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屬礦產也較少,金、銀、銅、鐵等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但是台灣卻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
淡水資源
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耕地資源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森林資源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
漁業資源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

㈥ 我股票雲貴高原的地形特點是什麼分布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地形崎嶇,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紅壤廣布,又有「紅土高原」之稱。

雲貴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包括雲南省東部,貴州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邊境,是我國南北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兩組山脈的交匯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它大致以烏蒙山為界分為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兩部分。西面的雲貴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較為明顯。東面的貴州高原起伏較大,山脈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稱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相連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稱為「雲貴高原」。雲南高原位於哀牢山以東的雲南省東部地區,因其在雲嶺以南,故稱為雲南高原。高原面保存良好。雲南高原上的山地頂部多呈寬廣平坦地面,或呈和緩起伏地面,有「高山頂上路寬大」的說法。連綿起伏的山嶺間,有許多湖盆和壩子。雲南有1200多個壩子,佔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為盆地,有的積水成湖。如以昆明為中心的高原面上,分布著滇池等許多大小湖泊,被稱為「滇中斷陷湖區」。湖盆四周由於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積,大多數已發育有湖岸平原。這里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是高原的主要農業區。貴州高原位於多雨的季風區,雨量充足,因此有「天無三日晴」的說法。由於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許多河流長期切割地面,形成許多又深又陡的峽谷。貴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為三級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峽谷。高原上最高的一級是山原,以貴州西部最明顯。高原面因長期受河流切割而呈山原形態。在這個高原面下,分布著一些盆地(壩子),最大的是貴陽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農耕地帶。峽谷是河流長期下切形成的,如烏江河谷深達300—500米,在這里「對山喚得應,走路要一天」。北盤江打幫河上源的黃果樹瀑布,寬約20米,從50多米高的陡崖上直瀉犀牛潭,水花飛濺,氣勢磅礴,是我國最大的瀑布。雲貴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個被溶蝕的高原,喀斯特地形顯著。雲貴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廣,經地表和地下水溶蝕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圓窪地、伏流、岩洞、峽谷、天生橋、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發育的典型地區之一。雲貴高原面上有一層固結的紅色土層(又叫風化殼),表示地面是個久經風化的地面。當它被剝蝕去後,就出露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地。路南石林就是石芽地中發育得最好的一片。這里奇峰兀立,如柱如塔,如筍如菌,高的10米以上,矮的5—10米。人們在望峰亭或獅子亭眺覽,就可欣賞40多萬畝石林的奇景。

熱點內容
下周新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5-24 05:05:56 瀏覽:158
股市開戶銀行卡號怎麼查詢 發布:2025-05-24 04:45:05 瀏覽:200
視覺中國市值多少錢 發布:2025-05-24 04:36:20 瀏覽:311
什麼是理財理財怎麼買 發布:2025-05-24 04:34:51 瀏覽:744
如何查看a股市場的內資流向 發布:2025-05-24 04:23:23 瀏覽:430
理財最大的收益是多少 發布:2025-05-24 04:19:06 瀏覽:530
期貨為什麼買漲叫外盤 發布:2025-05-24 03:52:44 瀏覽:998
香港近10年股市升多少 發布:2025-05-24 03:40:52 瀏覽:698
保本理財的增值稅發票如何開 發布:2025-05-24 03:39:28 瀏覽:942
股市中正板股票有多少只 發布:2025-05-24 03:32:55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