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集團上市股票
㈠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的國有資產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以體外診斷(IVD)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其售後服務為主業。2006年2月27日,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8247)。以此為標志,中生北控已經進入國際化、集團化、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復合化的嶄新發展階段。
法定代表人:陳錦添
成立時間:1988-03-01
注冊資本:14470.717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4204492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區科技園區超前路27號
㈡ 中生集團與天壇生物同行業竟爭可香港上市嗎
天壇生物為國葯中生的控股公司,如果中生要在香港上市,先要解決與天壇的同業競爭問題,否則只能借天壇實現整體上市(整體上市前仍需對天壇進行改制)。
㈢ 國內疫苗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十大人用疫苗企業排名: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2、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4、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6、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7、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8、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9、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10、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十大動物疫苗公司排名:
1、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廣東大華農動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3、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4、內蒙古金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7、金宇保靈生物葯品有限公司
8、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9、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0、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3)中生集團上市股票擴展閱讀: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製作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其中用細菌或螺旋體製作的疫苗亦稱為菌苗。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兩種。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傷寒菌苗、流腦菌苗、霍亂菌苗等。
不同疫苗的生產時間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個月才能生產出一個批次。疫苗的開發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且成本很高。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對於家庭來說也是減少成員疾病發生、減少醫療費用的有效手段。
疫苗一般分為兩類: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預防性疫苗主要用於疾病的預防,接受者為健康個體或新生兒;治療性疫苗主要用於患病的個體,接受者為患者。
根據傳統和習慣又可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抗毒素、亞單位疫苗(含多肽疫苗)、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等。
參考資料:網路-疫苗
㈣ 國內疫苗上市公司有哪些
國內疫苗上市公司有: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成立於1989年(原名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2003年8月更為現名,下稱中生集團),原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簡稱「中生集團」)隸屬於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下轄北京、長春、成都、蘭州、上海、武漢六個生物製品研究所以及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從事疫苗和血液製品研究及生產的專業機構,是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為一體的中國最大的生物技術企業集團、能生產預防、治療、診斷用生物製品200餘種。
2、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華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於1998年首家通過了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定點大型生物製品生產企業,公司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省、市級科技攻關項目,其中外科用凍幹人纖維蛋白膠被列入國家863項目。
5、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CO.,LTD.)是由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Hong Kong) Ltd.)、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資組建的生物高科技企業。公司於2001年在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北大生物城注冊成立。
北京科興先後承擔了包括「SARS滅活疫苗研製」、「廣譜流感大流行疫苗」等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人用禽流感疫苗」研究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以及北京市重大專項在內的20餘項科研課題。
㈤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1.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關聯交易較多,預計未來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較大,是內生增長最強勁的整機企業。
2.成飛集成(002190)國防主管部門還在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全面深化改革,長期看好軍工行業的發展,後期仍然存在整合預期。
3.中航飛機(000768)運輸機、支線客機板塊,軍工企業改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加深等進入兌現階段,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4.中航動力(600893)航空發動機的主機板塊,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資產交割,公司存在發動機板塊進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5.成發科技(600391)預計將注入中航集團發動機板塊的優質傳動資產,2012年已完成傳動事業部的建立,資產注入前景明確。
6.中航動控(000738)是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板塊資本運作平台,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研製的企業,存資產注入預期。
7.中航電子(600372)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細則出台,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作為中航集團旗下公司,市場對於中航電子的改革期待較大。
8.中航機電(002013)航空機電系統的唯一平台,託管集團旗下機電資產18家公司,剩餘14家仍存繼續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預期。
9.中航光電(002179)公司為C919大飛機提供集成設備安裝架、系統支架和連接器等,是綜合設備櫃的唯一供應商,對外並購將是公司的戰略規劃。
10.中航黑豹(600760)農業運輸車的骨幹企業,向高科技環保電動車發展,第三大股東東安發動機是國內最大的汽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有想像空間。
11.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團直升機板塊業務整合順利,且市場效益明顯,軍品總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已逐步成熟。
12.貴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東與中航汽車簽訂增資協議,增資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成中航汽車,後期有資產注入預期。
13.中航重機(600765)股權劃轉後海翼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將極大強化與海翼集團在液壓及鍛造領域的上下游關系,充分發揮協同作用.
14.*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新材料上市公司,由於業績堪憂,未來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15.深天馬A(000050)資產注入之後管理協同效應提升將推動公司經營效率穩步提升,帶動產業鏈配套運轉,推動盈利增速高於收入增長.
16.飛亞達A(000026)央企中航國際的下屬企業,預計潛在的激勵機制改善可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時有整合預期。
17.中航地產(000043)航工業集團旗下產業除航空、軍工類產業以外,還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產業,對集團旗下眾多資產整合預期提升。
18.*ST東安(600178)公司處於集團公司的汽車板塊,業績一直不如人意,後期存在大股東的相關資產注入預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19.華錦股份(000059)華錦股份業績虧損,實際控制人實力雄厚,並有意將華錦股份打造為石化產業平台,未來資產重組值得期待。
20.北方國際(000065)北方國際的主營業務包括國際工程承包、國內建築安裝、房地產開發、鋁業加工製造等,存在作為相關資產整合平台的預期。
21.北化股份(002246)大股東變更為中兵投資,有利於發揮公司在纖維素產業及特種化工板塊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團層面有效實施產業整合。
22.長春一東(600148)生產和銷售重、中、客、輕、轎、微等各種型號的汽車離合器,農用車離合器;生產和銷售各種鋁、鋅壓鑄件產品.
23.光電股份(600184)集團光電板塊中,仍有體量龐大的優質光電資產未上市,同屬兵工集團的江南紅箭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24.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國內傳統的專業化礦用自卸車行業龍頭企業,生產各種型號的"特雷克斯牌"傳統自卸車。
25.北方導航(600435)作為兵工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集團將舉全集團之力推動北斗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後期整合預期加大。
26.凌雲股份(600480)汽車產業未來將以節能減排為方向快速發展,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整合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
27.晉西車軸(600495)產品涵蓋國內外各型鐵路機車、地鐵、輕軌等軌道車輛,重組並購北方鍛造後,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車軸企業。
28.北方創業(600967)大股東內蒙一機是國家唯一的主戰坦克研製基地,兵器集團還有不少和坦克、輪式戰車相類似的裝甲車資產有待整合。
29.江南紅箭(000519)公司作為兵器工業集團旗下的先進材料公司,未來有望成為集團非金屬先進材料整合的平台。
30.國葯一致(000028)實際控制人國葯控股增持後,有望獲得國葯體系內更多的資源傾斜,受益央企改革試點帶來的制度紅利。
31.國葯股份(600511)國葯集團被確定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試點企業,公司是國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葯平台,有望迎來改革整合。
32.天壇生物(600161)大股東中生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漢所等,有望成為血製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
33.現代制葯(600420)此前並購的容生,川抗等企業,隨著後續15億定增資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開啟外延並購的新高潮。
34.北新建材(000786)大股東對子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引入外部投資者等舉措將提升公司競爭力。
35.洛陽玻璃(600876)中國建材集團及所屬中國建材玻璃公司承諾,計劃三年內,以公司為平台,解決與龍新玻璃等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36.方興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進行改革。
37.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熔鑄鋯剛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鑄氧化鋁系列耐火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公司將受益於國企改革。
38.中國玻纖(600176)集團公司入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會行使三項職權的雙項試點,成為改革焦點企業。
39.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營業務為成套設備及技術進出口業務和境外投資,受益於實際控制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
40.國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選為主的國家大型企業,確立了"立足煤炭、發展電力、延伸煤制氣"的戰略,國投系改革加速。
41.國投電力(600886)國企改革的推進,有利於集團增強企業資本實力,公司作為集團電力能源建設運營的重要平台,有望從中受益。
42.中紡投資( 600061)安信證券借殼,在交割完成12個月內,對存在同業競爭關系的基金和期貨 相關業務有望以資產注入的方式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43.國投中魯(600962)江蘇環亞借殼上市,通過重組等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帶動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嘗試。
44.中糧地產(000031)公司控股股東中糧集團,成為國資委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公司有望成為相關領域的整合平台。
45.中糧屯河(600737)公司將以混合所有製作為手段,為下屬企業引入產業資本、社會資本、私募股權等,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46.中糧生化(000930)中糧生化是首批改革試點企業之一,隨著後續細化改革政策的落實以及第二批試點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47.中儲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發轉讓15.3%股權,引入後者作為戰投,開啟央企混改,預計將出現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單中.
48.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為集團特種紙業務發展平台,若獲得與冠豪高新主營業務相同或類似的業務機會,優先讓與冠豪高新。
49.岳陽林紙(600963)作為林漿紙一體化龍頭,公司造紙所需紙漿部分自給,林產200萬畝,具有林業資源優勢,是國資改革潛在受益標的。
50.恆天海龍(000677)公司控股股東恆天集團獲股權劃轉,將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為恆天集團整合平台。
51.恆天天鵝(000687)恆天天鵝重組交易標的為華訊方舟特種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有望獲新股東資產注入,轉型為移動寬頻網路服務商。
52.許繼電氣(000400)許繼電氣正步入特高壓收入,智能電表業務不斷突破、海外業務不斷拓展的時期,同時受益"一帶一路 "戰略及國企改革。
53.平高電氣(600312)特高壓交、直流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帶一路"和國網海外規劃,集團存在整體上市預期。
54.國電南瑞(600406)國家電網會繼續推進以旗下具備條件的公司整體上市為目標的改革,公司作為重中之重,受益集團資產證券化。
55.國電電力(600795)公司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常規能源的整合平台,未來資產注入預期強烈,且受益於電力體制改革。
56.長源電力(000966)公司收購國電集團湖北公司旗下中華山、樂成山等10個風電前期項目,擬開拓新能源業務,後續資產注入可期。
57.英力特(000635)憑借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通過繼續剝離虧損的非核心資產和提高盈利水平較好的產品的佔比,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58.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種為褐煤,公司內生增長一般,集團公司承諾適當時候將元寶山、白音華礦注入到上市公司。
59.上海醫葯(601607)新團隊實現平穩過渡,制定三年過千億目標,而作為上海本地醫葯企業,有望明顯受益於國企體制機制改革。
百聯集團:
60.上海物貿(600822)主營業務包括金屬材料、礦產品(不含鐵礦石)、化輕原料、建材、汽車及配件、機電設備、進出口貿易等。
百聯股份(600827)商貿零售作為完全競爭類行業,剝離資產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未來更深層次改革有望陸續推進。
第一醫葯(600833)作為集團公司旗下的醫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團: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運和現代物流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於整合相關物流資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團主業,實現協同發展。
金楓酒業(600616)作為集團公司旗下酒業平台,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乳業(600597)第二期激勵計劃有望再次激發公司活力,引爆國企改革熱情,是集團旗下國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經營,公司2014年12月發布股權激勵方案,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國企改革提速。
㈥ 國葯集團股票代碼是多少
國葯集團股票代碼是600511 。
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關於同意設立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國經貿企改945 號)批准。
由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廣州南方醫療器材公司、國葯集團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天津啟宇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仁康醫療器材經營部共同發起,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登記,於1999 年12 月21 日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國葯股份:
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發起設立,經國家經貿委批准,於1999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國葯股份秉承其前身中國醫葯公司半個多世紀的光榮傳統,肩負著人民大眾防病治病、康復保健、災情疫情急救及中央儲備等神聖使命,為保障公眾的生命和健康不懈努力。
㈦ 請問中生股份(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生集團(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是同一家公司嗎
是同一家。2003年,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進行資產重組,並更名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簡稱中生集團),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2009年中生集團與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合並重組。2010年5月,在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旗下,中生集團進行第二次重組整合,新中生誕生。2011年11月,因改制需要,中生集團更名為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㈧ 求大師分析一下股票沃森生物這支股票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只股票的股性,
前期出現了超跌現象,有大部分套牢籌碼,高達%80多,而且都是散戶,在5月24號出現了正常反彈,但只是散戶反彈的行為,力量不足,所以後期很不可觀,主要還是在跌的趨勢中,這屬於無庄股,前一直出現盤跌,但目前價位已經見底,主力在吸籌,所以請持有繼續觀查,這個價位出現了有效支撐,而且目前沒跌破。短期會小幅度震動向上,目前以見底,目前看板塊趨勢。
第二我們來分析
K線分析:見圖
五月24號,出現了非常漂亮的早晨之星,見底企穩,這是明顯的見底大力吸籌的顯現。從5月11號~23號,出現了大陰放量猛跌,這也是K線的瘋熊期.,在從5月24號到6月10號出現輕浮向上的橫盤,可以從出現十字星,良好的控制看出主力吸籌。
支撐壓力分析:見圖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線1,線2之間的下跌趨勢軌道運行,在第1個紅箭頭處,出現了破位下跌,5月23出現超跌創新低,超跌後,第2天就果斷的支撐反彈(線5),然而,卻遇到前面窗口的壓力,我們可以看線3和線4,在6月3號的時候,在次受到窗口的壓力(看線3),6月10號獲得了的支撐(線4),是否有效,看星期一走勢。
技術指標分析
從4月22號~5月11號,出現了MACD背離,說名趨勢有大的變化,後面的猛跌就可以看到。
目前主力的吸到籌碼占%25,已經企穩獲得了支撐,下星期1上漲是基本可以既定的,後期看不看好,要看趨勢,和主力的意願。可以對應板塊走勢。
希望這些簡單的分析對你有足夠的幫助,但是其實只要看下月線,或走線,就知道近期走勢方向。
㈨ 請問醫葯板塊的央企有哪些
醫葯的央企相對來說規模小,醫葯央企主要是華潤在整合,還有中生集團,以及天葯股份。華潤已經把最重要的央企三九給整合完畢了。由於過去醫葯生物一直是各家企業投資的熱點之一,主業為非醫葯的央企一般會選擇將醫葯業務剝離退出;主業是醫葯的央企則會加緊整合資源,在新一輪資產流動過程中,市場上的醫葯資源有望優化配置。
華潤主業比價多,剩下的唯一可以作整合的就是中生了,中生在A股的平台就是天壇生物。所以筆者對前天的天壇生物收購集團優質資產進行一下觀察。
主要結論:天壇生物是國內生物製品龍頭企業,也是中生集團生物製品產業的整合平台。此次收購成都蓉生將使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商,公司的收入將快速增長,預計業績 2009年業績增厚 0.10元。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用於擴產將解決公司產能不足的問題,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預計公司 2008年凈利潤增長 30%以上,增發後2009年每股收益攤薄為 0.42元,動態市盈率為 36倍。考慮到公司成長性和外延式發展較快,我們維持公司股票「買入」的投資評級。
成都蓉生是血液製品龍頭。成都蓉生是專業從事血液製品研發、生產和經營的高科技生物制葯企業,擁有按照歐洲標准在成都高新區興建的血液製品生產線,年投漿能力將達到 1000噸,公司生產規模僅次於華蘭生物。成都蓉生作為國內領先的血液製品企業,購並成都蓉生將從根本上加強天壇生物在血液製品方面的實力,將使天壇生物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血液製品企業。公司預計在未來 3-5年內,血製品市場仍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成都蓉生的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購並成都蓉生將大大加強天壇生物的綜合競爭力以及由於業務結構優化而形成的抵禦競爭風險的能力。
疫苗產品迎來快速發展期。受到國家擴大計劃免疫范圍和嬰兒出生率的提升的影響,整個疫苗行業的增長速度有望加快,過去幾年疫苗行業的增長速度在 15%左右,未來幾年我們預測疫苗行業的增速有望達到 25%。公司的主導產品乙肝疫苗、麻疹、麻風二聯、麻腮風三聯疫苗、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等產品均為上述規劃方案中明確採用的主要產品,公司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然而目前產能不足卻成為制約天壇生物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近年來由於公司產量增長很快,原有的生產線和生產設施已經超負荷運行,天壇生物急需擴大產能。因此天壇生物現有的生產能力已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擴大生產規模是必然趨勢。
擴產後公司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公司擬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內建設大興廠區和相關疫苗類製品生產線,包括百白破及麻腮風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及特種生物製品儲備產品生產線建設,產出產品包括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以下簡稱:百白破疫苗)、吸附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吸附白喉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以下簡稱:麻疹疫苗)、風疹減毒活疫苗(以下簡稱:風疹疫苗)、麻疹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以下簡稱:麻風二聯疫苗)、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以下簡稱:麻腮風三聯疫苗)等 7個疫苗產品和特種生物製品。公司預計項目達產後每年可增加銷售收入為 63429萬元,利潤總額為 22149萬元,稅後利潤為 1837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