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星集團股票
A.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是2015-01-30在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大道東200號65棟-2之一。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3313597472,企業法人蔣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咨詢;向境外派遣各類勞務人員(不含海員);入境旅遊業務;出境旅遊業務;邊境旅遊業務;境內旅遊業務;企業總部管理;企業管理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除外);資產管理(不含許可審批項目);向遊客提供旅遊、交通、住宿、餐飲等代理服務(不涉及旅行社業務);境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招徠、咨詢服務;票務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企業形象策劃服務;投資咨詢服務;供應鏈管理;。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38728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436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B. 香港東星和紅星
死刑犯談話人是共同語規定
C. 現在香港現實中有洪興和東星這兩個社團嗎
沒有的,那是漫畫杜撰出來的!
現在香港有新?安,14?,和?和。
漫畫根據現實改編的
D. 香港到底有沒有"洪興"東星"這兩大幫派
香港黑社會內幕
我們經常在香港的電影中看到黑社會,而且品目繁多,有板有眼,象古惑仔系列就蠻有那回事的,很有趣。我也很喜歡此類電影,那種血腥的殘忍與寂寞的冷酷總讓人產生一種異樣的浪漫情懷。那麽,究竟黑社會的真實面目是甚麽樣呢?我便將我所知的香港黑社會東東紹介給大家。
香港的黑社會通常又叫三合會(港影有《0記三合會檔案》,另外一些片中也常提起此三字)。何謂三合會?有兩解:
1:香港的黑社會是由廣東傳過去的,而廣東省有東江北江西江三條河,故名三合會。
2:據傳洪門創始人陳近南(不錯,正是鹿鼎記中的天地會頭兒)與清兵戰死惠州一帶,其傳人天佑洪英繼續領導組織,當時人馬很盛,號稱天時地利人和,故名三合會。
香港的黑社會組織其實是與內地的洪門有所不同的,首先他們雖然仍排位尊皇(當然是所謂大明正宗了),但他們與內地的幫會幾乎沒有任何關系,大多數幫會其實起始只是類似商會的小手工業協會或者碼頭工人的同鄉團體,直到宣統年間,一位洪門的香主黑骨仁來到香港,聯系各個幫派,建議用洪門的牌子來組織徒眾,以擴大影響,並減少彼此的爭斗,這才開香堂,燒黃紙,斬白雞,正式開了洪門大會。從此流傳。其次,他們根本與內地的洪門互不相關,幾無來往,他們行的也是獨自的「生意」,與大陸早期的反清復明之宗旨完全不同(當然大陸後來的洪門也逐漸成為了清幫之流)。
香港的黑社會自產生後發展極其迅速,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1:省港大罷工,五卅慘案後的省港大罷工緻使香港的經濟蕭條,治安混亂,黑社會乘機大肆發展,大發其財。
2:整個30年代,由於黑社會尚講義氣,加上警匪開始溝結,黑社會的發展穩定而迅猛。
3:14K猛龍過江,解放戰爭後,國民黨色彩的14K進入香港,由於有後台,其發展之勢頗凶。
大多幫會都有一些等級稱謂,其由上到下為:
香主---元帥---紅棍---紙扇---草鞋,當然這些名稱也只是些舊稱,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都未必便認真,但等級還是都有的。通常這些職位都是通過選舉產生的,大家坐在一快(或者乾脆在飯店或卡拉OK),先有人提名由,然後舉手(其他方式亦可)表決。
黑社會的家法在早先也是很嚴的,幫會(先下叫社團了)通常有有一個執法的「坐館」或「執事者」,當有幫徒犯下家法時,便由他們來執行家法,幫規一般是:
1:不準溝結官府(現下不同了,那是多多亦善)
2:不準黑吃黑
3:不準出賣兄弟
4:不準姦淫「義嫂」或「義妹」(《古惑仔》中浩南便犯下此罪,被執行家法)等。
部分黑社會的暗語: 披----衣衫
橫角----褲 線超----眼鏡(黑超---墨鏡) 蛋---手錶 青---刀 狗----槍 擺橫---吸鴉片 啤灰---吸白粉(滅灰--戒白粉) 羊牯---非幫內人物
花腰---警察 條女---女朋友(條仔---男朋友) 柳記---獄警 老表---同行
灰斗---外國人 金手指---線人 老狀---律師 爆江---流血 受把---坐牢 大圈---廣州(現通指大陸) 開片---打架 文雀---扒手 上馬---開香堂 著草---跑路 祠堂---赤柱監獄 老芝--芝麻灣監獄 打八爪---蓋手印 流千張---假鈔 列印---佔有女孩子 爆馬欄---開房 起飛腳---反叛 入冊----入獄(出冊--出獄)
黑社會都進行些什麼活動呢?基本上有:
1:販毒。包擴原料輸入,製造,批發,零售。(《黑雪》)
2:開賭館賭檔。(《賭神》《賭聖》《賭俠》《賭霸》)
3:色情業。有多種方式:音樂廳,酒簾,浴池,脫衣舞,人體寫生,導游公司,美女插花,應招女,小電影,真人表演,女子美容院等大多都由黑社會控制。(《應招女郎》)
4:出老千行騙。(千王系列<記得謝賢演過一部>)
5:搶劫,殺人。(《烏鼠》)
6:威脅學生。(《逃學威龍》)
7:販賣軍火假鈔(《英雄本色》《辣手神探》) 等。
香港黑社會幫派及地盤:和安樂----旺角地區 和勝和----深水步 和勝義---佐敦道北油麻地地區 聯勝英---尖沙嘴 福義興---土瓜灣及九龍城 (以上是九龍地區) 單義----灣仔 和合圖---中環 和勝堂---西營盤及薄扶林地區 新義安(現在香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幫會;大概都是潮州幫,應是《古惑仔》中洪興的原型)---銅鑼灣同新和---灣仔部分及西環部分(當然,由於幫派紛爭,地盤都不是固定的) 另外還有一些幫派如:敬義,馬交(指澳門)仔,清幫,講義和,和記(好象有一個和記傳訊公司)等。
當今的香港的正式黑社會成員大約有二三十萬,而非正式的更是有四五十萬,他們仍從事著傳統的黃毒賭,當然許多大佬級的人物都紛紛轉做正行,不便拋頭露面了。而且隨著香港的回歸及香港警方的大力掃黑,黑社會的勢力大大收斂。不過,我們黑社會也不是吃素的。近年來幫派活動轉入地下,難以找到證據,愈發不好清治,而且,香港的黑社會更是趨於內地化,國際化,也更復雜了。
另外,一些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名稱也是確有其人,我知道的有:
喪彪,靚昆,化骨龍,駒哥---這些都是曾經或大或小的黑社會成名人物。 娛樂圈中流傳的累及周星馳周潤發的向華強兄弟也應該是吏屬新義安的。 所介紹的太零亂,也不夠周全,權當窺豹之一般吧!
作品相關資料(三)香港黑幫內幕(二)
香港影壇的黑社會老大們(作者不明)
幕後老闆就是現香港第一黑幫新義安老大,向XX,就是龍五,擁有數家影業公司,最有名的是拍過《賭神》的WINS影業公司,周潤發、劉的華、周性吃都得乖乖的,別說劉家玲,連董見滑都不敢說什麼個。。。。
如果說「罩藝人」還是出於「工作關系」,捧女星則純粹是私人愛好了。前些時候曾志偉因為在節目中嘲笑容祖兒的牙齒太難看,結果一張臉快被打成豬頭,之後容祖兒被警方拘捕,聲淚俱下。雖然事後當事人包括曾志偉、容祖兒都三緘其口,不肯就此事發表任何言論,但香港傳媒卻指出,容祖兒和某位黑幫老大私交甚篤,曾志偉此番根本是禍從口出,惹毛了這位老大,才招致這頓暴打。
相比之下,台灣女歌手黃乙玲可就大方多啦。在她的最新台語專輯《海波浪》中,乾脆就和「道上」的一位「大哥」合唱主打歌曲《海波浪》。而在該專輯的MTV首播式上,這位「大哥」更親臨會場,不避嫌疑地追捧黃乙玲。更搞笑的是,這首《海波浪》還是這位「大哥」當年被關在監獄時的塗鴉之作,據說這首歌在獄中整整傳唱了15年後才發表的。
洗黑錢
娛樂圈是追逐名利的戰場,也是黑社會「洗錢」的黃金樂園。黑幫以授資影視片的方式來「洗錢」,既神不知鬼不覺,又能獲得高額票房回報,對黑社會而言自□M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而在這一過程中,明星的身份就變得曖昧起來:有的是因為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幹,有的本身就和黑幫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香港影壇的天王級人物周星馳,很多年前就開始申請移民加拿大,然而因為被懷疑和黑社會有染而屢屢遭拒。1996年被加拿大駐香港專員公署駁回申請後,「周天王」就開始了漫長的上訴之路,最後甚至把官司打到了加拿大的最高司法機構----聯邦最高法院,可依然被無情駁回。加拿大法院去年甚至披露他們手頭有四份周星馳和香港三合會有關的秘密情報文件,並認為這些長達200頁的「黑材料」鐵證如山,由此可以認定周星馳是一名「犯罪組織的成員」。
事實上,周星馳早年曾替某電影公司拍戲,而這家公司又屬於黑幫「新義安」。雖然不能說每個在這家公司做事的員工都是黑道成員,但周星馳卻是個「特例」,據稱他曾借著替該公司用黑錢拍戲賺取巨額暴利,似難逃為黑道『洗黑錢『的嫌疑。眼下他還沒放棄上訴的念頭----雖說他早已放棄了移民的念頭,但目的只是「要為自己討還清白」。
強索「保護費」
成龍的名氣和威望在香港乃至整個華人娛樂界都不容置疑,然而「大哥大」的身份井不能讓他倖免於黑社會的敲詐。去年3月拍《尖峰時刻2》時,成龍就遭到香港黑幫「新義安」的小混混恐嚇,要勒索50萬港幣的「場地費」,在港台娛樂圈引起不小震撼。成龍迅速作出回應,他召開記者會明確表示:「絕不讓勒索的歹徒得逞!」因為《尖峰時刻2》是由美方投資,所以黑幫這次無異是在向外國電影勒索,難怪成龍憤怒地表示「簡直丟盡了香港的臉!」他除了呼籲香港政府要拿出魄力和措施來保護藝人外,更呼籲所有娛樂圈人□h團結起來抵制黑幫。
雖然這次勒索事件終因成龍的強硬態度以及他本人的威望而泡湯,不過不是哪個藝人都有這樣的膽識和好運氣,很多藝人被恐嚇勒索,也只能「破錢消災」。
香港演藝圈黑道勢力由來已久,「新義安」和「十三K」都是著名的黑幫組織,在電影界擁有龐大資源,除了勒索保護費外,強迫明星拍爛戲更是家常便飯。一些黑社會的「大哥」找明星拍戲,為了怕天王天後嫌劇本爛不肯接,乾脆就把槍夾在劇本里送過去,碰上這種事兒,恐怕再爛的戲明星們也非接不可。很多大明星都不堪其擾,以至於在好幾年前,香港曾有過大批藝人戴著墨鏡上街遊行反黑的壯觀景象。 還有無線電視「歡樂今宵」某藝員因為模仿容祖兒,被認為是醜化容祖兒而被痛打及恐嚇,幾乎神經失常。 向華強在向氏13個兄弟中排行第十,與第七的哥哥華波及幼弟華勝,均活躍娛樂圈。向華強目前是中國星集團主席,旗下拍攝的很多電影都非常賣座,《孤男寡女》和近期的《瘦身男女》均是中國星電影。向氏兄弟的父親是國民黨少將,抗戰時期在港以義安公司作掩護,創立幫會「新義安」。其實《古惑仔》中的洪興與東星就是在暗指香港黑社會兩大幫派--新義安與聯英社。 在《猛龍過江》中出現的台灣三連幫,其實就是在影射台灣的第一大幫派竹聯幫,其發展主力都囤積在台中與台南,蓮花是他們的傳統「窩口」。 在香港演藝界里,接近半數都與黑社會有染,而幫會中的人也有不少。 例如周星馳與周潤發都是新義安成員,而且輩分不低,當年他們的移民申請被駁回也是因為這些原因 。還有古天樂與關禮傑,據說當年都是聯英的打仔,都因為歐斗進過懲教所。古天樂曾經被判入獄,後來改為緩刑。
娛樂圈裡大多數都有被強迫拍片的事實,而更有甚者則遭到了攻擊、侮辱、恐嚇, 原因大多數都是敵對公司僱傭黑幫所制, 也有的是演員與簽約公司有糾紛而招致黑社會的要挾,香港演員中唯獨有任達華最牛氣了,這可是個黑白兩道都給點面子的人物。他的家兄是香港警務高官,以至於多數影視界的「黑老大」們都與他交往密切、稱兄道弟。
成龍是片場的龍虎武師出身勢必也沾黑,據我所知,在片場的武師當中,基本沒有幾個不與幫派掛邊的。武師們平日里除了拍些武戲之外,還負責著片場的治安事宜,拉幫聚眾打群架開片見血出命案都是經常事,這個壞風習早在六十年代末的邵氏片場就已經盛行,七十年代更是猖獗。嘉禾與邵氏當年為了爭奪票房利益,就曾經互相利用黑幫驅逐對方的影迷。邵氏的院線也經常被安放炸彈以示恐嚇,而片場的龍虎武師更是插草焚香自立派系與幫派武鬥,以防止幫會的人們到片場搗亂鬧事。
由於是出身片場武行,所以成龍自然也就與同行們一樣,對傳統幫會的勢力大多都不屑一顧。而由於多年以來幫會都沒能從片場套得幾分便宜,也使幫會的人們對片場的武師們忌憚了幾分。所以後來圈裡的某星們一出了亂子,就會找到比較知名的武行大哥們出面解決問題。九十年代中期某女星在澳門受到了當地黑幫恐嚇,成龍竟然會開口要扔出一億,擺平澳門黑幫,以至於事件在成龍的獅子大開口之下馬上風平浪靜。這足見大哥的江湖地位並非凡俗能比擬。
在香港演藝圈裡要想求得自保,只要能靠住兩個人--成龍與任達華,即可平安無事風平浪靜。所以兩人的人氣極高,而杜琪峰當初的「銀河映象」過埠「踩過界」事件,也是由任達華一手擺平。而杜琪峰更是把任達華當成是自己的死黨那年去沈陽不是當地黑老大劉涌的親自接待,熱情款待嗎?99年崩牙駒剛被捕時任達華還去獄中看他。
E. 東銀集團的集團概況
重慶東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銀集團)成立於1998年,企業注冊登記在重慶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資本1.6億元人民幣。至2003年末,企業總資產33億元,歷經十餘年艱苦創業,東銀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員工七千多人,年度銷售收入超100億元,涉足專用車、通用機械、房地產及新興產業、能源和金融等多個行業,擁有包括重慶市迪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迪馬股份」、股票代碼「60
0565」)、江蘇江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江淮動力」、股票代碼「000816」)和香港東星能源集團(股票簡稱「東星能源」、股票代碼「HK0668」)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內的二十餘家控股和參股企業的大型集團公司。
F. 東星集團是不是倒閉了 拜託了各位 謝謝
是的 繼奧凱航空有限公司(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簡稱「奧凱航空」)之後,第二家民營航空企業東星航空公司被令停航。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簡稱「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自15日零時起,暫停該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據報道,暫停經營許可是「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 在被暫停經營許可之前的13日,東星航空對於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簡稱「中航集團」)收購東星航空一事發布公開聲明,正式拒絕與對方的股權合作。據東星方面透露,在雙方逐漸深入接觸後,發現正常的商業開始變味,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要求在東星實施強制裁員、強制東星員工簽署降薪協議、強制裁員等,無法形成商業合作的基礎。 東星方面還指出,國航此次「強行」收購東星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另外,通過此次收購,獲得政府資金資助,例如土地、稅收等方面的補貼。 在東星發表聲明之前,中航集團似乎認為收購已經水到渠成。其總裁孔棟4日在北京表示,「收購東星航空公司100%的股權的交易很快會完成。」 據報道,武漢交通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東星航空公司航班停飛,是由於該公司欠債太多無力償還、公司內部管理薄弱等原因引起的。美國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公司(GECAS)曾數次向東星航空公司催要其拖欠的飛機租金,在催要無果的情況下,已向地方政府提出交涉,申請進入法律程序。 有關官方的報道說,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暫停東星航空的經營許可,目的是「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更令人費解的是,盡管東星方面已經公開表示拒絕中國航空集團收購,然而,在媒體的有關報道中,仍有這樣的說法:「中國航空集團與東星航空公司的重組工作正在繼續推進中,東星航空公司員工的利益將得到保障。」 二 最新報道: 東星航空停飛 董事長蘭世立無法聯系 政府回應東星停飛 還沒低級到逼迫民企重組地步 國航董事長稱東星拒收購是蘭世立等少數人意見 相關新聞: 民航急調9架飛機 東星航班旅客出行未受影響 視頻:民營東星航空停飛 旅客出行未受影響 「東星航空停飛」追蹤報道 昨日,東星集團高管向本報記者表示,此前被稱為「失蹤」的總裁蘭世立等被當地有關部門要求「配合調查」,被停航的東星航空每天損失巨大。 昨日,武漢市交通委員會、民航中南分局航空安監辦召集東星航空部分管理人員開會宣布,代飛將在本月19日結束,東星自20日起預售出的機票必須退票。東星航空市場部人士介紹,東星機票已經預售到了本月30日。 「蘭世立正在配合調查」 昨日,身在廣州的東星航空亞太地區總裁萬以堅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東星集團總裁蘭世立、常務副總裁汪彥錕等高管「失蹤」,手機都能通但是沒人接。 萬以堅表示,3月13日集團發布了拒絕與中航集團合作的聲明,這個聲明肯定是在集團總裁蘭世立簽署後才發表的,但隨後蘭與公司所有員工都失去了聯系。 該集團一名中層介紹稱,13日晚蘭世立簽署聲明後,要求他以電話通知所有部門經理。次日上午,蘭世立就失去了聯系。 有知情人士表示,蘭世立失蹤後,家人曾接到自稱警方的電話通知。 昨日下午,東星集團另一高管則表示,公司接到了自稱警方的電話,稱蘭世立正在湖北鍾祥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 「公司已贏利,停飛不合理」 東星集團一高管介紹,東星航空成立以來共租飛機9架,每天的租金是1萬美金。2006年和2007年,東星都是贏利的,2008年虧損一個億左右,今年到目前為止也是贏利的,不至於拖欠太過龐大的飛機租金。 此前,美國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公司曾數次向東星航空公司催討其拖欠的飛機租金,對此該高管表示:「9架飛機是逐步運來的,如果拖欠太多,後面的飛機對方就不可能運來了。」 此前武漢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東星航班遭停飛,是因為該公司欠債太多無力償還。東星航空亞太地區總裁萬以堅稱,目前東星航空已經贏利,停飛不合理。「把我們贏利的業務停掉,那不是更加沒錢還債?」 至於東星集團究竟拖欠了多少飛機租金,該高管稱主管此業務的常務副總裁目前也失去了聯系,無法透露。(褚朝新)
G. 推薦幾只股票
轉發:中金公司,最後一隻恐龍走向何方?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鼠年年末。農歷新年氣息漸濃,在國際貿易中心28層工作的中金公司(CICC)投行部(IBD)員工們已經不再像往常那樣忙碌,大家在談論著春節假期的出遊計劃、牛年的工作規劃和08年公司幾近腰斬的收入……當然,最熱門也最敏感的話題還是當日下午即將發放的08年年終獎金(Bonus)。
管理層、特別是公司總裁朱雲來(Levin)和IBD Head丁瑋在不同場合已經給所有人不止一次的打了預防針: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承銷收入下降大半、08-09年度公司人數膨脹一倍,大家都要降低對Bonus的預期與公司共度寒冬……但對那一幫剛剛經歷了07年公司收入達到6億美金、IBD年薪超過華爾街一流投行的投資銀行家(Banker)們來說,對即將到手的Bonus仍抱有極高的期望。畢竟,這是一年辛苦忙碌工作的成果。按照Levin的說法計算,即使人均收入下降75%,即使只獲得相當於07年25%水平的Bonus,也還是可以接受的。況且,Levin也提到公司管理層要做出表率,以身作則,如果真的能夠與外資投行的管理層降薪力度持平,員工們的收入水平將還是很可觀的……
即使做了如此充分的心理准備,Banker們拆開Bonus信封時,幾乎沒有人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Bonus僅相當於07年的5% ~ 10%!對於一年加班時間以千小時計算的Bankers來說,與普通行業最直觀、最容易區分也最引以為傲的差別就是年終高額Bonus。而CICC的Bonus也是其區分其他境內證券公司,自詡與境外投資銀行摩根(MS)、高盛(GS)、瑞銀(UBS)等為伍的特殊資本。08年年終獎金的大幅降低,是否意味著這一隻中國本土的金融恐龍從此將摘下「一流國際投行」的王冠,歸於平凡?加之08年金融風暴的洗禮, Banker這個高傲、自私、貪婪卻又承載著無數年輕精英血汗和夢想的職業是否就此在中國境內消失,我們不得而知,但CICC今年年終的無奈和今後的發展方向確是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一、 自欺欺人的全業務(Full Service)投行
作為CICC的掌舵人,Levin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Full Service」,也就是向客戶提供包括承銷、兼並收購、財務顧問、資產管理、證券經紀、研究咨詢的全方位服務;同時藉助強大的研究能力,以自有資金為支點,藉助杠桿進行私募投資和股票、債券等其他有價證券投資。
因其特殊的合資身份和其他種種問題,CICC在證券經紀、證券自營和直接投資這3個目前資本市場最賺錢的領域一直無法取得與其直接競爭對手(如中信證券)相當的地位。在07年到08年上半年A股市場風起雲涌加之資產價格大幅飆升的過程中,CICC錯過了資本盈利的大好時機。後知後覺的管理層選擇08年瘋狂擴張各項業務卻又遭受了金融危機的寒冬,所謂亡羊補牢卻作繭自縛。此外,因政府換屆等眾所周知的原因,Levin的影響力也被大大削弱,大型國有企業把CICC當作「客戶」給予關照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到了。絕大部分換屆後的地方政府也不再將Levin + CICC作為特殊選擇,直接競爭無疑導致了收入的進一步降低。
2008年初,MS欲出售CICC股權一案,因管理層強勢的干預和金融危機造成的估值大幅縮水,至今未有定論。金融危機遲早將成為過去,但是管理層的實際控制卻並未因時間的推移而出現任何松動的跡象,只要CICC的股權問題一天不得到妥善的解決,Full Service終將是一紙空談。而CICC也將繼續依賴其IBD的承銷、財務顧問和資產管理等窮途末路或羽翼未豐的收入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08年CICC債券自營收入超過10億人民幣,幾近公司收入的一半。而這些收入竟僅由不足10人的小團隊直接創造,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驚喜。但仔細分析,這種情況是建立在08年基準利率大幅波動的基礎之上,而CICC的交易頭寸也受制於其資本不足,使這種收入更多的只是一種安慰,反而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和09年的嚴峻形勢。
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擴充資本實力,而從2004年就甚囂塵上的CICC上市至今仍遭擱置。股權歸屬、激勵計劃、上市方案等等問題當然存在,但最直接的障礙還是信息披露,或者說,是收入披露——所有員工的收入披露。在08年年底,一個表現出色的分析員(本科第一年畢業生)收入可以輕松超過1,000,000RMB,一個卓有貢獻的VP(年紀低於30歲,畢業4-5年)可入賬10,000,000RMB,而那些資深的董事經理們一定會為馬明哲事件而暗自竊喜:老馬管理20萬人,年薪40,000,000RMB引發如此多的爭議,而CICC超過兩位數的高管年薪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如果這些數字出現在CICC 2007年年報上,將具有何等爆炸性的效果? 2008年度對基層員工的大幅降薪也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管理層的巨額高薪。要知道,在股東弱勢又無需信息披露的情況下要求高管抑制自身的慾望確實是強人所難。從這層意義上說,CICC的管理層在2008-2009年的金融寒冬當中,要比華爾街的那群大佬們們幸福的多了。
二、 投資銀行文化之痛
在CICC IBD 的Banker中間,流傳著這樣一種有趣的說法:中信、銀河、國信等中資證券公司被稱為「本地券商」,MS和GS等公司被稱為「外資投行」。其實,除了國別,這兩類機構的內涵並無二致,區別的產生,更多的來源於一種尊敬,尊敬「外行」們悠久的歷史、高貴的血統、咋舌的高薪甚至還包括那些真材實料同時也目空一切的精英。同時,這種區別也透露出一種歸屬感,畢竟,CICC對外一貫是以「投行」自居的。
CICC 08年IBD收入大幅縮水,雖然全年實現股本融資509億,債券融資2215億,兼並收購金額489億。但是IBD的收入僅為5億左右,粗粗算來,承銷的傭金比例不足0.2%。這個數值大大低於0.5~1%的行業標准,主要的原因在於:
1、債券收入佔比過高,這也反應出08年承銷市場的普遍情況。相比承銷費比例相對較為豐厚的股本融資,債券融資的承銷費率要低的多。許多超過100億元的大型債券融資項目當中,承銷費收入竟不足千萬,費用比例以萬分位計算。這不僅僅是CICC的尷尬,也是08年境內證券公司需要共同面對的窘境。
2、多家券商分食使得本就微薄的承銷傭金更加可憐。除大型國企IPO外,中小型企業IPO、後續股本發行和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融資項目類型中,CICC早已風光不再。平庸的銷售力量、高高在上的承銷費率預期、羸弱的資本承諾實力使得CICC不再是企業的第一選擇,在很多承銷項目中,CICC的承銷費用分成已經大大低於中信、中銀國際等競爭對手。
3、新興業務瓶頸明顯,在成熟資本市場中,兼並收購業務和固定收益類新產品承銷是IBD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在CICC IBD的收入版圖中,兼並收購仍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境內兼並收購業務必須面對境內企業股權結構固化、行政審批嚴格等硬傷,而受制於國際服務能力的不足,跨境業務中CICC也很難爭取到足夠的優勢。但最為致命的是境內企業對兼並收購服務的認同程度非常之低,畢竟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公平交易而不是像融資服務那樣「空手套白狼」無本萬金。許多兼並收購項目成了免費服務或是客戶關系維護。這種情況在CICC尤其常見,將兼並收購作為IPO融資的「添頭」聽來好笑確是近期多數項目的真實寫照。而曾經走在ABS等固定收益類新產品開發前沿的CICC也無法改變金融危機在世界范圍內對這些產品的反思,新產品開發和承銷工作基本停滯。
三、 境內投資銀行走向何方
投行也好,券商也罷,說的都是立足於境內外證券市場的服務機構,並無高下之分。在華爾街,投資銀行因超強的盈利能力和高端的服務姿態為從業人員贏得了打工皇帝的美譽。這個行業交織了太多夢想、榮耀和批評,他深深的根植於美歐(不是歐美,在歐洲,這種老美的東西總不是那麼淋漓盡致)商業文化中,發揮著潛移默化卻又無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對於那些剛剛畢業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或者工商企業的行業專家來說有著難以名狀的魔力。但是,這一切的根源都是那一份似乎與個人日常工作並不成正比的、極高的年薪而已。沒有了Bonus作為底座,再漂亮的獎杯都將會無處擺放。
除CICC之外,境內的投行(至少聽起來似乎比券商好聽些,先這么叫著吧)其實並不具備這些光環,原因很簡單,薪水不那麼誘人。
過去10年,以MS、GS、UBS為代表的外資投行再加上一個如日中天的CICC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巨型海外IPO項目,這些項目也是境內投行業務利潤最為豐厚的部分。隨著大型國企上市浪潮的逐漸褪去和IPO項目競爭的日趨激烈,CICC的好日子也在一步步遠離人們的記憶。在未來2年內,除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銀行等屈指可數的3-5個大型IPO項目外,CICC的傳統優勢項目將徹底消失。寒酸的中小型IPO,風險極大、CICC因資本實力弱而無法承擔的後續發行,債券承銷,兼並收購等「二三流」項目能否滿足CICC這只史前巨獸的胃口,答案將逐漸揭曉,而09年年初的Bonus信封,似乎為故事的結局暗藏下一個並不隱晦的伏筆。
在華爾街,投行們 「賣力賺錢」的IBD早已淪為客戶關系維護的紐帶、而非主要收入來源,直接和間接「用錢賺錢」的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和交易(Trading Desk)成為盈利的主要手段。雖然金融危機對這種瘋狂的資本行為敲響了警鍾,但投行的盈利模式並沒有回到100年前依靠IBD傭金的時代,而是在對整體的業務模型進行完善和調整,進一部擴充資本實力,為幾年後更加瘋狂的反攻倒算埋下種子。
更加本質的問題在於,中國商業文化的力量遠遠強於所謂的「投行文化」和其他任何一種外來的商業文化。所有的外來行業,想要在中國生根發芽必將打上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烙印。這種中國商業文化包括股權問題、政府問題、社會結構甚至風俗習慣。
CICC,這只孤獨的恐龍,面對如此惡劣的國內、國際經濟環境和大而無形的文化環境是否走到了輝煌生命的盡頭?一個薪資水平向 「國內券商」看齊的CICC是否還是國內外一流學府傳說中的那個令人神往的聖地?時間將給出答案,相信我們不用等待太久。
H. 聽說羅韶宇是個牛人,有人給我講講他的公司嗎
重慶東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銀集團」)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以機械製造、房地產和能源為主要發展方向的投資控股企業。
歷經十餘年艱苦創業,東銀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員工七千多人,年度銷售收入超100億元,涉足專用車、通用機械、房地產及新興產業、能源和金融等多個行業擁有包括重慶市迪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迪馬股份」、股票代碼「600565」)。
江蘇江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江淮動力」、股票代碼「000816」)和香港東星能源集團(股票簡稱「東星能源」、股票代碼「HK0668」)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內的二十餘家控股和參股企業的大型集團公司。
(8)香港東星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以機械製造為基礎,以房地產和礦產能源為支柱,以金融投資突破產業邊界,開拓集團投融資平台,在基礎生產性行業保障穩定收益、在關鍵價值環節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
東銀控股致力於打造具有國內外資本平台和現代化管理體系的多元化、國際化的投資控股集團,為百姓的現代化生活輸送源源不斷的能量,為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I. 東星航空是怎麼破產的
從2008年下半年起,有媒體先後多次報道東星航空資金鏈緊張問題。2009年3月10日,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申請,要求對東星航空進行破產清算。2009年3月14日,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自15日0時起,暫停東星航空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3月15日,東星航空的董事局主席蘭世立在珠海機場試圖出境時被警方控制,隨後被帶回武漢小范圍監視居住,其所涉案件由武漢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辦理。3月30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申請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破產一案,並凍結了東星航空的16個賬戶,指定由武漢市法制辦、市總工會、市交委等政府部門有關人員組成的破產管理人,全權接管東星航空破產事務。4月7日,破產管理人解除了與通用公司等的飛機租賃合同,並將東星從通用租賃的9架飛機中的7架客機退還給通用,另外2架客機因東星航空所欠債務,被分別滯留在廣州白雲機場和鄭州新鄭機場。
就在東星航空面臨破產清算危機、命垂一線之時,4月8日,東星航空的最大債權人中航油有限公司聯合部分其他債權人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表示願意提供包括資金在內的一切支持來幫助東星航空破產重整,再次整翼上天,但於6月12日遭到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駁回。隨後,中航油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並於8月7日將東星航空的重整方案提交給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等待湖北省高院的最後判決。
2009年8月25日消息,湖北省高院決定撤銷此前武漢中院對信中利重整東星申請「不予受理」的裁定,要求武漢中院重新受理此案。此前共有包括中航油在內的8家申請方的重整申請被武漢中院駁回,但截至目前只有信中利一家的方案被裁定將重新受理。這就意味著,東星航空有望免於破產清算而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而信中利可能將成為此次重整申請的唯一入局者。
2009年8月26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最後裁定:駁回申請人湖北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重整的申請。東星航空一夜之間,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航空公司。眾多債權人挽救這家民營航空公司的努力至此也被迫結束。
2010年4月,法院審理查明:東星航空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蘭世立,在明知相關部門多次催繳欠稅的情況下,仍採取隱匿、轉移經營收入的方式逃避追繳欠稅,指使手下相關人員共將5億余元營業收入予以轉移、隱匿,造成稅務機關無法追繳其所欠繳的稅款共計5000多萬元。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