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發股票稀釋股份佔比
❶ 詢問:如果一個公司股票增發,不就是稀釋原有股東佔有公司資產的比例嗎
不能這么理解
有很多增發都是為了注入資產
比如公司原來上市這部分是賣西瓜的,現在搞增發,的確是把股本搞大了,可是集團相應地把賣冬瓜的那部分產業也放進去了
結果你原本拿著的股票是只賣西瓜的公司,現在既有賣西瓜的,又有賣冬瓜的了
那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❷ 股權稀釋比例如何計算
今天朋友問了這樣一個法律問題。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是50萬元,A股東出資20.5萬元,持股41%;B股東出資19.5萬元,持股39%;C股東出資10萬元,持股20%。目前,公司經營不善資金短缺,為了公司的發展,三股東擬對公司進行增資擴股,追加20萬元投資。A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8.2萬元,B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7.8萬元,C股東不願意再追加投資,但接受股權被稀釋。那麼增資擴股之後,C股東的股權如何稀釋?也就是說股權被稀釋後,C股東持有的股權比例是多少?
02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增資擴股時涉及的四個核心指標,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前估值與融資後估值,它們四者的關系如下:
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融資前估值+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從上述兩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出讓股權比例取決於融資額度與融資前估值這兩個指標。而股權稀釋比例又由出讓股權比例決定(股權稀釋比例+出讓股權比例=1)。
在這個案例中,融資額度為20萬元已經確定,關鍵是判定公司融資前估值。何為融資前估值?融資前估值不等於公司注冊資本,它是公司在融資前全部價值的評估和計算。除了財務報表上體現出來的可量化的資產,比如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還包括創始團隊的能力、商業模式、產品價值、公司所處的階段等等。在確定公司估值時,有很多估值方法可供參考,比如可比交易法、現金流折現法等。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公司估值更多的是投融資雙方博弈的結果,主觀成分較大。我們假設本案例中三股東最終判定的公司融資前估值為100萬元,那麼出讓股權比例為16.7%,計算公式如下:20萬÷(100萬+20萬)=16.7%。也就是說增資擴股完成之後,原股東的股權要同比稀釋83.3%(1-16.7%)。C股東持股20%,稀釋之後為16.7%,計算公式為:20%x83.3%=16.7%。
03
清楚了C股東的股權是如何被稀釋的之後,我們再做一下引申。對於C股東放棄認購的新增注冊資本份額,A股東、B股東是否具有優先認購權呢?答案是否定的。優先權對其相對人權利影響巨大,必須基於法律明確規定才能享有。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擴股時,股東有權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對於股東放棄認繳的新增份額,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是否享有優先購買權,法律並沒有做出規定。這就決定了C股東可以將放棄認繳的新增份額讓與給A股東、B股東,也可以讓與給股東之外的第三人。
❸ 股票增發是稀釋股權,流通量就大了,那請問我的股數會自動增加么利好還是利空
你的股數顯然不會自動增加。
你在某公司的股權=你的股數/總股數
增發是增加總股數,你的股數不變。所以,你在某公司的股權降低啦。如果你是有話語權的股東(大股東),那你的話語權也被攤薄了。
但對於利好還是利空是說不定的。 像前段時間的國美,增發股票、貝恩債轉股等候攤薄了大股東黃光裕的股權,可最後國美股價還是上漲的,所以對於黃光裕來說,他手中的股票是增值的! 這就是利好。
但有時候也會利空的。要看市場對公司的認可,也要看公司的經營能力,和增發股票的原因。
❹ 股權稀釋是什麼意思
股權稀釋是股權所佔比例減少。有兩層含義:企業增發股份,導致原股東手裡的股份佔比降低。二是當公司追加投資時,後期投資者的股票價格低於前期投資者,或者產生配股,前期投資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值就被稀釋。
❺ 定向增發會稀釋股權嗎
股票增發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股票增發對股價的影響,要分兩方面來看:
1、上市公司選擇的增發方式是公開增發,對二級市場的股價是有壓力的,對資金的壓力也更大,如果在市場不好時增發,結果往往會是利空;如果增發方式是定向增發,對二級市場的股價影響就會小一些,而且如果參與增發的機構很有實力,表明市場對其相當認可,結果往往會是利好;
2、如果是公開增發,若價格折讓較多,通常會引起市場追逐,對二級市場的股價是有提升作用的;若價格折讓較少,則可能會被市場拋棄。如果是定向增發,價格折讓就不能太高,否則就會打壓二級市場的股價。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❻ 被投資方增發股票,導致原投資方持股比例稀釋
2007.1.1日,A公司以1100萬取得B公司25%的股權,總計400萬股,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為4000萬元,2007.1.1-2007.6.30,B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2007.7.1日,B公司以2000萬元向C公司定向增發400萬股,C公司佔B公司20%的股權,A公司持有的B公司股份從25%降為20% 。
❼ 什麼是增發股票,增發後怎麼計算股份是怎麼增發的希望能夠詳細一些,感謝
增發股票,顧名思意就是增加發行股票,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一種手段.增發又分定向增發和公開增發二種形式.
定向增發就是向特定對象進行增發,普通個人投資者是沒有資格參與的,通常是向大股東或者機構投資者發行.公開增發就是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大家都可以參與,通常是優先向老股東配售,余額再上網發行,這種增發就相當於配股,按一定比例對老股東進行配售.例如你有1000股,增發的優先配售比例是10:2,那麼你就可以認購200股. 有一點要注意,增發認購只有一天的時間,而配股是有幾個交易日是配股的繳款期.
❽ 定向增發一定會稀釋股權嗎
不一定,如果你是原來股東,也跟投
就不會,如果是戰略投資者,完全給外人,並沒有配發對應股份給原股東,那就是稀釋
❾ 公司股票增發,持股比例被動稀釋是利好還是利空
就被動稀釋來說,持股比例較低的大股東,遠期有控股權易主的想像而已,實際上,善意的大股東易主,多是友好協商,出現大股東變化的公司,也很少。
在二級市場大肆收購,因為持股比例變更,事實上的二股東(可能是多個賬戶的聯合體),要求大股東交權,很罕見。
整體來說,這個因素可以不必理會,遠期股權爭奪往往利好股價,但那是遠期的或有事件,可遇不可求。
還是看業績走向,能夠實現增發,就是利好,後期跟蹤項目落實,看能否符合業績預期,股權比例變化,對市場在短期內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公司業務正常,股價表現就良好。大股東地位就穩定,哪怕比例低一些。
當然,這個隱患,大股東當然會注意到,現在很多公司定向增發給大股東,就是在主動築牢控制權。
❿ 公司增發新股,如何稀釋大股東的股權
公司增發新股,公司總股數增加,但是股東的股數不變,所以股東的占股比例就下降了,所以會稀釋大股東的股權。
公開增發也叫增發新股:所謂增發新股,是指上市公司找個理由新發行一定數量的股份,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上市公司「圈錢」,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人一般都以十比三或二進行優先配售,(如果你不參加配售,你的損失更大.)其餘網上發售。增發新股的股價一般是停牌前二十個交易日算術平均數的90%,增發新股對股價肯定有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