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集團股份 » 蓋天力醫葯控股集團股票

蓋天力醫葯控股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13 06:29:26

❶ 中國國內企業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外資為第一股東

你好,這個問題實在太難的了,官方的文獻也很難找~~畢竟我們中國的產品被外國控制本來就是讓國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現在能給你招出十個從朋友哪裡知道的,原來是我們中國的,但是現在已經是外國品牌的東東~~~都是真實的,我都有點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幫助~~第一名:中華牙膏

怎麼排這個第一,我倒著實為難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這個企業一定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算去算來,也只能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了。畢竟你可以不上網、不買車,但你不能不吃飯、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實了5家網站,才敢肯定,中華牙膏早就已經是荷蘭聯合利華的了。我想,大多數老百姓打死也不會相信中華牙膏居然是荷蘭的——它上面不是有中華兩個字么?

1994 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並未兌現。與此類似的是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該品牌曾經佔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中華牙膏的命運正是如此。

從整個洗化行業上來說,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佔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我想支持國貨,但我在洗化行業連支持國貨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中國的每個行業都像洗化行業一樣,那麼中國的企業也就完了。

第二名:雙匯

我承認,直到現在還時不時的吃點雙匯火腿腸(習慣了),雖然它早在2006年就賣給美國高盛集團。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羅傑斯如是說。

在多哈小型部長會議再次破裂、各國死保農業底線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國際投行在中國農業相關產業鏈領域不斷追加投資的行為值得關注。我不是民族主義者,但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擔心。壟斷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資打著中國企業的名號,不斷著蠶食著市場。

我只想陳述一個事實,雙匯是美國的,就這么簡單

第三名:娃哈哈

本來想提名健力寶的,當年的東方魔水,在中國的罐裝飲料市場上是威風八面,一統江山,但自從李經緯離開後,健力寶是一瀉千里,現在只能給當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間,腦袋突然開竅,健力寶鼎盛時期還是屬於咱中國的,現在雖然屬於統一了,但台資企業還算不得外資,那是咱人民內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當年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時,宗慶後還一度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勾起了廣大國民的無限愛國情懷,結果呢,宗慶後在收購爭論的數年前早就拿到美國綠卡了,一個美國居民跟咱談中國的民族情懷,真**扯淡。

怎麼說呢,我挺喜歡娃哈哈的,但法國達能已經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別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龍魚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國的了。典型就是金龍魚,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毛關系都沒有。

目前,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即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已現實弱化了我們的市場調控能力,這不僅對食用油乃至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直接威脅

第五名:大寶

「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啊,大寶幾乎是大多數工薪階級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國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把它和美國聯想起來呢?可惜事實是,早在2007年4月美國強生就已經收購了大寶。別以為中低端這塊市場老美不要,對於外來資本來說,蝦米也是肉。何況中低端市場真的是蝦米嗎?中國13億人,有多少有錢人

第六名:蘇泊爾

2006 年8月法國著名小家電企業SEB收購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蘇泊爾,當然新聞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這則新聞呢?起碼我是事後多時才知道的——還是因為我在家和朋友聚會時吹牛說自己多麼支持國貨,買東西首先國貨時,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這個插曲,也許我一輩子都不知道,這個當年起身浙江的中國名牌,已經成了法國貨。

又一個行業第一被納入了國外資本的懷抱,而我們(我相信絕不止我一個人)依然滿懷愛國情懷的支持著已經變為洋貨的曾經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匯源

可口可樂179億元收購匯源,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案,那麼多保衛民族企業的呼聲,換來的卻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個事實。

在和匯源聯合發表收購要約後不久,可口可樂中國區副總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因此這次交易前和交易後品牌的持有是從一家外國公司轉到另一家外國公司,沒有民族品牌流失。當時有媒體查出,匯源果汁的詳細注冊地址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離岸公司。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以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對匯源的兼並案,說明中國不歡迎外資到中國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誤會。

陳德銘說道:「可口可樂兼並匯源發生在兩個外資企業之間,可口可樂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匯源果汁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個外國公司,這兩個外國公司之間的企業兼並不涉及中國的投資政策,只涉及中國對這兩個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的經營集中度的審核問題。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貪婪是魔鬼,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曾經,孫雯那句鏗鏘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可是現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企業了?所謂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誰?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國,誰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會首選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這玩意現在壓根就不是咱中國的東西。

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葯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 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葯OTC業務。

這其實只是醫葯行業的冰山一角,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中國的華葯集團,早在 2004年已經賣給了荷蘭的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

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個西安,其實早就百分之百屬於比利時了,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現在是瑞士諾華100%控股。

先說這么多吧,再說下去,別說你,我擔心我自己都被嚇到。這些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認為是中國的,結果呢,卻都是外國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咱中國人感個冒,避個孕現在都掌握在別人外國人手裡了.

❷ 蓋天力醫葯代表待遇

醫葯代表為以經濟商業活動為主,
對專業職稱無要求,在工作中本專業的知識涉及較少。
如果你有機會從事這一行業的話你會發現你所學知識幾乎沒用,
你所要做的工作從本質上說就是公關和推銷。

醫葯代表的底薪很少,主要的收入來源事靠推銷葯品所獲得的提成。
因此,不是每個醫葯代表都能掙到錢,需要依靠有能力與大醫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大企業。
我還要強調,目前這個行業也不景氣,需要慎重考慮。

❸ 先聲葯業是外資企業嗎

呵呵 我也在先聲做
先聲葯業成立於1995年3月28日,至2007年,已發展成為擁有三家通過GMP認證的現代化葯品生產企業,二家全國性的葯品營銷企業、一家葯物研究院,擁有員工2000餘人的新型葯業集團。2005年,聯想控股公司下屬的弘毅投資出資2.1億元,持有先聲葯業31%的股份。2007年4月20日,先聲葯業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SCR,成為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化學生物葯公司,也創下了截止到上市日期之時亞洲最大規模的醫葯公司IPO紀錄。
2006年,先聲葯業實現銷售收入9.51億元,上繳國家稅收1.9億元,實現凈利潤1.7億元。從2004年到2006年,先聲葯業的年銷售額、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是29.8%和93.1%,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也強於眾多A股上市的醫葯公司。先聲葯業正成為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上領先的品牌非專利葯生產商和供應商。
目前,先聲葯業擁有超過50種葯品的強大產品組合,重點覆蓋腫瘤、心腦血管、感染等疾病治療領域。包括「再林」,具有市場領先地位的阿莫西林抗生素非專利葯,享受單獨定價政策,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必存」,2004年首入市場的國內首家、世界第二家上市的非專利抗腦卒中葯物,第一個作用機理明確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劑;「恩度」,第一個在中國獲准銷售的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抗癌創新葯,擁有中國和美國的專利;以及其他3個年銷售額在7000萬以上或過億的品牌葯:英太青、必奇、安奇。
先聲葯業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分銷網路和專業化的營銷團隊,超過900名的銷售人員中80%擁有醫學學位。在中國,先聲擁有超過900家的經銷商,其中有200多家是我們的重點經銷商。我們的產品營銷到超過2200家的中國醫院以及60000家葯店。每年,由先聲葯業主辦、承辦、協辦的各類學術會議上千場,製作的學術資料、論文匯編上百本,數以萬計的醫生因此更好的學習、交流、提高。
先聲葯業於2004年成立先聲葯物研究院,有數個技術平台,可進行化學葯品和生物葯品的研究。目前已經申請或獲得中國發明專利共54件,成功開發上市首家、獨家品種10個。「一類新葯再暢片劑」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有10位博士後進站。2006年1月,先聲葯業和清華大學建立「創新葯物聯合實驗室」,同時和南京大學、中國葯科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美國愛德程實驗室有限公司正在就新葯研發開展合作。2006年底,先聲葯物研究院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更多新葯正在孕育之中。
先聲葯業的新葯研發以市場為導向,並聚焦於具有廣闊市場潛力的創新葯或中國市場上首先研製的品牌非專利葯。我們將研發努力集中於具有高發病率或高死亡率且具有更有效葯物需求的疾病治療領域,如癌症、腦卒中、骨質疏鬆症和傳染性疾病。截止2006年底,先聲葯業有12個主要在研產品正處於不同的研究開發階段。其中有四個葯品已基本確定了上市時間表。此外,我們還重點對六種抗癌葯和兩種腦血管用葯進行不同階段的研究。
未來,先聲葯業的企業目標是成為中國創新葯物的領先者,通過持續加強的創新葯物開發及高度聚焦的專業營銷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持續創新來維護人類的健康尊嚴。
先聲之路
1995年3月 先聲葯業的前身江蘇臣功醫葯有限公司成立。首創中國醫葯營銷企業的「總經銷」模式。

2001年 收購海南海富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建立葯品生產能力。

2003年 收購南京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產品組合和生產能力。

2004年 成立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建立綜合研發平台。

2005年9月 聯想旗下弘毅投資完成對先聲葯業的參股投資。

2006年9月 先聲葯業斥資2億元完成對煙台麥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山東先聲麥得津生物制葯有限公司)80%股份的收購,將抗腫瘤國家一類新葯——「恩度」收歸所有,並推向市場。

突破葯品營銷舊模式:
——1995年,首創中國醫葯營銷企業的「總經銷」模式。
——全國第一家為葯品生產廠家提供產品包裝設計、廣告策劃、終端推廣等全方位服務。
——全國第一家「總經銷」葯品單品種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揚棄舊的葯品銷售模式,率先採用新的「總經銷」模式並取得驕人成績,為先聲葯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並完成企業原始積累。

先聲葯業先後購並了:
——江蘇漢合制葯有限公司
——海南海富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海富制葯控股公司)
——上海哈慈一醫葯業有限公司
——南京東元制葯有限公司
——煙台麥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專注於醫葯生產企業的並購擴張,使先聲葯業超越了葯品營銷的單一業務范疇,自主生產能力確保了企業的獨立性,極大的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在整合江蘇先聲葯業新葯研究中心、海南省化學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醫葯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研發資產和隊伍基礎上,先聲葯業於2004年組建了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先聲葯業設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6年與清華大學聯合組建了「創新葯物聯合實驗室」,2006年底位於南京紫金山東麓,5000平方米的葯物研發基地已投入使用。
建立葯品研發隊伍,獨立研發能力構成先聲的核心競爭力。佔領技術制高點,不斷推出優勢新品,確保了先聲的持續性發展,為企業注入長盛不衰的活力。

聯想旗下的弘毅投資在考察了國內100多家醫葯企業之後,於2005年9月選擇參股先聲,投資2.1億元,與先聲葯業聯手打造中國醫葯界的「航空母艦」。
引進聯想弘毅作為戰略投資者,組建更加開放、科學的決策層,有利於學習更多的管理經驗,拓展國際化經營視野,提升企業在資本市場號召力。

2006年9月,先聲葯業歷史上最大的購並告一段落,先聲葯業斥資2億元收購煙台麥得津80%的股份,由此將抗腫瘤的國家一類新葯——「恩度」收歸所有。
恩度的引進,給先聲葯業帶來了一個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葯物,先聲由此開始進軍抗腫瘤葯的市場,同時,也填補了先聲葯業在生物制劑領域的空白。

2007年4月20日,先聲葯業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SCR,成為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化學生物葯公司,也創下了迄今為止亞洲最大規模的醫葯公司IPO紀錄。
主要產品
產品名稱: 恩度(針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注射液
商品名:恩度 ENDOSTAR
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Injection

產品名稱: 易能(針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注射用香菇多糖
商品名:易能
英文名:Lentinan for injection
產品名稱: 必存(針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依達拉奉注射液
商品名:必存 
英文名:Edaravone Injection

產品名稱: 尤舒(片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琥珀酸舒馬普坦片
商品名:尤舒
英文名:Sumatriptan Succinate Tablets

產品名稱: 寧立平(片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馬來酸氨氯地平片
商品名:寧立平
英文名:Amlodipine Maleate Tablets
產品名稱: 再林(顆粒)
基本情況: 通用名:阿莫西林顆粒
商品名:再林
英文名:Amoxicillin Granules

產品名稱: 安奇(顆粒)
基本情況: 通用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4:1)顆粒
商品名:安奇
英文名: 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Granules

產品名稱: 再林(片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阿莫西林分散片
商品名:再林
英文名:Amoxicillin Dispersible Tablets

產品名稱: 再林(膠囊)
基本情況: 通用名:阿莫西林膠囊
商品名:再林
英文名:Amoxcillin Capsules

產品名稱: 安奇(片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4:1)片
商品名:安奇
英文名: 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Tablets

產品名稱: 安奇(針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
商品名:安奇
英文名: Amoxicillin Sodium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for Injection

產品名稱: 再克(干混懸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商品名:再克
英文名:Cefaclor for Suspension
產品名稱: 再奇(顆粒)
基本情況: 通用名:阿奇黴素顆粒劑
商品名:再奇
英文名:Azithromycin Granules
產品名稱: 英太青(膠囊)
基本情況: 通用名: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
商品名:英太青
英文名:Diclofenac Sodium 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
產品名稱: 英太青(凝膠)
基本情況: 通用名:雙氯芬酸鈉凝膠
商品名:英太青
英文名:Diclofenac Sodium Gel
產品名稱: 法能(膠囊)
基本情況: 通用名:阿法骨化醇膠囊
商品名:法能
英文名:Alfacalcidol Soft Capsules
產品名稱: 必奇(散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蒙脫石散
商品名:必奇
英文名:Montmorillonite Powder
產品名稱: 再暢(片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萘哌地爾片
商品名:再暢
英文名:Naftopidil Tablets
產品名稱: 咳喘寧(片劑)
基本情況: 通用名:咳喘寧片
商品名:先聲咳喘寧
英文名:Xiansheng Kechuanning Tablet
產品名稱: 咳喘寧(口服液)
基本情況: 通用名:咳喘寧口服液
商品名:先聲咳喘寧
產品名稱: 再康
基本情況: 通用名:復方鋅布顆粒
商品名:再康
英文名:Compound Zinc Gluconate and Ibuprofen Granules

管理團隊
[編輯本段]
任晉生 45歲
任晉生,先聲葯業的創始人,現任先聲葯業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任晉生198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專業;1982—1992年就職於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歷任技術員、副總經理;1992—1995年擔任江蘇醫葯工業公司部門經理;1995年3月創立先聲葯業;2003年獲澳洲麥考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南京中醫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西北大學兼職教授。

趙志剛 47歲
趙志剛,先聲葯業首席財務官;1985年獲得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93年至1996年任普華永道高級會計師;1996年至2002年擔任Resort Reservation Network財務副總裁;2003年取得哈特福特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3年至2005年出任Faro科技公司財務副總裁;2005年至2006年擔任Sun New Media Inc.首席財務官;2006年10月加入先聲葯業。

朱一明 39歲
朱一明,先聲葯業的共同創辦者,先聲葯業營銷副總裁;1988年畢業於江蘇化工學校,1990年畢業於中國葯科大學;1995年至今,歷任江蘇先聲葯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駐香港辦事處首席代表、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2005年至今在澳洲麥考瑞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

殷曉進 48歲
殷曉進,先聲葯業研發副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執業葯師;1982年獲得中國葯科大學葯學學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任中國葯科大學制葯廠總經理;1992年至2000年擔任中國葯科大學葯研處處長;2000年至2003年,出任江蘇先聲葯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新葯研究中心總經理;2001年獲南京理工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學位;2003年至今擔任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進東 45歲
周進東,先聲葯業生產副總裁;198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專業,從1996年起至今歷任南京先聲制葯和南京先聲東元制葯總經理、(海南)先聲葯業總經理。2005年至今攻讀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張宏霖 35歲
張宏霖,先聲葯業投資者關系副總裁,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協會成員;199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1999年至2007年,歷任普華永道審計組與全球資本市場組經理、高級經理。2007年2月加入先聲葯業。

彭曉明 54歲
彭曉明,先聲葯業總裁高級顧問;英國皇家葯物協會成員,英國化工協會成員,香港生物工程協會特別會員兼提議理事會成員;1977年獲得倫敦大學葯學學士學位;1981年獲得倫敦大學醫葯工程博士學位;1986年獲得倫敦伊令學院管理研究證書;1982年至1988年任英國葛蘭素中國項目經理; 1993年至1999年任貝克諾頓亞洲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1998年至2000年任亞洲衛生保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2000年至今,任生命科學顧問集團董事。

錢海波 44歲
錢海波,先聲葯業董事會秘書,高級經濟師、執業葯師;1984年南京醫科大學口腔系本科畢業;1986年獲得南京師范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取得上海醫科大學衛生經濟學碩士學位;1986年至1993年,任南京醫科大學衛生經濟研究室主任;1993年加入先聲葯業,歷任總監、首席執行官特別助理、市場戰略部總經理以及部門總經理;2002年獲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5年出任上海復星醫葯公司首席執行官特別助理;2007年獲得中國葯科大學管理和社會葯學博士學位。

❹ 誰知道中國十大優秀黨員分別是誰

盧志強,男,中共黨員,泛海集團董事長
年齡: 56
公司: 泛海集團
個人資產:279.8億
財富排行:《福布斯2007中國富豪榜》第8名
胡潤2007慈善榜第58名
2007胡潤百富榜第11名
2007胡潤房地產富豪榜第14名
2007胡潤金融富豪榜第4名
總部: 北京
主要領域: 銀行、證券
個人資料: 在旗下地產公司難以再從關聯金融企業獲得資金的情況下,盧志強仍然找到了創富的捷徑—整體上市。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期間,泛海建設通過幾次大手筆的收購,獲得了超過800萬平方米的優質土地儲備。2007年3月,隨著泛海建設的第二次定向增發完成,泛海房地產部分的整體上市基本完成,因而股價增幅巨大。

陳天橋,男,中共黨員,盛大網路董事長
年齡: 34
出生地: 浙江
公司: 盛大網路
個人資產:86.3億 財富排行:《福布斯2007中國富豪榜》第52名
胡潤2007慈善榜第69名
2007胡潤百富榜第65名
2007胡潤套現富豪榜第15名
2007胡潤IT富豪榜: 第4名
20034年胡潤百富榜首富
總部:上海
主要領域: 網路游戲、互動娛樂
個人資料:1990年進入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復旦大學經濟系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完成學業。在校期間,陳天橋始終擔任重要學生領導職務,並於1993 年被授予上海市唯一的「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稱號。畢業後,陳天橋曾在中國著名的上市公司-上海陸家嘴集團歷任該集團下屬公司的副總經理、集團公司董事長秘書等職務。陳天橋擁有管理大型企業集團的豐富經驗,同時與政府部門保持著良好的關系。2001年,盛大網路宣布正式進入互動娛樂企業。

魯冠球,男,中共黨員,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黨委書記
年齡: 62
個人資產:131.3億
財富排行:《福布斯2007中國富豪榜》第33名
胡潤2007慈善榜第56名
2007胡潤百富榜第62名
2007胡潤金融富豪榜:第21名
公司:萬向集團
總部:浙江
主要領域:銀行、保險、財務公司
個人資料:魯冠球於1945年出生於浙江杭州。1969年,年僅24歲的魯冠球受寧圍公社領導邀請,出掌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長達10年之久。1979年,魯冠球開始調整戰略,放棄「多角經營」,集中力量專業化生產汽車萬向節。1983年,魯冠球用自家自留地里的2萬元苗木做抵押,承包了當時已更名為萬向節廠的蕭山公社寧圍農機修配廠。1988年,魯冠球以1500萬元向寧圍鎮政府買斷了萬向節廠股權,使企業真正成為當時還頗受爭議的私營企業。1990年萬向集團公司成立。1993年11月,萬向集團所屬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萬向錢潮」(000559)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至2001年間,魯冠球又一口氣吃下了3家上市公司。魯冠球把一個鐵匠鋪發展成為實力雄厚的現代企業集團。

何享健,男,中共黨員,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
年齡: 65
個人資產:131.2億
財富排行:《福布斯2007中國富豪榜》第34名
2007胡潤百富榜第62名
胡潤2007慈善榜第68名
觀瀾湖2006胡潤百富榜第203名
2004胡潤資本控制50強第35名
公司:美的集團
總部:廣東
主要領域:家用電器製造
個人資料:1968年5月,他和23位居民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方職燜芰仙產組」,生產葯用玻璃瓶和塑料蓋,後來又轉產發電機的小配件等,何享健背著這些小玩意走南闖北找市場,培養了異常靈敏的市場嗅覺。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並於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何享健先生先後獲得「廣東省優秀企業家」、「首屆空調大王」、「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朱玉國,男,中共黨員,群星紙業董事長
年齡:55
個人資產:57.1億
財富排行:《福布斯2007中國富豪榜》第102名
2007胡潤百富榜第116名
公司:群星紙業
總部:山東
主要領域:造紙
個人資料:朱玉國,於1986年創建長星集團,以「發展長星,奉獻社會」為理念,企業不斷發展。現長星集團佔地1200畝,下設造紙、機械、化工設備等八大支柱企業。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逾20億,利稅2.4億。30年來,朱玉國以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感和企業家特有的氣魄,在美麗的孝婦河畔打造出了長星巨艦,使它成為造紙機械、特種紙和裝飾板材、文化紙行業全國聞名的大型民營企業。而朱玉國也逐漸成為一個熟悉經濟發展大潮、掌握市場風雲變幻、業界出類拔萃的著名企業家。

楊卓舒,男,中共黨員,卓達集團總裁
年齡:54
個人資產:45億
財富排行:2006中國慈善家排行榜第65名
觀瀾湖2005胡潤百富榜第168名
2005 中國慈善家排行榜第19名
《2004 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第24名
公司:卓達集團
總部:河北
主要領域:房地產
個人資料: 楊卓舒1952年12月12日出生,黑龍江省肇東縣人。因父母傾慕前蘇聯英雄卓雅、舒拉,為其取名「卓舒」。 1993年前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曾任編輯、處長、書刊編輯部主編等職。1993年7月18日,創辦河北卓達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任總裁;1999年創辦北京卓達房地產有限公司、北京卓舒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任總裁;2000年分別創辦呼倫 貝爾卓達房地產有限公司、三亞卓達房地產有限公司,任總裁;2000年創辦北京 卓達大學(籌),任校長;2001年創辦三亞卓達旅遊職業學院,任院長。楊卓舒創辦的卓達集團以房地產業為龍頭,業務涵蓋教育、文化、科技、商貿、建築安裝、物業管理、旅遊等,成為河北省的巨型民營企業集團。處級幹部成為福布斯富豪 從幾萬元到凈資產45億。

任晉生,男,中共黨員,先聲葯業董事長
年齡: 46
個人資產:19.1億
財富排行:2007胡潤百富榜第487名
2007胡潤醫葯富豪榜第25名
公司:先聲葯業
總部:江蘇
主要領域:葯品製造
個人資料:任晉生:男,中共黨員,漢族,1962.7出生,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專業,1982年始先後在江蘇蓋天力及江蘇醫葯工業公司工作。2000年曾在北京大學攻讀EMBA,2003年,任先聲集團董事長、總裁。

高紀凡,男,中共黨員,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 41
個人資產:20億
財富排行:2007胡潤百富榜第485名
2006胡潤能源富豪榜第9名
觀瀾湖2006胡潤百富榜第152名
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總部:常州
主要領域:太陽能
個人資料:1992年,南京大學碩士生高紀凡回到故土常州創業,成立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當他獲悉到2010年,美國要在商住建築、辦公大樓安裝100萬套太陽能光電系統進行屋頂發電時,高紀凡敏銳地感到:利用太陽能技術打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環境,市場前景和社會效應都無可估量。說干就干,天合公司全力研製開發太陽能光伏發電,當時公司一無經驗、二無技術、三無人才,許多人投來了懷疑的目光。但高紀凡深信,光伏發電的優勢總會凸現出來,創業就要敢為天下先。

任元林,男,中共黨員,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董事長
年齡:53
個人資產:80.3億
財富排行:2007胡潤百富榜第76名。
公司:揚子江船廠
總部:江蘇
主要領域:造船
個人資料:無錫市優秀民營企業家、江陰市優秀企業家。

向文波,男,黨員,三一重工總裁
年齡: 45
個人資產:28億
財富排行:2007胡潤百富榜第306名
公司:三一重工
總部:湖南
主要領域:重型機械製造
個人資料:1988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ST建機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國務院中外企業集團發展研究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湖南省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理事、美國設備製造商協會會員、長沙市工商聯合會副會長、長沙市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❺ 先聲葯業的概述

先聲葯業成立於1995年3月28日,至今,已發展成為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擁有6家通過GMP認證的現代化葯品生產企業,2家全國性的葯品營銷企業、1家葯物研究院,擁有員工4000餘人的新型葯業集團。2005年,聯想控股公司下屬的弘毅投資出資2.1億元,持有先聲葯業31%的股份。2007年4月20日,先聲葯業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募集資金2.61億美元,股票代碼SCR,成為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化學生物葯公司。2008年,先聲葯業實現銷售收入17.41億元,上繳國家稅收3.31億元,實現凈利潤3.51億元。從2002年到2008年,先聲葯業的年銷售額、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是33.8%和87.7%,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也強於眾多A股上市的醫葯公司。先聲葯業正成為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上領先的品牌非專利葯生產商和供應商。
目前,先聲葯業擁有超過50種葯品的強大產品組合,重點覆蓋腫瘤、心腦血管、感染等疾病治療領域。包括「再林」,具有市場領先地位的阿莫西林抗生素非專利葯,享受單獨定價政策,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必存」,2004年首入市場的國內首家、世界第二家上市的非專利抗腦卒中葯物,第一個作用機理明確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劑;「恩度」,第一個在中國獲准銷售的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抗癌創新葯,擁有中國和美國的專利,並獲得第十屆中國專利金獎以及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以及其他3個年銷售額在7000萬以上或過億的品牌葯:英太青、必奇、安奇;其中,英太青也於2008年2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2008年,經過五年研發,先聲於國內首家上市了抗感染葯物注射用比阿培南,為國內中、重度感染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先聲葯業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分銷網路和專業化的營銷團隊,800多的銷售人員和超過100家戰略合作夥伴,其中80%擁有醫學學位。在中國,先聲擁有超過1500家的經銷商。我們的產品營銷到超過4000家的中國醫院以及70000家葯店。每年,由先聲葯業主辦、承辦、協辦的各類學術會議上千場,製作的學術資料、論文匯編上百本,數以萬計的醫生因此更好的學習、交流、提高。 先聲葯業於2004年成立先聲葯物研究院,有數個技術平台,可進行化學葯品和生物葯品的研究。目前已經申請或獲得中國發明專利共89件,成功開發上市首家、獨家品種10個。「一類新葯再暢片劑」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有11位博士後進站。2006年1月,先聲葯業和清華大學建立「創新葯物聯合實驗室」,同時和南京大學、中國葯科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美國愛德程實驗室有限公司正在就新葯研發開展合作。2006年底,先聲葯物研究院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更多新葯正在孕育之中。
先聲葯業的新葯研發以市場為導向,並聚焦於具有廣闊市場潛力的創新葯或中國市場上首先研製的品牌非專利葯。我們將研發努力集中於具有高發病率或高死亡率且具有更有效葯物需求的疾病治療領域,如癌症、腦卒中、骨質疏鬆症和傳染性疾病。近年來,先聲葯業推出了中人氟安、捷佰舒、安信等一系列首入市場的品牌非專利葯或創新葯物,填補多項國內空白。目前,先聲葯業有10餘個在研項目正處於不同的研究開發階段。 1995年3月--先聲葯業的前身江蘇臣功醫葯有限公司成立。首創中國醫葯營銷企業的「總經銷」模式
2001年--控股海南海富制葯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建立葯品生產能力。
2003年--收購南京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產品組合和生產能力。
2004年--成立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建立綜合研發平台。
2005年9月--聯想旗下弘毅投資完成對先聲葯業的參股投資。
2007年4月 --先聲葯業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SCR,成為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化學生物葯公司。 突破葯品營銷舊模式:
——1995年,首創中國醫葯營銷企業的「總經銷」模式。
——全國第一家為葯品生產廠家提供產品包裝設計、廣告策劃、終端推廣等全方位服務。
——全國第一家「總經銷」葯品單品種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揚棄舊的葯品銷售模式,率先採用新的「總經銷」模式並取得驕人成績,為先聲葯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並完成企業原始積累。 先聲葯業先後購並控股了:
——江蘇漢合制葯有限公司
——海南海富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哈慈一醫葯業有限公司
——南京東元制葯有限公司
——煙台麥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博大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東捷葯業有限公司
——蕪湖中人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專注於醫葯生產企業的並購擴張,使先聲葯業超越了葯品營銷的單一業務范疇,自主生產能力確保了企業的獨立性,極大的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在整合江蘇先聲葯業新葯研究中心、海南省化學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醫葯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研發資產和隊伍基礎上,先聲葯業於2004年組建了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先聲葯業設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6年與清華大學聯合組建了「創新葯物聯合實驗室」,2006年底位於南京紫金山東麓,5000平方米的葯物研發基地已投入使用。
建立葯品研發隊伍,獨立研發能力構成先聲的核心競爭力。佔領技術制高點,不斷推出優勢新品,確保了先聲的持續性發展,為企業注入長盛不衰的活力。 美國新澤西州白宮站2011年7月21日與中國江蘇南京 2011年7月22日消息 ― 默克公司(NYSE:MRK,在美國與加拿大以外稱為默沙東)與中國先聲葯業集團((NYSE:SCR,Simcere)於今日正式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在重要治療領域更廣泛地提供優質葯品,以滿足中國市場迅速增長的醫療需求。
合作雙方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羅偉(Rahway)的默克研究院舉行的簽字儀式上共同宣布這一消息的。默克公司董事會主席柯瑞嘉、默克公司全球人類健康部總裁石亞敦、默沙東中國總裁馮納璽、先聲葯業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任晉生、先聲葯業總裁張業泓博士等雙方高層領導出席了簽字儀式。
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也蒞臨了本次簽字儀式。
這一新穎、富有創意的合作方式,將匯聚一家跨國醫葯公司與一家領先的中國制葯公司的豐富研發、銷售經驗和資源,以達成雙方建立戰略性合作夥伴關系的目標。該合作將包含雙方的產品研發、注冊、製造和銷售等多方面內容。此外,在合作初期將以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領域的領先品牌葯為重點。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為合資公司提供雙方的精選品牌與非專利葯品組合,包括默克/默沙東的舒降之® (辛伐他汀)、科素亞® (氯沙坦)與RENITEC® (依那普利)以及先聲葯業的欣他 (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舒夫坦 (瑞舒伐他汀)。同時,雙方還將積極合作,共同提高中國糖尿病患者對西格列汀的可及性。西格列汀是一種創新的DPP-4抑制劑,用於治療二類糖尿病。在中國,二類糖尿病所帶來的顯著公共衛生威脅正日益加劇。「能夠與先聲葯業合作,默克深以為豪,先聲是中國領先的制葯公司,默克與先聲有著共同的使命,即推動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石亞敦表示,「同時,合作也是默克在中國擴大業務戰略的重要一步,這與中國政府致力於提高優質葯品可及性的目標不謀而合。」
「今天的合作是先聲通過提供創新葯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這個不懈追求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任晉生說,「這一創新性的合作,目的是要應對中國醫療體系的巨大挑戰及中國患者和其他醫療相關方的需求。」
「先聲與默克的合作,不僅對雙方公司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也是江蘇省生物制葯行業的標志性事件。」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指出,「生物制葯產業是江蘇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默克與先聲合作將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注入新鮮動力,有助於江蘇為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優質葯品。」
該合資企業的成立將取決於雙方對合作條款的最終確定。
默沙東中國總裁馮納璽三個月前的設想瞬間變成了現實。7月22日,全球第二大葯企美國默克公司(美國與加拿大以外稱為默沙東)與中國先聲葯業集團簽署框架合作協議,決定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雙方將拿出各自的精選品牌和非專利葯組合交由合資企業經營,力求在心血管和糖尿病用葯市場實現較大突破。按照其三年戰略規劃,默沙東將開展一系列合作、收購、兼並舉措,改善其原有市場銷售渠道不暢的窘境。
2009年9月,剛剛接管中國市場9個月的馮納璽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對於研發公司而言,中國市場比其他任何地方的發展速度都快,在全球最具價值的市場中,中國將在三年內成為第三,到2020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疫苗市場。
盡管對中國市場給予如此高的評價,但已經進入中國20年的默沙東發展步伐並不引人矚目,這一方面緣於其渠道推廣不夠理想,另一方面還在於其葯品價格較高。
為改變這種狀況,默沙東主動在2010年把一款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葯物「舒降之」降價52%,使之成為首個進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外資原研葯。馮納璽坦陳,這樣做會使利潤大幅下降,但換來的是在更多的醫療機構、尤其是初級社區衛生中心的覆蓋。此次醞釀成立的合資企業,經營重點是價格相對較低的非專利葯,無疑將有助於默沙東實現更大范圍的覆蓋。
默沙東公司2010年的課件顯示,其業務重點是結合政府導向,擴大產品在基層醫療機構中的使用,特別是需要長期服用的慢性病用葯;確保產品在每個省市的市場准入,繼續加快市場開拓及多渠道市場教育,使產品能夠有效配送到廣闊市場;同時探索建立商業夥伴合作模式,提高產品覆蓋率。
馮納璽稱,未來三年,默沙東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通過三種渠道拓展新的業務能力,一是加強自身業務,二是尋找戰略合作夥伴,三是並購。
與先聲葯業的合作正是默沙東強化自身業務的同時,實施的第二種開拓方案。
資料顯示,先聲葯業在中國擁有800多人的銷售團隊,100多家戰略合作夥伴,以及1500多家經銷商,其產品營銷到4000多家醫院以及70000家葯店。而這些,正是默沙東欠缺的。
在馮納璽未來三年的發展戰略中,還包括基於中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進行的安排。「我們根據中國各個地區的城市集群建立了十個大區,分別設立區域總經理負責制,應該說我們是第一個布局全國的跨國葯企。」
要使這十個大區發揮出默沙東期望的效果,馮納璽恐怕還不能單單指望一家先聲葯業,在未來的市場突破中,他將更多地使用並購手段,在規模上實現快速擴張,以期把握住中國醫改創造出的巨大商機。
「中國要建立一個全面覆蓋的醫療健康保障體系,這在全球其他國家是沒有的。發展中國家的醫改通常是建立初期的醫療體系,而中國已經開始建立基本覆蓋全國的醫療體制,尤其是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其目的就是要解決葯品的可及性、提高醫保的覆蓋面,以及縮小東、西部醫療環境的差異。」馮納璽說。
與默沙東一樣,許多跨國醫葯巨頭都看中了中國醫改的商機,可以想見,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默沙東能否改變一直以來不瘟不火的局面,還需要看它有多大的魄力突破自己。
默沙東不是第一家與國內葯企組建合資公司的跨國葯企,今年6月,全球最大制葯企業輝瑞與海正葯業簽署意向書,雙方將共同組建合資企業,通過全球的營銷平台實現有關葯物更廣泛的商業化。在輝瑞之前,另一大醫葯巨頭諾華,也宣布完成與中國疫苗企業浙江天元生物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程序。
究竟為何國內葯企會吸引跨國醫葯巨頭合資?醫葯專家戴浩森告訴記者,跨國葯企與中國公司合作,其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在中國市場上占據更大的份額。因為跨國葯企在技術、產品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在國內的市場拓展、對中國政策的了解等方面卻不如國內企業。而且,與國內企業合作生產、銷售可以降低跨國葯企的成本,而對於國內企業來說,也可以學到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等。
同時,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以往跨國葯企要想不斷發展擴大,大多都會通過並購的方式,但市場上值得收購的好公司並不多,而且也不一定能收購得到。所以,大型跨國葯企已經開始逐漸用「投資」來取代「收購」。
此前備受關注的默克(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稱「默沙東」)與先聲合作事宜正迅速進入實操層面。
「我們希望在9月1日就開始在銷售方面進行合作,把我們的互補性展現出來,快速見效也是我們合作的一個創新點。」在8月16日舉辦的默沙東與先聲葯業合作媒體見面會上,先聲葯業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任晉生興奮地表示。在此次會議上,雙方透露了合作內容以及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的更多細節。 對於外界廣為關注的合資企業的財務細節,雙方均表示還不能透露,「由於兩家企業都是美國上市公司,相關數字會在兩家公司的公報或財報中公布。」默克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默沙東中國總裁馮納璽強調說,「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我們投資的數額是絕對足夠的,絕對能夠實現我們雙方雄心勃勃的目標。」
據介紹,本次戰略合作將呈現階段式發展:短期而言,雙方將於2013年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共同推廣和銷售雙方的暢銷產品;長期而言,默沙東和先聲葯業將於2020年完成該合資公司的全面整合,加強其在心血管和代謝疾病領域的研發能力,並在南京興建一家葯廠。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資源,開展在產品研發、注冊、製造和銷售等方面的合作,先期將以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領域的領先品牌葯和非專利葯合作開發為重點,但暫不涉及國際市場。
9個多月的談判、長達1000多頁的文件遠遠超過了任晉生的預期,但這也讓他相信,在經過充分准備之後,通過本次合作,默沙東和先聲葯業將在市場、渠道和研發領域共享各自所長。
根據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為合資公司提供雙方的精選品牌與仿製葯品組合,包括默沙東的舒降之(辛伐他汀)、科素亞(氯沙坦)與RENITEC(依那普利)以及先聲葯業的欣他(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舒夫坦(瑞舒伐他汀)。同時,雙方還將在糖尿病領域發力,共同提高中國糖尿病患者對西格列汀的可及性。西格列汀是一種創新的DPP-4抑制劑,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
「除此之外,我們雙方還要共同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葯物,包括對現有葯物進行市場化改進,我想這都屬於我們的合作范圍。所以,我認為我們在擁有豐富的產品和資源的基礎上,更需要注重的是對市場的了解,讓我們能夠幫助更多優秀的葯品在中國市場實現廣泛覆蓋,這是我們合作的基本出發點。」任晉生表示。 此前,默沙東一直強調:未來3年,默沙東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通過3種渠道拓展新的業務能力,一是加強自身業務,二是尋找戰略合作夥伴,三是並購。「此次與先聲葯業的合作正是第二種方法的典型體現。通過這類合作,我們將從領先的本土公司汲取經驗,並進一步深入各地市場。」馮納璽表示。
而對先聲而言,在與默沙東達成合作前,也一直在探索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機會,比如其此前已經與美國Advenchen公司、OSI生物制葯公司以及BMS等展開相關合作。
事實上,在中國醫葯行業國際化的大趨勢下,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的合作層出不窮,被業界認為新合資時代已經到來。
盡管大家相信本土公司和跨國公司的合作能夠結合雙方的優勢,發展潛力巨大,但迄今為止,成功的案例並不太多。這也讓外界對默沙東和先聲的合作有所擔憂。
對此,先聲葯業總裁張業泓表示:「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很難找到一個真正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因此,我想我們的談判花了這么長時間,也有一定的原因。」在他看來,目前雙方的合作是全方位、真正創新的合作,所搭建的平台潛力相當大,但關鍵是能否真正在一個突破點上把價值體現出來,「如果能夠體現出來,那麼這個東西就像滾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大到我們難以想像的程度。」
為進一步加強疾病的分類管理與風濕病診療質量評估工作,提高中國風濕病診療水平,國家風濕病診療數據中心(簡稱CRIS中心)於2011年11月27日在北京成立。衛生部醫管司領導、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成員以及來自全國的142家風濕科的專業醫生共同出席了本次CRIS中心啟動大會。先聲葯業在CRIS中心啟動會上召開了治療類風濕的國家一類新葯艾得辛的衛星會。衛星會由中華風濕分會候任主委曾小峰教授主持。會上,山西醫科大學附二院李小峰教授對艾得辛的上市時間、產品信息和優勢進行了充分的論述。通過本次衛星會,來自全國142家重點醫院風濕科的專家們明確而詳細地了解了艾得辛即將上市的消息以及核心產品信息。同時先聲葯業利用這次機會,與全國的風濕科醫生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合作機制,為即將到來的艾得辛在全國全面上市做了非常重要的鋪墊。
艾得辛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艾拉莫德制劑,也是一個全新結構類型的DMARDS(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葯物,其主要適應症為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可顯著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疾病症狀和炎症指標,減輕患者的痛苦。先聲葯業於2011年8月24日宣布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正式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國家一類新葯證書及葯品注冊批件。艾得辛將於2012年1月全國上市。 1995年,再林誕生
1996年6月,與葯大制葯廠簽訂英太青總經銷協議
1996年,我們在淮安漣水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1997年9月,簽訂咳喘寧總經銷合同
1998年,正值百年未遇洪澇災害,我們捐贈了100萬元的葯品
1999年,我們完成了從臣功到先聲的轉變
2003年,公司與東元制葯合作簽字
2003年,我們成立了先聲葯業集團 2003年,我們還在海南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小學
2003年,先聲集團及葯物研究院新址奠基
2003年,我們捐贈100萬醫療救助金
2004年先聲杯優秀醫院院長表彰會
2004年 葯物研究院承辦的「創新葯物國際論壇」 再林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開始使用新包裝
2004年,必存在國內首家上市
2005年,我們在中國醫院管理學會設立醫院管理突出貢獻獎勵基金
2005年,我們引入聯想弘毅
2005年底,必奇啟用新包裝並開始發布廣告
2006年初,我們與清華大學創辦聯合實驗室
2006年於合肥舉辦中國醫院協會葯事管理專業委員會
2007年,我們舉辦創新葯物發展戰略院士論壇
2006年,我們閃電並購煙台麥得津
隨後,我們迅速將恩度推向市場 恩度上市吸引了國內外諸多知名媒體關注
2007年司慶,大家將心靈相連
2007年4月20日,先聲葯業登陸紐交所,先聲葯業宣布將IPO募集資金的5200萬美元投入新葯研發
2007年9月,先聲收購吉林博大51%的股權
2007年11月,先聲完成了對東捷葯業及其抗腫瘤化療葯捷佰舒的並購
2008年1月,恩度發明專利獲得第十屆中國專利金獎
2008年4月,先聲收購蕪湖中人葯業70%的股權
2009年我們參股上海塞金、控股江蘇延伸等
企業,進一步拓展在生物制葯領域的涉足面 我們成功將抗高血壓葯物欣他推向市場,標志著先聲大舉進軍心血管治療領域
我們的抗炎鎮痛品牌英太青成為NBA中國推廣合作夥伴
2009年,總投資近3個億的先聲葯物研究院二期工程在南京正式破土動工 任晉生
任晉生,先聲葯業的創始人,現任先聲葯業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任晉生198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專業;1982~1992年就職於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歷任技術員、副總經理;1992~1995年擔任江蘇醫葯工業公司部門經理;1995年3月創立先聲葯業;2003年獲澳洲麥考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葯科大學客座教授、南京中醫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西北大學兼職教授。
劉洪泉
劉洪泉,先聲葯業董事會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擁有30年制葯領域管理經驗;山西財經學院學士、中歐工商國際學院EMBA學位。從2000年至2012年,劉洪泉先生任德國費森尤斯卡比華瑞制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在此之前,他先後擔任法瑪西亞普強公司中國區財務總監、市場總監及法瑪西亞公司總經理等多個職位,並從2004年開始擔任先聲葯業獨立董事。2012年10月,劉洪泉出任先聲葯業集團CEO兼董事會執行董事。
周進東
周進東,先聲葯業常務副總裁;198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專業,從1996年起至今歷任南京先聲制葯總經理、江蘇先聲葯業副總經理、南京先聲東元制葯總經理、(海南)先聲葯業總經理。2008年獲得澳洲麥考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田家倫
田家倫,先聲葯業常務副總裁;1989年畢業於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財會專業;2002年通過清華大學工商管理(MBA)碩士課程研修班學習,獲結業證書;2008年獲得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4~2000年曾先後任南京國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南京六合制葯廠經營副廠長、南京長澳制葯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2000年加盟先聲,2000年~2008年,先後擔任先聲葯業總經辦經理助理、商務部大區經理、商務部商務總監、商務部總經理、江蘇先聲副總經理、集團采購部總經理、粵桂瓊分公司總經理、集團總裁助理、集團副總裁。
殷曉進
殷曉進,先聲葯業高級副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執業葯師;1982年獲得中國葯科大學葯學學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任中國葯科大學制葯廠總經理;1992~2000年擔任中國葯科大學葯研處處長;2000~2003年,出任江蘇先聲葯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新葯研究中心總經理;2001年獲南京理工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學位;2003年至今擔任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
錢海波
錢海波,先聲葯業董事會秘書,高級經濟師、執業葯師;1984年南京醫科大學口腔系本科畢業;1986年獲得南京師范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取得上海醫科大學衛生經濟學碩士學位;1986~1993年,任南京醫科大學衛生經濟研究室主任;1993年加入先聲葯業,歷任總監、首席執行官特別助理、市場戰略部總經理以及部門總經理;2002年獲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5年出任上海復星醫葯公司首席執行官特別助理;2007年獲得中國葯科大學管理和社會葯學博士學位。
馮全服
馮全服,先聲葯業副總裁,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南京中醫葯大學醫學碩士,南京中醫葯大學兼職教授。1995年加入先聲葯業,具有企業文化部、市場廣告部、總經理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商務部、醫院部等多部門工作經驗,歷任江蘇先聲葯業浙閩贛大區經理、商務華南蘇滬大區經理、廣東分公司經理、北京分公司經理、總裁辦主任、總裁助理兼醫院一部總經理、醫院部總經理、江蘇先聲副總經理、華北分公司總經理、江蘇分公司總經理等職位。
劉婕
劉婕,先聲葯業副總裁兼先聲美國分公司總裁,分管先聲葯業在海外的戰略合作和在美國的業務,擁有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葯學博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MBA學位,12年醫療行業從業經驗。劉婕2009年加入先聲,之前她在美國西雅圖Allozyne任副總裁。2006年至2008年,劉婕在中國阿斯利康任業務發展和戰略規劃總監。在此之前,劉婕在波士頓咨詢公司工作,為世界500強公司提供戰略和運營咨詢。劉婕的主要辦公地點位於美國西雅圖和新澤西普林斯頓。

❻ 中國國內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

中國拚命將血汗錢買入不斷貶值的美債歐債,美歐闊佬們拿著中國的錢幹了什麼呢?他們在處心積慮地收購中國核心資產。等於中國借錢給美歐以便美歐闊佬將中國收購。同時美歐對中國苛刻無禮,天天指責中國,煽動周邊小國欺凌中國,瓜分中國領土。同時還一再要求中國繼續多借錢。

從香港聯交所的公開資料可以查到,無論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還是中煤、中鋁、中國神華等資源性企業。中國各種壟斷性國營企業,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的十大股東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國的企業、基金。

高盛之於工行,美鋁之於中鋁,美國人用美元買中國企業股票,中國賣股票收美元買美國國債。
截至2010年底,美國企業、基金和個人投資者擁有中國A股股票價值1000多億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價值約2000億美元,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價值約300億美元,合計3300億美元。

據商務部《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在輕工、化工、醫葯、機械、電子等重要行業中,跨國公司子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己占據國內1/3以上的市場份額。美國標准普爾500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每年就用這樣方式從中國賺取超過8百億美元,按其14倍的歷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國的資產價值約11000億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業在中國投資,美國企業在中國擁有的資產價值,高達15000億美元。

再次,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美歐熱錢潛伏在樓市、高利貸等市場。

綜合算來,西方列強在中國埋伏下的錢,已經超過了中國外儲。他們並不顯富,而是讓中國去露富,並裝可憐從中國騙錢。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時機成熟就做空中國,讓中國傾刻間變得一無所有一窮二白。

請看外資掌控下的中國市場

據《中國產業地圖》(中國並購研究中心)一書指出,中國每個已開放產業的前5名都由外資公司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

啤酒行業:60多家大中型企業只剩下青島和燕京兩個民族品牌,其餘全部合資;

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

電梯行業:最大的5家均為外商控股,佔全國產量的80%以上;

家電行業:18家國家定點企業中11家合資;

化妝品: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

醫葯行業:20%為外商控制;

汽車工業:外國品牌占銷售額90%!

在感光材料行業,美國柯達於1998年僅出資 3.75億美元就實行在華全行業並購,2003年又收購了樂凱20%國有股,已佔有中國感光材料市場至少50%的份額,富士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5%。

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美國微軟佔有中國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95%,

瑞典利樂公司佔有中國軟包裝產品市場的95%,

法國米其林佔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

在手機行業、電腦行業、IA伺服器、網路設備行業、計算機處理器等行業,跨國公司均在中國市場佔有絕對壟斷地位。

在高科技領域:如手機行業,由於本土企業上游技術、關鍵零部件乃至生產線大部分從跨國公司購買,跨國公司早已從中賺夠了。近期跨國公司開始採用低價策略,擠壓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意在趕盡殺絕。國內手機行業除了自有品牌外沒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2005年以來全部虧損,市場佔有率嚴重萎縮,紛紛退出市場。

在流通領域,佔有主導份額的大型超市領域,外資控制的比例已高達80%以上,中國零售企業只能在中低端市場經營。隨著外資的延伸,低端市場也將面臨逐漸萎縮的危險。零售業是最能吸納勞動就業人口的領域,任由外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前來掌控。業內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業命脈,如果放任外資企業佔領我國的流通渠道,中國的企業終將淪為國外流通企業貼牌產品的加工車間。

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輪胎工業,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國人手裡。剩下的幾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條件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上海輪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世界最大的輪胎跨國公司法國米其林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共同組建輪胎合資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獨資與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能力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70%以上。

除電力,軍工等極少數國家核心行業以外,外資在我國水泥行業(建材業)、鋼鐵行業(黑色金屬治煉及壓延加工業)、汽車行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橡膠行業、機械製造行業(普通機械、專用設備、電氣設機械及器材、電子及通信設備、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石化行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化學纖維製造業)、玻璃行業、釀酒行業(飲料製造業)、醫葯行業(醫葯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供水供氣行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煤炭行業(煤炭采選業)、日用化妝品行業(化學製品製造業)、食品行業(食品加工業)、造紙行業(造紙及印刷品業等行業)、紡織行業、建築業、傢具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塑料製造業、工藝品及其製造業等行業中,都佔有較高股權和市場控制權,經濟刺激計劃和巨大需求給予了外資豐厚的回報,充分享受了我國經濟高速成長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1)水泥行業:2009年全國水泥行業總產能16億噸,外資控制產能5、6億噸以上,控制力及總產能佔30-40%以上。拉法基收購四川雙馬、瑞安建業後,佔西南四省18%以上份額;華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購,占華中10-20%份額;摩根斯坦利收購山水集團30%股權後,環渤海市場份額第一;愛爾蘭CRH收購吉林亞泰後,獲取東北市場;產銷量全國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資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亞洲水泥、山水水泥、華潤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權被港資和外資控制……

(2)機械行業:2008年,機械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2%,外資股權控制率為35.2%,總體控制力度達40%以上,機械製造業5大細分行業中,儀器儀表製造業外資市場佔有率最高,超過60%,金屬製品業為3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32%,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約為30%。凱雷收購徐工85%股權,起重機和壓路機占國內市場50%以上,國內136種工程機械產品,徐工佔一半以上;國內裝載機行業排名第7的山工機械被卡特彼勒全資收購,新加坡豐隆、美國高盛、美國國泰持有國內最大的獨立柴油引擎製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權;無錫威孚是國內柴油燃油噴射系統最大廠商,德國博世持有其67%的股權;韓國全資的斗山工程機械8年在中國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名列第一,銷售額已達徐工的1/3;西北軸承佔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90年代末,德國舍弗勒利用西北軸承陷入困境,與其合資成立富安捷鐵路軸承,將其市場爭壓過來,後全資收購;瑞典SKF全資收購皮爾軸承;無錫軸承、煙台軸承被美國TIMKEN全資收購,並控股襄軸集團;全國化工設備第一生產基地,錦西化機透平廠被西門子控股70%的股權;德國ZF集團收購全國齒輪行業排名第二的杭州齒輪廠70%的股權;美國迦納基金控股沈陽機床30%的股權;英國特雷克斯收購北方股份25%的股權,北方股份是中國最大的礦用汽車開發和生產基地;玉柴機械占據國內小挖機9.3%的市場份額,美國漢鼎收購其43%的股權……

(3)汽車行業:外國品牌銷售佔90%以上,雖然外資股權佔比不超過50%,但無論技術、品牌還是研發等,外資實際控制力均高達60-70%以上。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華晨、上海通用、長安福特、北汽現代、北京吉普、廣州本田、廣州豐田、天津一汽豐田、長安雪鐵龍等中國汽車銷量最大的公司,外資股權均為50%,不包括外資中小企業,外商在華投資和合資控制的53家大型汽車公司,銷售額1萬億元以上,占汽車市場總銷售額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佔有60%以上的份額;而在汽車電子、發動機零部件和摩托車配件等高技術含量領域,外資控制企業亦高達70%以上;汽車製造行業橡膠輪胎,法國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輪胎等外商獨資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產能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佔有中國汽車輪胎市場80%以上……

(4)鋼鐵行業:2008年,鋼鐵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 6%,由於國家對鋼鐵行業並購有控制,阿塞洛-米塔爾、俄羅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資覬覦中國鋼鐵行業紛紛受挫,即使這樣,外資對我國鋼鐵行業的股權控制度仍超過10%,市場控制度超過12%,如阿塞洛?米塔爾收購華菱鋼鐵33%股權;德意志銀行和阿塞洛?米塔爾收購中國東方鋼鐵47%的股權(河北津西鋼鐵 29%股權);法國聖戈班收購徐鋼100%的股權;美國凱雷收購江都鋼管49%股權;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鋼28%的股權;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鋼、馬鋼股份、重慶鋼鐵,14%、22%、30%的股權被摩根大通等外資和港資控制;唐山國豐鋼鐵,香港中港占股51%;港資占股65%的內地在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分別收購日照鋼鐵、日照型鋼30%的股權,收購日照軋鋼25%的股權,後與山鋼重組……

外資大規模並購國內鋼鐵業不成,再生一計,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國際礦山巨頭利用手中掌握的鐵礦石資源,不斷漲價,對鋼鐵行業進行合圍。
可以想像,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2億噸,行業分散度高,眾多中小或民營鋼企面臨淘汰和對資金的需求情況下,外資受歡迎的程度會有多高;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外資繞過國家設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鋼企,將再次落入外資控制之中。

(5)石化行業:2008年,石化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0%,國家對外資准入石化產業有所限制,即使這樣,除海外上市外,外資繞過重重障礙,通過來華設廠,並購等手段,石化行業外資股權控制度已達18%,市場控制度為20-30%,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外資市場控制度27%,石油加工、煉焦及核料加工業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紐約、香港上市,外資與港資占股11%,海外融資額29億美元,9年時間,向海外分紅派息竟然高達119億美元,分紅派息竟為融資額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紐約、倫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資與港資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紐約、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資與港資占股目前高達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紐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資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團子公司中國藍星20%的股權。

國內原油和化工產品供不應求。如2009年,我國累計進口原油2.04億噸,首次突破2億噸,同比增長13.9%;液化天然氣累計進口553.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 65.8%;口硫磺1216.7萬噸,同比增長44.6%;進口甲醇528.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68.8%。僅2009年一年的進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進口總量還要多,占國內消費32%,由於國外甲醇產品大量湧入國內市場,國內裝置大面積關停,平均產能發揮率不足40%。;我國累計進口聚乙烯756.1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4.8%,占國內消費的48.7%,進口聚氯乙烯195.5萬噸,同比大幅增長73.5%;進口精對苯二甲酸(PTA)508萬噸。此外,國內農葯進口量巨大,許多精細化工品,國內甚至無法生產。

國際能源化工巨頭紛紛在華投資。BP在華投資45億美元,殼牌17億美元,拜爾投資31億美元,擁有12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埃克森美孚、殼牌、BP計劃再投110億美元。拜爾已投產5大乙烯合資企業:巴斯夫/揚子石化投資60萬噸乙烯項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國投入已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中國銷售總額達到36億歐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煉化、沙特阿美60萬噸乙烯、殼牌/中海油的南海8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廣州石化改擴建(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等項目正在建設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廠(占國內市場30%),在珠海建PTA基地。歐美跨國公司在洗滌用品、塗料、生物制葯等下游領域佔有巨大份額,有的已形成壟斷外資……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市場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外資控制度為40%以上。英國皮爾金頓購入耀華玻璃19%的股份;中國玻璃港交所上市,皮爾金頓等外資大股東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資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陽玻璃,外資和港資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資,中國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資與外資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資三益發展為第一大股東,持有22.5%的股份;金剛玻璃,港資龍鉑投資持有17%的股份;港資信義玻璃,自2004年以來一直為中國汽車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聖戈班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現已在中國設立50餘家企業,其中製造企業40多家,分布在成都、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鄭州等地;業務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裝、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國的員工數量超過15000人,2005年銷售額4億歐元。最近4年,聖戈班在華銷售額年增54%……

在第一產業,外資四大糧商ABCD威脅4000萬豆農生產,種植大豆賴以生存的無數豆農,年年賠本,不得不改種其它經濟作物,造成2000萬豆農集體「下崗」事件,2.3億民工,或許從中能發現許多豆農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業倒閉,由於「大豆危機」,2004-2005年,1000多家內資榨油企業構成的「中國大豆軍團」,瞬間煙消雲散,隨後倒閉率達90%以上,導致10多萬人失業。

在第二產業,日用品和化妝品行業,外資品牌占市場份額的60%以上,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在食品飲料業,機械製造業,建築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石化行業,玻璃行業,家電行業,釀酒行業,紡織行業,造紙行業,供水供氣行業,印刷包裝業幾乎囊括所有的第二產業,由於外資生產效率普遍比內資要高,且極端盤剝人力成本,外資的每一次並購,都意味著大批人失業,外資的每一次投資,都意味著同行業競爭對手大多數職工失業下崗,擠佔了無數工作崗位……

在第三產業,外資大型連鎖超市每一次選址開張,對方圓兩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門面都是一次集體毀滅性的打擊,慘淡經營,或失業,或改作別的生意,從而擠占其它行業工作崗位……

❼ 淮南蓋天力醫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淮南蓋天力醫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7月0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醫葯技術的研發和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商務信息咨詢,房屋租賃等。
法定代表人:孫鍾浩
成立時間:2015-07-07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400000174684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淮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泰豐大街與國槐路交叉口

❽ 東盛集團的發展歷程

自1987年東盛創始人郭家學先生辭職創業開始,伴隨著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東盛已經走過了16年的歷史。但如果從東盛正式涉足醫葯行業算起的話,只有短短7年的歷史;在中國的醫葯市場,東盛還只是一個年輕的企業,但這個年輕的企業已在現今風雲變幻的醫葯市場成長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講,東盛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企業。
1987年12月9日,董事長郭家學辭職下海,開始創業。
1991年底,西安人民醫電研究所成立,研究開發銷售醫療器械和經營辦公自動化產品,並為「柯達」「愛克發」「西門子」等國際公司代理銷售醫療器械產品。
1994年,成立西安嘉寶企業,業務擴展至綜合貿易、汽車租賃、對外投資等。
1995年初,成立西安東盛飲品有限責任公司,主營茶葉飲品,「東盛」雛形初現。 1996年12月,兼並國有企業陝西衛東制葯廠(現東盛科技制葯一廠),進入高科技制葯領域,開創了陝西省民營企業兼並國有企業之先河。
1998年7月,兼並國企西安化工醫葯總公司,成立了陝西東盛醫葯有限公司。
1999年,控股中美合資陝西濟生制葯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成功控股上市公司青海同仁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注入高科技醫葯產業,並進行產業主體置換,於2000年3月更名為「東盛科技」 (股票代碼:SH600771),這是東盛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11月,受讓江蘇啟東蓋天力制葯股份有限公司80%國有股股權。
2001年8月,認購青海制葯集團有限公司52.9%股權,並間接控股青海寶鑒堂國葯有限公司。
2002年4月,託管珠海麗珠集團12.72%國有法人股股權。
2003年5月,受讓山西廣譽遠( 廣譽遠網站 )中葯有限公司95%股權。
2003年6月,受讓湖北潛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29.51%國有法人股股權,並間接控股湖南時代陽光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2003年6月,通過控股組建上海國大東盛大葯房有限公司。
2003年8月,受讓國葯集團安徽國怡葯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其淮南第三、第四制葯廠。
2003年8月,受讓雲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
2003年9月,受讓安徽淮南四達葯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2003年12月,受讓河北邢台英華醫葯有限公司股權。

❾ 誰能告訴我中國現在有哪些大公司被外資控股越全越好!

LZ的問題不準確,「大」的概念是多少?
我盡全力解答吧
外資控股中國公司有嚴格的規定,大於一定額度或者涉及國計民生行業的必須要經商務部批准。
由於非公開消息原因和外資通過復雜的交叉持股控股及多個股東名稱同一實際控制人的情況無法統計。目前通過公開資料,有可靠信息來源的有如下幾個(不包括相對控股及間接持股部分):
一 中國炊具行業龍頭蘇泊爾集團被法國SEB集團控股52.74%, 蘇泊爾(002032)截至2008年5月13日,總市值是732666萬元。

二 拉法基瑞安(四川)投資有限公司控股*ST雙馬(000935)56.81%的股權,截止2008年5月21日收盤價算,總市值431842萬元。

三 香港華潤創業有限公司通過華潤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控股A股上市公司華潤錦華(000810) 51%的股權。截至2008年5月20日,華潤錦華(000810)總市值是91928萬元。

四 印尼財團的三林萬業(上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萬業企業(600641)50.54%的股權,截至2008年5月6日,總市值是656114萬元。

熱點內容
茅台市值佔a股市值的多少 發布:2025-07-10 03:22:04 瀏覽:880
炒股如何克服成本障礙 發布:2025-07-10 03:17:42 瀏覽:846
金融健康發展如何監管 發布:2025-07-10 03:07:14 瀏覽:504
基金贖回怎麼取現 發布:2025-07-10 02:47:08 瀏覽:535
如何炒股成敗關鍵 發布:2025-07-10 02:13:14 瀏覽:535
掌控科技股票300315走勢 發布:2025-07-10 02:06:32 瀏覽:229
如何根據財務報表炒股票 發布:2025-07-10 02:06:03 瀏覽:536
如何能提前查到自然基金結果 發布:2025-07-10 01:39:11 瀏覽:846
理財通電子匯入收入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0 01:10:36 瀏覽:794
金太陽買基金為什麼那麼貴 發布:2025-07-10 00:59:53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