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集團股份 » 非公開發行股票限售股份解除限售

非公開發行股票限售股份解除限售

發布時間: 2021-08-18 11:00:49

A. 限售股解禁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限售股呢融資融卷又是什麼意思呢

你好,股票解禁,就是限售股的限售期結束了,變成可流退股市。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首發限售股

公司IPO申請上市,首發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股份屬於首發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36個月。上市後6個月內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上市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持有公司股票的鎖定期自動延長至少6個月。普通股東(非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也不存在突擊入股情況: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鎖定一年。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一年,離職後鎖定半年。

二、增發限售股

增發限售股,是已經上市的公司,通過增發新股的方式融資進行非公開增發,這部份股票也有限定期。

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規定:本次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解禁,就是以上兩類限售股鎖定期已滿,解除禁售。解禁會增加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增加股票實際供給,肯定是利空。但解禁股並不是一解禁就可以直接套現賣出,需要按照減持股份相關規定進行減持。

根據2017年新修訂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及深滬交易所相關細則,持有公司IPO前發行股份的所有股東均都被納入監管范圍(修訂前僅限制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需要遵守相關減持規定。主要規定包括:

(1)集中競價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1%。(2)大宗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2%,而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股份。
融資融券交易,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交易)的行為。

B. 非公開發行股票限售股解禁是利好嗎

顯然不是
非公開發行的一般都有很長的鎖定期
解禁後一般都是獲利比較豐厚的
所以你自己想想
要是你是跑還是留

C. 次解除非公開發行限售股份的數量 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一般地說,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募集對象的特定性;
其二,發售方式的限制性。這兩大特質使得其能夠在許多國家獲得發行審核豁免。
對非公開發行股票給予豁免,並不貶損證券法的目的與功能。證券法的立法目的之一是,通過強制性信息披露使投資者獲取足以能使自己形成獨立投資決策的信息,以盡力消除認購者與發行人之間以及認購者內部一般投資人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最終使證券市場這一以信息與信心為主導的市場得以穩健運行,市場效率得以發揮。[2] 因此,以強制信息披露為根本核心的現代證券法正是通過對中小投資人的保護從而實現現代法制所追求的實質公平。
而非公開發行的特質使之無需證券監管的直接介入即可達到這種公平,或者說,至少不會損害這種公平。
首先,非公開發行對象是特定的,即其發售的對象主要是擁有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的機構投資者及其他專業投資者,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能力,能夠作出獨立判斷和投資決策。
其次,非公開發行的發售方式是有限制的,即一般不能公開地向不特定的一般投資者進行勸募,從而限制了即使出現違規行為時其對公眾利益造成影響的程度和范圍。在這種情形下,通常的證券監管措施,如發行核准、注冊或嚴格的信息披露,對其就是不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監管資源的浪費。因此,給予非公開發行一定的監管豁免,可以在不造成證券法的功能、目標受損的前提下,使發行人大大節省了籌資成本與時間,也使監管部門減少了審核負擔,從而可以把監管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公開發行股票的監管、查處違法活動及保護中小投資者上,這在經濟上無疑是有效率的。

D. 非公開發行股票解禁日到了,是利空嗎

非公開發行股票解禁,應該是偏空的消息!
非公開發行股票為限售股,限售股票一般其持股成本比較低,解除流通限制後有套現的沖動,其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有大有小。
首先要看解禁股票占流通盤的比例,比例大影響就大;
其次,要看限售股解禁時,股票價格處於什麼位置,股價越高,
限售股套現的沖動就越強;
第三,要看當時股價是處於什麼時期,如果是上升期,限售股套現沖動弱。

祝投資順利,炒股開心!如果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希望能及時採納,謝謝!

E. 解除限售的非公開發行有限售條件流通股是否對股票有影響

萬物皆有對立面,萬物皆有陰陽構成。不難說,對於多數股票來說,解除限售股流通或多或少會造成股價下跌。減少股民對股票的吸引力。
但是解除限售股可能是股價飆升的契機 它可以理解為:利空出盡!!
隨便舉個例子。2008年12月底的時候 公告限售股解禁的個股 金風科技漲停、海通證券漲幅超過了8%.一是因為前期限售股解禁後的不佳走勢,抑制了基金等機構資金做多的思維,故一直在等限售股解禁公告這只「鞋」落地。一旦限售股真正解禁了,機構資金反而不怕了,敢於承接限售股解禁後的拋盤。二是因為近期解禁的個股在經過持續調整之後,估值漸趨合理,而且與同行相比,此類個股的估值略低。

F. 限售股解禁到底是什麼概念

你好,股票解禁一般是利空。股票解禁,就是限售股的限售期結束了,變成可流退股市。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首發限售股

公司IPO申請上市,首發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股份屬於首發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36個月。上市後6個月內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上市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持有公司股票的鎖定期自動延長至少6個月。普通股東(非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也不存在突擊入股情況: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鎖定一年。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一年,離職後鎖定半年。

二、增發限售股

增發限售股,是已經上市的公司,通過增發新股的方式融資進行非公開增發,這部份股票也有限定期。

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規定:本次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解禁,就是以上兩類限售股鎖定期已滿,解除禁售。解禁會增加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增加股票實際供給,肯定是利空。但解禁股並不是一解禁就可以直接套現賣出,需要按照減持股份相關規定進行減持。

根據2017年新修訂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及深滬交易所相關細則,持有公司IPO前發行股份的所有股東均都被納入監管范圍(修訂前僅限制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需要遵守相關減持規定。主要規定包括:

(1)集中競價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1%。(2)大宗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2%,而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股份。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G. 股票解除限售意味著什麼

股票解除限售意味著什麼?

    股票解除限售即解除對限售股的上市禁止,限售股可以上市交易。那麼,股票解除限售意味著什麼呢?

    限售股解除禁止上市之後,是肯定會導致股票供應量的增加的。而這通常也就意味著可能會有大量持股的人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而原來持有的股票就很有可能會貶值。尤其是限售股數量較多,占總股本比例較大的情況,一旦解除限售,很可能會對股價原有走勢造成重大沖擊。

    從短期來看的話,股票解除限售一般是利空。不過也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個股效益明顯向好,那麼持股人也不一定就會拋售,還可能會增持。而這種情況的話,個股也可能繼續利好。而且股票價格最終還是會回歸其價值本身的,所以也是會逐漸淡化股票解除限售的影響的。

    而股票在上市時之所以會有一部分被限制出售,主要也是為了維持股票價格的穩定。一般限售股的限制期都在一到三年左右。

H. 非公開發行股份解除限售是好是壞

對小散來說是利空

但對某些人來講是天大的利好

I. 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與非公開發行股票一起是什麼意思

限售股解禁是早就有公示的,不會改變的,而非公司發行股票是上市公司自己根據自身需要而申請的。一個利空,一個利好,也許有對沖的意思吧。

熱點內容
基金定投學費怎麼算 發布:2025-08-08 11:50:58 瀏覽:221
美股股票退市了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8-08 11:04:19 瀏覽:699
如何運用商品期貨浮動功能 發布:2025-08-08 11:02:39 瀏覽:367
股市可以做什麼賺錢 發布:2025-08-08 10:51:20 瀏覽:922
按鍵精靈如何設置期貨多賬戶 發布:2025-08-08 10:51:17 瀏覽:51
農商行股權證持有人移民怎麼辦 發布:2025-08-08 10:50:37 瀏覽:286
提前拿回來封閉基金多少手續費 發布:2025-08-08 10:45:22 瀏覽:839
3月基金大跌是為什麼 發布:2025-08-08 10:30:31 瀏覽:689
中國學金融多少人 發布:2025-08-08 10:29:55 瀏覽:479
小眾蔚來汽車市值多少 發布:2025-08-08 09:51:30 瀏覽:674